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60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控制在 墨斗辊和着墨辊之间移动的出墨辊的移动的控制装置,且不使用繁杂的
装置也可以防止印刷不均匀的产生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在连续纸的一面上进行印刷的印版滚筒和橡皮布 滚筒,以及在另一面上进行印刷的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的印刷机的油 墨供给装置,对应于各个印版滚筒各一组,即通常在上下两层具备两组 的油墨j^留部、墨斗辊、出墨辊、着墨辊、着墨辊组等,且墨斗辊为分 别被单独驱动的构成。并且这种构成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在油墨 贮留部的墨斗贮留的油墨,通过被驱动的墨斗辊的转动,从墨键与墨斗 辊之间的间隙供给到墨斗辊的周面上。供给到墨斗辊周面上的油墨,由 与墨斗辊相互同步转动的凸轮控制,并经过在墨斗辊和着墨辊之间定期 移动的出墨辊,而从墨斗辊向着墨辊转移。着墨辊周面的油墨,经过着 墨辊组供给至印版滚筒上的印版。
出墨辊,在因为是油墨供给源而周向速度较慢的墨斗辊、和为了经 过着墨辊组到印版连续地供给油墨而与印版滚筒上的印版面的周向速 度相同的即周向速度较快的着墨辊,这种周向速度差较大的两个辊之间 移动,并交替地进行接触。此外,出墨辊,实现在各辊间预先设定的所 希望的辊隙宽度,并且与接触的各辊连动。因此,印刷运行过程中与墨 斗辊以所希望的辊隙宽度接触,并以与墨斗辊的周向速度同样慢的周向 速度转动的出墨辊,从墨斗辊离开而与以与印版滚筒上的印版面同样快 的周向速度转动的着墨辊接触,且当实现所希望的辊隙宽度,并立刻以 与着墨辊的周向速度相同的周向速度开始转动时,处于着墨辊一下子使 出墨辊加速的状态,由此在着墨辊产生急剧的转距变动。
该着墨辊的转距变动,进一步经过位于着墨辊下游的着墨辊组而传 递至印版滚筒及橡皮布滚筒,进而传递至驱动印版滚筒及橡皮布滚筒的 电机,从而该电机的负载发生变动。该现象,在通过一个电机驱动两组(以下记作上层、下层)印版滚筒及橡皮布滚筒的印刷机时,与上下层 分别配备的出墨辊和着墨辊的接触,在短时间内上下层连续进行时,最 坏的情况是同时进行时,带给一个驱动源即电机的负载的变动变得非常 大,因而使电机的转动不规则,在印刷面上浓淡不均匀的情况明显地出 现,给印刷纸面带来恶劣影响(现有技术l)。
这样的现有技术l的油墨供给装置,上下层的出墨辊的相互移动时 机是,在使上下层的一方停止并进行了印刷的单面印刷后,进行印刷上 下层两方的双面印刷时,出墨辊与着墨辊接触的时机,在上层和下层接 近,最坏的情况是同时,而在印刷面上产生浓淡不均匀。每当发生该现 象时,必须花时间进行繁杂的设定操作,而调整成在印刷面上不产生浓 淡不均匀的适当的相互移动的时机,然而该操作非常地繁杂,且存在要 求操作时间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公知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77975 号公报(现有技术2 )中公开有"在印刷机中的油墨移动辊的驱动装置"。 对于现有技术2,作为本发明的说明图表示于图5中,基于此进行说明。 以下的()内的用语为记载于现有技术2的技术用语和符号。在现有技 术2中,印刷机100具有隔着巻筒纸91在上下层分别配备的橡皮布 滚筒92、印版滚筒93、油墨供给装置101 (上层未图示)。油墨供给装 置101具有转动驱动出墨辊41 (油墨移动辊60,)的电机102 (伺服 电机17);控制出墨辊41 (油墨移动辊60,)而使其在墨斗辊31 (墨斗 辊55)和着墨辊51 (匀墨辊59)之间往返移动的气缸103 (气缸27); 检测印版滚筒93的转动的检测机构(印版滚筒转动传感器19 );检测反 馈驱动出墨辊41 (油墨移动辊60,)的电机102 (伺服电机17)的转动 的反馈用编码器18即出墨辊41 (油墨移动辊60,)的转速的检测机构 及检测墨斗辊31 (墨斗辊55)的转速的检测机构(转动传感器20A、 20B);检测出墨辊41的上下周向速度切换位置的检测机构(周向速度 切换位置检测机构21A、 21B);以及基于这些各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 来控制驱动出墨辊41 (油墨移动辊60,)的电机102 (伺服电机17)的 转动的控制机构20。
现有技术2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101的出墨辊41 (油墨移动辊 60,),通过气缸93,控制墨斗辊31和着墨辊51的往返移动,并通过电 机102转动驱动。而且,公开了通过各检测机构及控制机构,在墨斗辊31与着墨辊51的接触开始时,使该出墨辊41的周向速度,与各个辊的 周向速度相同的机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77975号公报(现有技术2 )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2中公开的"改变出墨辊的周向速度的机构", 需要多个复杂的装置及控制,即"转动驱动出墨辊的机构"、"将出墨辊、 墨斗辊、着墨辊的各自转速分别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将切换出墨辊的 周向iiJL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周向il^切换位置检测机构"、以及"与这些机 构链接,且将改变出墨辊周向速度的机构的转动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因此,存在这些装置故障概率增高的问题、维护管理变繁杂的问题、以 及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的问题。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其利用一 个驱动源,驱动在连续纸的一面进行印刷的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以 及在另一面进行印刷的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其特征在于,分别与各个印版滚筒相对应地各设置一组以下部分,即油墨贮留部;从油墨j^留部导出油墨的墨斗辊;将从墨斗辊供给的油墨通过任意的着墨 辊组供给到印版的着墨辊;可与墨斗辊周面和着墨辊周面的双方接触地往 返移动的出墨辊;控制出墨辊的往返移动的出墨辊移动部;检测往返移动 的出墨辊的一定的位置的检测部,并且具有接收来自检测部的信号,且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出墨辊移动部 的控制部,各个检测部,在每当在各个出墨辊的移动轨迹上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 检测到各个出墨辊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部,控制部,基于预先设定的数值以及从检测部接收的信号,向出墨辊移 动部发送驱动信号,调整双方的出墨辊和着墨辊接触的时机。另外,提出一种在如上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还具 有如下特征的装置,即各出墨辊,通过出墨辊移动部使轴发生角位移, 并在墨斗辊周面和着墨辊周面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各检测部分别具有一个 按照轴的角位移进行移动的检测板,且上方的检测部和下方的检测部均对到达上述出墨辊的往返移动的折返位置时的检测板进行检测。根据本发明,使用简单的构成、单纯的控制,完全不用花费人力,即 可使出墨辊和着墨辊接触的时机在上层和下层上存在大幅度的不同。即, 由于是简单的构成、单纯的控制,因此不需要包括控制机构的复杂的装置、 以及设置该装置的很大的空间,并且还有这些装置故障的概率降低,维 护管理变得容易,以及不需要数值设定操作等复杂且需要熟练程度的操 作的效果。通过简单的构成、单纯的控制,使出墨辊和着墨辊接触的时机在上层 和下层上存在大幅度的不同,由此可以将由油墨调用辊和着墨辊的接触引 起的驱动上下层的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而带给电机的负载,以最大限度 的间隔进行^t,因而不会引起由此造成的不规则的电机转动,可以防止 在印刷面上产生浓淡不均匀,且可以提高印刷纸面的品质。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印刷机的内部的上下层的正面剖视说 明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下层的油墨供给装置的放大说明示意正视图。图3为图2的放大说明示意平面图。图4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油墨供应装置中的凸轮的形状图。 图5为现有技术1涉及的油墨供给装置的示意正视说明图。符号说明如下l...油墨供给装置;2…油墨贮留部;21...墨斗;22...墨键;23a…油墨(贮留的油墨);23b... 油墨(供给的油墨);3…墨斗辊部;31…墨斗辊;32…驱动机构;4…出墨辊部;41...出墨辊;42a、 42b…辊臂;43…轴;5…着墨辊部;51…着墨辊;52…着墨辊组;6…出墨辊移动部;61…凸轮;62…凸轮推杆;63a…上层的凸轮驱动 机构;63b…下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4...凸轮推杆臂;65...凸轮轴;66... 托架;67...弹簧;7...控制装置;71...控制盘;72...控制部;8...检测部;81a…上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b…下层的非接触式开关; 82…检测板;83…托架;卯...印刷机;91...连续纸(巻筒纸);92…橡皮布滚筒;93…印版滚筒; 94…电机(印版滚筒、橡皮布滚筒的电机);95a、 95b…框架;S...间隙(墨键22和墨斗辊31周面之间的间隙);Tl…脉冲发送间隔时间(出墨辊41往返运动的时间);T2…脉冲接收 时间差(上层和下层的出墨辊41接触于着墨辊51时的时间差);Y...算出值(=T2/T1);Z...目标值;Pl...来自上层非接触式开关的脉冲;P2…来自下层非接触式开关的脉冲;Nl...驱动信号;N2…与Nl不同的驱动信号;100…现有技术1的印刷机;101…现有技术1的油墨供给装置;102... 现有技术1的出墨辊移动用电机;103…用于现有技术1的气釭。具体实施方式

对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油墨供给装置,参见附图进行说明。根 据表示印刷机的内部的上下层的正面剖视说明图即图1、下层的油墨供 给装置的放大说明示意正视图即图2、以及图2的放大说明示意平面图 即图3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中,上层U与下层L的构成部件是相同 的并ibf目同的构成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然而作为例外,符号63a表示上 层的凸轮驱动机构,符号81a表示上层的非接触式开关,控制装置7的控 制盘71和控制部72,为与上下层无关的单独部件。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1具有油墨]i&留部2、墨斗辊部3、出墨辊 部4、着墨辊部5、出墨辊移动部6、以及检测部8,上述各部件,对应 于上下层的各个印版滚筒93,在上下各设置一组,并且还具有一个控制 装置7。
油墨ji&留部2具有墨斗21和墨键22,在由墨斗21和墨斗辊31的 周面形成的贮留部分中贮留油墨23a,从墨键22与墨斗辊31周面之间 的间隙S供给到墨斗辊31的周面上。墨键22在墨斗辊31的轴方向设 置有多个,各个墨键22可以分别调整与墨斗辊31周面之间的间隙S的 间隔。贮留的油墨23a,如图2所示,墨斗辊31按箭头方向顺时针转动 时,从墨键22与墨斗辊31周面的预先设定的宽度的间隙S供给到墨斗 辊31的周面上(23b表示供给的油墨)。
墨斗辊部3具有墨斗辊31和驱动墨斗辊31的驱动机构32。墨斗辊 31,通过轴承可旋转地支承于框架95a、 95b,通过驱动机构32,如图 2所示的顺时针转动,通过转动从墨斗21将被]i&留的油墨23a导出至墨 斗辊31的周面上。墨斗辊31的转速是可变更的。
出墨辊部4具有出墨辊41、辊臂42a、 42b、及轴43,轴43通过 轴承将两端角位移自由地支承于95a、 95b。在轴承43上固定有辊臂42a 和42b的一端,在辊臂42a、 42b的另一端之间,出墨辊41的轴被可转 动地支承。出墨辊41,通过轴43的角位移,将轴43作为支点进行移动。
着墨辊部5具有着墨辊51和由配设在着墨辊51下游侧来设置的多 个辊形成的着墨辊组52。
出墨辊移动部6具有凸轮61、凸轮推杆62、凸轮驱动机构(下层) 63b、凸轮推杆臂64、凸轮轴65、托架66和弹簧67。 63a表示上层的 凸轮驱动机构。凸轮61,在上层通过凸轮驱动机构63a,在下层通过凸 轮驱动机构63b,固定于转动的凸轮轴65上并且可以转动。凸轮轴65 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于托架66以及框架95b。
凸轮推杆臂64,在一端设置有凸轮推杆62,另一端固定于轴43。 凸轮推杆62,以接触凸轮61的外周面的方式被设置,且根据凸轮61 的一个方向的转动,配合于凸轮61的外周面的凹凸进行位移。
凸轮61的形状,如图4所示,具有从凸轮61的外周部即A点到B
8点的较大半径R的部分,和从C点到D点的较小半径r的部分。并且, 将图4所示的形状的凸轮61组入到图2的油墨供给装置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在一端设置有凸轮推杆62的凸轮推杆臂64,轴43随着凸轮61的 转动,在从凸轮61的较小半径r至较大半径R移动的部分中沿逆时针 方向,而在从凸轮61的较大半径R至较小半径r移动的部分中沿顺时 针方向交替地进行位移。由该位移,通过固定于轴43的辊臂42a、 42b, 而形成为出墨辊41在墨斗辊31和着墨辊51之间做一次往返移动。此 外,出墨辊41,在凸轮推杆62与凸轮61的较大半径R的外周部相接 时,与着墨辊51接触,在与凸轮61的较小半径r的外周部相接时,与 墨斗辊31接触。
单独的部件即控制装置7具有控制盘71和设置于控制盘71的内部 的控制部72,因此与上下层的两个印版滚筒93,其数量是不对应的。 控制部72,分别与上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a、下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b、 上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a、下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b连接。
控制部72,在该实施方式中,将驱动信号Nl分别向上层的凸轮驱 动机构63a和下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b发送,并使上下各个凸轮61以 预先设定的相同的速度转动。控制部72,从上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a 接收检测到上层检测版82的脉冲Pl,从下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b接收 检测到下层检测版82的脉冲P2。
检测部8具有设置于上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a、设置于下层的非 接触式开关81b、检测板82、及托架83。
检测板82,在轴43的向框架95a的外侧突出的一端,向半径方向 突出地固定一处来设置,并按照轴43的角位移来进行角位移。上层的 非接触式开关81a和下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b,分别在上层和下层接近 能够检测检测板82的位置,来安装在托架83上。上下层的各个非接触 式开关81a、 81b,当出墨辊41位于在墨斗辊31和着墨辊51之间做一 次往返移动的行程中的折返位置时,设置于能够检测检测板82的位置, 且当检测各个检测板82时,分别将脉冲Pl、脉冲P2向控制部72发送。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1的作用进行 说明。在油墨供给装置1中的油墨的流动,将在上游侧设置的油墨贮留 部2的墨斗21贮留的油墨23a,通过转动墨斗辊部3的墨斗辊31,从墨键22和墨斗辊31周面之间的间隙S,供给到墨斗辊31的周面上。 供给到墨斗辊31周面上的油墨23b,经过在墨斗辊31的周面和着墨辊 51的周面之间由出墨辊移动部6控制而往返移动的出墨辊41,而供给 到着墨辊51的周面上。供给到着墨辊51周面上的油墨23b,经过包括 与着墨辊51接触的辊的着墨辊组52,而供给到印版滚筒93上设置的印 版上。进而,通过与印版接触并转动的橡皮布滚筒92的橡皮布面,而 在连续纸(巻筒纸)91上进行印刷。
其次,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1中的上层的 出墨辊41和着墨辊51接触的时机,以及下层的出墨辊41和着墨辊51 接触的时机的相互的时机进行调整的作用进行说明。
上层的出墨辊41和着墨辊51接触的时机,以及下层的出墨辊41 和着墨辊51接触的时机的相互的时机的调整,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即, 进行启动操作时,驱动信号N1,控制部72分别向上层的凸轮驱动机构 63a和下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b发送,上下各个凸轮61以预先设定的 同样的速度转动。
通过凸轮61的转动,按照凸轮61的外周面的凹凸并通过弹簧67 的按压力,与凸轮61的周面接触并转动的凸轮推杆62发生变位,且随 着凸轮推杆62的变位凸轮推杆臂64发生变位,固定有凸轮推杆臂64 的轴43,在凸轮61转动一圏时,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地各 进行一次角位移。
在轴43如上所述地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地各进行一次 角位移时,通过固定于轴43的辊臂42a、 42b,出墨辊41在墨斗辊31 和着墨辊51之间做一次往返移动。在图2中,凸轮61向顺时针方向转 动时,在凸轮推杆62位于凸轮61的较大半径R即从A点到B点的外 周部的期间,出墨辊41与着墨辊51接触。进而,凸轮61转动,在凸 轮推杆62位于从凸轮61的外周部B点到C点之间的期间,出墨辊41 从着墨辊51移动到墨斗辊31。进而,凸轮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凸 轮推杆62位于凸轮61的较小半径r即从C点到D点的外周部的期间, 出墨辊41与墨斗辊31接触。进而,凸轮61转动,在凸轮推杆62位于 从凸轮61的外周部D点到A点之间的期间,出墨辊41从由墨斗辊31 移动到记录辊筒51。轴43发生角位移时,设置于轴43的检测板82也发生角位移。并且, 出墨辊41,在墨斗辊31和着墨辊51之间进行一个往返的过程中,该检 测板82,在该实施例中出墨辊41与着墨辊51接触的位置上,能够被非 接触式开关81a、 81b检测到的方式被配置设置。另外,出墨辊41,也 可以在与墨斗辊接触的位置,以能够被非接触式开关81a、 81b检测到 的方式被配置设置。
这样,上层和下层两者的检测板82,随着轴43的角位移而移动, 通过接近于各个非接触式开关81a、 81b,而分别被上层的非接触式开 关81a和下层的非接触式开关81b检测。每次检测检测板82时,上层 的非接触式开关81a将脉冲Pl向控制部72发送,且下层的非接触式开 关81b将脉冲P2向控制部72发送。
控制部72,计测脉冲Pl和脉冲P2中预先设定的一方的,该实施例 中计测脉冲Pl的脉冲发送间隔时间Tl。脉冲发送间隔时间Tl为凸轮 61转动一周的时间,也是出墨辊41在墨斗辊31和着墨辊51之间做一 次往返移动的时间。另外,控制部72计测脉冲Pl和脉冲P2的接收的 时间差即脉沖接收时间差T2。脉冲接收时间差T2为,上层的出墨辊 41和下层的出墨辊41分别接触于着墨辊51的时机的时间差。
接着,控制部72算出脉冲接收时间差T2/脉冲发送间隔时间Tl 的算出值Y,并将算出值Y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Z进行比较。在算出 值Y与目标值Z不同时,控制部72,向,皮预定的一方,在该实施例中 向上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a,持续地发送驱动信号Nl,而向另一方,在 该实施例中向下层的凸轮驱动装置机构63b,发送与驱动信号Nl不同 的驱动信号N2。
上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a,为了通过相同的驱动信号Nl使上层的凸 轮61以与现在同样的速度转动,而使脉沖Pl也以同样的间隔发送。与 此相对,下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b,通过代替的驱动信号N2使下层的 凸轮61的转速以与至今不同的预先设定的速度转动。因此,由于脉沖 P2的发送间隔也不相同,因而控制部72的接收的脉冲Pl和脉冲P2的 接收的时间差即脉冲接收时间差T2也发生变化。
控制部72,将新的算出值Y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值Z进行比较,一 致或包含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数值差内时,将向下层的凸轮驱动机构63b发送的驱动信号N2,返回至原来的驱动信号Nl并进行发送。
优选为,将目标值Z设定为1/2的情况下,将上层的出墨辊41接 触于着墨辊51的时机,和下层的出墨辊41接触于着墨辊51的时机的, 两个时机的时间差设为最大限度。即,可以将上层的出墨辊41和着墨 辊51的接触时机,与下层的出墨辊41和着墨辊51的接触时机,错开 出墨辊4在1墨斗辊31和着墨辊51之间往返的时间的一半的时间,而 交替地进行接触。
因此,上层的出墨辊41和着墨辊51的接触时机,与下层的出墨辊 41和着墨辊51的接触时机接近,或同时进行的情况消除,从而带给驱 动上下的印版滚筒93和橡皮布滚筒92的电机的负栽,可以以最大限度 的间隔分散。因此,不会引起电机94的不规则的转动,可以防止产生 印刷面的浓淡不均匀。即,在操作中完全不花费操作者的人力,通过简 易的装置和单纯的控制,可以带来印刷纸面的品质的提高。
本发明被利用于具有油墨供给装置的印刷机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其利用一个驱动源,驱动在连续纸 的 一面进行印刷的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以及在另 一面进行印刷的印 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其特征在于,分别与各个印版滚筒相对应地各设置一组以下部分,即油墨贮留部; 从油墨j^留部导出油墨的墨斗辊;将从墨斗辊供给的油墨通过任意的着墨 辊组供给到印版的着墨辊;可与墨斗辊周面和着墨辊周面的双方接触地往 返移动的出墨辊;控制出墨辊的往返移动的出墨辊移动部;检测往返移动 的出墨辊的一定的位置的检测部,并且具有接收来自检测部的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出墨辊移动部 的控制部,各个检测部,在每当在各个出墨辊的移动轨迹上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上 检测到各个出墨辊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部,控制部,基于预先设定的数值以及从检测部接收的信号,向出墨辊移 动部发送驱动信号,调整双方的出墨辊和着墨辊接触的时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出墨辊,通过出墨辊移动部使轴发生角位移,并在墨斗辊周面和着墨辊周面之间往返移动,并且各检测部分别具有一个按照轴的角位移进行 移动的检测板,且上方的检测部和下方的检测部均对到达上述出墨辊的往 返移动的折返位置时的检测板进^ff检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多个复杂的装置及控制,以及装置故障概率较高,维护管理繁杂,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的问题。该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中,各设置一组在墨斗辊和着墨辊之间可往返移动地设置的出墨辊;控制出墨辊的往返移动的出墨辊移动部;检测出墨辊的位置的检测部,并且,具有接收检测部的信号并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出墨辊移动部的控制部,检测部,在每当检测到各个出墨辊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部,控制部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出墨辊移动部,并可调整双方的出墨辊和着墨辊接触的相互的时机。
文档编号B41F33/10GK101310981SQ200810002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三宅秀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京机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