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84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排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利用从加热电阻器辐射的热量将墨水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喷墨记录头(下面称为“记录头”)。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2002-79672中描述的公知记录头包括两个喷嘴行以及设置在喷嘴行之间的进墨口,其中每一行包括多个以规则节距排列的喷嘴。通过在该进墨口的两侧设置喷嘴使得一个喷嘴行中的喷嘴相对于另一个喷嘴行中的喷嘴偏移节距的一半,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公知记录头中的喷嘴密度是只包括一个喷嘴行的记录头的喷嘴密度的两倍。
图1是示出公知记录头的进墨口及其外围的透视平面图。如图1所示,在进墨口1500的两侧,多个出口1100以预定节距沿着进墨口1500的纵向(即图中的垂直方向)排列。进墨口1500与每一个都包括一个出口1100和墨水通道1300的喷嘴相通。通过这种方式,墨水从进墨口1500提供给每个出口1100。
具体的说,墨水通道1300由包括记录元件1400的压力腔1302和用于向压力腔1302提供墨水的输送路径1301构成,该记录元件1400具有加热电阻器。压力腔1302是对墨水施加排出能量的空间。压力腔1302必须大到足以从出口1100适当排出墨水。
日本专利公开No.2002-374163描述了一种记录头,包括记录元件、用于驱动该记录元件的驱动器(例如晶体管)和根据图像数据选择性地驱动该驱动器的逻辑电路,其中每个记录元件都具有加热电阻器。
图1所示的记录头的商业化版本具有每种颜色每英寸1200个点(dpi)的喷嘴密度(即每个喷嘴行的喷嘴密度是600dpi)和从出口1100排出的每个墨滴2皮升(pl)的墨滴体积。但是,为了产生高质量的图像,需要能排出更小体积的墨滴的记录头。为了获得这样的记录头,可以增加喷嘴密度同时减小从喷嘴排出的墨滴体积。具体的说,例如记录头的排出量可以低于2pl,而包含在该记录头中的两个喷嘴行的喷嘴密度可以是2400dpi,其中每个喷嘴行的喷嘴密度是1200dpi。
但是,由于具有上述喷嘴密度的记录头的出口1100沿着进墨口1500的纵向按行排列,因此难以维持每个墨水通道1300之间的壁厚。结果记录头的可靠度降低。
为了解决该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录头包括具有以交错图案排列的出口1100的喷嘴行,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记录头构造为使得相邻出口1100到进墨口1500的距离交替变化。对应于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1500的出口1100的墨水通道1300包括输送路径1301和压力腔1302。对应于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1500的出口1100的墨水通道1305包括输送路径1306,其中每个输送路径1306置于相邻的压力腔1302之间。
当如上所述,按照相对于进墨口1500的交错图案设置出口1100时,输送路径1301和输送路径1306的长度是不同的。由于期望喷嘴密度高(即期望喷嘴的节距小),所以输送路径的长度差异将导致在加热电阻器的后部区域产生很大的通道阻力差异。此外,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1500的加热电阻器的形状为沿着通道的纵向延伸的矩形,以增大其加热面积。加热电阻器的矩形形状导致输送路径的长度差异更为突出。
输送路径的长度差异导致再填充(refilling)速度的差异。很难在对应于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1500的加热电阻器的液体通道中获得令人满意的再填充速度。
通道阻力的差异也导致出口的排出性能出现差异。每个出口的排出性能的巨大差异可能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
这些问题不仅对配置为从喷嘴排出相同体积墨滴的记录头是典型的。例如,当喷嘴密度增加时,既包括用于排出较大体积墨滴的喷嘴又包括用于排出较少体积墨滴的喷嘴的记录头也可能存在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不限于配置为通过排出墨水执行记录的记录头。在除记录之外使用包括加热电阻器的记录元件排出液体的技术领域(例如滤色器制造和电路图绘制)中使用的液体排出头中也可能面临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配置的,并提供一种包含按照交错图案设置的出口的液体排出头,使得各出口与入口之间的距离按照设置得更远离入口的出口也能稳定排出液体的方式而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头包括多个用于排出液体的出口、与对应出口相通的液体通道、设置在基板上并配置为向液体通道提供液体的入口、设置为与该多个出口相面对并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加热电阻器的记录元件。出口包括设置得更靠近入口的第一出口,和设置得更远离入口的第二出口,而且这些出口以交错图案设置,其中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交替地设置在该入口的至少一侧。该记录元件包括对应于第一出口的第一记录元件和对应于第二出口的第二记录元件。第一记录元件的基于液体通道的流向的长宽比大于第二记录元件的长宽比。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体排出头中包含的对应于设置得更远离入口的第二出口的第二记录元件基本上是方形的,因此与矩形的记录元件相比,该第二记录元件可以更为高效地向液体施加排出能量。结果是第二出口也能够稳定地排出液体。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明显。


图1是公知记录头的透视平面图。
图2是包含按照交错图案设置的出口的记录头的透视平面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头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记录头的出口表面的部分透视平面图,示出了记录元件及其外围。
图5是包含在图4所示记录头中的两类墨水通道及其外围的分解透视平面图。
图6A、6B和6C示出记录元件的细节,其中图6A是配置记录元件的布线图案的顶视图,图6B和6C分别示出沿着图6A中的线VIB-VIB和VIC-VIC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7是将驱动脉冲分开的电路的框图。
图8是示出将驱动电压分开的电路的框图。
图9是示出将驱动脉冲和驱动电压都分开的电路的框图。
图10A和10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头的透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头的透视示意图。
如图3所示,记录头101包括硅(Si)基板110(半导体基板)和通道形成部件111。在Si基板110的上表面设置了具有例如加热电阻器的多个记录元件400。通道形成部件111覆盖Si基板上的记录元件400。尽管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记录元件400及其外围结构,但是首先还是简要描述记录头101的整体结构。
Si基板110包括穿透该Si基板110的公共液体腔室112。在该公共液体腔室112的上表面设置了开口,以便用作纵向进墨口500。尽管图3只在进墨口500的一侧示出记录元件400,但记录元件400设置在进墨口500的两侧。记录元件400包括加热电阻器,其详细结构将在下面描述,该加热电阻器配置为当从外部通过未在图中示出的电线向其施加电压时辐射热量。通过加热墨水,向该墨水施加了排出能量。
在图3中,记录元件400沿着进墨口500的纵向排列。但是如图4所示,记录元件400实际上按照交错图案设置,如下所述。
通道形成部件111包括多个配置为排出墨水的出口100。每个出口100设置为与每个对应记录元件400相面对。出口100构成设置在进墨口500两侧的两个出口组900。配置为将墨水从进墨口500引导至出口100的多个墨水通道300设置在通道形成部件111和Si基板110的上表面之间。
具有这种结构的记录头101在墨水供应元件150上排列并固定,该墨水供应元件150具有向Si基板110中的公共液体腔室112提供墨水的墨水通道(未示出)。当使用记录头101时,其如下所述地操作。首先,从外部通过电线(未示出)施加给记录元件400的电压使包含加热电阻器的记录元件400辐射出热量。该热能使得墨水通道300中的墨水沸腾。通过该沸腾产生的气泡将墨水通道300中的墨水从出口100作为墨滴推出。当通道形成部件111的上表面、即出口表面面对着记录介质如纸张时,具有这种结构的记录头101执行上述操作。结果,排出的墨滴涂敷到该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下面,参照图4和图5描述作为本发明特征的记录元件400的结构及其外围。图4是图3所示的记录头101的出口表面的部分透视平面图,并示出记录头101中的记录元件400及其外围。图5是包含在图4所示记录头101中的两类墨水通道及其外围的分解透视平面图。
如图5所示,上述出口组900包括出口组900a和出口组900b,其中进墨口500插在出口组900a和900b之间。出口组900a和900b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在进墨口500的纵向(即图中的垂直方向)上彼此偏移节距的一半(p/2)。下面,作为出口组900的例子,描述出口组900a。下文中,“出口组900a”可以简称为“出口组900”。
出口组900包括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500的第一出口100a和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第二出口100b。每个第一出口100a和每个第二出口100b沿着图中的垂直方向交替设置。换句话说,出口100a和100b按照交错图案设置。第一出口100a和第二出口100b以节距p在图中的垂直方向上以相同的间隔设置。出口100a和100b(或统称为“出口100”)是圆形的,并具有相同的尺寸。
节距p设置为使得出口组900的出口密度是1200dpi。由于如上所述出口组900a和900b偏移节距的一半(p/2),因此整个记录头101的分辨率是2400dpi。根据该实施例,从每个出口100排出的每个墨滴的体积是1pl。下面将详细描述适用于获得上述分辨率的部件的尺寸和墨滴体积。
由于出口100a和100b如上所述按照交错图案设置,因此墨水通道300和记录元件400也按照对应于出口100a和100b的交错图案设置。
具体地说,墨水通道300如图4所示包括通道长度较短并且与对应的第一出口100a连接的第一墨水通道300a,以及通道长度较长并且与对应的第二出口100b连接的第二墨水通道300b。如图5所示,墨水通道300a和300b分别包括压力腔302a、302b以及输送路径301a、301b。压力腔302a、302b设置在包含出口100的区域中。输送路径301a、301b配置为分别向压力腔302a和302b输送墨水。在图5中,输送路径301b的上游区域的宽度大于输送路径301b的其它区域的宽度。但是,对输送路径301b的结构没有限制。
压力腔302a和302b分别包括第一记录元件400a和第二记录元件400b。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形状与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形状不同。为了达到从出口100a和100b令人满意地排出,在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外边缘和压力腔302a和302b的内壁之间提供一定的空间。将出口100a和100b设置为分别基本上定位在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中心。
如上所述,输送路径301a和301b可以分别具有比压力腔302a和302b的宽度小的宽度(分别是W300a和W300b),只要墨水稳定地提供给压力腔302a和302b就行。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出口100a和100b按照交错图案设置,因此压力腔302a和压力腔302b没有沿着图中的垂直方向排列。通过这种方式,出口100a和100b以高度密集的方式设置,同时维持了输送路径301a和301b的令人满意的壁厚。具体地说,当输送路径301b的宽度W300b基本上等于或小于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宽度W400a时,可以高度密集地设置出口100a和100b。
下面参照图6A、6B和6C描述包含加热电阻器的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详细结构。图6A是配置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布线图案的顶视图。图6B和6C分别示出沿着图6A中的线VIB-VIB和VIC-VIC截取的截面视图。
如图6A、6B和6C所示,记录元件400a和400b中每一个都通过去除堆叠在电阻层700上的布线层702的一部分来形成。当在布线层702上施加电压时,从电阻层700上的布线层702中去除的部分起电阻器的作用并产生热量。形成具有这种结构的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图案是很容易的,因为起电阻器作用的区域可以通过只改变电阻层700和布线层702的图案来很容易地改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调节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加热值。如图6A、6B和6C所示,形成在进墨口500附近的第一记录元件400a是通过从布线层702去除一部分从而暴露电阻层700的矩形区域来形成的。更远离进墨口500而形成的第二记录元件400b是通过从布线层702去除一部分从而基本上暴露电阻层700的方形区域来形成的。
当按照交错图案高密度地设置出口100a和100b时,第二墨水通道300b的长度变得较长。结果,墨水再填充时间可能延长且/或从第二出口100b的排出可能变得不稳定。因此,根据该实施例,通过采用下述两种不同的对策来稳定从第二出口100b的排出。所采取的第一个对策是将限定每个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区域设置为小于限定每个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区域。另一个对策是将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外形的长宽比设置为小于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外形的长宽比,从而第二记录元件400b基本上是正方形。
下面详细描述这些对策。
为了维持第一出口100a和第二出口100b之间的排出平衡,可以提高在更远离进墨口500之处设置的喷嘴(即包括第二出口100b的喷嘴)的排出性能。此外,每个加热电阻器的长宽比可以设置为接近1(即加热电阻器的形状可以基本上是正方形)。由于以下原因,通过减小每个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长宽比来稳定排出。对于记录元件400a和400b来说,其外围区域的温度低于其中心的温度。因此,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外围区域对墨水的沸腾没有什么贡献。因此,当比较矩形的第一记录元件400a和基本上方形的第二记录元件400b时,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对墨水沸腾有贡献的面积与该记录元件的整个面积之比大于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对墨水沸腾有贡献的面积与该记录元件的整个面积之比。换句话说,第二记录元件400b能够高效地向墨水输送排出能量。
为了通过改造矩形加热电阻器形状来获得基本上为1的长宽比,可以增加该加热电阻器的宽度或者减小该加热电阻器的长度。在该实施例中,喷嘴密度是预定的。因此加热电阻器的宽度由于缺乏空间无法增加,但是加热电阻器的长度可以减小。结果,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设置的加热电阻器的面积减小,使得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面积小于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面积。
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头101包括具有相同尺寸并排出相同体积的墨滴的出口100。由于记录头101的排出量很小,因此绝对再填充频率几乎没有降低,这是因为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喷嘴的再填充量很小。
如果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形状基本上是方形的,则与第二记录元件400b是矩形的情况相比,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中心可以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500,如图4所示。通过这种方式,再填充就变得很容易了。
下面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部件的详细尺寸。
作为上述部件的示例性尺寸,每个出口100的开口的面积可以是70μm2。此外,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宽度W400a和长度可以分别是10μm和28μm,第一记录元件400b的宽度W400b和长度可以分别是14μm和18μm。换句话说,第一记录元件400a可以具有280μm2的面积,第二记录元件400b可以具有252μm2的面积,其中每个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面积大于每个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面积。
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在记录头101的第一和第二记录元件400a、400b之间保持良好的排出平衡,其中该实施例具有1200dpi或更大的喷嘴密度并包括相同形状的出口100,该出口100在满足以下公式(其中长宽比基于通道方向)的情况下能够排出相同体积的墨滴0.95>第二记录元件的面积/第一记录元件的面积>0.6 (1)以及第二记录元件的长宽比/第一记录元件的长宽比<0.95 (2)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记录元件400b的排出比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排出更为高效。结果,排出特性对所有出口100来说都是相同的,而不管墨水通道300a和300b的长度的差异。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向记录元件400a和400b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便足以驱动记录元件400a和400b。
具体地说,由于记录元件400a和400b包括加热电阻器,因此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加热值根据电阻层700的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阻抗和加热值来确定。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阻抗根据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形状确定。具有图6A、6B、6C所示结构的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阻抗随着记录元件400a和400b在电流流动方向(即在图6A、6B、6C的水平方向或进墨口500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增加而变大。换句话说,阻抗随着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增加而变大,其中该垂直长度等于进墨口500的宽度。因此,当对记录元件400a和400b都施加相同的驱动电压和相同的驱动脉冲时,提供给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能量可能过多或不足。结果,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排出性能将会变化。为了向记录元件400a和400b都施加相同的驱动脉冲,基于相同的驱动时间来驱动记录元件400a和400b。
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头101可以通过分开部件(如配置为确定记录元件的驱动脉冲的逻辑电路),或者通过将向驱动装置提供电能的驱动电压分开,来适当地驱动记录元件400a和400b。
下面参照图7、8、9描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头101中采用的示例电路。图7是将驱动脉冲分开的电路的框图。图8是示出将驱动电压分开的电路的框图。图9是示出将驱动脉冲和驱动电压都分开的电路的框图。
用于将驱动脉冲分开的结构图7所示的电路包括处理块630、多个端子620a至620n、电源端子610、接地端子(GND)611、功率晶体管(驱动器)650、第一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第二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1、第一与(AND)电路640a、第二与电路640b。处理块630配置为控制各种数据的处理和时分驱动。多个端子620a至620n与处理块630连接,并向处理块630发送时钟(CLK)数据、图像数据和与时分驱动有关的数据。电源端子610向记录元件400a和400b提供驱动电压。该电路包括功率晶体管(驱动器)650,其配置为切换对记录元件400a和400b中每一个的功率配送。第一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确定第一记录元件400a的驱动时间。第二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1确定第一记录元件400b的驱动时间。第一与电路640a和第二与电路640b的输出端都连接到功率晶体管650。
在处理块630处理的信号发送给与电路640a和640b的第一输入端。来自第一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的信号发送给第一与电路640a的第二输入端,来自第二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1的信号发送给第二与电路640b的第二输入端。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电路中,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分为分别对应于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和601。根据来自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或601的驱动脉冲和来自处理块630的记录数据的逻辑乘积(与)来驱动记录元件400a和400b。因此,分别根据从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和601发送的不同驱动时间(即不同的驱动脉冲)来驱动记录元件400a和400b。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排出的合适驱动时间来操作记录元件400a和400b。
用于将驱动电压分开的结构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将提供给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驱动电压(电源电压)分开。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包含在图7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端子610被两个电源端子610a和610b代替。第一电源端子610a向第一记录元件400a提供驱动电压,第二电源端子610b向第一记录元件400b提供驱动电压。在图8所示的电路,包含在图7所示电路中的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和601被公用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2代替。图8所示的电路中包含的其它部件与图7所示电路中包含的那些相同。图8所示的与图7所示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按照这种方式配置的电路中,分别从电源端子610a和610b向记录元件400a和400b提供独立的驱动电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基于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排出的合适驱动时间来操作记录元件400a和400b。
用于将驱动脉冲和驱动电压都分开的结构上面描述了图7和图8所示的电路。这两类电路可以如图9所示结合。图9所示的电路包括两个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和601以及两个电源端子610a和610b。通过使用两个驱动时间确定信号端子600和601以及两个电源端子610a和610b,可以实现更精确的驱动控制。
第二实施例图10A和10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记录头的出口表面的透视平面图,并且示出了记录元件及其外围。
图10A示出的记录头包括在进墨口500的一侧上的出口组900b。出口组900b具有1200dpi的喷嘴密度,该喷嘴密度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上述记录头101的喷嘴密度相同。在进墨口500的另一侧,设置包括出口100c的出口组900c,这些出口的开口面积较大。出口100c沿着进墨口500的纵向排列,并通过宽度较大的相应墨水通道300c来接收墨水。设置在墨水通道300c中的记录元件400c基本上是方形的,它们的表面积大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元件400a和400b的表面积。
根据图10A所示的记录头,如果需要高分辨率,则主要使用出口组900b,而当需要以较低分辨率进行高速记录时,主要使用出口组900c。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头既可用于高质量记录又可用于高速记录。
除了设置第三出口100d、第三记录元件400d和第三墨水通道300d来分别代替第二出口100b、第二记录元件400b和第二墨水通道300b之外,图10B所示的记录头与记录头101相同。
第三出口100d小于第二出口100b,第三记录元件400d小于第二记录元件400b。第三出口100d的形状是圆形的,第三记录元件400d的形状基本上是方形的。
当记录头具有不同直径的出口以执行分级(gradation)记录时,对应于小直径的出口100d(即小出口)的记录元件400d(加热电阻器)小于对应于直径较大的出口100a(即大出口)的记录元件400a。对于设置在更远离进墨口500的记录元件400d中的加热电阻器的长宽比基本上为一的情况,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出口100d的出口直径可以较小。只要排出频率对所有喷嘴都是相同的,对应于小出口100d的墨水通道300d的再填充量小于对应于大出口100a的墨水通道300a的再填充量。因此,通过使小出口400d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可以提高整个记录头的再填充频率。
根据图10B所示的记录头,尽管从第三出口100d的排出量小于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出口100a的排出量,但是由于记录元件400d基本上是方形的,因此以类似于上述记录头101的方式使从第三出口100d的排出稳定。
如图10B所示,下面描述交替地设置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头上的直径不同的喷嘴的排出量的细节。
为了执行分级记录,通过大出口100a排出大排出量而记录的图像和通过小出口100d排出小排出量而记录的图像之间的对比程度(contrast)可以是两倍。如果将节距设置为使得喷嘴密度是1200dpi,则相邻喷嘴之间的距离是21μm。在该21μm的距离内,设置了对应于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出口100d的墨水通道300d,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500的记录元件400a,以及分隔墨水通道300d和记录元件400a的壁。
排出量也取决于加热电阻器的面积。但是,由于加热电阻器的宽度因上述约束而有限,因此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500的大出口100a的最大排出量大约是2pl。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小出口100d的最大排出量大约是1pl,而且由于到小出口100d的墨水通道300d的宽度,小出口100d的优选排出量大约是0.6pl。如果设置得更靠近进墨口500的大出口100a的排出量大约为1pl,则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小出口100d的排出量可以小于约0.6pl。但是,如果排出量非常小,则会降低到达目标区域的墨滴的精度。因此,大约0.6pl的排出量是合适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将设置得更远离进墨口500的小出口100d的排出量设置在0.4至1.0pl(允许有一个误差范围)之间,则能保持通过大出口100a记录的图像和通过小出口100d记录的图像之间的对比程度,而且不管墨水通道的长度是多少都使每个喷嘴的排出特性稳定。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的记录头可以安装在用于喷墨记录的典型打印设备上。此外,该记录头可以安装在复印机、包括通信系统的传真机、包括打印单元的字处理器、或组合了各种处理器的工业记录设备上。上述典型的打印设备例如可以包含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单元、用于保持记录头使得出口面对记录介质并且用于在宽度方向(即与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往复扫描记录介质的头保持单元、以及用于驱动该传送单元和头保持单元的控制单元。
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头不限于配置为排出墨水以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且可以包括配置为使用包含在记录元件中的加热电阻器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头。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4年11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26781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排出头,包括多个用于排出液体的出口;多个液体通道,每个液体通道与对应的出口相通;向液体通道提供液体的入口,该入口设置在基板上;设置在对应的液体通道中且面对该多个出口的多个记录元件,每个记录元件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加热电阻器,其中所述出口包括设置得相对更靠近入口的第一出口和设置得相对更远离入口的第二出口,而且这些出口以交错图案排列,其中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交替地设置在该入口的至少一侧,所述记录元件包括对应于第一出口的第一记录元件和对应于第二出口的第二记录元件,并且第一记录元件的基于液体通道的流向的长宽比大于第二记录元件的长宽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从第一出口排出的每个液滴和从第二出口排出的每个液滴基本上具有相同的体积,并且通过将一个第二记录元件的面积除以一个第一记录元件的面积而获得的值小于0.95且大于0.60,而且通过将一个第二记录元件的长宽比除以一个第一记录元件的长宽比而获得的值小于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从第二出口排出的每个液滴的体积小于从第一出口排出的每个液滴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从第二出口排出的每个液滴的体积是0.4至1.0皮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通道包括其中设置了第一记录元件的第一液体通道和其中设置了第二记录元件的第二液体通道,并且第二通道的插在相邻第一记录元件之间的部分的宽度基本上与第一记录元件的宽度相同或者比第一记录元件的宽度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还包括包括第一出口的第一出口组;和包括第二出口的第二出口组;其中第一和第二出口组设置在所述入口的两侧,并且第一出口组和第二出口组彼此偏移节距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还包括电源单元,配置为向记录元件提供驱动电压;驱动器,其能够切换对记录元件的功率配送的条件,所述驱动器设置在记录元件上;以及逻辑电路,配置为选择性地驱动所述驱动器,其中该逻辑电路包括第一和第二驱动时间确定信号提供单元,配置为向所述驱动器输出对应于记录元件的驱动时间的信号,该第一驱动时间确定信号提供单元是为第一记录元件设置的,而第二驱动时间确定信号提供单元是为第二记录元件设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源单元,配置为向记录元件提供驱动电压;驱动器,其能够切换对记录元件的功率配送的条件,所述驱动器设置在记录元件上;逻辑电路,配置为选择性地驱动所述驱动器,其中第一电源单元是为第一记录元件设置的,而第二电源单元是为第二记录元件设置的。
全文摘要
一种记录头,包括按照交错图案排列的出口(100a,100b),使得对相邻出口而言,进墨口(500)与出口之间的距离交替变化。记录头包括含有设置在进墨口至少一侧的多个出口的出口组。该出口组包括第一出口(100a)和第二出口(100b),其中进墨口与第一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同于进墨口与第二出口之间的距离。提供了包括加热电阻器的第一记录元件(400a)和第二记录元件(400b)。第一记录元件和第二记录元件分别对应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墨水通道和第二墨水通道中。第一记录元件是矩形的,而第二记录元件基本上是方形的。
文档编号B41J2/14GK101056765SQ2005800382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0日
发明者今仲良行, 初井琢也, 竹内创太, 山口孝明, 松居孝浩, 久保康祐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