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93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热能回收装置,特别是用于大中型印刷机烘干系统和热风干燥型设备中的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大中型印刷机的烘箱(或者其它热风干燥型设备)在完成烘干工作后,所排出的废气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温度,其中含有大量的热能。以大型凹版印刷机为例,凹版印刷机一般由多个色组组成,各色组根据均配备有ー组烘箱以快速烘干装饰纸表面的油墨。一般地,加热装置将空气升温到170度左右,然后利用风机将高温空气吹到被印刷材料表面使其干燥,烘箱的排风机将废气抽出,排放至空气中。此时废气的温度仍然较高(大约130°C-150°C),但是废气内含有大量水蒸汽以及可燃性气体,不能直接回收利用,因此浪费的能源也较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ー种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该装置应能有效地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并且具有结构简単、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装置包括一个立式布置的保温箱体,以及相互隔离的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所述排风管路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设置在保温箱体上部的右侧外排风引出接头、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ー组U型散热管,以及位于保温箱体顶部左侧的ー个外排风机;所述新风通道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位于保温箱体左侧箱壁上部的新风进风ロ、位于保温箱体内部的空气预热通道、安装在箱体顶部右侧的空气加热装置和干燥送风机以及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所述空气预热通道由保温箱体内壁和U型散热管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新风进风ロ设置有新风进风测温器,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测温器,所述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内设置有烘箱进风测温器;所述外排风引出接头内设置有烘箱排风测温器,所述外排风机内设置有外排风测温器。所述保温箱体内部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ー块用于分隔保温箱体内部空间的隔热板,该隔热板垂悬布置在U型散热管的中部凹陷处;所述U型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的空气隔板,U型散热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外排风引出接头与烘箱的排风ロ对接,所述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与烘箱的进风ロ对接。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箱,电加热箱内设置有ー组U型电热管。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室温空气从新风进风ロ被吸入新风通道,沿着U型散热管与保温箱体内壁的间隙流动,之后进入空气加热装置后被加热形成高温空气,再由干燥送风机经烘箱干燥引接头送入烘箱内对印制品进行烘干。前述高温空气完成烘干工作后,从外排风引出接头被吸入排风管路,从U型散热管流向外排风机后被排入空气中。在此过程中,高温空气在U型散热管的管壁与新风通道中的室温空气发生热交換,对其进行预热,高温空气中的大部分热量被回收利用。在上述过程中,新风进风测温器检测室温空气的温度,余热回收测温器检测预热后进入空气加热装置时的空气温度,烘箱进风测温器检测经过空气加热装置升温后进入烘箱时的空气温度,烘箱排风测温器检测经过烘干工作后的“废气”温度,外排风测温器检测排入空气中的“废气”的温度。使用时可根据各测温器的检测结果,调整空气加热装置的功率,从而将吹入烘箱内的空气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保证产品干燥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温废气从U型散热管内排出,室外新风与散热管外壁进行热量交換,使烘箱中排出的高温废气中的热量得以回收,并使余热再次进入烘箱利用,节能效果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和 使用也很方便,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散热管的横截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包括ー个立式布置的保温箱体3,以及安装在该保温箱体中的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所述排风管路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设置在保温箱体上部的右侧外排风引出接头15 (用于与烘箱的排风ロ对接)、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ー组U型散热管2,以及位于保温箱体顶部左侧的ー个外排风机19。所述ー组U型散热管由多排U型的散热管组成,每排U型散热管又包括多根尺寸逐渐减小的U型散热管组成(如图I所示,常规结构)。所述外排风引出接头与U形管的连接处,以及外排风机与U形管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空气隔板5以形成一条完整的排风管路,同时实现与新风通道的隔离。所述新风通道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位于保温箱体左侧箱壁上部的新风进风ロ 4 (配置有过滤网,数目及尺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位于保温箱体内部的空气预热通道、安装在箱体顶部右侧的空气加热装置和干燥送风机17以及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16 (与烘箱的进风ロ对接,以构成空气流通的回路),所述空气预热通道由保温箱体内壁和U型散热管之间的空隙形成。如图I所示,所述保温箱体内部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一块用于分割保温箱体内部空间的隔热板21,该隔热板垂悬布置在U型散热管的中部凹陷处,隔热板的上端固定在保温箱体的顶板上,前后两端均与保温箱体的内壁相连,下部与保温箱体的底板之间预留一端距离以利于空气流通,这样就将所述空气预热通道分割形成与所述U型散热管形状相匹配的U形,增长了空气预热通道的长度(所述的所有新风进风ロ均设置在隔热板左侧的保温箱体壁的上部),室温空气先从上往下流动,再从下往上流动进入空气加热装置,加大了室温空气与高温废气的热交换时间,使得高温废气中的热能更加回收利用,为加快热交换速度,所述U型散热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散热片14,如图3所示。所述新风进风ロ设置有新风进风测温器22,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测温器10,所述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内设置有烘箱进风测温器12 ;所述外排风引出接头内设置有烘箱排风测温器13,所述外排风机内设置有外排风测温器6。上述所有测温器均可连接至凹版印刷机的主机(省略不画),该主机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空气加热装置的功率以及干燥送风机和外排风机的转速。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箱8,电加热箱内设置有ー组U型电热管9,电加热箱的箱体内部可作为新风通道的空气通道。室温空气被预热后升高至一定温度(一般可升至80°C -130°C),使得空气加热装置消耗较少的能量即可将空气加热预定温度,可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例如,需将15°C的室温空气加热至150°C时,未配置余热回收装置的烘箱需要将其升温135°C,而配置本实用新型后最低只需升温80°C,节能效果十分显著。由此可见,所述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彼此隔离,互不相通,对印刷机的正常工作没有影响为进一歩防止热能流失,可将干燥送风机、外排风机、外排风引出接头、干燥送风机、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全部采用作保温处理。上述的U型散热管也可选用U型散热板、S型散热管(板)替换,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理,前述空气加热装置也可采用采用蒸汽加热、导热油加热或瓦斯加热,同样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所述的U型导热管、S型散热管(板)、所有风机、所有测温器以及空气加热装置均可外购获得。图中还有箱体底座I、吊环20、外排风门7、进烘箱干燥风门11。
权利要求1.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装置包括一个立式布置的保温箱体(3),以及相互隔离的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所述排风管路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设置在保温箱体上部的右侧外排风引出接头(15)、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的一组U型散热管(2),以及位于保温箱体顶部左侧的一个外排风机(19);所述新风通道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位于保温箱体左侧箱壁上部的新风进风口(4)、位于保温箱体内部的空气预热通道、安装在箱体顶部右侧的空气加热装置和干燥送风机(17)以及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16),所述空气预热通道由保温箱体内壁和U型散热管之间的空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设置有新风进风测温器(22),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测温器(10),所述进烘箱干燥弓丨入接头内设置有烘箱进风测温器(12);所述外排风引出接头内设置有烘箱排风测温器(13),所述外排风机内设置有外排风测温器(6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 内部的中心线位置设置有一块用于分割保温箱体内部空间的隔热板(21),该隔热板垂悬布置在U型散热管的中部凹陷处;所述U型散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的空气隔板,U型散热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散热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风引出接头与烘箱的排风口对接,所述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与烘箱的进风口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箱(8 ),电加热箱内设置有一组U型电热管(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目的是提供的装置应能有效地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节能效果显著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多用途隔离式热循环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节能装置包括一个保温箱体,排风管路和新风通道;排风管路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设置在保温箱体上部的右侧外排风引出接头、设置在保温箱体内的一组U型散热管,位于保温箱体顶部左侧的一个外排风机;新风通道包括依序接通的以下部件位于保温箱体左侧箱壁上部的新风进风口、位于保温箱体内部的空气预热通道、安装在箱体顶部右侧的空气加热装置和干燥送风机以及进烘箱干燥引入接头,空气预热通道由保温箱体内壁和U型散热管之间的空隙形成。
文档编号B41F23/04GK202399637SQ201120415959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刘国方 申请人:浙江美格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