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78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滚筒的印刷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一墨瓶安装单元的印刷机,所述单元使一个墨瓶能够从外部固定在滚筒上。
以前人们建议使用一种模板印刷机作为一种印刷设备,其中一张模板以图形数据为基础绕在一个滚筒上,推进一张印刷纸,同时将该印刷纸压向旋转着的滚筒,使油墨图像能够直接转移到印刷纸上,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将一个转移滚筒压向旋转着的滚筒,并使该转移滚筒旋转,使油墨图像首先转移到转移滚筒上,接着,将一张印刷纸压向旋转着的转移滚筒,以将油墨图像转移到印刷纸上。在这样的一种模板式印刷机中,实践中常常在印刷机上装上一个油墨瓶安装单元,其用作一个从滚筒的内部提供油墨的油墨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滚筒的尺寸很大,并且其内部有一个过剩的空间时,可以将油墨瓶安装单元装配在滚筒内。然而,如果滚筒的尺寸很小,或者如果滚筒的尺寸虽然很大,但其内部并没有过剩的空间时,就要将油墨瓶安装单元装在滚筒的外面。


图1至3示出了一种本发明人进行调查的通常的模板式印刷机,这种模板印刷机具有一个装在滚筒的外部的油墨瓶安装单元。在图1中,印刷机的主体100内装有一个滚筒102,一滚筒支撑件101支撑着该滚筒。主体100的外周边覆盖一主体壳体103,其一部分上带有一开口104。滚筒支撑件2可以与滚筒102一起自由地移动到主体100内,或从主体内出来。当滚筒102保持在主体100内时,一个油墨瓶安装单元105位于滚筒102的侧周边与开口104之间的一空间内。
油墨瓶安装单元105固定地支撑在滚筒支撑件101上,其包括一头部106,该头部带有一个油墨接收口(未示出),还包括一个圆柱状的瓶引导件108,其固定于滚筒支撑件101并带有一装瓶室(没有给出该室的编号),以便接收一个油墨瓶107。插入瓶引导件108的装瓶室(未示出)的油墨瓶107可通过一个致动杆109(见图2和3)的致动作用而在一个瓶连接位置与一个瓶取出位置之间自由地移动,在瓶连接位置,油墨瓶107的一个油墨排放口(未示出)能够连接于油墨接收器孔(未示出),在瓶取出位置,油墨瓶107的油墨排放口可以与油墨接收孔分离。油墨瓶107为圆筒形,它位于滚筒102的侧面并靠近滚筒。
通过这种结构,为了更换油墨瓶安装单元105的油墨瓶107,需要首先将滚筒102与滚筒支撑件101一起从印刷机的主体100中拉出,如图1所示。然后,通过操作致动杆109将油墨瓶107从瓶连接位置移动到瓶取出位置,如图2所示。接着,将油墨瓶107从瓶引导件108中取下。然后再将一个新的油墨瓶107插入瓶引导件108的装瓶室(未示出)中,并操作致动杆109,使得油墨瓶107从瓶取出位置移动到瓶连接位置。最后,将滚筒支撑件101和滚筒102返回主体100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换瓶周期。
然而,在通常的印刷机中,需要相对于印刷机的主体100拉出或插入很重的滚筒才能更换油墨瓶107,这造成了更换工作的困难。在此,曾考虑将瓶引导件108的装瓶室(未示出)设计得对正,以使油墨瓶107能够在与滚筒102拉出或插入印刷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即,滚筒102的纵轴线上)插入装瓶室或从装瓶室中拉出。当滚筒107相对于滚筒102这样定位时,印刷机的尺寸大大地加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其结构紧凑,并且容易更换油墨瓶。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印刷机,其包括一个主体,主体上带有一携带一滚筒的滚筒支撑件和一使滚筒支撑件和滚筒能够插入或拉出主体的开口,该印刷机还包括一个油墨瓶安装单元,该单元位于主体的所述开口与滚筒支撑件上的滚筒之间的一空间中。油墨瓶安装单元包括一可旋转地安装在滚筒支撑件上的转台和一个位于转台上的瓶引导件,该引导件具有一个接收一油墨瓶的瓶安装室。转台可在一换瓶位置与一瓶接收位置之间自由旋转,在换瓶位置,可以通过主体上的开口将油墨瓶插入瓶安装室,在瓶接收位置,安装在瓶安装室中的油墨瓶被接收在所述空间中。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印刷机,其包括一个带有一开口的主体、一个携带一滚筒的滚筒支撑件和一个可动地支撑在滚筒支撑件上的油墨瓶安装单元,滚筒支撑件可动地支撑在主体上,以便通过所述开口在一印刷位置和一非工作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印刷位置,滚筒保持在主体内,在所述非工作位置,滚筒保持在主体外。油墨瓶安装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滚筒支撑件上的转台、一支撑在转台上并具有一用于接收一油墨瓶的瓶安装室的瓶引导件、以及用于使转台能够在一换瓶位置与一瓶接收位置之间移动的油墨瓶连接件,在换瓶位置,瓶能够插入装瓶室,在瓶接收位置,油墨瓶处于一使油墨能够被提供给滚筒以用于印刷的一安装位置。
从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这些附图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目前优选的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
图1是通常的装有油墨瓶安装单元的模板式印刷机的一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印刷机的一幅透视图,示出油墨瓶安装单元位于一缩回位置,并带有滚筒;图3是图2所示的印刷机的一透视图,示出油墨瓶安装单元处于缩回位置,而油墨瓶从瓶引导件中被拉出。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分解透视图,示出油墨瓶安装单元的转台处于瓶接收位置;图5是该印刷机优选实施例的一透视图,示出油墨瓶安装单元的转台处于换瓶位置;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瓶安装单元的一透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图中将油墨瓶引导件去掉,示出转台处于换瓶位置;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瓶安装单元的一平面图,示出转台处于瓶接收位置,油墨瓶处于瓶连接位置;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瓶安装单元的一侧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图中部分剖开,示出转台处于瓶接收位置,油墨瓶处于瓶连接位置;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瓶安装单元的一平面图,示出转台处于瓶接收位置,油墨瓶处于瓶取出位置;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一幅部分剖开的侧视图,示出转台处于瓶接收位置,油墨瓶处于瓶取出位置。
现在参见图4和5,图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印刷机的一优选实施例。在图4和5中,印刷机包括一主体1,一带有滚筒3的滚筒支撑件2可动地支撑在主体内,以便在一个印刷位置与一个非工作位置之间滑动,在印刷位置,滚筒位于主体1内,在非工作位置,滚筒3保持在主体1之外。主体1的外周边由主体壳体4所覆盖,该主体壳体带有一开口5。开口5由一盖门6关闭和开启(见图2)。当盖门6开启时,带有滚筒3的滚筒支撑件2可以自由地插入或拉出主体1。在滚筒3保持在主体1内的条件下,油墨瓶安装单元7位于滚筒3的前远端与主体壳体4的开口5之间的一内部空间中。油墨瓶安装单元7可动地支撑在滚筒支撑件2上,以便与其独立地旋转。
如在图6至10中详细地示出的,油墨瓶安装单元7包括一个头部9,其固定于滚筒支撑件2并具有一油墨接收器孔8,还包括一个转台11,该转台通过一个枢轴10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滚筒支撑件3上。一个其内形成一瓶安装室13的瓶引导件14安装在转台11上,以使油墨瓶12能够安装。由于转台11的旋转运动,转台11可以在一个换瓶位置(见图5)与一个瓶接收位置(见图4)之间自由转动,在换瓶位置,油墨瓶12能够从主体1的外部通过开口5插入瓶安装室13,在瓶接收位置,已经插入瓶安装室13的油墨瓶12被容纳在开口5内的内部空间中。当转台11移动到瓶接收位置时,接收在瓶安装室13中的油墨瓶12适合于安装在油墨接收孔8上。在瓶接收位置,瓶12位于滚筒3的侧面并与滚筒靠近。
一个油墨瓶连接件15包括一个致动杆17、一个滑板18、一个连接杆19、一个螺旋压簧19a和压瓶件22,致动杆17支撑在一个固定于转台11的枢轴16上,滑板18由连接销18b连接于致动杆17,以便随着致动杆17的转动在转台11上滑动,连接杆19的一端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于致动杆17,而另一端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于压瓶件22,连接件19穿过螺旋压簧19a,该压簧的一端连接于连接件19,另一端连接于压瓶件22,压瓶件22通过一个支撑销21可旋转地支撑在一托架20上。侧板18的远端在油墨接收孔8附近的一位置上带有一个向上延伸的挡瓶凸起18a。
而且,压瓶件22具有一个细长的槽,连接件19与该槽连接。连接件19以很小的间隙连接于压瓶件。然而,由于螺旋弹簧19a将压瓶件22压向离开连接件19的位置,连接件19与压瓶件22连接在一起,中间不留间隙。通过这种结构,压瓶件22抵抗螺旋压簧19a的压力绕支撑销21旋转,因此,油墨瓶会隆起而改变尺寸。
在接收在瓶安装室13中的油墨瓶12的前远端移动到一个挨着瓶止挡凸起18a的位置,即,瓶的取出位置的情况下(见图9和10),当致动杆17逆时针旋转时,引起滑板18向接近油墨接收孔8的方向移动,这时使油墨瓶12的止挡件的作用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压瓶件22反时针旋转,使得油墨瓶12的后端受压,以将油墨瓶12向油墨接收孔8移动,直到油墨瓶12的排口12a移动到瓶连接位置(见图7和8),在该位置,排口12a连接于油墨接收孔8。
反之,在油墨瓶12移动到瓶连接位置(见图7和8)时,如果致动杆17顺时针旋转,则压瓶件22也顺时针旋转,从而释放油墨瓶12的后端。在这种情况下,滑板18在离开油墨接收孔8的方向上滑动,压迫油墨瓶12的前远端,使得油墨瓶12离开油墨接收孔8,向瓶取出位置(见图9和10)移动,在该位置,油墨接收孔8与油墨瓶12的油墨排放孔12a分开。
进而,由于在致动杆17的一个弹簧接合块23与转台11的一个弹簧接合块24之间连接一个叉簧25,当致动杆17转到瓶的取出位置时,其保持在该位置上,当它转到连接位置时也保持在连接位置。
一个第一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0包括一个接合件31和一个细长的接合槽,接合件31从致动杆17的下端伸出,接合槽33形成在固定于滚筒支撑件2上的托架32上。当致动杆17保持在油墨瓶12处于取出位置的位置时,接合件31从接合槽33向上移动,使转台11从瓶接收位置向换瓶位置移动。反之,当致动杆17保持在使油墨瓶12处于瓶连接位置时,接合块31与细长的接合槽33接合,从而防止转台11从瓶接收位置向换瓶位置移动。
一个第二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4包括一个杆锁定件35和一个解锁件36,锁定件35通过一个支撑销35a连接于转台11,以便自由旋转运动,解锁件36固定于滚筒支撑件2,当转台11处于瓶接收位置时,其位于杆锁定件35的远端的一个转动轨迹上方的一个位置上。杆锁定件35在一个转动止挡位置与一个转动允许位置之间旋转,在转动止挡位置,杆锁定件35在致动杆17的一个凸起块37的转动轨迹上对正,在所述转动允许位置上,由于拉簧38将杆锁定件35压向转动止挡位置,所以,致动杆17的凸起块37不再与致动杆17上的凸起块37的转动轨迹对正。此外,在转台11保持在瓶接收位置的情况下,解锁件36抵抗拉簧38的力,使杆锁定件35位于转动允许位置。当转台11保持在换瓶位置时,拉簧38的力使杆锁定件35位于止挡位置,从而防止瓶连接件15在瓶连接位置与瓶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
现在描述在油墨瓶安装单元7中的油墨瓶12的换瓶操作。在更换油墨瓶12之前,使油墨瓶安装单元7处于可以提供油墨的位置,如图7和8所示,转台11处于瓶接收位置,而油墨瓶12处于瓶连接位置。
起初,开启盖门6,将致动杆17顺时针转动,如图8中箭头A所示,从而将油墨瓶12从瓶连接位置移动到瓶取出位置(见图9和10)。下一步,使转台11沿图5和9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转台11从瓶接收位置移动到换瓶位置(见图5)。在换瓶位置,将油墨瓶12从装瓶室13中拉出,并换上一个新的油墨瓶1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滑板18上的止挡凸起18a限制了油墨瓶12的远前端的运动,所以,油墨瓶12只移动到瓶连接位置。因此,转台沿图5和6中以箭头C所示的方向反时针转动,从而从换瓶位置移动到瓶接收位置(见图9和10)。在瓶接收位置,致动杆17在图10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上反时针转动,从而将油墨瓶12从瓶取出位置移动到瓶连接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换瓶工作周期(如图7和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从印刷机的主体1中取出滚筒3,以便维修或更换滚筒时,可以将滚筒支撑件2从开口5中水平地拉出,以使滚筒3离开滚筒支撑件2。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限制了在换瓶位置可以从开口5以新瓶替换油墨瓶12的转动角度,但应该注意,可以自由地设计瓶接收位置相对于滚筒3的转动方向或转动角度,以提供印刷机所需的紧凑结构。在上述图示实施例中,瓶12的圆柱形周边位于滚筒3的侧面并且接近滚筒3,油墨瓶12的更换与在通常的印刷机中相同,只是用转台11的旋转代替了抽出很重的滚筒3。因此,应该理解,油墨瓶12很容易替换,无需拉出滚筒3,因此,印刷机的尺寸不必很大。
在图示实施例中,油墨接收孔8相对于滚筒支撑件2固定,而且,为了更换油墨瓶12,在将油墨瓶12从瓶连接位置移动到瓶取出位置之后,需要使转台11旋转到换瓶位置,以便换上新的油墨瓶,再将转台11转到瓶接收位置,然后,再将油墨瓶12从瓶取出位置转到瓶连接位置。为此,当转台11处于瓶接收位置时,瓶连接件15使油墨瓶12的连接或取出成为可能,因此,油墨瓶12可以在一个适当的方向上向着油墨接收孔8或离开孔8进行连接或取出操作。因此,在油墨瓶接收孔8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瓶12或者油墨接收孔8受到过大的外部力,从而避免油墨瓶的破裂或损坏。
在图示实施例中,在油墨瓶12处于非连接位置时,转台11可以从瓶接收位置移动到换瓶位置,因此,当油墨瓶12位于瓶接收位置时,第一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0用于防止转台11从瓶接收位置转到换瓶位置,从而防止当油墨瓶12连接于油墨接收孔8时转台11和油墨瓶12转动,从而防止油墨接收孔8与油墨瓶12受到过大的外力,避免油墨瓶破裂和损坏等麻烦。
在图示实施例中,在转台11处于瓶接收位置时,瓶连接件15能够在瓶取出位置与瓶连接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当转台11处于换瓶位置时,第二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4用于防止瓶连接件15在瓶取出位置与瓶连接位置之间移动,当转台11处于换瓶位置时,即,当油墨瓶12以不合适的连接方向与油墨接收孔8连接时,防止了油墨瓶12连接于油墨接收孔8,从而防止油墨连接孔8或者油墨瓶12受到过大的外力,避免油墨瓶破裂或损坏等麻烦。
进而,在图示实施例中,由于油墨瓶12借助于连杆19通过压瓶件22的动作保持在瓶连接位置,并由压簧19a压住,所以可以以适当的弹簧力将油墨瓶12压向瓶连接位置,既使在油墨瓶12由于隆起等原因尺寸变化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而且,在图示实施例中,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第一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0包括从致动杆17伸出的接合块31和在滚筒支撑件2中形成的接合槽33,但第一油墨接收孔保护件可以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当油墨瓶12保持在瓶取出位置时,转台11可以在瓶接收位置与换瓶位置之间移动,当油墨瓶12保持在瓶接收位置时,防止转台11在瓶接收位置与换瓶位置之间移动。
而且,在图示实施例中,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第二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4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转台11上的杆锁定件35、用于压杆锁定件35的拉簧38和固定于滚筒支撑件2的解锁件36,但第二油墨接收孔保护件34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其中,当转台11保持在瓶接收位置时,瓶连接件15可以使转台11在瓶取出位置与瓶连接位置之间移动,当转台11保持在换瓶位置时,瓶连接件15防止了转台11在瓶取出位置与瓶连接位置之间移动。
同时,在上述图示实施例中已经示出并描述了这种印刷机适合用作模板印刷机,但是,本发明还适合用作其它类型的印刷机。
根据前面的描述,现在应该理解,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可以以如下的方式更换新的油墨瓶,将转台从瓶接收位置转到换瓶位置,在此位置,将油墨瓶从瓶安装室中拉出,将一个新的油墨瓶插入瓶安装室,将转台从换瓶位置转到瓶接收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对油墨瓶达到可以通过开口在换瓶位置进行更换的可旋转范围有一个限制,但对瓶接收位置相对于滚筒的旋转方向没有限制,该旋转方向可以自由地设计,从而使印刷机可以有一个不太大的紧凑的结构,并导致简化了油墨瓶的替换,无需拉出很重的瓶。
进而,由于油墨瓶可以在一个滚筒被拉出的空间中进行更换,所以,无需在印刷机的一个周边区域提供一个换瓶空间。因此,印刷机占据一个较小的空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特征,虽然油墨瓶接收孔相对于滚筒支撑件固定,但是,需要通过如下步骤更换油墨瓶,将油墨瓶从连接位置移动到非连接位置,然后使转台转动到换瓶位置,换上新的油墨瓶,将转台转到瓶接收位置,接着再将油墨瓶从非连接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转台保持在瓶接收位置时,油墨瓶的连接件可以连接或取出油墨瓶,使油墨瓶在一个合适的方向上连接于接收孔或取下,从而防止油墨接收孔或油墨瓶受到过大的外力,避免油墨瓶破裂或损坏等麻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当油墨瓶12保持在与油墨接收孔连接的状态下时,转台和油墨瓶可以不转动,这样可以防止油墨接收孔或油墨瓶受到过大的外力,避免油墨瓶破裂或损坏等麻烦。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特征,当转台保持在换瓶位置,而油墨瓶沿一个不合适的连接方向连接于油墨接收孔时,可以防止油墨瓶与油墨接收孔连接,从而防止油墨接收孔或油墨瓶受到过大的外力,避免油墨瓶的破裂或损坏等麻烦。
前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并不是想将本发明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举例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物所包括的所有实施例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机,其包括一个主体,主体上带有一携带一滚筒的滚筒支撑件和一使滚筒支撑件和滚筒能够插入或拉出主体的开口;一个油墨瓶安装单元,该单元位于主体的所述开口与滚筒支撑件上的滚筒之间的一空间中;油墨瓶安装单元包括一可旋转地安装在滚筒支撑件上的转台和一个位于转台上的瓶引导件,该引导件具有一个接收一油墨瓶的瓶安装室;转台可在一换瓶位置与一瓶接收位置之间自由旋转,在换瓶位置,可以通过主体上的开口将油墨瓶插入瓶安装室,在瓶接收位置,安装在瓶安装室中的油墨瓶被接收在所述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的印刷机,其中滚筒支撑件具有一个油墨接收孔,当转台保持在接收位置时,安装在瓶安装室中的油墨瓶沿着一个特定的连接方向与该孔连接,还包括可在一个瓶取出位置与一个瓶接收位置之间移动的瓶连接件,在瓶取出位置,安装在油墨瓶安装室中的油墨瓶可以与油墨接收孔分开,在瓶连接位置,油墨瓶可以连接于油墨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还包括第一油墨接收孔保护件,用于当油墨瓶保持在瓶取出位置时使转台能够从瓶接收位置移动到换瓶位置,并在油墨瓶保持在瓶连接位置时防止转台从瓶接收位置移动到换瓶位置。
4.如权利要求3的印刷机,还包括第二油墨孔保护件,用于当转台保持在瓶接收位置时使瓶连接件能够在瓶取出位置与瓶连接位置之间移动,并用于当转台保持在换瓶位置时防止瓶连接件在瓶取出位置与瓶连接位置之间移动。
5.一种印刷机,包括一个带有一开口的主体;一个滚筒支撑件,其上带有一滚筒,并可动地支撑在主体上,以便通过所述开口在一印刷位置与一非工作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印刷位置,滚筒保持在主体内,在所述非工作位置,滚筒保持在主体外;一个油墨瓶安装单元,其可动地支撑在滚筒支撑件上,包括一个转台、一个瓶引导件和油墨瓶连接件,转台可旋转地安装在滚筒支撑件上,并与滚筒支撑件独立,瓶引导件支撑在转台上,并具有一个瓶安装室,用于接收一个油墨瓶,油墨瓶连接件用于使转台能够在一个换瓶位置与一个瓶接收位置之间在滚筒支撑件上移动,在换瓶位置,油墨瓶能够插入瓶安装室中,在瓶接收位置,瓶处于安装位置,使油墨能够提供给滚筒,以进行印刷。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印刷机,其包括一个主体1,一个滚筒支撑件2和一个转台11,主体带有一个开口5,滚筒支撑件位于主体内,并具有一个带有油墨接收孔8的头部9,转台安装在滚筒支撑件2上,并具有一个用于接收油墨瓶的瓶引导件。转台11可在一换瓶位置与一瓶接收位置之间自由转动,在换瓶位置,油墨瓶12能够通过开口5插入瓶引导件14,在瓶接收位置,油墨瓶12安装在瓶引导件14内,以接收在一个开口5的内部空间中。
文档编号B41F31/02GK1310100SQ011038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2日
发明者羽田野伸也 申请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