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08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热敏打印机已被知晓多年。它们采用配置为接收图 像的带的供应器和将图像转印到所述带上的装置而工作。在一种形式中, 带保持容器或盒容纳所供应的图像接收带和所供应的图像转印条,图像
接收带与转印条重叠着通过打印设备的打印区域。早期的采用此种类型
的带保持容器进行工作的打印设备例如在EP-A-0267890中描述 (Varitronics公司)。其他已制造出的打印设备中,字母通过干印或干膜 压印工艺转印到图像接收带上。在所有这些打印设备中,图像接收带的 构造基本上相同。即,其包括接收图像的上层,该上层通过粘结层固定 到可分离的衬底层上。 一旦图像或者消息被印到带上,则期望切除带的 该部分以使其能够作为标签使用。基于此目的,必须将可分离的衬底层 从上层移除以使得上层能通过粘结层固定到一个表面上。在 EP-A-02678卯中使用剪刀来切断上述带。
在另 一打印设备中,如在EP-A-0487313(Esselte Dymo N.V)所描述的 例子中,带保持容器容纳所供应的图像接收带和所供应的图像转印条, 图像接收带具有与前述的EP-A-0267890中所述的同样的结构。在该设备 中,所述盒包括一个可转动安装的输送辊,该输送辊与打印设备的输出 辊相配合运作,其中所述盒安装到该打印设备内从而在开始打印后将图 像接收带输送到打印设备外。在所述带被输送出盒后,带的打印部分由 于盒边界外的切割机构切断。
在这两种设备中,打印在由热打印头和压板限定的打印位置处进行, 在打印期间打印头将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压靠在压板处。然后图像
接收带被输送机构输送通过打印位置并到达位于盒边界外的切割机构 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盒的输送辊和打印设备的输出辊。
在上述打印过程中,带在向前方向上输送,这样可以使带从打印位 置向切割机构移动并最终从带打印机输出。但是,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反 的方向上输送带,使得带从切割机构朝打印位置移动。
EP-A-0573188(Esselte Dymo N.V.)描述了一种能够将图像打印到比 打印头更宽的图像接收带上的打印设备。其通过下述步骤完成目的将 标签的下部打印至宽的图像接收带上,然后将图像接收带倒带并升高打 印头,然后打印位于下部之上的标签上部。带采用输送辊进行倒带然后 将该倒带的带返回输送到带盒中。由于是为了在带的同一区域进行重复 打印而对带进行的倒带,带的引导边无法比在切割机构处的初始位置更 进一步倒回。如果带被进一步倒带,超过了切割机构的位置,则会有在 顺序向前输送带时无法将所述带正确地重新定位在切割机构的区域中的 危险。这可能导致打印机内出现带的堵塞。
EP-A-0641663(Brother)记载了一种将带输送方向反向的带打印 机。所述带可进行倒带从而允许带的相同部分可被重复打印。这使得 可对标签增加边框和装饰,或重复打印同一文字以产生粗体,或进行 多彩打印。此外,带可被倒带以减小由于切割机构和打印头之间距离 产生的边距。在倒带操作过程中,压板和打印头相分离,并且在带被 位于打印位置下游方向的输送辊输送的同时,将带倒带回到带巻轴上。 但是,所述带只能被倒带最大距离,使得带的引导边仍然位于输送辊 之间。如果进一步地对带进行倒带,其随后无法由输送辊向前输送, 带会被阻塞在打印机内。对倒带距离的限制意味着所打印标签上的边 距仅能被减小到与输送辊和打印头之间距离相对应的最小尺寸。
由此可知已知的对图像接收带进行倒带的打印机由于带随后被向 前输送时会造成堵塞的危险,而在带可被倒带的程度上受到限制。因 此就需要有这样一种打印设备,其能够可靠地将带倒带,使得引导边 靠近打印位置,而随后不会产生堵塞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试图提供一种能够以反向的方向输送图像接收带并防止图 像接收带随后的阻塞的打印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 用于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的装置;
压板,其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输送图 像接收介质;
打印头,其配置为当在向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时将图像打 印至图像接收介质上;以及
弧形导向部,其部分地容纳压板并且能相对于压板的表面移动, 所述导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 导部与打印头间隔开以允许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在所述操作
位置中所述引导部移动到靠近打印头,从而处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 导部限制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
图像接收介质可以是连续带或者模切标签。打印可以采用图像转 印条通过热转印、或者通过采用直热式图像接收介质来执行。
优选地,弧形导向部在压板的基本整个长度上延伸,其具有一个 边缘,从所述边缘伸出延伸片,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延伸片靠近所 述打印头。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门,在所 述打开位置中能将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插入到接收装置中,在所述 关闭位置中所述门盖住所述接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向部包括安装在导向部的外侧上的肋条,所 述肋条配置为由所述门致动,由此将门移动到关闭位置就会将弧形导 向部移至操作位置。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向部连接到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配置为 将导向部偏压到非操作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装置是用来接收容纳图像接收介质的 盒的盒接收舱。 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用来分别接收图像接收介质 保持容器和图像转印条保持容器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区域。
另一个实施例中,盒容纳图像接收介质和图像转印条。另一个实 施例中,盒容納直热式图像接收介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 质是连续带。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质是模切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热打印机的介质保持容 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保持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所述介质保持容 器具有出口、用于接纳打印头的凹部、以及安装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 的壁上并从所述凹部向内延伸且与所述出口对齐的支撑构件,通过所 述出口能在向前方向上将图像接收介质输送出去,由此,当所述介质 保持容器位于热打印机内时,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图像接收介质的引导 边以限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从 而当向前输送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的引导边位于所述出口处。
优选地,介质保持容器容纳所供应的图像转印条和图像接收介质。
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质是直热式介质。另一个实施例中, 图像接收介质是连续带。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质是模切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 用于接收介质保持容器的装置;
介质保持容器,其位于所述接收装置中并保持所供应的图像接收 介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具有出口和用于接纳打印头的凹部,通过所 述出口能将图像接收介质输送出去;
压板,其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输送图 像接收介质;
打印头,其配置为当在向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时将图像打 印至图像接收介质上;
弧形导向部,其部分地容纳压板并且能相对于压板的表面移动, 所述导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 导部与打印头间隔开以允许接收介质保持容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 述引导部移动到靠近打印头,从而处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导部限制
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介质保持容器包括安装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的壁上 并从所述凹部向内延伸且与所述出口对齐的支撑构件,由此,所述支 撑构件支撑图像接收介质的引导边以限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 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当向前输送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 的引导边位于所述出口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 用来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的装置; 压板,其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输送图 像接收介质;
打印头,其配置为当介质在向前方向上输送时将图像打印至图像 接收介质上,所述压板和打印头中的至少一个可从非操作位置移动到 操作位置,在该操作位置中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被保持在压板和 打印头之间;以及
控制器,其配置为在打印操作之前位于可操作位置时控制压板以 在相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由此减小了图像接收带 的超前量。
优选地,该打印设备还具有切割装置,用来在打印操作之后切断 图像接收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是用来接收容纳带和条的盒的盒接收 舱。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用来分别接收带保持容器和条保 持容器的第一和笫二接收区域。
另 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与一个用来存储预定距离的存储器相连, 并且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压板以所述预定距离在相反方向上输送图 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配置为控制压板以 由打印设备用户设定的距离在相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 条。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与一个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来存 储由打印设备用户设定的距离。
优选地,该打印设备包括相连接来驱动该压板的压板马达以及用
于监测输送距离的编码器。优选地,控制器为微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打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被保持在压板和打印头之间的状态 下,在相反的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然后
在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被保持在压板和打印头之间的状态 下,当打印图像的同时在向前的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即在打印操作之后和反向输送 操作之前切断图像接收带。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以预定的距离在相反 方向上进行输送。在另一实施例中,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以由打 印设备的用户确定的距离在相反方向上进行输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存储器中存储预定距 离。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存储器中存储由打印 设备的用户确定的距离。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和演示本发明的实际应用,现在作为示例 来参考下列的附图
图1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反向输送带打印机的盒舱;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压板的放大视图2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反向输送带打印机的盒舱的侧视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压板的放大视图3A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反向输送带打印机的盒舱;
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压板的放大视图4A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反向输送带打印机的盒舱的侧视图4B示出了图4A中的压板的放大视图5示出了描述反向输送操作的流程图6示出了描述一个可选的反向输送操作的流程图7示出了 一个用来反向输送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考图1A,其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例如盒舱门打开)的反 向输送带打印机的盒舱100。图1A示出了盒102,其容纳有图像接收 介质104的巻轴。在图1A示出的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质是连续带, 其具有在上表面接收图像的上层和位于上层下表面处的固定有可分离 衬底层的粘结层。带配置成在图1A中图像接收层朝向下。在可选的 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质可包括粘着到连续的可分离衬底层上的模切 标签。
在图1A示出的实施例中,单个的盒102既容纳图像接收带104 也容纳图像转印条103的供应器,所述图像转印条沿着与图像接收带 相同的路径通过并在图1A中位于图像接收带104之下。在一个可选 的实施例中,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可分别容纳于分开的盒中,不 过应认识到本文参考图1A中的盒所讨论的反向输送的原理同样可应 用于所谓的"分离"盒的带打印机。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图像接收介 质可以是直热式介质,此种情况下没有图像转印条。
图像接收带和图像转印条通过105处的开口穿到盒外,然后经过 打印头106和压板108之间,所述打印头106和压板108形成为打印 和输送机构的一部分并安装于打印机的盒舱内。打印头106可枢转以 使其与压板108相接触来进行打印,或者移动离开到打开位置从而在 压板108和打印头106之间形成间隙而使盒能插入打印机和从打印机 卸下。在图1A中示出了位于打开位置的打印头106。
在经过了打印头106和压板108之间后,图《象转印条103然后向 回输送到盒中。图像接收带在开口 109处输出盒。在盒102中形成一 个槽110以使得经过该槽上的图像接收带可被切割刀片(未示出)切 断以形成签,如前所述。
在打印操作期间,驱动压板108转动以在向前的方向输送图像接 收带104和图像转印条103经过打印头106。打印头106包括一列打 印元件,这些元件在启动时使油墨从图像转印条转印到图像接收带,
从而当带通过压板108的转动在前向方向上输送时使图像逐列地转印 到图像接收带104上。
现在参见图1B,其示出了图1A中的压板108的放大视图。 一个 可转动的带导向部112环绕压板108的外侧安装,所述可转动带导向 部配置为围绕压板的轴转动,但是独立于压板的转动。图IB中的可 转动带导向部112通过一个回位弹簧116沿逆时针方向偏压。回位弹 簧116将可转动带导向部偏压以将其置于打开位置,从而在可转动带 导向部的引导部分122和盒边缘形成间隙。这样就使得盒能插入到打 印机。
在盒102上安装有引导肋118,后文将详细描述该部件的功能。 在盒的侧面上的标为120的区域中还安装有带引导销,参考图2A和 图2B可以看的更清楚。图2A示出了图1A中盒和压板组件的侧视图。 压板108和图像接收带输出口 109的放大4见图在图2B中示出。在图 像接收带输出开口 109处图像接收带104通过两个带引导销202和204 之间。带引导销202和204将图像接收带保持靠近盒体以确保图像接 收带准确地通过用于切割刀片的槽110。图2B还清楚的示出了可转动 带导向部112的结构,尤其是其引导部分122的结构。
现在参考图3A,其示出了在关闭位置(例如盒舱门关闭)并准备 打印的反向输送带打印机的盒舱IOO。特别地,在图3A中可以看到打 印头106被枢转以使其现在与图像接收带104接触,图像接收带104 又与压板108相接触。这通过参考图3B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其示出 了图3A中的压板区域的放大视图。图3B示出了图像接收带104与打 印头106和压板108两者在302处相接触。在此位置处,压板108能 够输送图像接收带,并且打印头106可将图像打印至图像接收带上, 如先前所描述。
从图3A和图3B中可清楚看到可转动带导向部112被顺时针转 动。该转动将引导部分122转动至与图像接收带104十分靠近的区域 内。在图3B示出的实施例中,该引导部分距离带大约lmm的距离。 可转动带导向部U2被盒舱门(未示出)上的肋条转动,其向下对一
个对角安装条114施压。当盒舱门关闭时,向下的压力通过盒舱门上 的肋条施加到对角安装条114,该对角安装条114起作用以顺时针地 转动可转动带导向部,从而使回位弹簧116拉伸。
图4A和4B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盒102和可转动带导向部112 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可转动带导向部112如何环绕压板108转动以将 引导部分122带至靠近图像接收带104的位置。
现在参考图5,其示出了一个描述反向输送操作的流程图。该操作中 的第一步骤即步骤Sl是将盒102插入到盒抢100中。这通过打开盒抢门 来完成。由于盒舱门上的肋条不再对对角安装条114施压,因此打开盒 舱门可释放可转动带导向部112。然后回位弹簧116逆时针方向拉可转动 带导向部112,从而防止盒的插入受到可转动带导向部112的阻碍。打印 头106也被枢转离开压板108以允许盒被插入。在插入盒后但在关闭盒 舱门之前,盒舱将处于如图1A所示的状态中。当盒舱门关闭时,可转动 带导向部112被顺时针转动,使打印头106与图像接收带104和压板108 相接触。然后盒抢将处于图3A所示的状态。
然后需要由打印机来设置初始位置。这在步骤S2和S3中完成。之 所以需要这些步骤是因为当盒被首次插入时打印机并不准确地知道图像 接收带的边缘所处位置。首先,在步骤S2中,带被向前输送一个较短的 预定距离。向前输送带的目的是确保在输送前无论图像接收带的边缘位 于盒输出区域的什么位置,在向前输送带之后边缘都位于切割位置110 的下游。通过将打印头106偏压抵靠图像接收带并在前向方向上驱动压 板108,来实现图像接收带的输送。
然后在步骤S3中,图像接收带被位于盒内的槽10中的切割机构切 断。然后打印机就知道图像接收带的边缘位于盒内的槽110中。
在步骤S3的切割操作之后,打印机处于打印标签的位置。这在步骤 S4到S8中执行。用户在步骤S4中将要打印的标签输入,在步骤S5中 用户发出命令打印标签(例如通过按"打印"按钮)。
然后在步骤S6中以预定的倒带距离对图像接收带进行倒带。通过保 持打印头106偏压抵靠图像接收带104和压板108,以及沿相反的方向(如 图3A示出的顺时针)驱动压板来执行该倒带操作。在倒带操作过程中, 图像接收带104和图像转印条103均被倒带。采用压板108倒带将会在 位于压板108上游的带中产生一定的松弛。但是,相比于图像接收带104 和打印头106的接触点302与盒102中的开口 105之间的带长度,带被 倒带的倒带距离较小。因此,打印机能够较容易地容纳所产生的松弛而 不需要将图像接收带104返回输送到盒102。
图像接收带被倒带的倒带距离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确定。在一个 实施例中,图像接收带被倒带的倒带距离可在打印机中固定。该倒带距 离可以基于切割装置切断图像接收带的点到引导肋118的端部之间的已 知距离来确定(由于本文所说明的原因)。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用户可以设定倒带距离以确定在打印出的标签上看到的边距大小。但是, 该由用户确定的倒带距离需要限定在一个最大倒带距离之内,该最大倒 带距离对应于切割装置切断图像接收带的点到引导肋118的端部之间的 已知3巨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骤S6的倒带操作之后,由于图像接收带 的边缘已被倒带至带引导销202和204的上游位置处,该图像接收带可 能不再位于带引导销202和204中。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必须确保 图像接收带在其向前输送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于这些销之间以防止图像 接收带在该带打印机中阻塞。
该问题通过带引导肋118和可转动带导向部112来解决。再次参考 图3B,带引导肋118防止倒带图像接收带竖直向下掉落(如图3B所示)。 特别地,带引导肋118防止倒带的图像接收带在压板108和打印头106 的下游得不到支持。如果没有带引导肋118,当通过压板进行输送时,图 像接收带可能向下竖直掉落并被盒102的壁面偏移,而不是在引导销202 和204之间被引导回去。这就是为什么用引导肋118来确定图l象接收带 可被倒带的最大倒带距离的原因。图像接收带可以从切割位置倒带回到 引导肋118端部的最大位置。如果图像接收带要^皮倒带到比此更远的位 置,则带会失去支撑,并可能发生带阻塞。
当倒带后其被压板108向前输送时,图像接收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是图像接收带可能被竖直向上输送太多(如图3B所示)而不能重新定位 于引导销202和204之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图像接收带无法从打印 机退出,而出现带的阻塞。通过可转动带导向部112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3B所示,当可转动带导向部112处于关闭位置时,引导部分122位 于图像接收带竖直上方并靠近图像接收带。引导部分122使带偏转并阻 止其竖直向上输送太多。这样,可转动带导向部112就确保了当通过压 板将带向前输送时图像接收带被输送回引导销202和204之间。
再参见图5,在步骤S7中开始打印标签。图像接收带104被压板向 前输送,同时打印头106将图像转印到位于接触点302的图像接收带。 打印过程持续,直到在步骤S8确定打印过程完毕。在步骤S9中,通过 压板将图像接收带向前输送到标签的切割位置,并切断图像接收带以得 到标签。切断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的切割机来执行。
在切断标签之后,控制返回到步骤S4,此时用户可输入新的标签。 然后可以按需要打印其它的标签。
在图3B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切割位置与打印头接触图l象接收 带的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8mm。因此,无反向输送的最小先导长度大约 是8mm。但是,引导肋118与打印头接触图^象接收带的点之间的距离大 约为4mm。因此,在上述的反向输送操作中,最小先导长度可被减小为 大约4mm。反向输送操作显然可用于其他不同尺寸的带打印机。
在以下况中可以执行图5所示操作的替代操作打印机包括自动 切割机或手动切割机,该切割机具有传感器,当已经执行切割时,该传 感器可通知打印机。该替代的操作在图6中示出,用于设置初始打印位 置的前三个步骤即步骤S1-S3与以上参照图5所述的相同。在步骤S3 后,在步骤S4,中执行将带倒带预定距离的操作。步骤S4,与前述图5中 描述的步骤S6相同。但是,步骤S4,可以在操作中的这样一个点被执行, 因为打印机知道何时已执行完切割操作并由此能随后立即倒带。
在步骤S5,用户输入要打印的标签(如图5中所述的步骤S4)并在 步骤S6,(如图5中所述的步骤S5)中输入打印命令。随后步骤S7、 S8和S9以与上述图5描述的同样方式执行。在步骤S9中完成切割操作之 后,控制返回到步骤S4,,在其中带又被倒带一个预定的距离。然后可以 按需要打印其它的标签。
现在参见图7,其示出了一个控制系统700的示意图,该系统用来控 制反向输送带打印机。控制系统700包括一个微控制器702,其被用来控 制带打印机的运行。微控制器702连接到键盘704或其他输入装置,所 述键盘704或其他输入装置由用户使用来输入数据到带打印机。例如, 用户输入要在标签上打印的消息或图像,并且还可以输入标签的其他参 数,例如字体大小和样式。用户还可以输入与反向输送相关的数据,例 如设定用来确定带应该倒带多远的边距大小,如前文所述。微控制器702 还连接到显示装置706,其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的数据,并向用户提供对已 输入数据的可视反馈。微控制器702还连接到存储器708。存储器708 可被用来存储例如预定倒带距离或可由用户设定的最大倒带距离的信 息。存储器708还可以存储用户输入的信息,例如标签消息或图像以及 所需边距尺寸。
压板108的驱动还受到孩t控制器702的控制。驱动压板的信号(包 括应该在哪个方向上驱动)从微控制器702提供给马达驱动电路710。马 达激励电路710提供向前或反向驱动压板马达712所需的更高的动力信 号。但是,精确地控制压板马达714来驱动压板108以及由此驱动图像 接收带104移动特定的距离是很重要的。因此从连接到压板马达712的 轴编码器714向微控制器702提供反馈。这就向微控制器702提供了关 于压板马达712的转动的信息,该信息可被转换为图像接收带104被输 送多远的信息。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的装置;压板,其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打印头,其配置为当在向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时将图像打印至图像接收介质上;以及弧形导向部,其部分地容纳压板并且能相对于压板的表面移动,所述导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导部与打印头间隔开以允许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导部移动到靠近打印头,从而处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导部限制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弧形导向部在压板的 基本整个长度上延伸,并具有一个边缘,从所述边缘伸出延伸片,在 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延伸片靠近所述打印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能 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能将所供应 的图像接收介质插入到接收装置中,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门盖住所 述接收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弧形导向部包括安装 在导向部的外侧上的肋条,所述肋条配置为由所述门致动,由此将门 移动到关闭位置就会将弧形导向部移至操作位置。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弧形导向部连接 到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配置为将导向部偏压到非操作位置。
6. 如任一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是用 来接收容纳图像接收介质的盒的盒接收舱。
7. 如任一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用来分别接收图像接收介质保持容器和图像转印条保持容器的第一和 第二接收区域。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盒容纳图像接收介质 和图像转印条。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盒容纳直热式图像接 收介质。
10. 如任一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图像接收介 质是连续带。
11. 如任一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图像接收介 质是模切标签。
12. —种用于热打印机的介质保持容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保持 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具有出口、用于接纳打印 头的凹部、以及安装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的壁上并从所述凹部向内延 伸且与所述出口对齐的支撑构件,通过所述出口能在向前方向上将图 像接收介质输送出去,其中,当所述介质保持容器位于热打印机内时, 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图像接收介质的引导边以限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在 与向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当向前输送时,所述图像接 收介质的引导边位于所述出口处。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保持容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容纳 所供应的图像转印条和图像接收介质。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保持容器,其中所述图像接收介质 是直热式介质。
15. 如权利要求12、 13或14所述的介质保持容器,其中所述图 像接收介质是连续带。
16. 如权利要求12、 13或14所述的介质保持容器,其中所述图 像接收介质是模切标签。
17. —种打印设备,包括用于接收介质保持容器的装置;介质保持容器,其位于所述接收装置中并保持所供应的图像接收 介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具有出口和用于接纳打印头的凹部,通过所 述出口能将图像接收介质输送出去;压板,其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输送图 像接收介质;打印头,其配置为当在向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时将图像打 印至图像接收介质上;弧形导向部,其部分地容纳压板并且能相对于压板的表面移动, 所述导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 导部与打印头间隔开以允许接收介质保持容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导部移动到靠近打印头,从而处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导部限制 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介质保持容器包括 安装在所述介质保持容器的壁上并从所述凹部向内延伸且与所述出口 对齐的支撑构件,由此,所述支撑构件支撑图像接收介质的引导边以 限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当 向前输送时,所述图像接收介质的引导边位于所述出口处。
全文摘要
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用于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的装置、和配置为选择性地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之一的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的压板。打印头配置为当在向前方向上输送图像接收介质时将图像打印至图像接收介质上,并且弧形导向部部分地容纳压板并能相对于压板的表面移动。所述导向部具有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导部与打印头间隔开以允许接收所供应的图像接收介质,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引导部移动到靠近打印头,从而处于所述操作位置中的引导部限制图像接收介质在与向前和相反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运动。
文档编号B41J15/04GK101351343SQ200680045271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5日
发明者E·韦莱肯, K·范德默伦 申请人:迪默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