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48420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从形成在打印头中的墨排出口排出墨 滴,来基于图像数据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及其控 制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对由打印头的设 置角度等造成的点位移进行校正来获得高质量图像的打印设备 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设备通常包括打印头,在该打印头中,相互对应 地排列墨排出口和诸如加热器或压电元件等用作用于排出墨滴 的能量生成部件的打印元件。喷墨打印设备通过重复进行在沿 主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时将墨滴排出至打印区域的打印扫描、 以及沿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的打印介质输送,来在 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由于电源等消耗的增加,难以为喷墨打印设备配备足够从 打印头的每个墨排出口阵列的所有墨排出口同时排出墨滴的电 源容量。因此,对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将i兌明该时分驱动。 将每个墨排出口阵列的打印元件划分为多个组,并将每个组中 的打印元件分配给不同的块。针对各个块顺次驱动打印元件, 并且通过驱动所有的块来驱动所有的打印元件。在沿主扫描方 向的打印扫描中重复进行该时分驱动,并且在与 一次扫描相对 应的打印区域中进4亍打印。在喷墨打印设备中,由于在喷墨打印设备中安装打印头时 的安装误差或者在装配打印头时的误差,打印头可能倾斜地安 装在喷墨打印设备中。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发生与倾斜角度相对应的点位移,即,所谓的倾斜位移(slanting displacement^ 将参考图33和图4详细说明倾斜位移。图3 3示出当在没有任何倾斜位移的情况下将打印头理想地 安装在喷墨打印设备中时在打印介质12上形成的点的布置。在 图33中,打印头ll安装在具有与由箭头B表示的副扫描方向平 行布置的墨排出口阵列的喷墨打印设备中。打印头ll在沿着由 箭头A表示的主扫描方向从左至右在打印介质12上移动时,进 行打印。沿箭头B的方向输送打印介质12。图33中的上侧是沿 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下侧是沿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将与打印头ll的128个墨排出口 13相对应的打印元件划分 为均包括16个打印元件的0(G0)到7(G7)的8个组。将每个组中的 打印元件分配给不同的块,并顺次驱动同 一块中的打印元件。 在图33中,从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打印元件开始,以每16 个打印元件将打印元件划分为组O到7。从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 侧的打印元件开始,将每个组中的打印元件顺次分配给块O到 15 。 在 一 个 周 期 中 , 按 照 块 0—1—2—3—4—5—6—7~>8~>9一10~>11 —12—13 — 14—15 的 驱动序列来驱动打印元件。如果不存在倾斜位移,则通过对块O到15中的打印元件的1 周期驱动所形成的点落入同一列(一个像素的宽度)的区域内。 图33示出当按照块O到15的顺序驱动打印元件、并且将第 一到第 三列这三个列的图像数据分配给打印元件时在打印介质上形成 的点的布置。在预定区域(同 一列)中布置通过对每个组的打印 元件的1周期驱动所形成的点,从而获得高打印质量的图像。图4示出当将打印头倾斜地安装在喷墨打印设备中并且在 打印与图33中的图像相同的图像时发生倾斜位移时的点布置。 图4示出由图4中的组4至7中的打印元件形成的四个列的点。在下面的说明中,假定仅图4中三个左列的点由这些组的打印元件 形成。如在图4中所示,由分配给同 一块的打印元件在上游和下 游侧形成的点沿主扫描方向;f皮此偏离。此外,点在从它们原来 应当布置在其中的列偏离的位置处形成。例如,与组2中的块0 到3相对应的四个点在/人它们原来库当布置在其中的列区域偏 离的位置处形成。如果发生倾斜位移,则点在从它们原来应当 布置在其中的列区域偏离的位置处形成,从而降低了图像质量。为了防止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校正倾斜位移的技术。更具 体地,喷墨打印设备包括用于检测关于倾斜位移的信息的部件。 基于检测到的关于倾斜位移的信息来改变打印头的排出定时。日本特开2004-09489公开了如下方法通过根据时分驱动 打印元件以排出墨滴的喷墨打印设备中的倾斜位移,针对每个 组改变要从打印緩冲器中读出的图像数据的位置,来改变打印 头的排出定时。将参考图34和图4说明在日本特开2004-09489中说明的倾 ^H立移一交正方法。喷墨打印设备具有与图33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将打印 元件划分为均包括16个打印元件的0(G0)到7(G7)的8个组。为每 个组中的打印元件分配0到15的块编号。按照块 0—1—2—3—4—5—6—7—8—9—10—11 — 12—13 — 14—15 的 驱动序列来驱动每个组中的打印元件。同样在该-说明中,通过 使用打印头ll的所有墨排出口 13,基于第一至第三列这三个列 的图像数据来形成点。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打印头ll,并且打印头ll相对于打印 介质的输送方向顺时针倾斜。发生倾斜位移,使得由打印头ll 的两端的墨排出口 13形成的点的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彼此偏离了 一个列。将i兌明4交正该倾4+位移的方法。图34中的A表示喷嘴编号NZL、选择块SBK以及分配给组 O(GO)到7(G7)的打印元件的图像数据(打印数据)DATA。图34中 的B表示与图34中的A相对应地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出的点的布 置。图34的B中的点布置示意性示出在没有发生倾斜位移时在 打印介质上形成的点的布置。将喷嘴编号虚拟地分配给每个打 印元件,并且从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打印元件开始,将喷 嘴编号0至12 7顺次分配给打印元件。在日本特开2004-09489中,根据倾斜位移针对每个组改变 从打印緩冲器读出的图像数据的读取位置。如在图34中所示, 分配给组4至7的打印元件的图像数据的读取位置沿主扫描方向 改变了 一个列。更具体地,将图像数据分配给组0至3的打印元件,以在第 一至第三列的区域中形成点。相反,将图像数据分配给组4至7 的打印元件,以通过改变图像数据读取位置来在第二至第四列 的区域中形成点。图4示出当如图34所示改变图像数据读取位置时在打印介 质上实际形成的点的布置。图4示出由组4(G4)至7(G7)的打印元 件形成的四个列的点。在不改变图像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形成三 个左列的点,并且通过改变读取位置来形成三个右列的点。也 就是说,当在不进行校正的情况下将第一列的图像数据分配给 组4至7的打印元件时,在打印介质上的组4至7的位置处形成空 白点。通过在日本特开2004-09489中公开的倾斜位移校正,在 沿主扫描方向从空白点的位置向右偏移一个列的位置处形成组 4至7的点。该倾斜位移才交正可以降低由同一块的打印元件形成 的点沿主扫描方向的偏移量。然而,在日本特开2004-09489中提出的校正方法是将每个 组的所有打印元件的图像数据读取位置改变一个列。在由同一组的打印元件形成的点包括布置在它们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 列中的点以及未布置在该列中的点的情况下,在进行校正时, 将除非进行校正否则就布置在列中的点布置在从该列偏离的位 置处。即使存在布置在从它们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列偏离的 位置处的点,只要这些点的数量少,则不对这些点进行校正。 因此,甚至包括布置在从它们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列偏离的 位置处的点的组,也可能不进行校正。请注意组5的第 一 个列的16个点。如果没有进行倾斜位移校 正,则与块12至15相对应的四个点布置在第一个列中,并且与 其余的块0至11相对应的12个点布置在第 一 列左侧的区域中。根 据该倾斜位移校正,通过在第二列的区域中打印图像时分配第 一列的图像数据,来针对组的所有打印元件将图像读取位置改 变一个列。通过该校正,与块12至15相对应的四个点布置在从 它们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第一列偏离的位置处,即布置在第 二列的区域中。综上所述,在日本特开2004-09489中才是出的校正方法可以 降低点布置沿主扫描方向的偏移量。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该 方法不能满意地降低倾斜位移,并且将布置在它们原来应当布 置在其中的区域中的点布置在从该区域偏离的位置处。发明内容因此,可以将本发明看作是对传统技术的上述缺点的响应。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能够降低倾斜位移,并且能 够抑制图像质量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一种打印i殳备,所述打印设备通 过在具有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打印元件阵列的打印头沿与所 述多个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基于图像数据进行扫描时,将所述多个打印元件划分为多个块并时分驱动所述多个打印元件,来进行打印,所述打印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获得部 件,用于获得所述打印元件阵列沿所述打印头的扫描方向的倾 斜信息;打印緩冲器,用于存储用于通过所述打印头的一次扫 描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传送緩沖器,用于按每个列存储如下 图像数据中由所述打印元件阵列使用的多个列的图像数据该 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打印緩冲器中,并用于通过所述多个打印 元件进行打印;读取控制部件,用于针对每个块从所述传送緩 冲器中读出多个列的图像数据中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至少两个 连续列的图像数据;选择部件,用于基于所述倾斜信息,针对 块的每个打印元件,选择由所述读取控制部件读出的列的图像 数据;写控制部件,用于从所述打印緩冲器新读出所述打印元 件阵列的一个列的图像数据,并在所述传送緩冲器中完成了由 所述读取控制部件进行的读出的、与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 一 个 列相对应的区域中进行重写;以及传送部件,用于将由所述选 择部件选择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所述打印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一种控制打印设备的方法,所述 打印设备通过在具有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打印元件阵列的打 印头沿与所述多个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基于图像数 据进行扫描时,将所述多个打印元件划分为多个块并时分驱动 所述多个打印元件,来进行打印,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步骤,用于获得所述打印元件阵列沿所述打印头的扫描方 向的倾斜信息;用于将用于通过所述打印头的一次扫描进行打 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打印緩冲器中的步骤;用于将存储在所述 打印緩冲器中的图像数据中由所述打印元件阵列使用的多个列 的图像数据按每个列存储在传送緩冲器中的步骤;读取控制步 骤,用于针对每个块从所述传送緩沖器中读出多个列的图像数据中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至少两个连续列的图像数据;选择步 骤,用于基于所述倾斜信息,针对块的每个打印元件,选择在 所述读取控制步骤中读出的列的图像数据;写控制步骤,用于 从所述打印緩冲器新读出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一个列的图像数 据,并在所述传送緩冲器中完成了所述读取控制步骤中的读出 的、与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一个列相对应的区域中进行重写; 传送步骤,用于将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所 述打印头;以及打印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传送步骤中传送的 图像数据来进行打印。由于通过采用能够单独针对每个打印元件改变图像数据读 取位置的结构,可以抑制由倾斜位移引起的图像质量的降低, 所以本发明尤其具有优势。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 它特征将显而易见。


图l是第 一 实施例中的点布置的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所形成的点的布置的图;图3是示出喷墨打印设备的示意结构的外部立体图;图4是在进行传统的倾斜位移校正时所形成的点的布置的图;图5是打印头的外观的分解立体图;图6A和6B是打印头的排出口阵列的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打印设备中的控制电路的配置的框图;图8是示出ASIC的内部配置的框图;图9是打印緩沖器中的数据布置的图;图IO是块驱动序列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的例子的图;图ll是示出打印头的驱动电路的框图;图12是块驱动信号的驱动时序图;图13是示出检测点的倾斜位移值的概况的流程图;图14是倾斜位移检测图案的图;图15A和15B是倾刮-位移才全测测试斑紋的图;图16是在发生倾斜位移时的点布置的图;图17A和17B是倾4+位移;险测测试斑紋的图;图18是校正量存储部件中的倾斜位移校正量的设置例子的表;图19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点布置的图;图20是第二实施例中所形成的点的布置的图;图21是示出H-V转换操作的图;图22是喷嘴緩冲器的结构的图;图2 3是喷嘴緩冲器中的数据布置的图;图24是示出传送緩冲器的内部结构的图;图25是打印数据的选择的流程图;图26是打印数据的选择的流程图;图27是示出第 一 实施例中的打印数据读取定时的图;图28是第 一 实施例中在累计计数为22时的数据生成的示意图;图2 9是第 一 实施例中在累计计数为3 4时的数据生成的示意图;图3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打印数据读取定时的图; 图31是第二实施例中在累计计数为18时的数据生成的示意图;图32是第二实施例中在累计计数为37时的数据生成的示意图33是打印介质上的理想点布置的图;以及图3 4是在进行传统的倾斜位移校正时所形成的点的布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打印"和"进行打印"不仅包括如 字符或图形等重要信息的形成,还广泛包括打印介质上的图像、 图和图案等的形成或者介质的处理,而与它们是否重要以及它并且,术语"打印介质"不仅包括普通打印设备中使用的 纸张,而且还广泛包括能够接受墨的如布料、塑料膜、金属板、玻璃、陶瓷、木头以及皮革等材料。此外,与上述"打印,,的定义类似,应当广泛地解释术语 "墨"(下文中还称为"液体")。即,"墨"包括这样的液体, 在施加到打印介质上时,该液体可以形成图像、图以及图案等, 可以处理打印介质,并且可以处理墨(例如,可以4吏在施加至打 印介质的墨中所包含的着色剂凝固或不可溶解)。第一实施例打印设备的构造图3是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 外部立体图。喷墨打印设备100包括将如纸张薄片等打印介质自 动给送至设备的自动给送器IOI。喷墨打印设备100还包括输送 单元103,该输送单元103将由自动给送器101逐一给送的打印介 质引导至预定打印位置,并且将该打印介质从打印位置引导至 排出部102。喷墨打印设备100还包括对输送至打印位置的打印 介质进行期望打印的打印单元、以及恢复打印单元的恢复单元108。打印单元包括滑架105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架105上的打 印头ll(未示出),其中该滑架105由滑架轴104支撑,以沿箭头X 所示的主扫描方向可移动。打印头ll具有打印元件阵列。箭头 X的主扫描方向对应于与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本 发明假定校正在安装打印头11时打印设备中的倾斜误差,使得 主扫描方向(箭头X)与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斜交叉。滑架105具有与滑架105接合、并将打印头11引导至滑架105 上的预定安装位置的滑架盖106。头设置杆107与打印头ll的容 器保持件113接合,并压下打印头ll以将该打印头设置在预定安 装位置。头设置板(未示出)布置在滑架105上,以绕头设置杆轴枢轴 转动,并通过弹簧偏压到与打印头ll接合的部分。在通过弹簧 力来压下打印头ll时,头设置杆107将该打印头11安装在滑架 105上。打印头的结构图5是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打印头1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打印头ll是包括打印元件单元lll、墨供给单元112以及容器保 持件113的喷墨打印头。打印元件单元lll具有第一打印元件阵 列114、第二打印元件阵列115、第一板116、电接触基板119以 及第二板117。第一打印元件阵列114和第二打印元件阵列115接合并固定 在第一板116的表面上。由于安装精度、粘合剂的流动性等,非 常难以高精度地装配第 一打印元件阵列114和第二打印元件阵 列115。低劣的装配精度是打印头装配误差的一个因素,这也是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图6A示出打印头11的墨排出口表面上的墨排出口 13的阵列。排列了多个墨排出口13。形成打印元件阵列的墨排出口阵列141、 142、 143和144均包括128个墨排出口 13。墨排出口阵列 141、 142、 143和144分别排出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墨滴。本发明的特征不是打印头11的结构,本发明还可以釆用如 下结构例如,用于各个颜色的墨排出口阵列141、 142、 143 和144中的每个包括沿副扫描方向交替布置的墨排出口 13的两 个阵列。本发明还可以釆用如下结构黑色墨排出口阵列141 的墨排出口 13的数量大于用于其余颜色的墨排出口阵列142、 143和144的墨排出口 13的数量。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集中于一个墨排出口阵列(黑色墨排 出口阵列141)。可以对其余墨排出口阵列142、 143和144类似i也进4亍倾杀牛位移4交正。图6B示出具有包括128个墨排出口 13的墨排出口阵列141 的打印头ll的墨排出口表面。在图6A中,墨排出口阵列141的 上侧对应于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乂人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 到下游侧,将喷嘴编号0至127顺次分配给128个墨排出口 13。按 照喷嘴编号的升序以每16个墨排出口将墨排出口 13划分为组 O(GO)到7(G7)。从每个组中与小的喷嘴编号的墨排出口相对应 的打印元件开始,将打印元件顺次分配至块0至15。对分配有块 编号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选择以驱动所选择的打印元件(时分 驱动),从而打印图像。实施例将例示如下情况通过使用打印 头ll的所有墨排出口 13,在打印介质上从第一列的位置到第三 列的位置的三个列的区域中形成点,来打印图像。打印设备的框7是示出喷墨打印设备10 0中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喷墨记录设备100包括CPU 201。 ROM 202存4诸CPU 201#1行的 控制程序。将从主机2 0 0接收到的每个光栅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接收緩冲器203中。存储在接收緩冲器203中的图像数据已经压缩, 以降低从主机200的传输数据量。因此,通过CPU201或压缩数 据解压缩电路(未示出)来解压缩该图像数据,并且将解压缩后 的图像数据存储在作为第 一 图像数据存储部件的打印緩冲器 204中。打印緩冲器204是例如DRAM。存储在打印緩冲器204 中的数据的格式是光栅格式。打印緩冲器204具有足够存储与一 次扫描所打印的宽度相对应的光栅数量的数据的容量。存储在打印緩冲器204中的图像数据经过了由H-V转换器 205进行的H-V(水平垂直)转换处理,并被存储在ASIC 206的喷 嘴緩冲器211(列緩冲器)中。也就是说,喷嘴緩冲器(列緩冲 器)211存储列格式的数据。该数据格式对应于喷嘴布置。喷嘴 緩冲器211是例如SRAM。图9是示意性示出打印緩冲器204中的图像数据的布置的图。打印緩冲器204中的存储位置是由垂直方向上与128个打印 元件相对应的地址OOO至Ofe、以及水平方向上在数量上与分辨 率和打印介质大小的乘积相对应的地址所定义的存储区域。如 图9中由"h"表示,该地址基于十六进制表示法。当分辨率为 1200dpi且打印介质大小为8英寸时,打印緩冲器204具有能够存 储9600点的数据的存储区域。图9中地址OOO处的bO保持与喷嘴编号为0的打印元件相对 应的打印数据。与地址OOO处的bO邻近的bl保持在下 一 列中要打 印的喷嘴编号O的打印数据。由于存储区域在水平方向移动,因 此保持下一列中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类似地,在地址Ofe处,保以这种方式,在打印緩冲器204的每一地址处保持与相同喷 嘴编号的打印元件相对应的打印数据。实际上,基于地址OOO至Ofe处的bO中的打印数据来打印第一列,并且基于地址OOO至 Ofe处的bl中的打印数据来打印第二列。H-V转换器205对沿光 栅方向存储在打印緩冲器204中的打印数据进行H-V转换,并且 沿列方向将转换后的打印数据存储在喷嘴緩冲器211中。图21示出H-V转换的操作。以16位xl6位数据为单位来执行 H-V转换。在喷嘴緩沖器211中的地址M+0处写入打印緩冲器 204中的地址N+0到N+lE处的bO中的数据。然后,在喷嘴緩冲 器211中的地址M+2处写入打印缓冲器204中的地址N+0到N+1E 处的bl中的数据。随后,进行相同的处理。将读出操作和写入 操作重复16次,从而实现一次H-V转换。从组0(G0)到7(G7)顺 次对每个组进^于H-V转换。图22是示出喷嘴緩冲器的内部结构的图。由于在打印操作 期间进行H-V转换,如图22所示,喷嘴緩冲器具有两个库(bank),使得喷嘴缓冲器中的写入操作和读出操作变得互相排斥。 一 个 库具有能够存储16个列的数据的区域。当在库0中进行写入时, 从库l进行读出;当在库l中进行写入时,从库O进行读出。将参考图8示出的ASIC 206的内部框图来说明用于时分驱 动打印元件的结构。数据重排电路212是将由图23中示出的喷嘴緩冲器211保持入传送緩冲器213中的打印数据重排电路。至于存储在传送緩冲 器中的数据,将与相同块编号的喷嘴相对应的数据存储在相同 的地址处。该传送緩冲器是例如SRAM。图24是示出传送緩冲器213的结构的图。将例示库O。将块O 至15的打印数据顺次保持在地址A d 0 0到A d 0 f处。块0保持用于 组0(G0)至7(G7)的打印数据b0,并且块l保持用于组0至7的打印数据bl。以相同的方式,将打印数据顺次保持在库l的地址AdlO 到Ad 1 f以及库2的地址Ad20到Ad2f 。如图24所示,传送緩冲器213具有均用于16个块的打印数据 的三个库,使得写入操作和读出操作变得互相排斥。当在库O 中进行写入时,从库1和2进行读出;当在库l中进行写入时,从 库2和0进行读出;当在库2中进行写入时,/人库0和1进行读出。 每个库保持与打印元件阵列的 一 个列相对应的打印数据,因此 传送緩冲器213保持打印元件阵列的三个列的打印数据。读入使 用两个库,以读耳又打印元件阵列的两个列的打印^t据。换句话 说,从具有列数据区域(库)的传送緩冲器中选择在数量上比列 数据区域(库)小的多个区域(库),其中每个列数据区域(库)保持 与打印元件阵列的一个列相对应的打印数据。然后,从所选择 的库读出每个列的数据。后面将说明该操作的原因。回头参考图8,计数器216具有两个计数器。 一个是块计数 器216A,该块计数器216A是用于对图像数据传送操作计数的计 数器电路并且每打印定时信号递增。块计数器216A从0计数至 15,然后返回至O。块计数器216A对传送緩沖器的库值进行计 数。当块计数器216A计数16次时,库值递增l,并且当库值到 达最大值时,返回O。另 一计数器是对打印数据传送操作的累计 (总数)进行计数的累计计数器216 B 。在块驱动序列数据存储器214中,在地址0至15处记录顺次 驱动块编号0至15的16分割的打印元件的序列。当从块0开始顺 次驱动打印元件时,存储0—1—2……的序列。基于通过块计数 器216A获得的传送计数,从块驱动序列数据存储器214读出打 印元件驱动序列。在正向打印中,读出地址0—1—2……的打印 元件驱动序列。在反向打印中,读出地址15 — 14—13……的打 印元件驱动序列。当由基于例如光学线性编码器生成的打印定时信号触发时,打印数据传送电路219使块计数器216A递增。打印定时信 号的输出定时与锁存(latch)信号的输出定时同步。响应于该打 印定时信号,数据选择电路215从传送緩冲器213读出块驱动序 列数据存储器214的值以及与库值相对应的打印数据。以与由数的方式,将利用校正量存储器217保持的校正量校正后的打印数 据传送至打印头ll。对于该传送,打印数据传送电路219包括与 HD一CLK同步操作的移位寄存器。图10示出在块驱动序列数据存储器214中的地址0至15处写 入的块驱动序列数据的例子。在图10中,在块驱动序列数据存 储器214中的地址0和1处存储表示块0和1的块数据。类似地,在 地址2至15处顺次存储表示块2至15的块数据。当由打印定时信号触发时,数据选择电路215从块驱动序列 数据存储器214中的地址0中读出作为块使能信号的块数据 OOOO(表示块0的数值)。数据选择电路215从传送緩沖器213中读 出与块数据OOOO相对应的打印数据,并通过打印数据传送电路 219将该打印数据传送至打印头11。类似地,响应于下一打印定时信号,数据选择电路215从块 驱动序列数据存储器214中的地址l中读出作为块使能信号的块 数据0001(表示块1的数值)。数据选择电路215从传送緩冲器213 读出与块数据0001相对应的打印数据,并将该打印数据传送至 打印头11 。当由随后的打印定时信号触发时,数据选择电路215从块驱 动序列数据存储器214的地址2至15中顺次读出块数据。数据选 择电路215从传送緩冲器213读出与各个块数据相对应的打印数 据,并将它们传送至打印头ll。以这种方式,打印数据传送电路219读出在块驱动序列数据 存储器214中的地址0至15处设置的块数据。从传送緩沖器213 读出与各个块数据相对应的打印数据,并将它们传送至打印头 11,从而打印一个列。也就是说,当输出16个打印定时信号时, 从传送緩冲器213读出 一个列的块数据。图11示出在打印头11中布置的驱动电^各。驱动电if各将128 个打印元件114划分为16个块,并驱动它们,,人而驱动属于同一 块的8个打印元件。驱动电路接收来自图8中示出的打印数据传 送电路219的数据和信号。通过HD一CLK信号314将打印数据313 连续传送至打印头11 。将打印数据313输入至8位移位寄存器 301,并且与锁存信号312的前缘同步地通过8位锁存器302对其 进行锁存。在块指定中,通过4位的块使能信号310来选择由解 码器303指定的块的打印元件114。通过从与门305输出的加热器驱动脉冲信号311仅驱动由块 使能信号310和打印数据313两者指定的打印元件114,并且该打 印元件114排出墨滴进行打印。图12示出块使能信号310的驱动定时。基于存储在块驱动序 列数据存储器214中的块驱动序列数据,分割块选择电路可以生 成块使能信号310。如由图12中的块使能信号310所示,将分割 块选择电路设置为根据从块驱动序列数据存储器214生成的块 驱动序列,顺次指定16个块0至15。在单向打印以及双向打印的 反向打印中,表示驱动定时的块使能信号310按照块 0—14243—4—5—6—7—8—9—10—11 — 124 134 14—15 的 驱动序列来驱动块。生成块使能信号310,以在一个周期中等间 隔的时刻处指定各个块。测试图案的创建将说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中的倾斜位移校正的概况。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特征是校正点的倾斜位移。尽管可以 通过任何方法检测到关于倾斜位移的信息(倾斜信息),但是将 说明使用光学传感器来获得关于倾斜位移的信,包、的例子。图13是示出对点的倾斜位移值进行检测的概况的流程图。 在步骤SllO,创建测试图案。通过在不同的排出定时在打 印介质上打印多个测试斑紋来创建测试图案。在步骤S120,佳_ 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每个测试斑紋的光学特性,并检测关于倾 斜位移的信息。在实施例中,测量测试斑紋的反射光学浓度作 为光学特性。在步骤S130,根据检测到的关于倾斜位移的信息 来确定校正信息,并将该校正信息设置在校正量存储器217中。 将说明步骤S110中的测试图案的创建、以及步骤S12 0中的 通过测量光学特性来进行关于倾斜位移的信,l的检测。在该例 子中,检测由与墨排出口阵列141的两端相对应的沿副扫描方向 的上游和下游侧中的每个的3个墨排出口 13形成的点沿主扫描 方向的位移量,作为关于倾斜位移的信息。该测试图案由7个测试斑紋4 01至4 0 7构成。如下所述形成每个测 试斑紋。首先,通过使用沿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的3个墨排出口 13,以四个列的间隔来打印均由四个连续列的点形成的图^f象。 然后,输送打印介质12,并且通过使用下游侧的3个墨排出口 , 以四个列的间隔来打印均由四个连续列的点形成的图#■。在这 种情况下,通过在图14中从左到右移动打印头的同时从沿副扫 描方向的上游和下游侧中的每个的3个墨排出口排出墨,来进行 打印。通过在假定填充四个列的间隔的定时处,从沿副扫描方向 的下游侧的3个墨排出口排出墨,来形成测试斑紋404。通过延 迟下游侧的墨排出口 13的驱动定时,以将由下游侧的墨排出口形成的图像从四个列的间隔在图14中向右偏移1/2像素、l像素 和3/2<象素,来创建测试斑紋405、 406和407。通过加速下游侧 的墨排出口 13的驱动定时,以将由下游侧的墨排出口形成的图 像从四个列的间隔在图14中向左偏移1/2像素、l像素和3/2像 素,来创建观'H式扭王乡丈403、 402和401。 使用测试图案的倾斜(位移)的测将说明根据所创建的测试图案来检测由上游和下游侧中的 每个的3个墨排出口 13形成的点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移量的方法。 图15A和15B是示出测试斑紋404的图像408以及在存在倾斜位 移时的点布置的图。在测试斑紋404的图像408中,根据倾斜位 移,出现作为黑条紋4 0 9和白条紋410的点重叠部分和无点部分。 在存在倾斜位移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在沿副扫描方向的上 游侧的点411和沿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的点412之间存在沿主扫 描方向的位移L。测试斑紋404是在上游侧的墨排出口 13打印图 像之后在假定填充四个列的间隔的定时处由下游侧的墨排出口 13打印的图像。由于这个原因,如由图15B中的点重叠部分413 和无点部分414所示,出现上游侧的点411和下游侧的点412的点 重叠部分和无点部分。这导致图像408具有黑条紋409和白条紋 410,如图15A所示。以这种方式,/人观'H式斑紋404的图^象408可 以检测到倾斜位移的出现。将说明在存在倾斜位移时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移量的检测。 在下面的说明中,,支定7个测试斑紋的测试斑紋406是没有任何 黑条紋或白条紋的均匀打印浓度的图像415,如图17A所示。图 17B示出图像415的点布置的详情。在测试斑紋406中,通过延迟下游侧的墨排出口的驱动定 时,以将下游侧的点412乂人四个列的间隔沿主扫描方向偏移一个 像素,来形成下游侧的点412。如果不存在倾斜位移,则以四个列的间隔出现黑条紋和白条紋。然而,如图16所示,在上游侧的点411和下游侧的点412之间出现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移L 。该 位移消除了当延迟下游侧的墨排出口 13的驱动定时时出现的位 移。因此,测试斑紋406具有均匀打印浓度的图Y象415。以这种 方式,可以一全测到由于上游侧的点411和下游侧的点412之间的 沿主扫描方向的 一个像素的点位移量,出现顺时针倾斜位移。通过从由改变下游侧的墨排出口的驱动定时所创建的测试 斑紋中选择均匀打印浓度的图像,可以4企测到作为关于倾斜位 移的信息的沿主扫描方向的点位移量。在步骤S120,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7个测试斑紋的反射 光学浓度。通过从测量结果中选择具有高反射光学浓度的测试 斑紋,可以检测到没有任何黑条紋或白条紋的、点均匀布置的 测试斑纟丈。将说明当检测出测试斑紋406作为均匀图像,即当出现顺时 针倾斜位移并且由上游和下游打印元件形成的点沿主扫描方向 彼此偏离 一 个像素时的倾斜位移校正方法。倾斜(位移)校正图18示出在存储倾斜信息的校正量存储器217中保持的校 正值信息(倾斜信息)。校正量存储器217保持关于在16分割驱动 中延迟多少打印定时信号以进行校正的信息(倾斜校正量)。针 对组O,将设置值设置为O以不校正倾斜。针对组l,将设置值设 置为2以将倾斜校正两个打印定时信号。针对组2,将设置值设 置为4以将倾斜校正四个打印定时信号。针对组3,将设置值设 置为6以将倾斜校正六个打印定时信号。针对组4、 5、 6和7,将 设置值设置为8、 10、 12和14。在实施例中,针对作为基准的组O,将校正值设置为O,但 基准组是任意的。例如,将组7定义为基准,并且针对组6、 5、4、 3、 2、 l和O,将设置值分别设置为2、 4、 6、 8、 10、 12和14。 与使用组0作为基准的校正相反,还可以与设置值相对应地加快 打印定时信号。图1中的A表示分配给组O(GO)到7(G7)的打印元件的喷嘴编 号NZL、选择块SBK以及打印数据DATA。图1中的B表示与图1 中的A相对应地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的点的布置。打印数据为刚 刚传送至打印头的数据。为了便于理解校正,图1中的A假定喷 嘴阵列没有倾斜。"o"表示基于打印数据所打印的点。图l中 的打印数据基于存储在传送緩冲器213中的打印数据,并且根据 该倾斜来选择打印数据并将其传送至打印头。点布置示意性示 出当不存在倾斜位移并基于存储在传送緩冲器213中的打印数 据来执行打印时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的点。在图l中,从每个组中排出次序早的打印元件开始,与由校 正信息指定的数量相对应地顺次偏移打印位置。将参考图1的B 来说明此。例如,组0的4交正信息的值为0。在与属于组O的喷嘴 相对应的点布置中,将所有点布置在第一列中,并且将点布置 在第一至第三列中。组1的校正信息的值为2。在与属于组l的喷 嘴相对应的点布置中,与喷嘴编号16(选择块0)和喷嘴编号 17 (选择块1)相对应的位置为空白。从与喷嘴编号18相对应的位 置开始布置点。在第四列中,在与喷嘴编号16和17相对应的位 置处布置点。组2的校正信息的值为4。在与属于组2的喷嘴相对 应的点布置中,与喷嘴编号32至35相对应的位置为空白。从与 喷嘴编号36相对应的位置开始布置点。在第四列中,在与喷嘴 编号32至35相对应的位置处布置点。以这种方式,基于校正信 息来延迟打印定时。图27是示出用于从传送緩冲器213读出打印数据的定时的 图。在图27中,时间从左向右经过。N是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并且在0到15的范围内更新。 在第一次读取中N值为O,并且在第二次读取中N值为1。 S是累 计计数器216B的计数值,并表示读取操作的累计(总数)。在打 印扫描开始时将S值设置为O。针对组0至7中的每个触发信号(锁存信号)说明的编号表示 在触发信号时所传送(读出)的块编号。例如,当在图27中输出 第一个触发信号(S:O、 N=0^t,与组O相对应的编号为O。该编 号"0"对应于属于图1的A中的组O的选择块的列中的"0",并 且对应于图1的B中的第一列中的"o"。加浅灰色底紋的区域表示在第一列中打印的打印数据,未 加底紋的区域表示在第二列中打印的打印数据,并且加深灰色 底紋的区域表示在第三列中打印的打印数据。对于组0每组的校 正值为0,对于组l该4交正^f直为2,对于组2该4交正^f直为4,对于组 3该一交正^f直为6, 3于于组4该一交正^i为8,只于于纟且5该一交正^f直为10, 对于组6该一交正j直为12,并且对于组7该4交正j直为14。随着组编 号增加,校正值增加。图27示出对于越大的组编号,进一步延 迟读取开始定时。将说明用于生成校正后的打印数据的部件。 数据选择电路215包括用于对从传送緩沖器读出的打印数 据进行锁存的锁存部件。基于由计数器216(例如,累计计数器 216B)计数得到的信息,数据选择电路215从传送緩冲器读出打 印数据。还可以基于块计数器216A的值来进行该读出处理或者 使用两个计数器来进行该读出处理。在累计计数为0到15时,数 据选择电路215从图24中示出的传送緩冲器213的库0和2中读出 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16到31时,数据选才奪电路215从库1和0 读出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32到47时,数据选择电路215从库 2和1读出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48到63时,数据选择电路215从库1和0读出打印数据。例如,在累计计数为O时,从库0的块0和库2的块0中读出块 O的打印数据。也就是说,读出存储在地址O(AdOOh)处的打印数 据和存储在地址20(Ad20h)处的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l时, 从库0的块1和库2的块1中读出打印数据。顺次读出块2至15的打 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16时,从库0的块0和库1的块0中读出打印数 据。在累计计数为17时,从库0的块1和库1的块1中读出打印数 据。顺次读出块2至15的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22时,从库0的块6和库1的块6中读出打印数 据。读出地址16和6处的打印数据,作为块6的打印数据。图28是在累计计数为22时传送数据的生成的示意图。传送 数据bO是用于组O的打印元件的打印数据。由于传送块为块6, 因此传送数据bO是用于组0的块6的打印数据,即用于打印头ll 的区段6的打印数据。并且,传送数据b7是用于组7的块6的打印 数据,即用于打印头ll的区段118的打印数据。图25是由数据选择电路215进行的打印数据的选择的流程 图。将参考该流程图,来说明在块计数器216A的值为6并且累 计计数器的值为22时生成传送数据的方法。数据选择电路215 包括一个用于将校正值和块计数器216A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 器。在输入打印定时信号之后,从传送緩沖器213中作为第 一库 的库1的地址16读出打印数据,并由第 一锁存部件(未示出)临时 锁存该打印数据(步骤S310)。随后,从传送緩冲器213中作为第 二库的库O的地址6读出打印数据,并由第二锁存部件(未示出) 临时锁存该打印数据(步骤S320)。将组O的校正值与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进行比较(步骤S330)。作为将组O的校正值"0"与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6" 进行比较的结果,满足校正值S计数值的条件。因此,选择地 址16处的打印数据b0,并且由第三锁存部件(未示出)进行锁存 (步骤S340)。然后,更新锁存计数器(步骤S360)。判断是否已经 锁存了所有组的打印数据(步骤S37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已 经锁存了组0的打印数据,因此该处理返回步骤S330。对组1执行与对组0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由于组1的4交正 值为2并且计数值为6,因此满足校正值S计数值的条件。因此, 选择地址16处的打印数据bl,并且由第三锁存部件(未示出)进 行锁存(步骤S340)。每当在步骤S340或S350中第三锁存部件对 打印数据bO至b7进行锁存时,更新锁存计数器(步骤S360)。对直到组7重复相同的处理。在完成组0到组7的处理时,在 步骤S 3 8 0将由第三锁存部件锁存的数据传送至打印头11 。至于组4,校正值为8并且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为6,所 以不满足校正值S计数值的条件。进行步骤S330中的判断,并 且该处理进入步骤S350,以由第三锁存部件对地址6处的打印 数据b4进行锁存(步骤S350)。由于对于组5至组7,不满足校正 值l计数值的条件,因此由第三锁存部件对地址6处的打印数据 b5、 b6和b7进行锁存。作为结果,生成传送数据b0至b7。将总结上述处理。如图28所示,根据在地址16处保持的数 据来形成传送数据bO至b3 ,并且根据在地址6处保持的数据来形 成传送数据b4至b7。注意,对由第三锁存部件锁存的打印数据b 0至b 7的数量进 行计数的锁存计数器在与组0至7相对应地计数8次之后,将该计 数清空为O。如上所述,基于块计数器216A的值、校正信息的值以及从 传送緩冲器读出的数据,来生成要传送至打印数据传送电路219的数据。数据选择电路215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数据选择电路215还可以包括数量上与块的数量相对应的比较器、以及从两 个库中读出每个块的数据的读出电路。利用该结构,数据选择电路215并行生成所有块的数据。如图28所示,组0至3的传送数据bO至b3是在累计计数为22 时原来应当打印的第二列的打印数据。组4至7的传送数据b4至 b7是在前 一 定时处应当打印的第 一 列的打印数据。通过打印数 据传送电路219将所生成的传送数据连同由数据传送CLK生成 器218生成的HCLK信号一起传输至打印头11。图29是在累计计数为34时传送数据的生成的示意图。 从传送緩冲器213的地址22和12读出块2的打印数据以传送 该打印数据。将组0至7的校正值与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2" 进行比较。结果,选择地址21处的打印数据作为满足校正值S 计数值的条件的组0和1的打印数据bO和b 1 。选择地址11处的打根据图25的打印数据选择流程图,从传送緩冲器213的两个 库中读出打印数据,并且由第一和第二锁存部件进行锁存。通过选择这些打印数据,生成传送数据,并由第三锁存部件进行 锁存。作为其它方式,还可以仅使用一个锁存部件来进行控制。 图26是示出仅使用 一个锁存部件进行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在输入打印定时信号之后,从传送緩冲器213中用作第 一 库 的库1的地址16中读出打印数据(步骤S410)。将组O的校正值与 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进行比较(步骤S420)。作为将组0的校正 值"0"与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6"进行比较的结果,满足 校正值S计数值的条件。因此,由锁存部件锁存地址16处的数 据bO(步骤S430)。然后,从传送緩沖器213中用作第二库的库0的地址16中读 出打印数据(步骤S440)。在步骤S450和S460中,对不满足步骤 S420中的条件的组的打印数据进行锁存。也就是说,仅锁存满 足校正值>计数值的条件的组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470,更新锁存计数器,并且对组0到7顺次执行步 骤S420到S470(步骤S480)。结果,生成传送数据b0到b7。在步 骤S490,将所生成的传送数据传送至打印头ll,并且该处理结 束。在累计计数为2 2时,在步骤S 4 3 0中仅锁存地址13处的打印 数据bO至b3,并且在步骤S460中锁存地址3处的打印数据b4至 b7。在实施例中,从传送緩冲器213读出两个库的打印数据。对 于第 一 列,读出库0的打印数据以及作为前 一 列的打印数据的库 2的打印数据。然而,第一列是开始列,库2没有保持前一列的 打印数据。因此,只是徒然地从库2读取打印数据,并且在第一 列的打印操作中不使用该打印数据。类似地,对于第四列,读 出库0的打印数据和作为前一 列的打印数据的库2的打印数据。 然而,第四列是最后列,库O没有保持第四列中要打印的打印数 据。因此,只是徒然地从库O读取打印数据,并且在第四列的打 印操作中不使用该打印数据。如在实施例中所述,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总是读出 两个库的打印数据,并且对于第一列和最后列,只是徒然地读 取一个库的打印数据。还可以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相同的效果对于第 一 列和最后列仅读出 一个库的打印数据,使得对于第一 列仅读出库0的打印数据,并且对于第四列仅读出库2的打印数据。图2示出通过实施例的倾斜位移校正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的点的布置。当不执行实施例的倾斜位移校正时形成图2中的空 白点。当出现倾斜位移时,点在从它们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列 区域偏离的位置处形成。这种点的数量在组之间有所不同。在 实施例中说明的倾斜位移中,在偏离位置处形成的点的数量从作为基准的组O的O增加为组1的2,组2的4以及组3的6。对于在从它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列区域偏离的位置处形 成的点,实施例的倾斜位移4交正改变分配纟会打印元件的打印数 据。更具体地,当生成分配给打印元件的打印数据时,可从两 个打印数据,即当前列的打印数据和前一列的打印数据中选择 打印数据。如上所述,当组包括布置在它们原来应当布置在其中的列 区域中的点以及布置在从该区域偏离的位置处的点时,沿主扫 描方向仅偏移布置在从该区域偏离的位置处的点。以这种方式, 可以对点进行4交正以使其落入相同的列区域中。因此,实施例的倾斜位移校正可以抑制图像质量的降低。第二实施例分散式驱动中的倾斜位移校正根据喷墨打印方法,使用加热器或压电元件作为打印元件 来将能量施加至墨,并且排出墨滴以打印图像。该喷墨打印方 法遭受所谓的串扰(crosstalk)现象,其中当从墨排出口排出墨滴 时,向邻近墨排出口施加压力波等,使得从邻近墨排出口的排 出不稳定。因此,期望以不连续地从邻近墨排出口排出墨滴的 驱动序列来进行打印元件的分散式驱动。即使对于进行分散式 驱动的结构,也可应用倾斜位移4交正。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将 -说明该倾刮-4立移4交正。注意,将省略对与第 一 实施例的内容相同的内容的说明。图19和20是用于说明当以不连续地从两个邻近墨排出口排图 。 在 第 二 实 施 例 中 , 以 块 0—11—6—1412 — 7—2 — 13—843 — 14—9—4—15 — 10—5 的 驱动序列来驱动打印元件。与图l类似,图19是示出分配给各组的打印元件的喷嘴编号 NZL、选择块SBK、打印数据DATA以及点布置的图。图20示出 当如图19所示进行倾斜位移校正时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的点的布 置。图30是示出从传送緩冲器213读出打印数据的定时的图。 加浅灰色底紋的区域表示在第一列中打印的打印数据,未 加底紋的区域表示在第二列中打印的打印数据,并且加深灰色 底紋的区域表示在第三列中打印的打印数据。对于组0每组的校 正值为O,对于组l该校正值为l,对于组2该4交正值为2,对于组 3该校正值为3,对于组4该4交正值为4,对于组5该4交正值为5, 对于组6该校正值为6,并且对于组7该4交正值为7。 将说明用于生成校正后的打印数据的部件。 在累计计数为0到15时,数据选择电路215从传送緩冲器213 读出库0和2的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16到31时,数据选择电 路215读出库1和0的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32到47时,数据选 择电路215读出库2和1的打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48到63时,数 据选择电路215读出库1和0的打印数据。例如,在累计计数为O 时,数据选择电路215读出地址0和20处的打印数据作为块0的打 印数据。在累计计数为22时,数据选择电路215读出地址12和2 处的打印数据作为块2的打印数据。图31是在累计计数为18时传送数据的生成的示意图。 如在图31所示,用于组0至2的传送数据b0至b2是在累计计数为18时原本应当打印的第二列的打印数据。用于组3至7的传 送数据b4至b7是在16个定时之前的定时处原本应当打印的第一连同由数据传送CLK生成器218生成的HCLK信号 一 起传输至 打印头11 。图3 2是在累计计数为3 7时传送数据的生成的示意图。从传送緩冲器213的地址27和17读出打印数据以传送块7的 打印数据。将组0至7的校正值与块计数器216A的计数值"5" 进行比较。结果,选择地址27处的打印数据作为满足校正值£ 传送值的条件的组0至5的打印数据bO至b5 。选择地址17处的打 印数据作为不满足该条件的组6至7的打印数据。当进行分散式驱动时,如第二实施例,驱动序列与第一实 施例中的驱动序列有所不同。然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 在如下方面没有不同在数据传送计数与由校正信息指定的数 量一致之前,第二实施例锁存前一列的打印数据,作为用于每 组中排出次序早的打印元件的打印数据。第二实施例可以执行倾斜位移校正而与打印元件的驱动序 列无关。其它实施例已经说明了要传送至打印头的数据的处理,但这些处理不 限于上述内容。例如,存储在打印緩冲器2 04中的数据的格式不限于光栅格 式,并且还可以是列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该数据格式为 列格式,并且对应于打印头的上述块,则将存储在打印緩冲器 204中的数据存储在打印緩冲器213中,而无需使用H-V转换器 205和喷嘴緩沖器211。在上述实施例中,传送緩冲器具有与三个列相对应的区域,并且根据这些列中的两个列的图像数据来生成传送数据。然而, 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根据倾斜度、打印元件阵列的打印元件的数量、块 的数量和每块的打印元件的数量等,传送緩冲器可以具有与四 个列相对应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乂人这些列中的三个列的图 像数据来生成传送数据。还可以从连接至打印设备的主机2 00输入倾斜信息并将该 倾斜信息存储在校正量存储器217中。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用于打印设备的打印方法,所 述打印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用于将墨排出到打印介质 上的打印元件的阵列,所述打印设备用于以块为单位驱动打印 元件,每个块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打印元件的组,所述方法 包括4全测使所述第一方向从预定方向偏离的打印设备内部打 印元件的阵列的布置中的误差;以及基于4全测到的偏离来对依 赖于每个打印元件所属的块的块中的打印元件的打印定时进行调整,其中,相对于基准块来确定对块进行的调整,对每个块 进行的调整基本上与该块沿第 一 方向离基准块的距离成比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用于 将墨排出到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元件的阵列的打印设备,所述打 印设备用于以块为单位驱动所述打印元件,每个块包括沿第一 方向布置的打印元件的组,所述打印设备包括检测器,用于 检测使第 一方向从预定方向偏离的打印设备内部打印元件的阵 列的布置中的误差;以及补偿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偏移, 对依赖于每个打印元件所属的块的块中的打印元件的打印定时 进行调整,其中,相对于基准块来确定对块进行的调整,对每 个块进行的调整基本上与该块沿第一方向离基准块的距离成比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 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设备(100),所述打印设备通过在具有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13)的打印元件阵列(141、142、143、144)的打印头(11)沿与所述多个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基于图像数据进行扫描时,将所述多个打印元件划分为多个块并时分驱动所述多个打印元件,来进行打印,所述打印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获得部件,用于获得所述打印元件阵列沿所述打印头的扫描方向的倾斜信息;打印缓冲器(204),用于存储用于通过所述打印头的一次扫描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传送缓冲器(213),用于按每个列存储如下图像数据中由所述打印元件阵列使用的多个列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打印缓冲器中,并用于通过所述多个打印元件进行打印;读取控制部件(201、206),用于针对每个块从所述传送缓冲器中读出多个列的图像数据中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至少两个连续列的图像数据;选择部件(215),用于基于所述倾斜信息,针对块的每个打印元件,选择由所述读取控制部件读出的列的图像数据;写控制部件(201、206),用于从所述打印缓冲器新读出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一个列的图像数据,并在所述传送缓冲器中完成了由所述读取控制部件进行的读出的、与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一个列相对应的区域中进行重写;以及传送部件(219),用于将由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所述打印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嘴緩冲器(211),所述喷嘴緩冲器存储通过对存储在所述打印 缓冲器中的图像数据进行H-V转换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写控制部件通过读出存储在所述喷嘴緩冲器中 的打印数据来进行重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具有用于对三个列的图像数据中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两个连续列的图像数据进行分别锁存的两个锁存部 件,以及所述选择部件选择由所述两个锁存部件锁存的图像数据中 的任一图像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具有用于对三个列的图像数据中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两个连续列的图像数据进行顺次锁存的 一 个锁存部 件,以及当所述选择部件没有选择先锁存的图像数据时,所述选择 部件选择后锁存的图像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 得部件包括光学传感器,并从通过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两端处 的打印元件形成的图像获得所述倾斜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 印头包括喷墨打印头。
7. —种控制打印设备(100)的方法,所述打印设备通过在 具有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13)的打印元件阵列(141、 142、 143、 144)的打印头(ll)沿与所述多个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 向基于图像数据进行扫描时,将所述多个打印元件划分为多个 块并时分驱动所述多个打印元件,来进行打印,所述方法的特 征在于包括获得步骤,用于获得所述打印元件阵列沿所述打印头的扫 描方向的倾斜信息;用于将用于通过所述打印头的一次扫描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打印緩冲器(204)中的步骤;用于将存储在所述打印緩冲器中的图像数据中由所述打印 元件阵列使用的多个列的图像数据按每个列存储在传送緩冲器 (213)中的步骤;读取控制步骤,用于针对每个块从所述传送緩沖器中读出 多个列的图像数据中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至少两个连续列的图 像数据;选择步骤,用于基于所述倾斜信息,针对块的每个打印元 件,选择在所述读取控制步骤中读出的列的图像数据;写控制步骤,用于从所述打印緩沖器新读出所述打印元件 阵列的一个列的图像数据,并在所述传送緩冲器中完成了所述 读取控制步骤中的读出的、与所述打印元件阵列的 一 个列相对 应的区域中进行重写;传送步骤,用于将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图像数据传送 至所述打印头;以及打印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传送步骤中传送的图像数据来 进4亍打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倾斜位移从而获得高质量图像的打印设备。为了实现该目的,获得打印元件阵列沿打印头扫描方向的倾斜信息。将用于通过打印头的一次扫描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打印缓冲器中。将打印元件阵列使用的三个列的图像数据存储在传送缓冲器中。从传送缓冲器读出三个列的图像数据中两个连续列的图像数据,并基于倾斜信息来选择列的图像数据。从打印缓冲器新读出一个列的图像数据,并且对与一个列相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的数据区域进行重写。将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传送至用于打印的打印头。
文档编号B41J2/04GK101332703SQ20081012912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梅泽雅彦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