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3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纸辊和记录头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合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直以来已知的打印机,已知一种在箱体内部具有记录头和与其抵接的压纸辊,记录头对由压纸辊送出的记录纸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在记录纸的安置时和堵塞处理时,或者,记录头和压纸辊等的维修时和更换时等等,在箱体内部成为记录头和压纸辊依然抵接的状态,因而操作性差。针对该点,期望为能够使记录头和压纸辊相互离开,使它们分别露出于箱体外部的结构。尤其是,由于记录头具有多个记录元件(发热元件等),因而优选以不损伤输入用于选择性地驱动各记录元件的记录信号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的方式固定于箱体侧。即,期望为依然将记录头固定于箱体侧,使压纸辊从记录头离开并引出至外部的结构。作为响应这些需求的打印机,提供了一些打印机,这些打印机的结构为压纸辊装卸自如,在装配时,在相对于记录头以规定的压力抵接的状态下,保持该压纸辊。作为1个示例,已知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具有限制部件和固定框架,利用它们能够容易地装卸压纸辊,而且在装配时能够一边防止压纸辊无意地脱落,一边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的保持(参照专利文献1)。限制部件具有压纸辊的轴部所嵌入的联接部,经由该联接部以不能够脱离的方式组合于压纸辊。但是,限制部件与压纸辊同轴,相对于该压纸辊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组合。此外,相对旋转以外的动作,是与压纸辊一体地移动。另外,在该限制部件设置有突起状的卡合部。另一方面,固定框架固定于箱体的基体,具有第1凹部和第2凹部。第1凹部是用于在压纸辊的轴部插入时,使压纸辊与记录头抵接而位于可记录状态的凹部。第2凹部是用于在压纸辊的轴部插入第1凹部内的状态下,当固定框架的突起部插入时,保持该突起部的凹部。在这样地构成的打印机中,在装配压纸辊的情况下,在将压纸辊的轴部插入第1 凹部内并进行保持之后,使限制部件相对于压纸辊相对旋转,将突起部插入第2凹部内并进行保持。由此,在压纸辊与记录头抵接的可记录状态下,能够可靠地保持该压纸辊。尤其是,利用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等,即使施加外力,也能够防止压纸辊从第1凹部脱离,或压纸辊和突起部从第1凹部和第2凹部同时脱离。因此,成为压纸辊难以无意地脱落的设计。所以,能够以高可靠性保持压纸辊。另一方面,在卸下压纸辊的情况下,使限制部件相对于压纸辊相对旋转(沿与方才相反的方向旋转),使突起部从第2凹部内脱离,然后,使压纸辊的轴部从第1凹部内脱离。由此,能够卸下压纸辊。这样,仅通过使限制部件旋转并将突起部插入第2凹部内或从第2凹部内脱离的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装卸压纸辊,因而装卸操作性优异。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43768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与各种电子设备等同样,对于打印机也要求今后的进一步小型化。因此,要求尽可能地简化打印机的结构,或将各构成部件设计为小型。尤其是,对记录纸进行送纸的压纸辊,在打印机的构成部件中尺寸大,占据打印机的比例大,因而使该压纸辊尽可能地细径化容易与打印机的小型化相联系。关于该点,在上述现有的打印机中,在结构上难以使压纸辊的直径变小,还有改良的余地。即,在压纸辊的轴部,限制部件的联接部同轴地嵌入。所以,在使压纸辊的直径变小的情况下,与此相伴的是,必须使联接部的外径变小。然而,为了使联接部相对于轴部不晃动等地可靠地嵌入,在构造上必须确保某种程度的外径。所以,使压纸辊的直径进一步细径化是实际上困难的现状。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而且,在装配时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的保持,并且,实现压纸辊的细径化,容易使整体小型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手段。(1)本发明的打印机是记录头和压纸辊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合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摇动部件,具有枢轴支撑上述压纸辊的轴承部,在枢轴支撑该压纸辊的状态下摇动自如地安装于压纸框架;闭锁部件,在能够围绕相对于上述压纸辊的压纸轴不同轴且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状态下,与上述摇动部件联接;突起部,形成在上述闭锁部件,伴随着闭锁部件的旋转而围绕上述旋转轴线旋转移动;以及固定框架,安装有上述记录头,在上述固定框架形成有第1凹部和第2凹部,上述轴承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第1凹部,将上述压纸辊保持在与上述记录头相对的位置,在轴承部嵌入该第1凹部内之后,通过上述闭锁部件的旋转而将上述突起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该第2凹部,上述轴承部,在上述突起部嵌入上述第2凹部内时不能从上述第1凹部内脱离,并且,在突起部从第2凹部内脱离之后,能够从第1凹部内脱离。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能够迅速地组合压纸辊和记录头,或者迅速地分离两者而解除组合。首先,在装配压纸辊的情况下,将枢轴支撑压纸辊的摇动部件的轴承部插入并嵌入固定框架的第1凹部内。此时,摇动部件相对于压纸框架摇动自如地安装,因而能够使轴承部顺利地嵌入第1凹部内。而且,通过将轴承部嵌入第1凹部内,能够将压纸辊保持在与记录头相对的位置,能够安置为可印刷状态。接着,使与摇动部件联接的闭锁部件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将突起部插入并嵌入第2 凹部内。由此,完成压纸辊的装配,并且,能够使轴承部不能从第1凹部内脱离。尤其是,即使从记录头或记录纸等对压纸辊施加外力,也能够防止轴承部从第1 凹部内脱离,因而在装配时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的保持。此外,突起部比轴承部更难以受到外力,因而难以无意地从第2凹部内脱离。所以,在这方面,也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的保持。另一方面,在使压纸辊从记录头分离的情况下,使闭锁部件沿与方才相反的方向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使突起部从第2凹部内脱离。接着,使轴承部从第1凹部内脱离。由此, 能够使压纸辊从记录头分离。这样,通过仅进行轴承部向第1凹部内的嵌入/脱离和利用闭锁部件的旋转动作的突起部向第2凹部内的嵌入/脱离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所以,如上所述,能够迅速地组合压纸辊和记录头,或者迅速地分离两者而解除组合。另外,闭锁部件以能够围绕相对于压纸辊的压纸轴不同轴的旋转轴线旋转的状态联接于摇动部件。因此,与闭锁部件的旋转轴线和压纸轴同轴的现有技术不同,即使分别地自由地设计压纸辊和闭锁部件,也难以相互造成影响。所以,能够提高压纸辊和闭锁部件的设计自由度。而且,压纸辊的形状难以对闭锁部件的强度和动作造成影响,因而能够实现压纸辊的细径化。所以,容易实现整体的小型化。(2)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在上述摇动部件形成有旋转轴部,该旋转轴部沿着上述旋转轴线向上述压纸辊侧突出,上述闭锁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包嵌于上述旋转轴部。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闭锁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包嵌于形成在摇动部件的旋转轴部,因而难以产生晃动等,平滑地旋转。所以,能够勾挂较少地使突起部顺利地嵌入第2 凹部内或从第2凹部内脱离,能够更顺利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另外,旋转轴部向压纸辊侧突出,因而能够使闭锁部件以位于与压纸辊相同的一侧的状态联接于摇动部件。在假设闭锁部件夹着摇动部件而位于与压纸辊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摇动部件的厚度,因而与压纸轴平行的打印机的横宽方向容易变长。然而, 由于使闭锁部件位于与压纸辊相同的一侧,因而不需要考虑上述问题,容易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3)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在上述压纸框架和上述闭锁部件之间,设置有驱使部件,该驱使部件以沿上述突起部接近上述第2凹部内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使闭锁部件。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闭锁部件被驱使部件驱使,因而在将轴承部嵌入第1凹部内之后,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突起部顺利地嵌入第2凹部内。所以,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压纸辊的装配。另外,在装配压纸辊之后,闭锁部件由于驱使部件的驱使而成为难以沿突起部从第2凹部内脱离的方向旋转的状态。所以,能够使突起部更难以无意地从第2凹部内脱离,能够提高装配时的压纸辊的保持可靠性。(4)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具备限制上述驱使部件使上述闭锁部件旋转的旋转量的限制部件。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在装配压纸辊之前的阶段,能够限制驱使部件使闭锁部件过度地旋转的情况。所以,能够不被突起部影响地将轴承部容易地嵌入第1凹部内。(5)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具有基体部件,将卷绕有向上述记录头和上述压纸辊之间供给的记录纸的卷纸收纳;以及盖部件,相对于该基体部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联接,上述固定框架安装于上述基体部件,上述压纸框架安装于上述盖部件。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能够与压纸辊的装卸操作连动地进行盖部件的开闭,因而使用容易,而且能够容易地将从卷纸拉出的记录纸安置在压纸辊和记录头之间。
另外,压纸辊的装卸也兼用作盖部件的锁定和其解除,因而不需要设置用于其锁定和其解除的专用的部件,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6)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在上述盖部件设置有操作杆,该操作杆使上述闭锁部件围绕上述旋转轴线旋转。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能够经由操作杆而使闭锁部件旋转,因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尤其是,操作杆设置于盖部件,因而能够与操作杆的操作同时地以一系列的动作进行盖部件的开闭,能够提高操作性。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而且,在装配时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的保持。另外,能够实现压纸辊的细径化,容易使整体小型化。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实施方式的侧面图,是显示压纸单元和本体单元组合的状态的图。图2是从图1所示的状态起解除压纸单元和本体单元的组合且盖部件大幅地打开的状态的侧面图。图3是固定于图2所示的盖部件的内面的状态的压纸单元的正面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看的压纸单元和盖部件的侧面图。图5是沿着图3所示的B-B线的压纸单元的上面图。图6是从压纸框架侧观看压纸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C-C线的压纸单元的部分截面立体图。图8是从图2所示的箭头D方向观看的本体单元的侧面图。图9是图1所示的状态的摇动部件周边的放大图,是显示轴承部嵌入第1凹部内且固定销嵌入第2凹部内的状态的图。图10是显示从图9所示的状态起固定销从第2凹部内拔出的状态的图。图11是显示从图10所示的状态起轴承部和固定销以从第1凹部和第2凹部离开的方式移动的状态的图。图12是显示从图11所示的状态起轴承部和固定销以从第1凹部和第2凹部进一步离开的方式移动的状态的图。图13是显示从图12所示的状态起轴承部从第1凹部完全地脱离的状态的图。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压纸单元的变形例的上面图。符号说明R. · ·卷纸P...记录纸Li···压纸轴L2...旋转轴线1...打印机10...基体部件11...盖部件14. · ·操作杆
20..压纸框架
21..压纸辊
22..摇动部件
22a..摇动部件的轴承部
22b..摇动部件的旋转轴部
23..闭锁部件
31a..闭锁部件的突起部(固定销)
35..扭转弹簧(驱使部件)
36..限制部件
40..固定框架
42..热敏头(记录头)
45..第1凹部
46..第2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机的一个示例,以热敏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组合的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以及收纳卷绕有记录纸P的卷纸R的箱体4。此外,图1是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的状态的打印机1的整体侧面图。图 2是显示从图1所示的状态起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分离的状态的整体侧面图。首先,说明箱体4。本实施方式的箱体4由基体部件10和经由旋转轴12可开闭(可旋转)地联接于基体部件10的盖部件11构成。基体部件10由树脂材料等形成为上方开口的箱型,在内部收纳卷纸R。盖部件11 与基体部件10同样地由树脂材料形成,承担在开状态时使基体部件10的开口露出,在闭状态时覆盖基体部件10的开口的作用。此外,盖部件11的锁定和其解除通过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的装卸而进行。另外,盖部件11形成为超过基体部件10而延伸至外侧(在图1和图2中,相对于纸面为左侧),在该延伸的部分的内面,安装有压纸单元2。此外,超过基体部件10而延伸至外侧的盖部件11的前端部Ila向下方弯曲,从外侧覆盖压纸单元2的一部分。另外,在盖部件11的表面侧,经由旋转轴13可旋转地联接有操作杆14。在后面对该操作杆14进行说明。接着,说明压纸单元2。如图3和图6所示,压纸单元2由安装于盖部件11的内面的压纸框架20、对记录纸P进行送纸的压纸辊21、摇动部件22以及可旋转地联接于该摇动部件22的闭锁部件23 构成,该摇动部件22具有枢轴支撑该压纸辊21的轴承部22a,在枢轴支撑该压纸辊21的状态下,摇动自如地安装于压纸框架20。此外,图3是固定于盖部件11的内面的状态的压纸单元2的正面图。图4是从图3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看的压纸单元2和盖部件11的侧面图。图5是沿着图3所示的B-B 线的压纸单元2的上面图。图6是从压纸框架20侧观看压纸单元2的外观立体图。如图3所示,压纸框架20以比盖部件11的横宽小一些的横宽形成为大致板状,由螺丝等连结机构以与盖部件11的内面的大部分重合的方式安装。在压纸框架20的一端侧(旋转轴13侧)的两侧,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形成有向压纸辊21侧突起的第1止动爪20a。另外,在压纸框架20的另一端侧(盖部件11的前端部Ila侧)的两侧,形成有沿与压纸辊21的压纸轴Ll平行的方向突起的第2止动爪 20b。如图3至图6所示,压纸辊21是沿着压纸轴Ll延伸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辊,压纸轴21a从两端部突出。而且,如上所述,该压纸辊21被摇动部件22枢轴支撑。摇动部件22以夹着压纸辊21的方式配设,根部侧旋转自如地联接于从压纸框架 20的两侧沿与压纸轴Ll平行的方向突出的联接销20c。由此,摇动部件22围绕该联接销 20c自如地摇动。摇动部件22的前端侧为轴承部22a,分别枢轴支撑从压纸辊21的两端部突出的压纸轴21a。由此,压纸辊21被摇动部件22枢轴支撑,并且,经由该摇动部件22而联接于压纸框架20。另外,在摇动部件22的中间部(根部侧和作为轴承部2 的前端侧之间的大致中间),形成有沿着相对于压纸轴Ll不同轴且平行的旋转轴线L2向压纸辊21侧突出的旋转轴部22b。该旋转轴部22b作为后述的闭锁部件23的联接板31可旋转地包嵌的轴部而起作用。此外,在压纸轴21a的一方,夹着摇动部件22而固定有从动齿轮25。该从动齿轮 25在将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时,与后述的压纸用齿轮系50啮合,被传递旋转力而进行旋转。由此,压纸辊21伴随着该从动齿轮25的旋转而围绕压纸轴Ll旋转,能够对从卷纸R拉出的记录纸P进行送纸。闭锁部件23由基部30和平面视图呈扇形状的联接板31构成,该基部30配设在压纸辊21的下侧,形成为与压纸辊21大致相同的长度,该联接板31连接设置于该基部30 的两端部,可旋转地与摇动部件22联接。在基部30的中央部,如图3所示,后述的操作杆14的爪部14b所进入并接触的凹部30a在横宽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2个。如图3至图6所示,联接板31的一部分形成为环状,该部分可旋转地包嵌于上述摇动部件22的旋转轴部22b。由此,闭锁部件23,相对于摇动部件22以能够围绕与压纸轴 Ll不同轴的旋转轴线L2旋转的状态联接。另外,在联接板31形成有固定销(突起部)31a,该固定销沿与压纸轴Ll平行的方向突出,伴随着闭锁部件23的旋转而围绕旋转轴线L2旋转移动,并且,在联接板31形成有向压纸框架20侧突出的卡合突起31b。此外,从旋转轴线L2至固定销31a的外缘的距离为距离T (参照图4),与闭锁部件 23的旋转无关地始终一定。如图6和图7所示,这样地构成的闭锁部件23被扭转弹簧(驱使部件)35驱使, 从而沿固定销31a接近后述的第2凹部46内的方向,即从压纸框架20离开的方向(以下称为锁定方向Dl)旋转。此外,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C-C线的压纸单元2的部分截面立体图。扭转弹簧35配设在压纸框架20和闭锁部件23之间。具体而言,扭转弹簧35被包嵌在形成于压纸框架20侧的支撑销20d,并且,一端侧嵌入形成于支撑销20d的根部侧的槽部20e内,另一端侧与闭锁部件23的基部30的背面侧进行背接触,驱使闭锁部件23。 由此,闭锁部件23成为被驱使的状态,从而以旋转轴线L2为中心而沿上述锁定方向Dl旋转。此时,如图4所示,形成于联接板31的卡合突起31b与压纸框架20侧的第1止动爪20a卡合,从而限制了旋转量,使得闭锁部件23不过度地旋转。由此,在使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之前,固定销31a不从压纸框架20过度地离开。这些第1止动爪20a和卡合突起31b作为限制被扭转弹簧35驱使的闭锁部件23 的旋转量的限制部件36而起作用。另外,伴随着被扭转弹簧35驱使的闭锁部件23,摇动部件22沿锁定方向Dl摇动, 但与形成在压纸框架20侧的第2止动爪20b接触,限制了向锁定方向Dl的摇动量。由此, 设计成,在使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之前,压纸辊21不向盖部件11的前端部Ila侧过度移动。但是,如图2和图4所示,利用可旋转地联接于盖部件11的表面的操作杆14,使上述闭锁部件23沿固定销31a从后述的第2凹部46内脱离的方向,即接近压纸框架20的方向(以下称为解除方向D2)旋转。即,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杆14,作为使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的组合分离且使盖部件11成为开状态的打开杆而起作用。详细地进行说明,该操作杆14形成为侧面视图呈J形状,位于盖部件11的前端部 Ila侧的前端侧为操作端14a。另一方面,操作杆14的基端侧经由旋转轴13而与盖部件11 联接,并且,爪部14b在盖部件11的内面侧从该联接的部分向着闭锁部件23延伸。而且, 该爪部14b以进入形成于基部30的凹部30a内的方式与该基部30接触(参照图3)。这样,爪部14b与基部30接触,因而,如果经由操作端1 对操作杆14进行上拉操作(开操作),则该操作杆14以旋转轴13为中心而旋转,爪部14b将基部30向压纸框架20侧按压。由此,闭锁部件23的固定销31a向着接近压纸框架20的解除方向D2而围绕旋转轴线L2旋转。接着,说明本体单元3。如图1、图2以及图8所示,本体单元3由安装于基体部件10的固定框架40和经由热敏头支撑体41而安装于该固定框架40的热敏头(记录头)42构成,以与压纸单元2 相向的方式配设。此外,图8是从图2所示的箭头D方向观看的本体单元3的侧面图。固定框架40由框架本体部40a以及与该框架本体部40a的两侧连接设置且相互相向的相对壁部40b形成为平面视图呈U形状,由螺丝等连结机构安装于基体部件10。热敏头42具有与压纸轴Ll平行地线状地排列的图中未显示的多个发热元件,贴附在热敏头支撑体41的前面。在该热敏头42,连接有图中未显示的柔性基板,输入用于选择性地驱动各发热元件的驱动信号。热敏头支撑体41摇动自如地安装于固定框架40。在此,在热敏头支撑体41和框架本体部40a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43,该螺旋弹簧43驱使热敏头支撑体41,在组合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时使热敏头42压接于压纸辊21。由此,在印刷时,能够一边对记录纸 P进行可靠的印刷,一边进行送纸。此外,在热敏头支撑体41的两端,形成有限制销41a,限制销41a进入形成于固定框架40侧的槽部44内。因此,热敏头支撑体41的摇动量被限制,从而不过度地摇动。在固定框架40的相对壁部40b,形成有第1凹部45和第2凹部46,摇动部件22 的轴承部2 可脱离地嵌入该第1凹部45,将压纸辊21保持在与热敏头42相对的位置, 在轴承部2 嵌入该第1凹部45内之后,通过闭锁部件23的旋转而将固定销31a嵌入第 2凹部46。尤其是,摇动部件22的轴承部2 在固定销31a嵌入第2凹部46内时不能从第 1凹部45内脱离,并且,在固定销31a从第2凹部46内脱离之后,能够从第1凹部45内脱
1 O详细地说明这些第1凹部45和第2凹部46。首先,如图9所示,第1凹部45形成为,在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分别嵌入第1 凹部45和第2凹部46内时,一部分的内周缘妨碍摇动部件22以联接销20c为中心而旋转。 由此,在固定销31a嵌入第2凹部46内的状态下,轴承部2 不能从第1凹部45内脱离。此外,图9是图1所示的状态的摇动部件22周边的放大图,是显示轴承部2 嵌入第1凹部45内且固定销31a嵌入第2凹部46内的状态的图。另外,如上所述,轴承部2 被第1凹部45的内周缘阻碍而妨碍摇动,因而在固定销31a嵌入第2凹部46内的状态下,为了从第1凹部45内脱离,必须沿作为第1凹部45 的开口方向的箭头D3方向移动。然而,第2凹部46形成为一部分的内周缘妨碍固定销31a 沿该箭头D3方向移动。所以,只要固定销31a由于该内周缘而不能沿箭头D3方向移动,轴承部2 就也不能沿箭头D3方向移动。由此,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不可能同时从第1凹部45内和第2凹部46内脱离。但是,第2凹部46以固定销31a能够以旋转轴线L2为中心而沿解除方向D2移动的方式形成有开口。所以,通过使闭锁部件23以旋转轴线L2为中心而沿解除方向D2旋转, 从而能够使固定销31a容易地从第2凹部46内脱离。而且,在该固定销31a从第2凹部46 内脱离之后,能够容易地使轴承部2 从第1凹部45内脱离。这样,构成为,仅按照在最初使固定销31a从第2凹部46内脱离之后,使轴承部 22a从第1凹部45内脱离的顺序,就能够使压纸辊21从固定框架40分离,即,使压纸单元 2和本体单元3分离。另外,如图8所示,与从动齿轮25啮合的压纸用齿轮系50以配设在一方的相对壁部40b的外侧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框架40。这些压纸用齿轮系50通过固定在固定框架40的背面侧的压纸用驱动电动机51的驱动而旋转,承担将该旋转力传递至从动齿轮25的作用。此外,压纸用齿轮系50被齿轮罩52保护。接着,说明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打印机1的工作。首先,如图1所示,说明在基体部件10的内部收纳卷纸R,在记录纸P被拉出至外部的状态下成为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的状态的情况。此时,盖部件11成为覆盖基体部件10的开口的闭状态,通过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的组合而锁定。因此,只要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不分离,盖部件11就不成为开状态。另外,记录纸P成为夹在压纸辊 21和被该压纸辊21按压的热敏头42之间的状态。在此,在对记录纸P进行各种信息的印刷的情况下,与驱动压纸用电动机51同时地使热敏头42工作。首先,如果驱动压纸用电动机51,则其旋转力经由压纸用齿轮系50而传递至从动齿轮25,因而压纸辊21旋转。由此,对夹在压纸辊21和热敏头42之间的记录纸P进行送纸。另一方面,通过热敏头42的工作,使得多个发热元件发出适当的热。由此,能够对于被送纸的记录纸P清楚地印刷各种文字和图形等。尤其是,在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摇动部件22的轴承部2 嵌入第1凹部45内,闭锁部件23的固定销31a嵌入第2凹部46内。因此,在印刷中,即使从热敏头42或记录纸P等对压纸辊21传递外力,也能够防止轴承部2 从第1 凹部45内脱离,因而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21的保持。由此,能够正确地对记录纸P 进行送纸,而且能够不产生飞白或渗透等地进行印刷。此外,固定销31a即使在印刷中从压纸辊21或记录纸P等受到外力,闭锁部件23 也难以无意地旋转而从第2凹部46内脱离。所以,在这方面,也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压纸辊21的保持。尤其是,闭锁部件23由于扭转弹簧35的驱使而成为难以沿固定销31a从第2凹部46内脱离的解除方向D2旋转的状态。所以,在印刷中,成为固定销31a难以无意地从第 2凹部46内脱离的状态。在这方面,也能够可靠地进行压纸辊21的保持。接着,说明解除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的组合,使压纸辊21从热敏头42分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首先上拉操作杆14的操作端14a,使该操作杆14围绕旋转轴13旋转。于是,操作杆14的爪部14b向压纸框架20侧以抵抗扭转弹簧35的力按压闭锁部件23 的基部30。因此,如图10所示,闭锁部件23以旋转轴线L2为中心而沿解除方向D2旋转, 固定销31a从第2凹部46内脱离。由此,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均成为能够沿作为第1凹部45的开口方向的箭头 D3方向移动的状态。S卩,成为盖部件11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而且,在上拉操作杆14的同时,使盖部件11围绕旋转轴12旋转而进行开动作,由此,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均沿作为第1凹部45的开口方向的箭头D3方向移动。由此, 轴承部22a开始渐渐地从第1凹部45内脱离。此时,摇动部件22以根部侧为中心而适当摇动,而且闭锁部件23围绕旋转轴线L2而适当旋转,因而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不发生勾挂等地沿箭头D3方向顺利地移动。然后,如果进一步进行盖部件11的开动作,则如图11和图12所示,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进一步移动。而且,伴随着随后的进一步的盖部件11的开动作,能够如图13所示地使轴承部2 从第1凹部45内完全地脱离。此时,闭锁部件23的卡合突起31b与压纸框架20侧的第1止动爪20a卡合。由此,能够限制被扭转弹簧35驱使的闭锁部件23过度地旋转。另外,摇动部件22 也同样地与压纸框架20侧的第2止动爪20b接触,因而能够限制摇动部件22和压纸辊21共同过度地摇动。这样,通过使轴承部2 从第1凹部45内完全地脱离,能够解除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的组合,使压纸辊21从热敏头42分离。随后,通过如图2所示地使盖部件11大幅地打开,从而能够进行卷纸R的更换或各种维修等。接着,说明装配压纸辊21,使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组合的情况。在该情况下, 基本上是与上述运动相反的运动。首先,在如图2所示使盖部件11大幅地打开的状态下,将记录纸P预先拉出某种程度的长度。随后,关闭盖部件11,如图13所示,使固定销31a与固定框架40的相对壁部 40b接触。然后,从该状态起进一步关闭盖部件11,如图12所示,将轴承部2 插入第1凹部45内。此时,伴随着盖部件11的闭动作,固定销31a —边与固定框架40的相对壁部40b 接触,一边移动,并且,伴随着盖部件11的闭动作,闭锁部件23以抵抗扭转弹簧35的力以旋转轴线L2为中心而沿解除方向D2旋转。由此,卡合突起31b成为从第1止动爪20a离开的状态。另外,伴随着闭锁部件23的旋转,摇动部件22沿从第2止动爪20b离开的方向摇动,因而容易将轴承部2 顺利地插入第1凹部45内。然后,通过进一步关闭盖部件11,如图11所示,能够使轴承部2 和固定销31a均一边与固定框架40的相对壁部40b接触,一边移动,随后,如图10所示,能够将轴承部2 嵌入第1凹部45内。然后,如果从该状态起进一步关闭盖部件11,则图9所示,固定销31a 自动地插入并嵌入第2凹部46内。S卩,闭锁部件23被扭转弹簧35驱使,因而如果固定销 31a到达第2凹部46的开口,则该固定销31a自动地嵌入第2凹部46内。由此,能够完成压纸辊21的装配,安置为可印刷状态,并且,能够成为轴承部2 不能从第1凹部45内脱离的状态。另外,能够在闭状态下锁定盖部件11。即,能够成为图 1所示的状态。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通过轴承部22a向第1凹部45内的嵌入 /脱离和利用闭锁部件23的旋转动作的固定销31a向第2凹部46内的嵌入/脱离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纸辊21的装卸操作。所以,能够迅速地组合压纸辊21和热敏头 42 (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或者迅速地分离两者而解除组合。而且,闭锁部件23被扭转弹簧35施力,因而在将轴承部2 嵌入第1凹部45内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固定销31a顺利地嵌入第2凹部46内。所以,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压纸辊21的装配。另外,在组合压纸单元2和本体单元3并装配压纸辊21时,只要不是有意地使固定销31a从第2凹部46内脱离,轴承部2 就不从第1凹部45内脱离,因而能够以高可靠性保持压纸辊21。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记录纸P的送纸和印刷,能够提高打印机1的可靠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闭锁部件23以能够围绕相对于压纸辊21的压纸轴Ll不同轴的旋转轴线L2旋转的状态联接于摇动部件22。因此,与闭锁部件23的旋转轴线L2和压纸轴Ll同轴的现有技术不同,即使分别自由地设计压纸辊21和闭锁部件23,也难以对对方侧造成影响。所以,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尤其是,压纸辊21的形状和尺寸等难以对闭锁部件23的强度和动作造成影响,因而能够实现压纸辊21的细径化。所以,容易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闭锁部件23可旋转地包嵌于形成在摇动部件22的旋转轴部22b,因而难以产生晃动等,更平滑地旋转。所以,能够勾挂较少地使固定销31a顺利地嵌入第2凹部46内或从第2凹部46内脱离,能够顺利地进行压纸辊21的装卸操作。另外,旋转轴部22b向压纸辊21侧突出,因而能够使闭锁部件23以位于与压纸辊 21相同的一侧的状态联接于摇动部件22。在假设闭锁部件23夹着摇动部件22而位于与压纸辊21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摇动部件22的厚度,因而与压纸轴Ll平行的打印机1的横宽方向容易变长。然而,由于能够使闭锁部件23位于与压纸辊21相同的一侧, 因而不需要考虑上述问题,容易实现小型化。再者,能够与压纸辊21的装卸操作连动地进行盖部件11的开闭,因而使用容易, 而且能够容易地将从卷纸R拉出的记录纸P安置在压纸辊21和热敏头42之间。另外,压纸辊21的装卸也兼用作盖部件11的锁定和其解除,因而不需要设置用于其锁定和其解除的专用的部件,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再者,能够经由操作杆14而使闭锁部件23旋转,因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压纸辊21 的装卸操作。尤其是,操作杆14设置于盖部件11,因而能够与操作杆14的操作同时地以一系列的动作进行盖部件11的开闭,能够提高操作性。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更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基体部件10和盖部件11构成的箱体4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不设置。即,即使仅由本体单元3和压纸单元2构成,作为打印机也充分地起作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摇动部件22的旋转轴部22b形成为向压纸辊21侧突出,但并不限于该情况,也可以形成为向与压纸辊21相反的一侧的外侧突出。在该情况下, 闭锁部件23以夹着摇动部件22而位于与压纸辊21相反的一侧的状态联接于该摇动部件 22,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但是,从尽可能地抑制横宽而实现打印机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构成。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设计摇动部件22的长度和旋转轴部22b的位置、尺寸等,使得闭锁部件23的联接板31配设在压纸辊21和压纸框架20之间。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抑制横宽,实现打印机1的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记录头和压纸辊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组合,具备摇动部件,具有枢轴支撑所述压纸辊的轴承部,在枢轴支撑该压纸辊的状态下摇动自如地安装于压纸框架;闭锁部件,在能够围绕相对于所述压纸辊的压纸轴不同轴且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摇动部件联接;突起部,形成在所述闭锁部件,伴随着闭锁部件的旋转而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移动;以及固定框架,安装有所述记录头,在所述固定框架形成有第1凹部和第2凹部,所述轴承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所述第1凹部,将所述压纸辊保持在与所述记录头相对的位置,在轴承部嵌入该第1凹部内之后,通过所述闭锁部件的旋转而将所述突起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该第2凹部,所述轴承部,在所述突起部嵌入所述第2凹部内时不能从所述第1凹部内脱离,并且, 在突起部从第2凹部内脱离之后,能够从第1凹部内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摇动部件形成有旋转轴部,该旋转轴部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向所述压纸辊侧突出,所述闭锁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包嵌于所述旋转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纸框架和所述闭锁部件之间,设置有驱使部件,该驱使部件以沿所述突起部接近所述第2凹部内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使闭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限制所述驱使部件使所述闭锁部件旋转的旋转量的限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基体部件,将卷绕有向所述记录头和所述压纸辊之间供给的记录纸的卷纸收纳;以及盖部件,相对于该基体部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联接, 所述固定框架安装于所述基体部件, 所述压纸框架安装于所述盖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部件设置有操作杆,该操作杆使所述闭锁部件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纸辊的装卸操作,在装配时能够以高可靠性进行保持,实现压纸辊的细径化,使整体小型化。该打印机(1)具备摇动部件(22),具有枢轴支撑压纸辊(21)的轴承部(22a);闭锁部件(23),以能够围绕相对于压纸轴(L1)不同轴且平行的旋转轴线(L2)旋转的方式联接于摇动部件;突起部(31a),形成在闭锁部件;以及固定框架(40),安装有记录头(42),在固定框架形成有第1凹部(45)和第2凹部(46),轴承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第1凹部,将压纸辊保持在与记录头相对的位置,在轴承部嵌入之后,突起部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第2凹部,轴承部在突起部嵌入时不能从第1凹部内脱离,并且,在突起部脱离之后,能够从第1凹部内脱离。
文档编号B41J2/32GK102189813SQ2011100373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日
发明者内藤昭夫 申请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