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685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现在的印刷设备上的油墨一般是通过出墨棍将墨仓中的油墨移出,然后在 将出墨棍上所粘的油墨移至与其相接的油墨棍上,在印刷中为了控制出墨量的 大小,在出墨棍与油墨棍之间增加了一块调节板,通过调节板与出墨棍的间隙 来控制出墨棍上的油墨量,从而达到控制移至油墨棍上油墨量的目的。但是由 于间隙与出墨量之间的控制非常精细,因此必须要能够实现调节的精准,而现 在的调节装置由于是直接通过丝杆拉动调节板,而为了进行精密的调节需要丝 杆螺纹的螺距非常细小,显然在为了保证调节螺杆能有一定的载荷情况下,无 法将丝杆的螺纹用车床车得非常细,因此就必须要有一个调节机构来实现精密 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用调节板调节印刷机油墨出墨量所 存在的因丝杆螺距过大而无法实现精密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 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包括出墨棍、与出墨棍相切 的调节板、调节丝杆,其特征在于机架上的调节丝杆连接一连杆,连杆连接 一顶块,顶块有一转轴固定在机架上,顶块上顶端为一圆弧面,弧面与调节板 相切。顶块上的转轴与顶块上顶端的圆弧面为偏心设置。调节丝杆上由销子连 接连杆上的销孔,连杆上有销子连接顶块上的销孔,顶块上顶端的圆弧面至转 轴的距离小于转轴到顶块上的销孔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将丝杆的 螺距进行细调,实现对调节板的更进一歩的微调。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出墨棍l、与出墨棍1相切的调节板2、调节丝杆3,其特征在于 机架4上的调节丝杆3连接一连杆5,连杆5连接一顶块6,顶块6有一转轴7固定在 机架4上,顶块6上顶端为一圆弧面,圆弧面与调节板2相切。顶块6上的转轴7与 顶块6上顶端的圆弧面为偏心设覽。调节丝杆3上由销子8连接连杆5上的销孔9, 连杆5上有销子10连接顶块6上的销孔11,顶块6上顶端的圆弧面至转轴7的距离 小于转轴7到顶块6上的销孔11的距离。当调节调节板2与出墨棍1的间隙时,转 动调节丝杆3,调节丝杆3前后移动,拉动顶块6绕转轴7转动,由于顶块6的转轴 7与顶块6上顶端的圆弧面偏心设置,因此顶块6上顶端的圆弧面相对于转轴7产 生上下的偏移,从而将与顶块6上顶端相切的调节板2上下移动,由于顶块6上顶 端的圆弧面至转轴7的距离小于转轴7到顶块6上的销孔11的距离,因此调节丝杆 3的移动距离在到达顶块6上端的圃弧面时被缩小,完成了更精细的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包括出墨棍、与出墨棍相切的调节板、调节丝杆,其特征在于机架上的调节丝杆连接一连杆,连杆连接一顶块,顶块有一转轴固定在机架上,顶块上顶端为一圆弧面,弧面与调节板相切。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块上的 转轴与顶块上顶端的圆弧面为偏心设置。
3、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丝杆 上由销子连接连杆上的销孔,连杆上有销子连接顶块上的销孔。
4、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块上顶 端的圆弧面至转轴的距离小于转轴到顶块上的销孔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机出墨调节装置。包括出墨棍、与出墨棍相切的调节板、调节丝杆,其特征在于机架上的调节丝杆连接一连杆,连杆连接一顶块,顶块有一转轴固定在机架上,顶块上顶端为一圆弧面,弧面与调节板相切。顶块上的转轴与顶块上顶端的圆弧面为偏心设置。调节丝杆上由销子连接连杆上的销孔,连杆上有销子连接顶块上的销孔,顶块上顶端的圆弧面至转轴的距离小于转轴到顶块销孔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将丝杆的螺距进行细调,实现对调节板的更进一步的微调。
文档编号B41F31/02GK201033481SQ200720069938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倪兴军 申请人:上海荣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