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2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卡片密码区印上一道可刮的密码覆盖膜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卡片印刷装置,属于卡片密码印刷装置的创新技术。
2、背景技术传统的卡片密码覆盖方式一般为贴标或热烫膜,贴标方式存在的缺点是不利于卡片的密码保护,热烫膜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这两种方式的底纸无法回收再利用,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卡片密码区印上一道可刮的密码覆盖膜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本实用新型密码保护强、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廉、环保,其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油墨槽(21)、网纹辊组(22)、柔印辊组(23)、动力机构(24)、承印辊组(25)、支架(26),其中柔印辊组(23)通过动力机构(24)驱动,网纹辊组(22)与柔印辊组(23)触接,从油墨槽(21)内粘取油墨的网纹辊组(22)置于油墨槽(21)的旁侧,承印辊组(25)装设在支架(26)上,并与柔印辊组(23)触接。
上述网纹辊组(22)包括有网纹辊(22A)、辊轴(22B)、支撑轴(22C)、轴承(22D)、滑块(22E)、弹簧(22F)、手柄(22G)、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其中网纹辊(22A)固装在中空的辊轴(22B)上,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与中空辊轴(22B)通过连接件连为一体,由动力机构(24)驱动的辊轴(22B)通过两端的轴承(22D)空套在支撑轴(22C)上。
上述网纹辊组(22)还设有调节网纹辊组与柔性辊组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其包括有滑块(22E)、弹簧(22F)、手柄(22G),其中滑块(22E)套装在支撑轴(22C),滑块(22E)与支撑轴(22C)轴线垂直的一侧设有弹簧(22F),与此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2G)。
上述柔印辊组(23)包括有柔印辊(23A)、辊轴(23B)、支撑轴(23C)、轴承(23D),滑块(23E)、弹簧(23F)、手柄(23G)、柔版(23H)、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其中柔印辊(23A)固装在中空的辊轴(23B)上,由动力机构(24)驱动的辊轴(23B)通过两端的轴承(23D)空套在支撑轴(23C)上。
上述柔印辊组(23)还设有调节柔印辊组与承印辊组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其包括有滑块(23E)、弹簧(23F)、手柄(23G),其中滑块(23E)套装在支撑轴(23C),滑块(23E)与支撑轴(23C)轴线垂直的一侧设有弹簧(23F),与此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3G)。
上述网纹辊(22A)可以使用金属或陶瓷材料做出,网纹辊(22A)与辊轴(22B)可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柔印辊(23A)与辊轴(23B)可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
上述柔版(23H)通过专用双面胶粘于柔印辊(23A)的外表面。上述柔版(23H)设有3块印刷块(23I),按柔印辊(23A)的外表面圆周长均布在柔版表面,印刷块旁边还设有比印刷块长5-10mm的压条(23J)。
上述动力机构(24)包括有驱动电机(24A)、传动机构(24B)、主动齿轮(24C)、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其中传动机构(24B)的主动件与驱动电机(24A)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24C)装设在传动机构(24B)从动件的转轴上,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与主动齿轮(24C)啮合,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与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啮合。
上述网纹辊组(22)的旁侧还设有油墨刮刀(21A),网纹辊组(22)的下方还设有油墨斗(21B),油墨槽(21)的下方还设有手持墨斗(21C),油墨刮刀(21A)还设有刮刀压力调节机构(21D);驱动电机(24A)为伺服电机,传动机构(24B)为同步带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卡片密码区印上一道可刮的密码覆盖膜的结构,因此,其密码保护强、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廉,且环保,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纹辊组(2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柔印辊组(2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柔印辊组(23)中柔版(23H)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2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2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包括油墨槽(21)、网纹辊组(22)、柔印辊组(23)、动力机构(24)、承印辊组(25)、支架(26),其中柔印辊组(23)通过动力机构(24)驱动,网纹辊组(22)与柔印辊组(23)触接,从油墨槽(21)内粘取油墨的网纹辊组(22)置于油墨槽(21)的旁侧,承印辊组(25)装设在支架(26)上,并与柔印辊组(23)触接。此外,油墨槽(21)、网纹辊组(22)、柔印辊组(23)、动力机构(24)、承印辊组(25)、支架(26)均装设在防护罩(27)内。上述网纹辊组(22)的旁侧还设有油墨刮刀(21A),网纹辊组(22)的下方还设有油墨斗(21B),油墨槽(21)的下方还设有手持墨斗(21C),油墨刮刀(21A)还设有刮刀压力调节机构(21D)。
上述网纹辊组(2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4所示,包括有网纹辊(22A)、辊轴(22B)、支撑轴(22C)、轴承(22D)、滑块(22E)、弹簧(22F)、手柄(22G)、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其中网纹辊(22A)固装在中空的辊轴(22B)上,本实施例中,网纹辊(22A)通过紧密配合套装在中空的辊轴(22B)上,并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中空的辊轴(22B)上。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与中空辊轴(22B)通过连接件连为一体,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螺钉;由动力机构(24)驱动的辊轴(22B)通过两端的轴承(22D)空套在支撑轴(22C)上。
上述网纹辊组(22)还设有调节网纹辊组与柔性辊组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其包括有滑块(22E)、弹簧(22F)、手柄(22G),其中滑块(22E)套装在支撑轴(22C),滑块(22E)与支撑轴(22C)轴线垂直的一侧设有弹簧(22F),与此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2G)。通过调节手柄,可以调节网纹辊组与柔印辊组之间的间隙,也即是调节网纹辊与柔印辊之间的压力。
上述柔印辊组(2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有柔印辊(23A)、辊轴(23B)、支撑轴(23C)、轴承(23D),滑块(23E)、弹簧(23F)、手柄(23G)、柔版(23H)、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其中柔印辊(23A)固装在中空的辊轴(23B)上,本实施例中,柔印辊(23A)通过紧密配合套装在中空的辊轴(23B)上,并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中空的辊轴(23B)上。由动力机构(24)驱动的辊轴(23B)通过两端的轴承(23D)空套在支撑轴(23C)上。
上述柔印辊组(23)还设有调节柔印辊组与承印辊组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其包括有滑块(23E)、弹簧(23F)、手柄(23G),其中滑块(23E)套装在支撑轴(23C),滑块(23E)与支撑轴(23C)轴线垂直的一侧设有弹簧(23F),与此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3G)。通过调节手柄,可以调节柔印辊与承印辊组(即与卡片)之间的间隙,也即是调节柔印的压力。
上述网纹辊(22A)可以使用金属或陶瓷材料做出,网纹辊(22A)与辊轴(22B)可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柔印辊(23A)采用不锈钢材料做出,柔印辊(23A)与辊轴(23B)可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纹辊(22A)使用金属材料做出,网纹辊(22A)与辊轴(22B)可做成分体式;柔印辊(23A)与辊轴(23B)可做成分体式,分体式相对于整体式可以节约在网纹辊及柔印辊需要更换时的成本。
为提高印刷效率,上述柔版(23H)通过专用双面胶粘于柔印辊(23A)的外表面。上述柔版(23H)设有若干块印刷块(23I),按柔印辊(23A)的外表面圆周长均布在柔版表面,印刷块旁边还设有比印刷块长5-10mm的压条(23J)。本实施例中,上述印刷块(23I)设有3块,其均布在柔印辊(23A)的外侧,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上述动力机构(2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8所示,包括有驱动电机(24A)、传动机构(24B)、主动齿轮(24C)、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其中传动机构(24B)的主动件与驱动电机(24A)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24C)装设在传动机构(24B)从动件的转轴上,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与主动齿轮(24C)啮合,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与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啮合。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4A)为伺服电机,传动机构(24B)为同步带传动机构。另外,网纹辊组(22)、柔印辊组(23)、动力机构(24)还通过连接构件与可调节卡片前后印刷位置的手柄(28)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系统启动后,动力组伺服电机带动网纹辊组(22)及柔印辊组(23)转动;转动过程中,网纹辊从墨槽内粘取油墨,再将油墨转到柔印辊表面;同步器将印刷带的速度传给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的柔印辊表面线速度与传送装置的印刷带线速度保持一致;当装设在传送装置甲刷带的电眼A检测到有卡片时,伺服电机停止并复位;当装设在传送装置印刷带的电眼B检测到有卡片时,伺服电机启动,并确保柔印辊表面线速度与印刷带线速度同步;当卡片经过柔印辊与承印辊之间时,柔印辊表面的油墨转印到卡片表面;卡片完成印刷后,继续被传送带传送到下一单元-固化单元;同时伺服电机停止并复位,等待下一张卡片的到来;如果电眼A检测到一段时间内没有卡片到来,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网纹辊组(22)及柔印辊组(23)转动,以保证网纹辊表面和柔印辊表面的墨迹均匀,直到电眼A检测到有卡片为止,重复上述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槽(21)、网纹辊组(22)、柔印辊组(23)、动力机构(24)、承印辊组(25)、支架(26),其中柔印辊组(23)通过动力机构(24)驱动,网纹辊组(22)与柔印辊组(23)触接,从油墨槽(21)内粘取油墨的网纹辊组(22)置于油墨槽(21)的旁侧,承印辊组(25)装设在支架(26)上,并与柔印辊组(23)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纹辊组(22)包括有网纹辊(22A)、辊轴(22B)、支撑轴(22C)、轴承(22D)、滑块(22E)、弹簧(22F)、手柄(22G)、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其中网纹辊(22A)固装在中空的辊轴(22B)上,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与中空辊轴(22B)通过连接件连为一体,由动力机构(24)驱动的辊轴(22B)通过两端的轴承(22D)空套在支撑轴(22C)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纹辊组(22)还设有调节网纹辊组与柔印辊组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其包括有滑块(22E)、弹簧(22F)、手柄(22G),其中滑块(22E)套装在支撑轴(22C),滑块(22E)与支撑轴(22C)轴线垂直的一侧设有弹簧(22F),与此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印辊组(23)包括有柔印辊(23A)、辊轴(23B)、支撑轴(23C)、轴承(23D),滑块(23E)、弹簧(23F)、手柄(23G)、柔版(23H)、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其中柔印辊(23A)固装在中空的辊轴(23B)上,由动力机构(24)驱动的辊轴(23B)通过两端的轴承(23D)空套在支撑轴(23C)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印辊组(23)还设有调节柔印辊组与承印辊组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机构,其包括有滑块(23E)、弹簧(23F)、手柄(23G),其中滑块(23E)套装在支撑轴(23C),滑块(23E)与支撑轴(23C)轴线垂直的一侧设有弹簧(23F),与此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手柄(23G)。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纹辊(22A)可以使用金属或陶瓷材料做出,网纹辊(22A)与辊轴(22B)可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柔印辊(23A)与辊轴(23B)可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版(23H)通过专用双面胶粘于柔印辊(23A)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版(23H)设有若干块印刷块(23I),按柔印辊(23A)的外表面圆周长均布在柔版表面,印刷块旁边还设有比印刷块长5-10mm的压条(23J)。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力机构(24)包括有驱动电机(24A)、传动机构(24B)、主动齿轮(24C)、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其中传动机构(24B)的主动件与驱动电机(24A)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24C)装设在传动机构(24B)从动件的转轴上,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与主动齿轮(24C)啮合,网纹辊组动力齿轮(24E)与柔印辊组动力齿轮(24D)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纹辊组(22)的旁侧还设有油墨刮刀(21A),网纹辊组(22)的下方还设有油墨斗(21B),油墨槽(21)的下方还设有手持墨斗(21C),油墨刮刀(21A)还设有刮刀压力调节机构(21D);驱动电机(24A)为伺服电机,传动机构(24B)为同步带传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卡片密码区印上一道可刮的密码覆盖膜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卡片印刷装置。包括油墨槽(21)、网纹辊组(22)、柔印辊组(23)、动力机构(24)、承印辊组(25)、支架(26),其中柔印辊组(23)通过动力机构(24)驱动,网纹辊组(22)与柔印辊组(23)触接,从油墨槽(21)内粘取油墨的网纹辊组(22)置于油墨槽(21)的旁侧,承印辊组(25)装设在支架(26)上,并与柔印辊组(23)触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卡片密码区印上一道可刮的密码覆盖膜的结构,因此,其密码保护强、生产速度快、成本低廉,且环保,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用于卡片刮刮膜柔版印刷系统的印刷装置。
文档编号B41F31/00GK2778565SQ200520055380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9日
发明者陈雪平, 黄敏, 陈国明, 兰力 申请人: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