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和油墨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24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和油墨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10前序部分所述的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和油墨的应用。
在JP62-191152中披露了一种调节装置,其中根据印刷机的工作状况接通或断开对辊的温度的冷却。在生产时根据印版滚筒的表面温度对冷却进行调节。
在EP 06 52 104A1中披露了采用各种对滚筒表面进行恒温的方案的用于无水胶印的印刷装置。例如在印刷作业的准备阶段可以预热,和在印刷时保持在一特定的温度范围,实现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例如在28-30℃的恒定的温度上。
而且在专业文献中,例如瓦伦斯基著,《卷筒纸胶印》,1995,中结合无水胶印提及了作为实现高质量印刷结果的前提的对印版滚筒和转印滚筒的恒温,其中印版的温度被恒定地保持在25至28℃上。
在EP 0886578B1中披露了一种印刷装置,其中在一部分闭合的空间内设置有一个输墨装置和输墨滚筒。为了一方面避免糊版,另一方面避免油墨干燥,在部分闭合的空间内保持在一个预定的温度上和保持在一定的空气湿度或一定的化学物质的浓度上。例如整个空间被保持在33.8℃额定值、湿度75%和/或为300ppm的化学物质的浓度上。
在DE-OS1953590中披露了一种具有输墨装置和润湿装置的印刷装置,所述装置利用一恒温装置被恒温。在印刷作业开始前根据参数,例如根据印刷速度对温度的的额定值进行设定。
在FOGRA-研究报告中对输墨装置的恒温做了描述。其中例如利用保持恒定的输墨装置的温度可以实现均匀的工艺过程。而且通过改变输墨装置的温度可以影响传墨,例如粘度。对于一特定的油墨例如可以把输墨装置的匀墨辊的表面的温度例如调整到约35℃,以便在调整到特定的润湿剂量时避免拉毛的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印刷装置中对油墨的应用和一种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2、3、4、6或10的特征实现了所述目的。
采用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尤其在于,不管是在生产速度高时,还是在生产速度低时都可以实现高的印刷质量和无干扰的作业。
由于正是采用这种无水印刷工艺时堆墨和在输墨构件上的赃污是个问题,所以所述方法和装置特别适用于无水胶印。另外在没有润湿剂时,另外在采用这种印刷工艺或油墨的情况下,在印刷装置上将会出现高的温度。由于没有润湿剂,所以不能有效地从生产过程中消除赃污、纸尘和纸毛。
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堆墨和脏污,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在“错误的”温度的情况下或在理想的情况下减少或避免糊版或塞版。
采用本方法和装置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实现对不同的油墨和/或不同的承印材料的理想的适配。通过调节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减少传墨滚筒与承印材料之间出现的拉毛的干扰。
根据本发明有益的实施方式,对印刷装置的印版滚筒进行恒温,确切地说,不是在印版滚筒的表面产生附加的气流,而是由印版滚筒,例如在印版滚筒内导入恒温介质、蒸发介质等。因此可以避免油墨内含有的物质的快速蒸发和提前干燥。而且明显地减少了对室内气候专门的调节和必要时规定的对废气净化的要求。
在印刷装置滚筒中仅对印版滚筒进行恒温,而不对转印滚筒进行附加的恒温,因而特别经济和简单。但输墨装置可以附加具有恒温装置。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与通常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节省能量,其中例如滚筒可以被分别保持在唯一固定的低温上。
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无水胶印的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温度、粘度以及生产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示意图;图3示出调节流程的实施例;图4举例示出额定值的给定a)表格,b)作为阶跃函数,c)作为连续的曲线,和图5所采用的油墨的特性曲线图。
印刷机,特别是轮转印刷机具有一个印刷装置01,所述印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输墨装置02、一个装设有印版04的滚筒03,例如一个作为印刷装置滚筒03的印版滚筒03,以及一个压印滚筒06(图1)。印版04优选是一个用于平版印刷的印版04(平印版04),特别是用于无水的平版印刷的印版04(无水平印版04)。印刷装置01例如是用于胶印的印刷装置01和在印版滚筒03与压印滚筒06之间具有例如一个作为转印滚筒07的在其壳面上具有包衬08的印刷装置滚筒07。转印滚筒07与压印滚筒06在压合位置通过承印材料09,例如承印材料带09构成一个印刷点11。压印滚筒06可以是另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印刷装置的转印滚筒06,或者也可以是不传墨的压印滚筒06,例如钢滚筒或卫星滚筒。
印版04可以是套筒状的或也可以是一块(或多块)印版04,所述印版的端部固定在或悬挂在至少一个窄的其圆周向上的宽度不大于3mm的槽内(如图1所示)。同样在转印滚筒07上的包衬08也可以是套筒状的或至少一块的胶皮布08,所述胶皮布同样也固定或绷紧在至少一个槽内。当胶皮布03是多层的金属印刷布时,则槽同样可以具有上述最大的宽度。
输墨装置02具有一个油墨源12,例如具有浸入的辊或杆的墨斗,或具有给墨装置的室式刮刀,以及至少一个在压合位置与印版滚筒03贴合的辊13,例如一个着墨辊13。油墨例如由油墨源12通过一个作为网纹辊14的辊14、辊13、印版滚筒03和转印滚筒07被传递到承印材料09(例如带状的或印张)上。而且还可以设置一第二个与网纹辊14和印版滚筒03配合的图中未示出的着墨辊13。
输墨装置01是所谓的“用于无水的平版印刷的,特别是无水胶印的印刷装置”(干式胶印),即除了输送油墨外不需要为形成“不印刷的”范围附加输送润湿剂。采用这种方法时省去了通常在所谓的“湿式胶印”时用于阻止在印版04上不需要印刷的部分接收油墨的润湿剂膜附着在印版04上。在采用无水胶印时,此点是通过采用专用的油墨和印版04表面的专门的结构实现的。例如在采用无水胶印时可以将硅酮层附着在湿式胶印时辊的用润湿剂涂覆的亲水的范围和防止印版04吸收油墨。
通常通过油墨的交替作用形成不同的表面应力的范围实现印版04上不印刷的范围和印刷的范围。
为了实现无糊版的印刷,即不印刷的范围不会同样也吸收油墨和有时甚至出现塞版的现象,需要对一种油墨的粘度进行调整(根据Tack值),从而根据在印版上的印刷部分和不印刷部分之间的表面应力差实现良好的分割。由于不印刷的部分优选为硅酮层结构,为此需要比湿式胶印更大的粘度。
所述粘度例如根据瓦伦斯基著的《卷筒纸胶印》1995的内容构成阻力,油墨利用所述阻力对在辊间隙中或在滚筒与承印材料之间的印刷区内转移油墨时抵消油墨膜的剥离。所述粘度通常在辊系统中例如在“Tack-o-Scope”或在“粘度计”上被检测出。
由于油墨的粘度将随着温度变化,在印刷机实际工作时将滚筒03、07或印刷装置02进行冷却和被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上,以便避免在印刷时的交替的工作条件下出现糊版的现象。
油墨的粘度除了影响印刷的和不印刷的范围的分割外,还影响在传墨的滚筒03、07与承印材料09配合时出现拉毛的强度。特别是当承印材料09是未涂布的、密度不太高的报纸并具有很好的吸墨力时,即具有微孔和具有特别短的脱离时间时,将存在由于拉毛造成将纸毛或纸尘被拉出的危险。在卷筒纸胶印采用略加涂布的和重量小的涂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5-20g/m2或特别是5-10g/m2或小于5-10g/m2的纸张时也存在这种危险。综上所述,恒温特别适用于单位面积重量小于20g/m2的未涂布的或涂布的纸张。如果经确定由于粘度的增大将把纸张(至少部分)上的涂料“拉出”时,本方法另外对于涂布的纸张也是有益的。
为了将印刷胶皮布和印版04上的拉毛或堆墨现象保持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上,力求针对应用目的和预期的工作条件尽可能在粘度的下限制造和应用油墨。
就在印版04的不印刷的范围的糊版或塞版现象而言,除了油墨的粘度外,在分离过程,即在油墨剥离或脱离时的相对速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速度V较高时(等于施加压力的滚筒03、07的表面速度或滚动速度或承印材料09的输送速度,例如单位为m/s)油墨在墨辊13与印版滚筒03的印版04之间以及在印版滚筒03的印版04与在转印滚筒07上的包衬08之间的间隙内将产生较大的撕拉力。相对速度,例如预定的生产速度V越低,则选择的油墨的粘度必须越大,以便避免在生产速度V较低时出现糊版的现象。否则对油墨粘度错误的选择将导致印刷质量不佳或在运行过程中将增大废页率和增大维护的开销。
当随着生产速度V的提高动态粘度增大时,通常在承印材料09上将会出现很强的拉毛现象和脏污和在印版04上的堆墨将增加。当粘度是针对中、低段的生产速度V设计的时,此点将会带来连锁的问题和导致增加维护次数,例如必须不断地对印版表面进行清洗。
已经认识到目前即使采用专门选择的油墨难于解决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述的方法和用于调节的装置得以解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避免生产速度V在每个范围内时避免或减少拉毛现象和因此避免将纸毛和纸尘带到印刷装置01上。同时在每种生产速度V时可以避免印版04被糊版和实现高的印刷质量。
例如根据作为印版滚筒03的印刷装置滚筒03作为输墨的构件03的有益的实施方式,一个或多个输墨的构件,或/和油墨本身根据生产速度V被恒温。并不像通常的在无水胶印时那样对所有的生产速度V都将温度T恒定不变地保持在一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而是对于不同的生产速度具有不同的额定值TSOLL。根据生产速度V对温度T进行调节,使在每个所需的生产速度V的情况下油墨的粘度都在预定的容许的Tack值的“窗口”内。在生产速度V较高时将为相应的构件03或油墨的温度选择高的额定值TSOLL。
在图2中示意示出温度T与粘度(Tack值)之间以及生产速度V与粘度(Tack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与Tack值的大小和分度无关,粘度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降低和随着生产速度V的增大而提高。温度T和生产速度V的两个曲线分别构成曲线簇中的唯一一条曲线。温度T的曲线示出在恒定的生产速度V的情况下与粘度值的关系,同时生产速度V的曲线是针对恒定的温度T的曲线。
适用于印刷的粘度(Tack值)在Tack值的一个“印刷范围”内,即在“窗口”ΔZ内。窗口ΔZ的极限通常是“软”的,即在低于或高于极限值时质量并不急剧恶化,而是逐渐恶化。然而例如由制造厂家求出的某一种油墨的Tack值取决于测量装置和所采用的方法,而图2所示出的关系曲线和窗口ΔZ转用于各种方法和测量装置。
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数值仅利用一个对曲线簇典型的曲线示意示出相互的关系。针对相应窗口ΔZ的数值例如是以在“检测仪表制造公司”(Fa.Prüfbau)出品的“Inkomat”仪表上的测量结果为依据的。所述数值如上所述也可以转用于采用另外的方式求出的参数。
而且上述的撕拉特性除了Tack值外还取决于配合面的弯曲半径,所以在采用是本例两倍大的滚筒03、07时,即滚筒的圆周大约为800至1200mm时,所需的Tack值的窗口ΔZ可能会略有偏移。
实现无水胶印时的无干扰的印刷的粘度的窗口ΔZ例如在6至9.5之间,特别是在7至8.5之间。当粘度降低时在糊版范围将会出现严重的糊版,当在“拉毛-堆墨”范围内粘度将会在滚筒上出现严重的拉毛和堆墨现象。
本方法的调整原理在于,对作为给定参数的力求实现的、直接面临的或实际的生产速度V分配一个作为输出参数的针对构件03或油墨的温度T的特定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分别是两种情况的预定温度,并且前者等于有待保持的温度和在后者的情况下上限等于容许温度。
此点例如如图3所示采用一个控制链加以实现,其中例如对控制单元16输入作为给定参数的生产速度V,在控制单元16根据存储的生产速度V与温度T的额定值TSOLL的关系求出必要的额定值TSOLL和不得超过的最大值TMAX,并作为给定参数输送给调节装置18。所述调节装置18通过调节对象19将作为调节参数的构件03或油墨的温度T保持在额定值TSOLL不变或使构件03或油墨的温度T达到额定值TSOLL或使温度T不得超过最大值TMAX。构件03的温度T优选系指构件03的接近表面范围内的温度T,特别是与油墨配合的辊面或包衬04的温度T。例如利用至少一个设置在构件03或包衬04上的传感器对温度T进行测量。
可以利用通常的调节装置18通过作为调节对象19的例如冷却和/或加热器、恒温介质回路,通过恒温介质流的变化,有时也可以利用吹入相应恒温的或对其流量进行调节的气体/空气流或其它可行的方法使构件03或油墨达到作为调节参数的相应的温度T。由于在采用无水印刷工艺时和有时由于缺少润湿剂的冷却作用印刷装置01常常会出现不希望的剧烈的加热,所以在本例子中仅设有进行恒温的作为调节对象19的冷却装置19,使构件03或油墨达到与生产速度V相符的额定值TSOLL或保持在该额定值TSOLL上。在此情况下替代额定值TSOLL也可以为温度T分配最大值TMAX,并利用调节装置18对最大值TMAX进行监视和保持。
例如可以在一个与控制单元16有效连接的输入单元21上人工输入有关力求实现的和/或实际的生产速度V的信息,和在接着的过程中用印刷机控制单元22的输出值进行补偿。最好替代人工输入,从以生产为基础的印刷机控制单元22的程序过程获得力求实现的和/或实际的生产速度V。
控制单元16和调节装置18在结构上可以合为一体和安装在印刷机控制单元22或调节对象19的设计结构中。
根据一种简便的实施方式,替代控制单元16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式,例如利用人工选择的方式对调节装置18实现作为给定参数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的预先设定。而且在此情况下例如通过按键实现的对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的选择也是以上述关系曲线17,必要时以表格为依据的。
在另一简便的实施方式中,例如有一个控制单元16,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经验值不需要后续的调节回路对温度进行设定。其中例如不需要在滚筒03或印版04上设置测量点实现在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上的恒温。在此情况下对工作条件和恒温的调节产生的温度例如在上述的校准测量中已经做了描述。而且还可以有一个对恒温介质进行恒温的内部调节回路。
图4中举例和示意示出关系曲线,所述曲线如图3的流程图所示在控制单元16内或为控制单元16作为表格a)、作为分段定义的阶跃函数b)或作为连续的、单变递增函数c)存储在一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单元或计算机中。对于具有不同的“基本粘度”的,例如不同的制造厂家出品的或成分不同的油墨可以存储不同的关系曲线17。此点也适用于不同颜色的油墨。
这种表格分别根据有待恒温的构件,例如作为传墨构件03、07、12、13、14的印版滚筒03、转印滚筒07、墨斗12、辊1 3、辊14或油墨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根据一有益的实施方式,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对印刷装置01的印版滚筒03进行恒温,这是因为此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满足无糊版印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减少或避免拉毛。与仅对输墨装置02进行恒温不同,对印版滚筒03的恒温既在印版04附近,又在非常接近与承印材料09配合的印刷点11的位置进行。另外出于对代价和效费比的考虑最好在两个印刷装置滚筒03、07中仅对印版滚筒直接恒温。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选定的条件对在印版滚筒03和转印滚筒07上的温度的所希望的斜率进行设定。对转印滚筒07从内部进行恒温有时动作缓慢。
在非连续的关系曲线18(图4b))的情况下印版滚筒03例如在生产速度V的下段,例如在1至4m/s之间被恒温到约20至25℃,特别是21至23℃。在生产速度V较高时为温度T分配一个较高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所述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在生产速度V为4至6.5m/s时在26至31℃,特别是在27至29℃。在生产速度V高于6.5m/s,特别是高于10m/s时,例如为印版滚筒03的温度分配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高于30℃,或甚至高于32℃。
当生产速度V例如为6.5至11m/s时,分配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在大于30至37℃范围内,例如在34至36℃范围内,或者也可以大于或等于35℃。对于更高的生产速度V也可以分配更高的温度T值。对本例中生产速度V的范围1至14m/s也可以分成少许,例如仅两级或三级,或更多级,每级分别具有一个分配的温度T。另外最好将关系曲线作为图4c)举例示出的连续函数进行存储。
如果还存在其它的条件,例如具有完全不同特性的油墨,承印材料是一种未涂布的报纸,具有不同的表面结构和/或完全不同的拉毛特性,则关系值可以大大偏离所述的值。但解决方案是共同的,即根据生产速度V调节印版滚筒03的温度T,确切地说,在较高的生产速度V范围内时具有高于较低的生产速度V时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减少输送油墨的滚筒03、07和承印材料09之间的拉毛现象和在理想的情况下几乎可以避免拉毛现象的出现。
在生产速度V较高时,例如高于6.5m/s,特别是高于10m/s时,与迄今推荐的方案不同,最好将温度T设定在30℃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在高生产速度V时有效地抑制拉毛和伴随拉毛出现的脏污。
如果轮转印刷机以高的生产速度V,例如以高于6.5m/s,特别是以等于和高于10m/s的生产速度V工作时,根据一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也可以省去上述的根据生产速度V对温度T的调节,和基本设置一个对构件,特别是对印版滚筒03的恒温或与迄今的实践不同,将最大值TMAX设定在高于30℃,特别是高于或等于32℃,例如32至37℃的温度T上。
将印版滚筒03,特别是接近表面范围或印版04恒温到高于30℃,与迄今的在生产速度V的高段内的实践相比可以实现无糊版的印刷,而不会出现印版04被油墨塞住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印刷的范围油墨过少或过大的现象,和不会出现纸毛和/或纸尘从承印材料09经过转印滚筒07被带到输墨装置01的现象。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对印版滚筒03的温度T的选择可以有益地避免分别对印版滚筒03(较低的温度)和附加对转印滚筒(较高的温度)进行的恒温所付出的代价。另外采用从内部利用流体,例如一种液体进行的恒温也可以避免在例如在对覆盖有油墨的的印版外侧进行对流冷却时为机壳、空调和废气净化付出高昂的代价。所以印版滚筒03最好被恒温介质流穿流,可以对所述恒温介质流的流量进行调整或最好通过温度进行调整。
对在启动过程中有时较低的生产速度V的情况下,通过保持特定的时间间隔和对启动或接通恒温选择正确的时间点,当增大生产速度V和伴随出现加热时不会出现粘度偏离所需的或预定的Tack值的现象。
所述方法和装置实现有益的应用的关键在于,所采用的油墨的特性粘度一方面取决于生产速度V,另一方面取决于温度。在图5中举例示出其相应的特性。
特别是与本发明方法相结合在生产速度V为1m/s至16m/s,特别是在3至16m/s,和/或温度为15°至50°,特别是15°至40°的整个范围内油墨的Tack值不得小于4和不得大于12。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生产速度V为3m/s至16m/s和/或温度为22°至50°,特别是15°至40°的范围内时,Tack值在6至9.5Tack,特别是在7至8.5Tack范围内。
理想的油墨的特性的两个关系曲线在水平向上,即斜率(dTack/dV)和/或(dTack/dT)在与生产有关的范围,例如15°至50°,特别是22°至50°,以及1至16m/s,特别是3至16m/s的范围内大约为0。
在22°至50℃温度范围内,油墨具有一个粘度取决于温度T的关系,从而使斜率dTack/dT的值最大为0.6Tack/℃(-0.6至+0.6),特别是小于或等于0.3Tack/℃(-0.3至+0.3)。对高于30℃的温度范围斜率值dTack/dT最好小于或等于0.2Tack/C°(-0.2至+0.2)。在油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是下降的曲线,斜率dTack/dT在此对于22°至50℃的温度范围在-0.6至0Tack/℃,特别是在-0.3至0 Tack/℃之间。
在3至16m/s,至少在9至14m/s的生产速度的范围(V)内,油墨的粘度与生产速度(V)的关系曲线应使斜率dTack/dV的值最大为1.5Tack*s/m(-1.5至+1.5),特别是小于或等于1Tack*s/m(-1至+1)。在生产速度(V)高于6m/s时斜率dTack/dV的值最好小于或等于0.5Tack*s/m(-0.5至+0.5)。根据油墨的实施方式粘度取决于生产速度V的关系曲线是上升曲线,斜率dTack/dV在此是针对所述的+1.5至0Tack*s/m,特别是针对+1至0的范围的。
两个在图5所示的关系曲线分别以所观察的间隔的有益的方式上升或下降和优选具有正负号相反的斜率值。
所述的油墨最好用于上述的印刷装置或上述的轮转印刷机,所述印刷机至少具有一个与油墨配合的和利用恒温装置18、19调节的构件03、07、12、13、14。所述轮转印刷机例如作为用于平版印刷,特别是用于无水的平版印刷的印刷机。所述轮转印刷机也可以用于直接或间接的平版印刷。
附图标记对照表01印刷装置02输墨装置03滚筒、印刷装置滚筒、印版滚筒、构件04印版、印刷版、平印刷版、无水的平印刷版05-06压印滚筒、转印滚筒07滚筒、印刷装置滚筒、转印滚筒、构件08包衬、胶皮布09承印材料、承印材料带10-11印刷点12油墨源、构件13辊、着墨辊、构件14辊、网纹辊、构件15-16控制单元17关系曲线18调节装置19调节对象、冷却装置20-21输入单元22印刷机控制单元T 温度TSOLL温度额定值TMAX温度最大值V 生产速度ΔZ 粘度窗口/印刷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无水平版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利用一个恒温装置(18、19)对至少一个与油墨配合的旋转的构件(03、07、12、13、14)的温度(T)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在印刷装置工作时通过控制单元(16)在存储的关系曲线(17)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速度(V)改变恒温装置(18、19)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的给定。
2.一种用于无水平版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利用恒温装置(18、19)对至少一个与油墨配合的旋转的构件(03、07、12、13、14)的温度(T)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实时的生产速度(V)作为給定参数被输送给控制单元(16),在所述控制单元(16)内对照一存储的生产速度(V)与温度的额定值(TSOLL)之间的关系曲线求出必要的额定值(TSOLL)或求出一个不得超过的最大值(TMAX),和作为给定参数输送给恒温装置(18、19)。
3.一种用于无水平版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利用恒温装置(18、19)对至少一个与油墨配合的旋转的构件(03、07、12、13、14)的接近表面范围的温度(T)从内部进行恒温,其特征在于,在轮转印刷机工作时,当生产速度(V)发生变化时通过对旋转构件(03、07、12、13、14)的恒温使在旋转构件(03、07、12、13、14)上的油墨的粘度(Z)基本保持恒定。
4.一种用于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利用恒温装置(18、19)对至少一个与油墨配合的旋转的构件(03、07、12、13、14)、包衬(04、08)和/或在所述旋转构件(03、07、12、13、14)上的油墨的温度(T)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在轮转印刷机工作时通过一个控制单元(16)对两个不同的生产速度(V)中较高的生产速度(V)预给定温度(T)的较高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和对两个生产速度(V)中较低的生产速度预给定温度(T)的较低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
5.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恒温装置(18、19)对作为印刷装置滚筒(03、07)的旋转构件(03、07)进行恒温。
6.一种用于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印刷装置用于对作为单位面积最大重量为20g/m2的纸张的承印材料(09)进行印刷,其中利用恒温装置(18、19)对至少一个与油墨配合的印刷装置滚筒(03、07)的温度(T)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在印刷装置工作时利用恒温装置(18、19)在6至9.5Tack范围内对印刷装置滚筒(03、07)上的油墨的粘度(Z)进行调整。
7.按照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印刷装置作为用于无水平版印刷的印刷装置工作。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恒温装置(16、19)对作为印版滚筒(03)的印刷装置滚筒(03)进行恒温。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恒温装置(16、19)对作为转印滚筒(07)的印刷装置滚筒(07)进行恒温。
10.一种用于无水平版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利用恒温装置(18、19)将至少一个作为印版滚筒(03)的印刷装置滚筒(03)的接近表面的范围、包衬(04)和/或在印版滚筒(03)上的油墨的温度(T)调整到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上,其特征在于,在对作为单位面积的重量最大为20g/m2纸张的承印材料(09)和生产速度(V)大于或等于10m/s时预给定高于30℃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4、6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间接印刷方法对印刷装置进行工作。
12.按照权利要求1、2、4、6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流体从里面对旋转构件(03、07、12、13、14)或印版滚筒(03)进行恒温。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4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印刷装置对一种作为单位面积重量最大为20g/m2的纸张的承印材料(09)进行印刷。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4、6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印刷装置对作为报纸的承印材料(09)进行印刷。
15.按照权利要求3、6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实现对粘度(Z)的调整或保持恒定,改变恒温装置(18、19)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
16.按照权利要求1、3、4、6或10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单元(16)将作为给定参数的额定值(TSOLL)或不得超过的最大值(TMAX)输送给恒温装置(18、19)。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实时的生产速度(V)作为给定参数输送给控制单元(16),利用所述给定参数对照存储的生产速度(V)与温度(T)的额定值(TSOLL)的关系曲线求出必要的额定值(TSOLL)或不得超过的最大值(TMAX)。
18.按照权利要求1、2、4、6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旋转的构件(02、07、12、13、14)或印版滚筒(03)的恒温将旋转构件(02、07、12、13、14)上的油墨的粘度(Z)基本保持恒定。
19.按照权利要求3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时的粘度(Z)与平均粘度值最大偏差为±25%,特别是±15%。
20.按照权利要求1、2、4、6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旋转构件(03、07、12、13、14)或印版滚筒(03)的恒温使至少在生产速度为10至16m/s时将粘度保持在6至9.5Tack范围内。
21.按照权利要求5、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产速度(V)大于或等于10m/s时将印刷装置滚筒(03)的接近表面范围、包衬(04)和/或在包衬(04)上的油墨的温度调整到高于30℃。
22.按照权利要求5、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产速度(V)大于或等于10m/s时对印刷装置滚筒(03)的接近表面范围内、包衬(04)的和/或在包衬(04)上的油墨的温度(T)预给定的额定值(TSOLL)或最大值(TMAX)高于30℃。
2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对油墨的应用,所述油墨在滚动速度(V)为3至16m/s的范围内的特性具有的粘度取决于滚动速度(V)的关系曲线的斜率的最大值为1.5(Tack*s/°m)。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油墨具有至少在测量温度为30℃时的特性。
2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对油墨的应用,所述油墨在温度范围为22°至50℃的特性具有的油墨的粘度取决于温度(T)的关系曲线的斜率的最大值为0.6Tack/℃。
26.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油墨具有至少在滚动速度(V)为6m/s时的特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转印刷机的工作方法,其中根据速度对温度进行调整,以便实现最佳的印刷。
文档编号B41F33/00GK1615220SQ02827178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2日
发明者格奥尔格·施奈德, 沃尔夫冈·奥托·雷德尔 申请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