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58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领域纸品制作中制作纸板箱的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配用最小箱体及最低输送带的封箱机。
一般现有传统的封箱机为配合不同体积、大小及高度等的纸箱,如图4中所示,在封箱机上均会设置有一可上下升降调整高度的升降装置,使贴带器得以配合不同规格的纸箱,而现有传统的升降装置则请参阅图4、5所示,其主要是在一机台5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截面略呈匚字型的长条外框架52,在两外框架52近中央处形成设有一容置室54,在容置室54内设置有一受弹簧544所顶持且中央具有内螺纹孔的螺块542,又在两外框架52两内则各设置有一略小于外框架52而亦呈匚字型开口的平衡架55,并在该两平衡架55的顶缘设置有一横跨于该两平衡架55的顶架56,在顶架56上则设置有贴带器等贴带结构58,而在顶架56相对于容置室54、螺块542等结构处设置有一贯穿平衡架55且与螺块542内螺纹孔相螺合的螺杆57,两螺杆间则借由链轮及链条传动。
如此当转动设置于顶架56上的转把时,可借由链轮及链条带动两螺杆57同时转动,而使螺杆57相对于螺块542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两平衡架55及顶架56沿两外框架52上下移动,以便让设置于顶架56上的贴带结构58移动至适当的高度,以配合所需粘贴的箱体,而可依不同箱体的粘贴作业进行调整。
然而,现有传统的封箱机升降装置虽可达到一定的高度调整效果,但是在升降装置上下移动的同时,螺杆57的底部亦会突伸出外框架52的底部,如图5、6中所示,如此在使顶架56下降至某一距离后,螺杆57的底端便会抵靠地面而无法再行下降,如此便会使顶架56及贴带结构58的下降高度有所限制,进而限制了封箱机所能粘贴的箱体大小;其次,虽在某些现有的封箱机的机台50上设置有可调整支撑高度的支撑脚架59,来配合不同高度的输送带,但是一旦已将螺杆57下降至抵靠于地面上后,封箱机可升降的支撑脚架59亦无法再进行调降,此时若所配合使用的输送带仍较机台50为低时,则往往在封箱机与输送带之间需另行设置斜向的输送带,方能进行箱体的自动输送作业,如此不仅会造成封箱机作业的诸多限制,亦会增加使用设备上的额外支出,从而增加整体制造成本。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封箱机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封箱机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封箱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封箱机,使其主要是在外框架内的两平衡架上设置有一内含螺块的容置室,在两外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外框架上的上顶架,在上顶架上则设置有贯穿两螺块且与螺块相螺合的螺杆,如此当转动螺杆时除可带动两平衡架上下移动来调整贴带结构的高度外,亦能同时避免螺杆突出于外框架的底端,借此可让贴带结构的高度降至最低以配合最小的箱体进行封贴作业,更能让封箱机下降至最低操作高度来配合最低的输送带,而具有可提高封箱机适用性及使用范围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封箱机,其主要是在封箱机机台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截面略呈匚形开口的长条型外框架,在两外框架两相邻内侧缘上各设置有一截面呈匚字型的长条型轨道架,在两外框架内各设置有一截面呈匚形且开口与外框架相对的平衡架,在两平衡架相对于轨道架的相邻两侧上各设置有数个容置于轨道架内的滚轮,又在两平衡架的顶缘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平衡架的顶架,在顶架上则设置有一贴带结构,其次在机台上设置有数个可调整支撑高度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平衡架上各设置有一容置室,在容置室内设置有一弹簧,在该弹簧的顶端顶持设置有一具有内螺纹孔的螺块,又在两外框架的顶端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外框架的上顶架,在该上顶架上相对于两平衡架的位置上各设置有一螺穿螺块内螺纹孔的螺杆,在该两螺杆上各设置有一链轮,并在两链轮间设置有一链条,并且该两螺杆的底端设置于所相对外框架的底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封箱机,其中所述的外框架其上设置有一用以与机台相结合的固定片。
前述的封箱机,其中所述的上顶架其上设置有一与上述其中的一螺杆同轴的转把。
前述的封箱机,其中所述的弹簧其在底端设置有一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外框架内的两平衡架上设置有一内含螺块的容置室,在两外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外框架上的上顶架,在上顶架上则设置有贯穿两螺块且与螺块相螺合的螺杆,如此当转动螺杆时可带动两平衡架上下移动来调整贴带结构的高度,以配合不同高度的箱体进行封箱作业,同时亦能避免螺杆突出于外框架的底端,借此可让贴带结构的高度降至最低以配合最小的箱体进行封贴作业,更能让机台上的支撑脚架调整成最低的支撑高度,让封箱机下降至最低操作高度,来配合最低的输送带进行作业,而具有可提高封箱机适用性及使用范围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配合最小的箱体进行封箱粘贴作业,并且可让设置于机台上的支撑脚架调整至最低支撑高度,以配合最低的输送带,成为一种新型结构可配用最小箱体及最低输送带的封箱机,而具有可提高封箱机适用性及使用范围的功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实施例的侧视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现有传统封箱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现有传统封箱机升降装置的侧视剖示意图。
图6是现有传统封箱机操作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封箱机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封箱机,其是在封箱机的机台10上设置有数个可调整支撑高度的支撑脚架18,并在机台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截面略呈匚字形开口的中空长条型外框架12,在外框架12中央靠底端设置有一固定片122,借固定片122可将外框架12结合于机台10上,又在两外框架12的顶缘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外框架12的上顶架14,并在两外框架12的相邻两侧内侧面上则各设置有一截面略呈匚型的长条型轨道架13,又在两外框架12内各设置有一截面呈匚型并与外框架12开口相对的平衡架20,其中在两平衡架20的顶端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平衡架20的顶架21,在顶架21上则设置有贴带结构30,又在两平衡架20上各设置有一容置室22,在每一容置室22内可置入一弹簧25,在弹簧25的顶端则顶持有一中央穿设有内螺纹孔242的螺块24,在弹簧25底端则可设置有一垫片26,另外在平衡架20相对于轨道架13的相邻两外侧,各设置有数个滚轮202,并让各滚轮202可在轨道架13内相对滚动。
请同时参阅
图1、图2所示,在上顶架14上相对于两平衡架20的位置上各设置有一螺穿容置室22内螺块24内螺纹孔242的螺杆16,在两螺杆16上各设置有一链轮17,在两链轮17间设置有一链条172与之咬合,并且两螺杆16的底端是设置于所相对外框架12的底缘,在上顶架14上则可设置有一与其中一螺杆16同轴的转把142,如此当转动转把142时,可让螺杆16随之转动,并通过链轮17与链条172的传动,传动另一螺杆16同时转动,此时便可让与螺杆16相互螺设的螺块24沿螺杆16上下移动,此时因该螺块24是设置于平衡架20的容置室22内,所以借螺块24的上下移动可带动两平衡架20连同顶架21与贴带结构30上下移动,来调整贴带结构30的设置高度,而在贴带结构30上下调整高度的同时,因为螺杆16是设置于上顶架14及外框架12之间,所以螺杆16并不会随平衡架20、顶架21及贴带结构30的升降而突伸出外框架12的底端,可保持螺杆16的设置位置,因此可将顶架2 1及贴带结构30下降至最低高度(最低者甚至可平贴靠于机台10的顶面上),以配合最小尺寸的箱体进行封箱粘贴作业。
又因顶架21及贴带结构30在上下调整高度时,螺杆16不会突伸出外框架12的底端,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所以该螺杆16不会发生抵靠于地面之虞,当封箱机与较低的输送带相互配合使用时,可将机台10上各支撑脚架18的支撑高度降至最低,以便在不需另行设置斜向输送带的情况下配合较低的输送带使用,借此可提高封箱机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其次,当两平衡架20沿着外框架12作上下升降移动时,在两平衡架20上设置的滚轮202会在外框架12内的轨道架13中相对滚动,而顶架21则可过两平衡架20上相邻两侧各滚轮202所提供的支撑作用,使顶架21在上下升降行进中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让顶架21沿螺杆16上下移动调整高度时,可保持良好的平稳性,不致会发生有倾斜的现象。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两容置于外框架12内的平衡架20内设置有容置室22,在该容置室22内则设置有一受弹簧25顶持的螺块24,又在两外框架12上设置有一上顶架14,在上顶架14上则设置有两分别螺穿两螺块24的螺杆16,因此当转动该螺杆16时,可带动平衡架20、顶架21及贴带结构30上下升降调整高度,以配合不同高度的箱体进行封箱作业,此时因螺杆16不会突伸出外框架12的底端,所以可让贴带结构30下降至最低高度以配合最小的箱体,同时亦可让机台10上的支撑脚架18调整成最低支撑高度,来配合最低的输送带进行作业,而能达到扩大封箱机的使用范围及提高适用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封箱机,其主要是在封箱机机台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截面略呈匚形开口的长条型外框架,在两外框架两相邻内侧缘上各设置有一截面呈匚字型的长条型轨道架,在两外框架内各设置有一截面呈匚形且开口与外框架相对的平衡架,在两平衡架相对于轨道架的相邻两侧上各设置有数个容置于轨道架内的滚轮,又在两平衡架的顶缘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平衡架的顶架,在顶架上则设置有一贴带结构,其次在机台上设置有数个可调整支撑高度的支撑脚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平衡架上各设置有一容置室,在容置室内设置有一弹簧,在该弹簧的顶端顶持设置有一具有内螺纹孔的螺块,又在两外框架的顶端设置有一横跨于两外框架的上顶架,在该上顶架上相对于两平衡架的位置上各设置有一螺穿螺块内螺纹孔的螺杆,在该两螺杆上各设置有一链轮,并在两链轮间设置有一链条,并且该两螺杆的底端设置于所相对外框架的底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箱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框架其上设置有一用以与机台相结合的固定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箱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顶架其上设置有一与上述其中的一螺杆同轴的转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箱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簧其在底端设置有一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箱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簧其在底端设置有一垫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箱机,其主要是在两平衡架上各设置有一容置室,内中再设置一块由弹簧顶持的螺块,又在两外框架上设置一横跨于外框架上的上顶架,在上顶架上则设置两分别螺穿两平衡架上螺块的螺杆,并且两螺杆借链轮及链条同时传动,如此当转动螺杆时可带动平衡架、顶架及贴带结构等构件上下升降移动,借此不仅可配合最小的箱体进行封箱粘贴作业,并且可让设置于机台上的支撑脚架调整至最低支撑高度,以配合最低的输送带。
文档编号B31B1/00GK2349002SQ9821848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9日
发明者赖建发 申请人:纬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