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印机的压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49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印机的压掣组件,特别是指供使用者握持施力,使钢印机的压印单元进行压印的压掣组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8所示,现有钢印机包含有一压掣组件及一压印单元80,该压掣组件包括有一基座90,该基座90前端设有一卡接槽91,并且该压印单元80可组设于该卡接槽91 中,该压印单元80包含有一上模81及一下模82,该基座90于该卡接槽91的上方以一枢杆93枢接一压柄92,该压柄92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远离该压柄92 与基座90的枢接处,该第二端部邻近该压柄92与基座90的枢接处,以及该第二端部上设有一与该上模81接触的压抵件94,以及该基座90上设有一挡杆95,挡杆95可限位该压柄 92。其中,待压印物(如纸张等)可伸入上模81与下模82之间,如图9A、图9B、图9C 所示。使用者可握持该基座90,对该压柄92的第一端部施加一第一下压力P1,且该第一下压力Pl与枢杆93的距离为第一力臂D1,在该压柄92向下旋动的同时,该压抵件94连同往下及往外旋出,进而施加一第二下压力P2于该上模81,且该第二下压力P2与枢杆93的距离为第二力臂D2,第一下压力Pl与第二下压力P2产生的力矩相同,该上模81受到该第二下压力P2,会对该压抵件94施加一反作用力,该压柄受到反作用力的力矩,使得压柄92对使用者的手施加一上推力,其中,上推力与第一下压力Pl的大小相同。在上述结构中,使用者利用压柄92可压推该上模81朝该下模82移动,进而夹住待压印物,使用者需要施加极大的力量才可在欲压印物上压出立体纹路,同时该压印单元 80的上模81会对该压抵件94施加反作用力,由此推顶该压抵件94与同动的压柄92,相对地造成使用者握持该钢印机的手会受到的反弹力量很大。所以现有钢印机的压掣组件的设计,需要施加极大的下压力量才可让压印痕迹明显,而下压力量越大,使用者受到压掣组件的反作用力也越大,造成操作使用上不顺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能够改善现有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在操作使用上,让使用者承受大的反作用力而导致使用不顺手。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中,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包含有一基座,该基座前端设有一卡接槽,该卡接槽上方间隔设有二板部,该二板部上设有对称的枢接孔、滑槽与缓冲槽,缓冲槽内设有凸部;一压柄,以一枢杆伸入枢接孔而枢接于基座上,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顶部及第二推顶部,该第一推顶部邻近该枢杆,第二推顶部邻近基座的缓冲槽;以及一压抵件,该压抵件组设于该基座并位于该压柄下方,该压抵件包含有一具有位移槽的框体,该框体上设有一滑杆,该与压柄的第一推顶部连接且跨设于该基座的滑槽,该框体上设有压抵部,以及枢设一缓冲杆,该缓冲杆伸入基座的缓冲槽与框体的位移槽,通过压柄的第二推顶部推动压抵件的缓冲杆,使其缓冲杆于缓冲槽内位移。在上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中,优选地,该基座的滑槽邻近枢接孔,并位于枢接孔与缓冲槽之间。在上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中,优选地,该基座的缓冲槽为一弧形槽,该压抵件的位移槽为一长槽。在上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中,优选地,该基座于该二板部上设有对称的定位槽,一定位杆能够移动地跨设于所述对称的定位槽之间,该压柄于第二推顶部上而形成一能够勾持定位杆的勾部。在上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中,优选地,该基座于该二板部上设有对称的定位槽,一定位杆能够移动地跨设于所述对称的定位槽之间,该压柄于第二推顶部上形成一能够勾持定位杆的勾部。在上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中,优选地,该枢杆、滑杆与缓冲杆的两侧端均设有一 C 型挡片。在上述钢印机的压掣组件中,优选地,该枢杆、滑杆与缓冲杆的中段处均卡设一限位扣,且限位扣位于基座的二板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益技术效果)是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利用该第一推顶部与第二推顶部的设计,可以增加该压抵件的下压力量,因此使用者可在减少使用时所施加的力量的情况下,便可达到良好的压制钢印效果,所以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可达到使用省力的作用;同时,使用者施加的下压力减少,使用者受到的反作用力降低;另外,该压抵件的缓冲杆于缓冲槽中滑动,受到该基座凸部的止挡而消耗了该压抵件受到的反作用力,进而减少了压抵件施加于压杆的力,同时减轻了压杆施加于使用者的力,使该钢印机在使用上更为顺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剖面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未下压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下压过程的侧视示意图。图6C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完全下压状态的侧视示意图。[0022]图6D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压柄的受力示意图。[0023]图7A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未复位状态的侧视示意图。[0024]图7B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复位过程的侧视示意图。[0025]图7C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完全复位状态的侧视示意图。[0026]图8为公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立体组合示意图。[0027]图9A为公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未下压状态的侧视示意图。[0028]图9B为公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完全下压状态的侧视示意图。[0029]图9C为公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配合压印单元的压柄受力示意图。[0030]附图标号说明[0031]10基座11卡接槽[0032]12板部13枢接孔[0033]14滑槽15缓冲槽[0034]16凸部17定位槽[0035]18定位杆20压印单元[0036]21上模22下模[0037]30压柄31枢杆[0038]32第一推顶部33第二推顶部[0039]34勾部40压抵件[0040]41框体42位移槽[0041]43滑杆44压抵部[0042]45缓冲杆46C型挡片[0043]47限位扣48垫圈[0044]80压印单元81上模[0045]82下模90基座[0046]91卡接槽92压杆[0047]93枢杆94压抵件[0048]95挡杆[0049]Pl第一下压力P2第二下压力[0050]P3第三下压力Dl第一力臂[0051]D2第二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0053]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印机的压掣组件的数种具体实施例,其包含有一基座10、一压柄30及一压抵件40,进一步可提供一压印单元20组设而形成一钢印机,其中,该压印单元20包含有一上模21及一下模22。该基座10的前端设有一卡接槽11,该卡接槽11可供压印单元20组设,以及该卡接槽11上方间隔设有二板部12,该二板部12上设有对称的枢接孔13、滑槽14与缓冲槽 15,该基座10的滑槽14邻近枢接孔13,并位于枢接孔13与缓冲槽15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该基座10的缓冲槽15为一弧形槽,该缓冲槽15设有凸部16。此外,该基座 10进一步于该二板部12上设有对称的定位槽17,并提供一定位杆18可移动地跨设于该二定位槽17间。该压柄30以一枢杆31伸入该基座10的枢接孔13而枢接于基座10上,该压柄30 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顶部32及第二推顶部33,该第一推顶部32邻近该枢杆31,第二推顶部33邻近基座10的缓冲槽15。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该压柄30于该第二推顶部33上形成一可勾持定位杆18的勾部34。该压抵件40组设于该基座10并位于该压柄30下方。该压抵件40包含有一具有位移槽42的框体41,该框体41上设有一滑杆43,该滑杆43与压柄30的第一推顶部32连接且跨设于该基座10的滑槽14,该框体41上设有一抵接该上模21的压抵部44,以及枢设一缓冲杆45,该缓冲杆45伸入基座10的缓冲槽15与框体41的位移槽42,该缓冲杆45配合压柄30的第二推顶部33与基座10凸部16的缓冲杆45,以及该压抵件40的位移槽42 为一长槽。如图1、图2所示,该枢杆31、滑杆43与缓冲杆45的两侧端均设有一 C型挡片46。另如图3至图5所示,该枢杆31、滑杆43与缓冲杆45的中段处均卡设一限位扣 47,由此防止枢杆31、滑杆43与缓冲杆45滑脱出该基座10,并且限位扣47藏于基座10的二板部12之间,进一步提高了压掣组件的美观程度;另外该滑杆43上套设有二垫圈48,分别邻接该二板部12与压柄30。其中,使用者可将待压印物放置于该压印单元20的上模21与下模22之间,并对压柄30施加一第一下压力Pl。请参阅图6A、图6B、图6C与图6D所示,压柄30所受到的第一下压力Pl产生一力矩,使该压柄30以枢杆31为中心转动,该压柄30的第一推顶部32连同转动,以一第二下压力P2推动连接压抵件40的滑杆43于该基座10的滑槽14中移动, 并且该第二推顶部33进一步抵靠该缓冲杆45,并以一第三下压力P3推动连接该压抵件40 的缓冲杆45于缓冲槽15中移动。在上述结构中,第一下压力P1、第二下压力P2与第三下压力P3产生的力矩相同, 又因第一下压力Pl的力臂大于第三下压力P3的力臂,第三下压力P3的力臂大于第二下压力P2的力臂,所以,该第一下压力Pl小于第三下压力P3,第三下压力P3小于第二下压力 P2。在压印过程中,该压抵件40受到第二下压力Pl与第三下压力P3,使该压抵部44推压该上模21,使上模21与下模22压印该待压印物。请参阅图7A、图7B、图7C,在使用者施加的第一下压力Pl减少或移除时,该压抵部44受到该压印单元20的反作用力而使压抵件40上移。在上移过程中,该压抵件40的缓冲杆45于缓冲槽15滑动,受到该基座10凸部16的止挡而消耗了该压抵件40受到的反作用力,进而减少了压抵件施加于压柄30的力,同时减轻了压柄30施加于使用者的力。
6[006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利用该压柄30上设置的第一推顶部 32与第二推顶部33,可有效地增加压抵件40下压该上模21的力量,既省力又可达到优良的钢印压制效果;另外,该基座10上凸部16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消耗该压印单元20施加于该压抵件40、压柄30的反作用力,达到缓冲的效果。所以该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在使用上具有省力、便利与顺手的优点,故有利于产业的利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其前端设有一卡接槽,该卡接槽上方间隔设有二板部,该二板部上设有对称的枢接孔、滑槽与缓冲槽,缓冲槽内设有凸部;一压柄,以一枢杆伸入枢接孔而枢接于基座上,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顶部及第二推顶部,该第一推顶部邻近该枢杆,第二推顶部邻近基座的缓冲槽;以及一压抵件,其组设于该基座并位于该压柄下方,该压抵件包含有一具有位移槽的框体, 该框体上设有一滑杆,该滑杆与压柄的第一推顶部连接且跨设于该基座的滑槽,该框体上设有压抵部,以及枢设一缓冲杆,该缓冲杆伸入基座的缓冲槽与框体的位移槽,通过压柄的第二推顶部推动压抵件的缓冲杆,使其缓冲杆于缓冲槽内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滑槽邻近枢接孔, 并位于枢接孔与缓冲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缓冲槽为一弧形槽,该压抵件的位移槽为一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该二板部上设有对称的定位槽,一定位杆能够移动地跨设于所述对称的定位槽之间,该压柄于第二推顶部上而形成一能够勾持定位杆的勾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该二板部上设有对称的定位槽,一定位杆能够移动地跨设于所述对称的定位槽之间,该压柄于第二推顶部上形成一能够勾持定位杆的勾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枢杆、滑杆与缓冲杆的两侧端均设有一C型挡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枢杆、滑杆与缓冲杆的中段处均卡设一限位扣,且限位扣位于基座的二板部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钢印机的压掣组件,其包括一供压印单元组设的基座、一枢设于该基座上的压柄、以及一枢设于该基座上的压抵件,且该压抵件位于该压柄下并邻贴该压印单元,其中,该压柄受一下压力,通过力矩使该压柄以其第一推顶部与第二推顶部推动该压抵件,以增加下压该压抵件的力量,使该压抵件压抵该压印单元;另外当该下压力减少时,该压抵件受到该压印单元的反作用力而上移,在此过程中受到该基座的缓冲槽中凸部的止挡,消耗了该压抵件受到的反作用力,同时减轻压杆的上移力量,从而使该钢印机在使用上更为省力、顺手。
文档编号B41K3/62GK201950975SQ20102063945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4日
发明者施旭昇 申请人:三胜文具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