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4264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前捻度控制罗拉3保持同线速度转动,后捻度控制罗拉2与前捻度控制罗拉3对纤维须条的夹持、释放控制都是交替、同步、循环变换,经后捻度控制罗拉2钳口或前捻度控制罗拉3钳口输出的纤维须条在加捻机构4的加捻下,捻合成纱,其成纱过程中的三角加捻区随着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的夹持与释放,在前捻度控制罗拉3的钳口与后捻度控制罗拉2的钳口交替变动。
[0023]如图2所示,后捻度控制罗拉2由后捻度控制下罗拉21、后捻度控制上罗拉22组成,前捻度控制罗拉3由前捻度控制下罗拉31、前捻度控制上罗拉32组成,前捻度控制下罗拉31与后捻度控制下罗拉21的引纱部位局部圆周表面各有三个凹槽,上下罗拉圆周圆弧部分接触时,对纤维须条起到夹持作用,上下罗拉圆周凹槽部分接触时,对纤维须条起到夹持释放作用,下罗拉上的三个凹槽在下罗拉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前捻度控制下罗拉31与后捻度控制下罗拉21之间,其罗拉圆周上圆弧与凹槽的分布及安装位置关系,对应相反、错位分布,即后捻度控制下罗拉21的凹槽部位对应前捻度控制下罗拉31的圆弧部位,后捻度控制下罗拉21的圆弧部位对应前捻度控制下罗拉31的凹槽部位,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是紧密接触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为间隙接触,反之,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是间隙接触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为紧密接触。
[0024]纺纱时,前罗拉I输出牵伸后的无捻纤维须条L,由前后平行排列的二组捻度控制罗拉相互交替夹持控制,加捻机构4控制纱线的回转,使纱线产生捻回,捻回通过纱线的传导,至夹持罗拉的钳口形成纤维须条的加捻三角,随着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的夹持与释放,纱线的加捻三角区交替在前、后二个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处变换,在后捻度控制罗拉夹持时,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释放,后捻度控制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被加捻成纱,在前捻度控制罗拉夹持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释放,前捻度控制罗拉与后捻度控制罗拉之间已加捻的纱线段,其捻回向前罗拉钳口传递,使后捻度控制罗拉至前罗拉钳口处的纤维须条产生捻回,纤维须条捻聚成束状,纤维须条宽度变窄,纤维在纤维须条中成螺旋状排列,前、后二个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交替循环夹持捻聚后的纤维须条,通过对前、后捻度控制罗拉间纱线的捻度、前罗拉与前、后捻度控制罗拉相互间的间距及前、后捻度控制罗拉夹持、释放的循环周期控制与调整,保持从后捻度控制罗拉输出的纤维束是有捻回的,前、后二个捻度控制罗拉交替夹持输出有捻回的纤维须条,在加捻机构的作用下,被再次加捻成纱。
【主权项】
1.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自捻聚纤纺纱装置主要由捻度控制机构、加捻机构组成,捻度控制机构位于牵伸机构与加捻机构之间,所述的捻度控制机构有后捻度控制罗拉与前捻度控制罗拉二组,后捻度控制罗拉由后捻度控制下罗拉、后捻度控制上罗拉组成,前捻度控制罗拉由前捻度控制下罗拉、前捻度控制上罗拉组成,所述的加捻机构是锭子加捻机构、或者是锭子与假捻器组合的加捻机构,装置中,前罗拉、后捻度控制罗拉与前捻度控制罗拉保持同线速度转动,前、后二组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对纤维须条的夹持、释放交替变换,形成耦合,在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夹持时,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释放,在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夹持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释放,加捻机构转动纱线回转,使纱线产生捻回,捻回通过纱线的传导,传至夹持罗拉的钳口,形成加捻三角区,随着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的夹持与释放,纱线的加捻三角区交替在前、后二个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处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下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下罗拉采用凹槽结构的罗拉夹持释放纤维须条,所述的凹槽结构的罗拉为前捻度控制下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下罗拉的引纱部位局部圆周表面有凹槽、或者前捻度控制上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上罗拉的引纱部位局部圆周表面有凹槽、或者前捻度控制上、下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上、下罗拉的引纱部位局部圆周表面有对应凹槽,利用上下罗拉圆周局部圆弧表面的紧密接触与局部凹槽表面的间隙接触,对纤维须条起到夹持或释放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罗拉与后捻度控制罗拉的下罗拉、或者上罗拉、或者上、下罗拉上,凹槽的个数至少二个,凹槽在罗拉的圆周上均匀间隔分布,前捻度控制罗拉与后捻度控制罗拉之间,其罗拉圆周上圆弧与凹槽的分布及安装位置关系,对应相反、错位安装,即同在钳口位置,后捻度控制罗拉的凹槽部位对应前捻度控制罗拉的圆弧部位,后捻度控制罗拉的圆弧部位对应前捻度控制罗拉的凹槽部位,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是紧密接触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为间隙接触,反之,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是间隙接触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为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与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对纤维须条的夹持与释放,是随罗拉的回转而周而复始地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与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对纤维须条的夹持与释放的控制长度或控制时间,是通过改变捻度控制罗拉圆周上的圆弧与凹槽分布的弧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后捻度控制罗拉凹槽弧长小于所纺纤维主体长度,前捻度控制罗拉与后捻度控制罗拉表面凹槽的宽度为I?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罗拉与后捻度控制罗拉间距大于后捻度控制罗拉与前罗拉间距,间距通过移动罗拉座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加捻机构对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纱线加捻捻度可控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上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上罗拉以摇架为安装基座,随摇架的上下转动而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其特征是前捻度控制上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上罗拉,与对应的前捻度控制下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下罗拉加压接触控制,独立于摇架对牵伸机构上罗拉的加压控制,在牵伸机构上罗拉与下罗拉加压接触的状态下,前捻度控制上罗拉与后捻度控制上罗拉可单锭或双锭控制,加压压下或释放抬起,以便于断头或生头时,在牵伸机构的前罗拉钳口处的生头操作。
【专利摘要】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主要由捻度控制机构、加捻机构组成,所述的捻度控制机构有后捻度控制罗拉与前捻度控制罗拉二组,所述的加捻机构是锭子加捻机构、或者是锭子与假捻器组合的加捻机构,前、后二组捻度控制罗拉钳口对纤维须条的夹持、释放交替变换,形成耦合,在前捻度控制罗拉夹持时,后捻度控制罗拉钳口释放,前捻度控制罗拉与后捻度控制罗拉之间已加捻的纱线段上的捻回,顺着纤维须条向前罗拉钳口传递,使后捻度控制罗拉至前罗拉钳口处的纤维须条产生捻回,纤维须条捻聚成束状,纤维须条宽度变窄,纤维在纤维须条中成螺旋状排列,前、后二个捻度控制罗拉钳口交替循环夹持捻聚后的纤维须条,使纤维须条在稳定的张力状态下,产生初始捻度,捻聚成束。
【IPC分类】D01H13-02
【公开号】CN104762707
【申请号】CN201510173775
【发明人】陈伟雄
【申请人】陈伟雄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