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4067发布日期:2023-03-15 13:4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而其在进行加工过程中会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导致面料之上存在着很多浮纱,而浮纱的存在会影响面料的后续加工作业,因此就需要用到一种通用型的去浮纱装置。
3.专利号cn202211065675.5公开了一种用于面料加工的通用型去浮纱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的主体为框体结构,且底座的左侧开设有纵向槽,并且底座左侧所开设的纵向槽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a,底座左侧所开设的纵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台架,电动推杆a的顶端与台架的底端相连接,且电动推杆a用于调节台架在底座左侧所开设的纵向槽内部的位置,位于左侧的一组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收集辊,且支架的前端安装有电机c,电机c用于驱动收集辊转动,台座顶端所开设的纵向槽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c,电动推杆c共设有四处,其中每两处呈对向安装的电动推杆c为一组,且每组电动推杆c的内侧均安装有滑块,其中每两处纵向相邻的滑块为一组,且每组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台架。
4.此专利解决了现有的去浮纱装置在对面料中的浮纱进行清除操作时,由于布料多为直接铺设在平面上后通过人工的吸附清理来实现去浮纱操作,但其在进行去浮纱操作时由于浮纱存在的深度不一致,使得其清理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但无法通过静电摩擦生电对浮纱进行去除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技术方案
8.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和串联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贯穿机构及设置于贯穿机构侧端面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外接触竖杆,所述连接筒与外接触竖杆的另一端均与调整机构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贯穿机构包括串联筒及贯穿开设于串联筒内腔的内开设腔,所述串联筒的外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外伸杆,所述外伸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的侧端面安装有穿插筒。
10.优选的,所述套接环与穿插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穿插筒为一种合金材质制成的构件。
11.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定位盘及设置于定位盘侧端面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外表面安装有组装环,两组所述组装环之间夹持有配合盘,纺织纱的另一端在外接电机
的带动下进行拉伸,纺织纱的输出端进入另一侧定位筒的内腔,由定位盘的内腔进入连接筒中,引导纺织纱通过串联筒的内腔排出装置,从而达到对纺织纱进行牵引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配合盘包括盘体及贯穿设置于盘体中间的中空孔,所述盘体的外表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外贴合孔,将纺织纱由套接环的外端面贯穿通过穿插筒的内腔后,持续向整体装置的另一端进行移动,使纺织纱的另一端贯穿通过穿插孔后,在串联盘的另一端向内拐绕,且集中于串联孔的内腔后,工作人员四组牵引纺织纱向装置的另一侧移动,贯穿通过串联孔后的纺织纱进入定位盘的内腔后,将四组纺织纱向四周扩张,扩张至外贴合孔的内腔壁,使四组纺织纱均贴合于外贴合孔的内腔壁,使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对多组纺织纱进行加工处理。
13.优选的,所述组装环包括环体及设置于环体侧端面的衔接轴,所述环体的内端面贴合于定位筒的外端面,使组装环与定位筒成为一个整体。
14.优选的,所述外贴合孔的开设直径与衔接轴的开设直径一致,所述衔接轴的外端面夹持于外贴合孔的内腔,在工作人员横向拉动纺织纱的过程中,纺织纱的表面所产生浮纱会向外展现,当纺织纱的外表面接触到外贴合孔时,外贴合孔与盘体的接触点对纺织纱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当接触时工作人员将每组纺织纱进行横向拉伸运动,使纺织纱间断性接触至外贴合孔的内腔壁,纺织纱表面展现出的浮纱间断性摩擦到外贴合孔时,其二者之间产生静电,在整体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附设备,因浮纱摩擦后的静电感应更加强力,通过电磁吸附设备对浮纱进行电磁吸附,此时浮纱会向外伸展,且纺织纱本体不会受到电磁吸附设备的吸引,工作人员通过裁剪工具将伸展出的浮纱进行裁剪,因此时纺织纱为一个直线运动状态,工作人员能够站在原点对整个需要加工的纺织纱进行除浮纱处理,工作人员将裁剪后的浮纱进行收集,并对纺织纱进行回收。
15.优选的,另一侧所述定位盘的侧端面与串联单元连接,所述串联单元包括串联盘及开设于串联盘中间的串联孔,所述串联盘的侧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四组穿插孔。
16.优选的,所述穿插孔的设置位置与穿插筒的外端面开设直径一致,使穿插筒能够插入穿插孔的内腔。
17.优选的,所述串联孔、定位盘、中空孔、连接筒与内开设腔的内腔均连通,使收集单元与串联单元成为一个内部贯穿联合结构。
18.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0.1、工作人员四组牵引纺织纱向装置的另一侧移动,贯穿通过串联孔后的纺织纱进入定位盘的内腔后,将四组纺织纱向四周扩张,扩张至外贴合孔的内腔壁,使四组纺织纱均贴合于外贴合孔的内腔壁,使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对多组纺织纱进行加工处理。
21.2、纺织纱的另一端在外接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拉伸,纺织纱的输出端进入另一侧定位筒的内腔,由定位盘的内腔进入连接筒中,引导纺织纱通过串联筒的内腔排出装置,从而达到对纺织纱进行牵引的效果。
22.3、在工作人员横向拉动纺织纱的过程中,纺织纱的表面所产生浮纱会向外展现,当纺织纱的外表面接触到外贴合孔时,外贴合孔与盘体的接触点对纺织纱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当接触时工作人员将每组纺织纱进行横向拉伸运动,使纺织纱间断性接触至外贴合孔的内腔壁,纺织纱表面展现出的浮纱间断性摩擦到外贴合孔时,其二者之间产生静电,在整
体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附设备,因浮纱摩擦后的静电感应更加强力,通过电磁吸附设备对浮纱进行电磁吸附,此时浮纱会向外伸展,且纺织纱本体不会受到电磁吸附设备的吸引,工作人员通过裁剪工具将伸展出的浮纱进行裁剪,因此时纺织纱为一个直线运动状态,工作人员能够站在原点对整个需要加工的纺织纱进行除浮纱处理,工作人员将裁剪后的浮纱进行收集,并对纺织纱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贯穿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配合盘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组装环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串联单元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收集单元;11、贯穿机构;111、串联筒;112、内开设腔;113、外伸杆;114、套接环;115、穿插筒;12、连接筒;13、外接触竖杆;14、调整机构;141、定位盘;142、定位筒;143、组装环;1431、环体;1432、衔接轴;144、配合盘;1441、盘体;1442、中空孔;1443、外贴合孔;2、串联单元;21、串联盘;22、串联孔;23、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5.实施例1
36.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1和串联单元2,所述收集单元1包括贯穿机构11及设置于贯穿机构11侧端面的连接筒12,所述连接筒12的外表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外接触竖杆13,所述连接筒12与外接触竖杆13的另一端均与调整机构14固定连接。
37.贯穿机构11包括串联筒111及贯穿开设于串联筒111内腔的内开设腔112,所述串联筒111的外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外伸杆113,所述外伸杆113的另一端安装有套接环114,所述套接环114的侧端面安装有穿插筒115,套接环114与穿插筒115的内腔连通,所述穿插
筒115为一种合金材质制成的构件;
38.调整机构14包括定位盘141及设置于定位盘141侧端面的定位筒142,所述定位筒142的外表面安装有组装环143,两组所述组装环143之间夹持有配合盘144,纺织纱的另一端在外接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拉伸,纺织纱的输出端进入另一侧定位筒142的内腔,由定位盘141的内腔进入连接筒12中,引导纺织纱通过串联筒111的内腔排出装置,从而达到对纺织纱进行牵引的效果。
39.实施例2
40.配合盘144包括盘体1441及贯穿设置于盘体1441中间的中空孔1442,所述盘体1441的外表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外贴合孔1443,将纺织纱由套接环114的外端面贯穿通过穿插筒115的内腔后,持续向整体装置的另一端进行移动,使纺织纱的另一端贯穿通过穿插孔23后,在串联盘21的另一端向内拐绕,且集中于串联孔22的内腔后,工作人员四组牵引纺织纱向装置的另一侧移动,贯穿通过串联孔22后的纺织纱进入定位盘141的内腔后,将四组纺织纱向四周扩张,扩张至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壁,使四组纺织纱均贴合于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壁,使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对多组纺织纱进行加工处理。
41.实施例3
42.另一侧定位盘141的侧端面与串联单元2连接,所述串联单元2包括串联盘21及开设于串联盘21中间的串联孔22,所述串联盘21的侧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四组穿插孔23;
43.穿插孔23的设置位置与穿插筒115的外端面开设直径一致,使穿插筒115能够插入穿插孔23的内腔;
44.串联孔22、定位盘141、中空孔1442、连接筒12与内开设腔112的内腔均连通,使收集单元1与串联单元2成为一个内部贯穿联合结构;组装环143包括环体1431及设置于环体1431侧端面的衔接轴1432,所述环体1431的内端面贴合于定位筒142的外端面,使组装环143与定位筒142成为一个整体;
45.外贴合孔1443的开设直径与衔接轴1432的开设直径一致,所述衔接轴1432的外端面夹持于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在工作人员横向拉动纺织纱的过程中,纺织纱的表面所产生浮纱会向外展现,当纺织纱的外表面接触到外贴合孔1443时,外贴合孔1443与盘体1441的接触点对纺织纱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当接触时工作人员将每组纺织纱进行横向拉伸运动,使纺织纱间断性接触至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壁,纺织纱表面展现出的浮纱间断性摩擦到外贴合孔1443时,其二者之间产生静电,在整体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附设备,因浮纱摩擦后的静电感应更加强力,通过电磁吸附设备对浮纱进行电磁吸附,此时浮纱会向外伸展,且纺织纱本体不会受到电磁吸附设备的吸引,工作人员通过裁剪工具将伸展出的浮纱进行裁剪,因此时纺织纱为一个直线运动状态,工作人员能够站在原点对整个需要加工的纺织纱进行除浮纱处理,工作人员将裁剪后的浮纱进行收集,并对纺织纱进行回收。
46.综上所述:一种细纱机浮纱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单元1和串联单元2,所述收集单元1包括贯穿机构11及设置于贯穿机构11侧端面的连接筒12,所述连接筒12的外表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外接触竖杆13,所述连接筒12与外接触竖杆13的另一端均与调整机构14固定连接,将纺织纱由套接环114的外端面贯穿通过穿插筒115的内腔后,持续向整体装置的另一端进行移动,使纺织纱的另一端贯穿通过穿插孔23后,在串联盘21的另一端向内拐绕,且集中于串联孔22的内腔后,工作人员四组牵引纺织纱向装置的另一侧移动,贯穿通过串联孔
22后的纺织纱进入定位盘141的内腔后,将四组纺织纱向四周扩张,扩张至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壁,使四组纺织纱均贴合于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壁,使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对多组纺织纱进行加工处理。
47.纺织纱的另一端在外接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拉伸,纺织纱的输出端进入另一侧定位筒142的内腔,由定位盘141的内腔进入连接筒12中,引导纺织纱通过串联筒111的内腔排出装置,从而达到对纺织纱进行牵引的效果。
48.在工作人员横向拉动纺织纱的过程中,纺织纱的表面所产生浮纱会向外展现,当纺织纱的外表面接触到外贴合孔1443时,外贴合孔1443与盘体1441的接触点对纺织纱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当接触时工作人员将每组纺织纱进行横向拉伸运动,使纺织纱间断性接触至外贴合孔1443的内腔壁,纺织纱表面展现出的浮纱间断性摩擦到外贴合孔1443时,其二者之间产生静电,在整体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吸附设备,因浮纱摩擦后的静电感应更加强力,通过电磁吸附设备对浮纱进行电磁吸附,此时浮纱会向外伸展,且纺织纱本体不会受到电磁吸附设备的吸引,工作人员通过裁剪工具将伸展出的浮纱进行裁剪,因此时纺织纱为一个直线运动状态,工作人员能够站在原点对整个需要加工的纺织纱进行除浮纱处理,工作人员将裁剪后的浮纱进行收集,并对纺织纱进行回收。
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