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套印凹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603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套印凹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套印凹版彩色印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光电眼监测装置和电脑自动微调装置能对各印色套准偏差进行自动纠偏的机组式凹版彩色印刷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调整套印精度的机组式凹版彩色印刷机都配置了光电眼监测装置,在印刷过程中对各印色套准情况进行不间断地检测,当出现套准偏差时立即通过电脑自动微调装置进行纠偏,其纠偏动作非常准确,但是它能纠正的偏差幅度较小,对于幅度比较大的偏差则无法自动纠正。但在每次启版开始印刷的初调过程中,各印色之间的纵向套准偏差通常都较大,这时只能暂时停机,用人工旋转印版辊角度的办法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式有以下缺点虽然人工调整的纠偏幅度较大,但其动作的准确度差,另外人工调节印版辊角度时由于停机也无法实时观察到调整的效果,使人工调节的动作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试探性,经常出现调整不到位或调整过头的现象,难以一次调整到位,往往需要反复进行几次停机调整和开机试印才能达到要求,而每次开机试印又会浪费大量的印刷料带,另外每次停机后印版辊上的油墨会变干燥,必须将它们清理干净才能重新开机,十分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套印的机组式凹版彩色印刷机,它能将手动粗调和电脑自动微调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使较大的纵向套准偏差能较快调整到位,节省时间、人力及料带。
其目的可以由以下方案来实现该自动套印凹版彩色印刷机包括若干个印刷工位,各个印刷工位都有光电眼监测装置、电脑自动微调装置;各印刷工位有一共同的主传动轴,并且都有一套相同的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轴联接,将主传动轴的旋转动力经传动机构传到各印版辊,使各印刷工位的印版辊能同时同速转动,本方案的主要特点在于,各印刷工位的传动机构分别设有一差速器,该差速器包括差动壳体,差动壳体内有两个大锥齿轮分别联接到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两个大锥齿轮之间联接有两个行星小锥齿轮,两个行星小锥齿轮的中心轴支承在差动壳体上,该差速器还有蜗轮蜗杆调节机构,蜗轮与差动壳体刚性连接,蜗杆联接有调控手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对于大幅度的纵向套准偏差的调整不需停机,能将手动粗调和电脑自动微调两者各自的优点有机连贯结合起来,使两者能互相补偿对方的不足。
2.对于较大幅度纵向套准偏差的调整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一次性调整到位,使以往比较麻烦繁琐的启版初调工作变得轻而易举,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很大程度上减少料带的浪费。
3.可以避免传统调整方法因停机引起油墨干燥,而必须重新清洗的麻烦。
4.对某个印色工位的套印偏差进行调整时不会影响到其它工位的套印精度。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结构中每个印色工位从主传动轴到印版辊的传动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的差速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五、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6个印色工位,每个工位有光电眼监测装置、电脑自动微调装置,各个印色工位共用一根主传动轴3,且各印色工位从主传动轴3到印版辊1都具有相同的传动结构,如图1所示,该传动结构从主传动轴3联接到输入斜齿轮4,输入斜齿轮4通过差速器5联接到输出齿轮6,再通过中介齿轮7、8联接到印版齿轮2,从而带动印版辊1转动。
图1、图2所示,差速器5具有差动壳体51,差动壳体51的内腔有两个大锥齿轮52、53,其中一个大锥齿轮52联接到输入斜齿轮4形成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另一个大锥齿轮53联接到输出齿轮6形成差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两个大锥齿轮52、53之间有两个行星小锥齿轮54、55,两个行星小锥齿轮54、55的中心轴支承在差动壳体51上。当差动壳体51绕大锥齿轮52、53的中心轴转动时,能带动行星小锥齿轮54、55沿大锥齿轮52、53作齿面移动。差动壳体51与蜗轮56连为一体,蜗轮56在蜗杆57的带动下能绕大锥齿轮52、53的中心轴转动,从而使差动壳体转动。蜗杆57通过传动杆59联接到调控手轮58,使调控手轮58能带动蜗杆57转动。这样,由于动力输入端的大锥齿轮52的转速等于动力输出端53转速与差动壳体51转速的矢量和,只要旋转某一印色工位的调控手轮58,使蜗杆57带动蜗轮56转动,就能实现差速器5的差速传动,从而在不改变主传动轴3的转速的前提下单独改变该工位的印版辊1的转动速度。
上述实施方式的凹版彩色印刷机进行印刷时,如果各印色之间套印准确,可以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作用,使差动壳体51固定不能转动,这时动力输入端的大锥齿轮52等于动力输出端的大锥齿轮53的转速,使各工位的印版辊1的转速保持一致。如果在印刷过程中特别是在启版初调时有某个工位的印色的纵向套准出现较大幅度偏差,可以在不停机也不改变主传动轴3的转速的情况下,用手转动该工位的调控手轮58,从而暂时单独改变该工位印版辊的转动速度,使该工位印版辊的转动速度暂时不同于其它工位印版辊的转动速度,即相对于其它印色的印版辊转过一个角度,从而可以使印色纵向初步套准。由于利用手调动作进行初步套准时没有停机,可以实时观察手调动作的效果,避免了手调动作的盲目性,这样就能较快地实现初步套准;但是当调整到套准的误差只有约1mm左右时,已难以继续利用肉眼进一步快速、即时分辨出0.1mm数量级的套准误差,也难以继续利用手调印版辊角度的方式快速地达到0.1mm数量级的套准精度,这时可以停止手动粗调动作,并使光眼监测装置和电脑自动微调装置立即发挥作用,这样就能将手动粗调和电脑自动微调两者各自的优点有机连贯结合起来,快速地将该印色精确套准。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套印凹版彩色印刷机,包括若干个印刷工位,各个印刷工位都有光电眼监测装置、电脑自动微调装置,各个印刷工位有一共同的主传动轴,并且都有一套相同的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轴联接,将主传动轴的旋转动力经传动机构传到各印版辊,其特征在于各印刷工位的传动机构分别设有一差速器,该差速器包括差动壳体,差动壳体内有两个大锥齿轮分别联接到差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两个大锥齿轮之间联接有两个行星小锥齿轮,两个行星小锥齿轮的中心轴支承在差动壳体上,,该差速器还有蜗轮蜗杆调节机构,蜗轮与差动壳体刚性连接,蜗杆联接有调控手轮。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套印凹版彩色印刷机,包括若干个印刷工位,各个印刷工位都有光电眼监测装置、电脑自动微调装置,各印刷工位在主传动轴到印版辊之间设有一差速器,从而使各个印版辊可以同速旋转也可以不同速旋转。该自动套印凹版彩色印刷机在调整大幅度纵向偏差时,能将手动粗调与电脑自动微调两者的优点连贯结合起来,实现在短时间内一次调整到位,能节省大量时间、料带及人力。
文档编号B41F13/12GK2508959SQ0124264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2日
发明者王镇臣 申请人:汕头市汕樟轻工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