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填充方法

文档序号:249854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水填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喷墨印刷机(inkjet printer)中,对具有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的墨水填充方法。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以不使流路构件内残留空气的方式来进行墨水填充的墨水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喷墨印刷机中,印刷头采用以下结构从墨水供给源(墨水罐(ink tank))经由墨水流路来向印刷头单元(head unit)的墨水供给口供给墨水,通过安装在该印刷头单元中的板(plate)型的压电致动器(piezoelectric actuator)来对与多个喷嘴孔连通的压力室选择性地赋予规定的压力,以从所述喷嘴孔喷出各自的墨水。在所述印刷头单元的墨水供给口上,连接着形成与所述墨水流路相连的墨水流路的树脂制流路构件(墨水管(ink tube)),该流路构件连接至墨水罐。并且,从墨水罐经由所述流路构件而将墨水供给至所述印刷头单元。而且,在所述印刷头单元上设置多个墨水供给口,从一根墨水流路经由分支流路而将墨水供给至该多个墨水供给口(例如,专利文献1)。这是为了对喷嘴板的多个部位分配供给墨水,以从印刷头单元的下部所具备的喷嘴板的整个面均勻地喷出墨水。即,在上述示例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在印刷头单元的墨水供给口中安装有流路构件,该流路构件具备从墨水供给源连通的一条墨水流路和从该墨水流路分支并分别连通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多条分支流路。在初次使用喷墨印刷机的情况或更换印刷头的情况等时的对印刷头的墨水填充 (所谓的初始填充),例如是通过使顶盖呈气密状地覆盖喷嘴面,并且利用泵(pump)来抽吸顶盖内的空气而进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只是单纯地持续抽吸墨水的先前的填充方法中,如图5所示,在流路构件内会残留有空气。该空气会妨碍印刷时的墨水供给,从而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4-230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技术课题本发明是有鉴于此种先前的实际情况而创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水填充方法,在向具有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时,能以不使流路构件内残留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空气的方式来进行填充。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是对印刷头填充墨水的墨水填充方法,该印刷头包括印刷头单元,具有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供给口,并且从下部所具备的喷嘴板喷出所述墨水来进行记录;墨水供给源,设在所述印刷头单元的外部;以及流路构件, 具备连通于所述墨水供给源的一条墨水流路以及从该墨水流路分支并分别连通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多条分支流路,此墨水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将具有泵的抽吸构件呈气密状地安装于所述喷嘴板,并通过该泵来进行抽吸,从而将所述墨水供给源内的墨水经由所述流路构件而供给至各个所述墨水供给口时,当墨水通过一条分支流路时停止所述抽吸,待机规定时间,直至所述流路构件内的空气移动到所述分支部为止,在空气移动到所述分支部后,再次进行抽吸。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是根据技术方案1,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待机及再抽吸的动作反复进行多次。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其特征在于,墨水抽吸速度为0. 16cc/sec以上且0. 29cc/sec以下。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喷墨印刷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使用技术方案1至 3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的墨水填充功能。发明的效果在本发明中,在对具有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时,通过泵来进行墨水抽吸,当墨水通过一条分支流路时停止泵,并待机规定时间,直至空气移动到流路构件的分支部为止,随后,再次进行墨水抽吸。通过使空气移动到分支部,能够使分支流路内的空气的量变得大致均等,由此,分支流路内的流路阻力将变得大致相同,因此,随后再次进行墨水抽吸,从而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来对两个分支流路内进行抽吸。其结果,在本发明中,能够从流路构件内排除空气,从而能以使流路构件内不会残留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空气的方式来进行墨水填充。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印刷头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填充方法中,印刷头内的墨水的流动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填充方法中,印刷头内的墨水的流动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先前的填充方法中,印刷头内的墨水的流动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先前的填充方法中,印刷头内的墨水的流动的图。[符号的说明]1印刷头、2墨水罐、3印刷头单元、4喷嘴板、5ajb墨水供给口、6墨水流路、7a、7b 分支流路、8流路构件、8a分支部、10抽吸构件、11泵、12顶盖、13抽吸管、14废墨水罐、20 墨水、21空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墨水填充方法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来进行墨水填充的印刷头的结构例的图。该印刷头1是安装在喷墨印刷机头中,使从作为墨水供给源的墨水罐2供给的墨水20从印刷头单元3所具备的喷嘴板4的多个喷嘴孔(未图示)喷出而进行印刷记录。并且,该印刷头1采用了在印刷头单元3的两端设有多个(此处为2个)墨水供给口 5^恥的结构。这是为了对喷嘴板4两侧的多个部位分配供给墨水,以从印刷头单元 3的下部所具备的喷嘴板4的整个面均勻地喷出墨水。即,采用了以下结构在印刷头单元 3的墨水供给口 5ajb中安装有流路构件8,该流路构件8具备连通于墨水罐2的一条墨水流路6和从该墨水流路6分支并分别连通于各墨水供给口 5ajb的多条分支流路7a、7b。 这些流路构件8例如由具有柔软性的合成树脂制管构成。在对此种印刷头1填充墨水时,将具有泵11的抽吸构件10呈气密状地安装于所述喷嘴板4,通过该泵11来进行抽吸,从而将所述墨水罐2内的墨水20经由所述流路构件 8而供给至各所述墨水供给口 fe、5b。抽吸构件10是具备呈气密状地与印刷头1的喷嘴面侧嵌合的大小的顶盖(cap) 12 而构成。在顶盖12的内底面,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该贯通孔经由安装在顶盖12的底面侧且具有柔软性的合成树脂制抽吸管13而连接于废墨水罐14。在上述抽吸管13的中途安装着抽吸泵11。并且,驱动抽吸泵11以对印刷头单元3侧施加负压力。于是,蓄积在墨水罐2内的墨水经由所述流路构件8而从各墨水供给口 5a、5b流入印刷头单元3内。一般而言,通常的印刷动作中的墨水消耗量是使墨水整体做出缓慢流动的程度, 相对于对各喷嘴的墨水供给,对印刷头单元3的墨水补给是正好足够地进行。另一方面,在墨水的初始导入时或墨水盒(ink cartridge)的更换时,必须排出有时会侵入流路中的空气,因此要进行排净(purge)处理。此时,在墨水20中引起强流动而将空气21与墨水20 一同排出。但是,如果分支流路7a、7b内的流路阻力存在失衡(imbalance),则存在墨水20 将选择流路阻力稍低处流动的倾向。图4及图5与后面揭示的图2及图3是模式性地表示在墨水填充时印刷头1内的墨水的流动的图,且省略表示抽吸构件10。在先前的填充方法中,只是利用抽吸泵11来持续抽吸墨水固定时间。于是,例如图4所示,墨水20仅在易通过的分支流路7a内流动,而另一条分支流路7b中几乎无墨水 20流动。在墨水尚未通过的状态下的墨水填充中,若干个墨水20的层和空气21的层一同流动。墨水易通过的分支流路是该墨水20和空气21的层数较少的分支流路7a。如果层数较少,则该分流路阻力较少。并且,先前无空气21的层的分支流路7a与残留有空气21的分支流路7b相比,流路阻力压倒性地下降,因此墨水20只从分支流路7a流动。这样,在利用泵11来持续抽吸墨水固定时间的先前的填充方法中,例如图5所示, 只会从易抽吸的分支流路7a抽取墨水20,抽取的墨水20和空气21通过印刷头而向另一条分支流路7b流动,循环此动作,结果陷入无论怎样都抽不出空气21的状态。因此,本发明的墨水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墨水20通过一条分支流路时停止所述抽吸,并待机规定时间,直至另一条分支流路内的空气21移动到分支部8a为止,在空气 21移动到所述分支部8a后,再次进行抽吸。如图2所示,通过使空气21移动到分支部8a,能够使两条分支流路7a、7b内的空气21的量大致均等,由此,能够使2条分支流路7a、7b内的流路阻力大致相同。随后,通过再次进行墨水抽吸,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来对两条分支流路7a、7b内进行抽吸。其结果,本发明中,能够从流路构件8内排除空气21,从而能以使流路构件8内不会残留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空气21的方式来进行墨水填充。如图2所示,当墨水20通过一条分支流路7a时停止抽吸,并待机规定时间。于是, 残留在未抽出墨水20的另一条分支流路7b中的空气21移动到印刷头的上方附近为止。并且,如图3(a)所示,也移动到另一条分支流路7a,两分支流路7a、7b内的空气21的量变得大致均等。另外,此时,空气21不会流入墨水流路6。而且,经过一定时间后,空气21的层彼此合在一起而变成1个较大的空气21的层。如果在两分支流路7a、7b内,空气21的量变得均等,则两分支流路7a、7b内的流路阻力将变得大致相同。于是,如图3(b)所示,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来对两条分支流路7a、7b内进行抽吸,从而如图3(c)所示,能从分支流路7a、7b内排除空气21。实际上,即使经过一定时间,有时仍会残留分离的空气21的层,只进行一次有时仍会在一侧的分支流路7a、7b内残留空气21的层,因此为了确实地排除空气21,优选将待机一再抽吸的动作反复进行多次。而且,在本发明中,墨水抽吸速度优选为0. 16cc/sec以上且0. 29cc/sec以下。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排除可能成为喷出不良的主要原因的分支流路7a、7b内的空气21,从而能以使分支流路7a、7b内不会残留空气21的方式而确实地进行墨水填充。与此相对,如果使墨水抽吸速度快于0. ^cc/sec,则会出现图5所示的墨水的流动,无论怎样都无法使分支流路7a、7b内的空气21逸出。另一方面,如果使墨水抽吸速度小于0. 16cc/sec,则抽吸力将变弱,从而无法抽出空气21。S卩,由于空气21的浮力大于抽吸力,因此在分支流路 7a、7b中,墨水20只会通过管与空气21的间隙而流动,因此会在分支流路7a、7b内残留空气2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墨水抽吸速度是指,当在使用内径3mm、长度65mm的管来作为流路构件8并使该管内全部充满墨水20的状态下,从2条分支流路7a、7b均等地抽出墨水时,墨水20在1条分支流路中流动的速度。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发明中,在墨水抽吸后,通过待机规定时间而使空气移动到流路构件的分支部,随后,通过再次进行墨水抽吸,从而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来对两个分支流路内进行抽吸。其结果,在本发明中,能够从流路构件内排除空气,从而能以使流路构件内不会残留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空气的方式来进行墨水填充。以上,对本发明的墨水填充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在上述说明中,举对具有2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对具有3个以上的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适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适用于对具有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的墨水填充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墨水填充方法,是对印刷头填充墨水的墨水填充方法,该印刷头包括印刷头单元,具有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供给口,并且从下部所具备的喷嘴板喷出所述墨水来进行记录;墨水供给源,设在所述印刷头单元的外部;以及流路构件,具备连通于所述墨水供给源的一条墨水流路以及从该墨水流路分支并分别连通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多条分支流路,此墨水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将具有泵的抽吸构件呈气密状地安装于所述喷嘴板,并通过该泵来进行抽吸,从而将所述墨水供给源内的墨水经由所述流路构件而供给至各个所述墨水供给口时, 当墨水通过一条分支流路时停止所述抽吸, 待机规定时间,直至所述流路构件内的空气移动到所述分支部为止, 在空气移动到所述分支部后,再次进行抽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机及再抽吸的动作反复进行多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墨水抽吸速度为0.16cc/ sec以上且0. 29cc/sec以下。
4.一种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填充方法的墨水填充功能。
全文摘要
一种墨水填充方法,在对具有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填充墨水时,能以使流路构件内不会残留成为喷出不良的原因的空气的方式来进行填充。本发明的墨水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将具有泵的抽吸构件呈气密状地安装于具有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印刷头单元,并通过该泵来进行抽吸,从而将墨水供给源内的墨水经由流路构件而供给至各墨水供给口时,当墨水通过一条分支流路时停止所述抽吸,待机规定时间,直至所述流路构件内的空气移动到所述分支部为止,在空气移动到所述分支部后,再次进行抽吸,所述流路构件具备连通于该墨水供给源的一条墨水流路以及从该墨水流路分支并分别连通于所述多个墨水供给口的多条分支流路。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2341241SQ2009801579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3日
发明者冈岛正和 申请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