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成像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249727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档成像系统和方法
文档成像系统和方法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主题总体上涉及到文档成像系统的技术,以及,更具体地,涉及到能够在 原始文档的所述记录图像中减少变化的文档成像系统,例如可以与电子文档存储系统结合 使用或者与印刷系统关联使用,例如,也涉及利用该文档成像系统使原始文档成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文档成像期间,随着原始文档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输送,在所述后沿到达所 述文档导板的远端的点之前,所述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将在导板表面上或者沿着导板表面 被支持。随着所述原始文档被输送到更远的下游,所述后沿变得不受支持并且下垂或者朝 着成像压印板移动。这种情况在本技术领域有时称作“边缘起翘” (“edge flick”),并且由 于在所述后沿变得不受所述文档导板支持时,正在成像的所述原始文档的部分的突然移动 可能导致横向的图像偏移。
在这样的操作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另外的图像差异是所述记录图像的一部分相比 于另一部分的变化(例如,明亮/阴暗水平)。所述图像差异已经被认为与所述原始文档的 后沿变得不受文档导板支持有关。尤其,一旦从文档导板脱离,所述原始文档的后沿被认为 在所述压印板上被支持。由此在曝光灯所发出的光的照明在角度和/或者其他方面以及所 述光沿着成像路径从原始文档的所述反射产生变化,在本技术领域有时该变化也称作“集 成空穴效应”。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提供了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能够分发单个的片材介质的片材 介质源和能够输出已标记的片材介质的片材介质出口。标记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片材 介质源和所述片材介质出口之间。该标记装置适于将通过所述片材介质源分发的所述单个 的片材介质生成已标记的片材介质。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可操作地转移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图 像到所述标记装置,以标记到单个片材介质上。所述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包括文档输送系统, 所述文档输送系统能够将相应的原始文档从第一输送位置穿过成像区输送到第二输送位 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上游,以 及在所述第二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后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下游。图像路径 从与所述标记装置光连通的所述成像区延伸。具有包括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的进口导板表 面的文档导板配置为可操作地关联于所述文档输送系统并且能够以第一角度将所述相应 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前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以至少第二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 所述后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所述第一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一距离的远边, 以及所述第二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二距离的远边。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 一距离。
一种印刷系统包括能够分发单个的片材介质的片材介质源;能够输出已标记的片 材介质的片材介质出口 ;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片材介质源和所述片材介质出口之间并且适于将通过所述片材介质源分发的所述单个的片材介质生成已标记的片材介质的标记装 置;以及,可操作地转移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图像到所述标记装置,以标记到单个片材介质上 的原始文档成像系统。所述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包括文档输送系统,该文档输送系统能够将 相应的原始文档从第一输送位置穿过成像区输送到第二输送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位 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上游,并且在所述第二输送位置,所述 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后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下游;图像路径,该图像路径从与所述标记装 置光连通的所述成像区延伸;具有进口导板表面的文档导板,该进口导板表面包括具有第 一坡道和至少第二坡道的多层坡道,该文档导板配置为可操作地关联于所述文档输送系统 并且能够以第一角度将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以至少第二角度将 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并且,其中所述至少第二角度比所述 第一角度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一 距离的远边,以及所述第二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二距离的远边;并且,所述第 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当所述后沿被引导逐渐接近所述成像区时,所述至少第二角度 呈逐步变浅的角度。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印刷系统进一步包括充分透明的成像压印板, 所述成像压印板配置成在所述成像区与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之间是光连通的,使得所述图像 路径通过所述成像压印板延伸;其中包含上表面的所述压印板在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坡道 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三角度;所述第二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四角度;以 及,所述第三角度比所述第四角度浅。


图1为包括与本公开的主题一致的文档成像系统的典型的印刷系统的原理/Jn ο
图2和图3为说明与本公开的主题一致的文档成像系统的一个实例的侧视示意 图,该文档成像系统的原始文档分别显示在第一和第二位置。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印刷系 统。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附图,其中所示的是为了说明典型的实施方式,而不是限制典型的实施 方式,图1按照图示说明印刷系统100,所述印刷系统100包括片材介质源102,与所述片材 介质源可操作地连接的标记系统104,以及整理(finishing)装置106或者与所述片材介质 源和/或者标记系统可操作地连接的其他片材介质接收系统。印刷系统100还包括与所述 片材介质源、所述标记系统和所述整理装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连通的控制系统108,以用于 进行选择操作。
图1所示的片材介质源102包括多重介质供应托盘110,112,114和116,以适合存 储批量数量的片材介质。应理解,所述供应托盘可操作以引进单个的片材介质到用于分发 单个的片材的合适的片材输送系统或者装置。此外,应理解,介质供应托盘110-116能够接 收和支持各种不同的尺寸(例如信纸,法律文件,A4纸)和/或者各种不同定向(例如,短边 第一,长边第一)中的任何一种的一定量的片材介质。
如图1所示,标记系统104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的标记引擎118(在此也可称作印刷引擎),标记引擎118通过介质输送路径120与片材介质源102连通。应理解,所述的 一个或者更多的印刷引擎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或种类,并且此类一个或者更多的印刷引 擎可以按照已知的标记原理操作,例如喷墨标记或者电子照相标记。
继续参照图1,整理装置106被显示通过介质路径120与所述的标记系统104的一 个或者更多的印刷引擎相连通。所述整理装置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或种类,而且可以有 选择的能够执行一个或者更多任何类型或种类的整理操作。例如,所述整理装置可以包括 一个或者更多数量的收集盘122来接收片材介质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数量的编整 系统以在收集盘内至少大体上对齐所述片材介质。
图1所示的印刷系统100还包括文档成像系统124,该文档成像系统124适合用来 记录相应原始文档的图像并且能够减少所述相应原始文档的被记录的图像的差异,依据本 公开的主题,文档成像系统124包括为了图像记录,能够通过所述文档成像系统供给或者 输送原始文档的文档输送系统126。文档成像系统124可以与一个或者更多图像记录设备 通过光连通。举例来说,所述文档成像系统可以包括能够生成与相应的原始文档有关的图 像数据的数码图像感应器或者其他合适的系统或设备,或者可以与该数码图像感应器或者 其他合适的系统或设备通过光连通(参见示例线路128)。
在一个典型的布置中,文档成像系统124也与一个或者更多其他的系统和/或者 组件通过电连通,例如以控制系统108的一个或者更多的系统和/或者组件为例。用这种 方式,与相应的原始文档相对应的图像和其他数据可以通过数码图像感应器接收并且传送 到控制器或者传送到用于图像或者其他数据的处理和/或者存储的其他设备。此外,或者 替代地,所述文档输送系统和标记引擎的运行可以通过控制器或者其他设备而同步。
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并通过利用其他系统和/或者组件的任何合适的布置和/ 或配置,使用控制系统108来操作前面的和其他的系统和/或者印刷系统100的组件。例 如,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108包括控制器130,控制器130适合于以合适的方式与所述片材 介质源、所述标记系统和/或所述整理装置中的一个或者更多连通。在所示的典型的布置 中,控制器130与标记系统104的标记引擎118通过一个或者更多通讯线路连接,所述通讯 线路通过图1中的线路132示意性地体现出来。此外,所示的控制器130正与文档成像系 统124连通,例如通过一个或者更多通讯线路连通,所述通讯线路通过图1中的线路134示 意性地体现出来。
控制系统108可以有选择地包括例如与控制器130连通的数据存储设备136,数 据存储设备136如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硬盘驱动器。所述数据存储设备优选地适合存储数 据、信息和/或者其他与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图像有关的值(例如图像数据)。此外,控制 系统108可以有选择地包括如图所示的与控制器130连通的通信接口 138。通信接口 138 可以被用来发送、接收或者以其他方式传送往返于所述印刷系统的打印任务和/或者图像 数据。例如,与相应的原始文档相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文档成像系统124生成并且从 控制器130经由通信接口 138转送或者以其他方式发送至相关的外部源,例如,至独立的计 算机140,和/或再经由计算机网络144至计算机工作站或者终端142。
一个或者更多的用户界面设备,例如显示器,键盘,指点设备,指示灯,相关的计算 设备(例如远程连接或联网的计算机)或者其他的输入或输出设备被提供在印刷系统100上 并且与控制器130相连通。在另一个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器146被提供为文本、图像、数据、值和/或者信息的通信输出图形编程窗口。此外,所述用户界面被用户用于文本、图 像、数据、值和/或者信息的输入,例如从所述键盘(没有显示)输入,通过指点设备(没有显 不)输入,或者,在一个优先的实施方式中,在显不器146上触屏输入。
控制系统108可以包括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类型、种类和/或者配置的处理设备(例 如微处理器148)例如以便处理数据,执行软件编程/程序,和执行其他与所述印刷系统(例 如印刷系统100)和/或者其中的任何系统或者组件(例如文档成像系统124)的执行和/ 或者操作有关的功能。此外,所述控制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或者内存150。
与本公开的主题一致的、可以适合图1内的文档成像系统124使用的文档成像系 统的一个实例在图2和图3中被显示并且通常通过参考号200标识。文档成像系统200包 括由基本透明的材料加工而成并且包括处于相反位置的第一和第二侧面或者表面204和 206的成像压印板202。文档输送系统208被有效地配置在成像压印板202的所述第一侧 面上以及图像记录设备210被有效地配置在成像压印板202的所述第二侧面上。图像记录 设备210是任何适合的可以被用来记录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图像的系统的示意图。
在一个典型的布置中,图像记录设备210与沿着成像压印板202的所述第一个面 上的文档输送系统208配置的成像区212通过光连通,例如通过在图2和图3中的通过线 214示意性表示的成像路径实现光连通。
文档输送系统208包括至少一个适合与相应的原始文档摩擦结合并且输送相同 的文档通过成像区212的文档输送设备。应理解此类操作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以及通过 使用任何合适的设备和/或者组件来完成。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文档输送系统208包 括文档输送卷216,文档输送卷216包含有用于与相关原始文档接触和摩擦结合的外表面 218。尽管所示的文档输送卷216被拉长以及具有纵向延伸轴AXl的圆柱体,但应理解任何 适当的布置和/或者配置能够替代地使用。此外,文档输送卷216被支持在所述文档输送 系统上以便围绕轴AXl旋转,如箭头AR2所示。
文档成像系统200还包括文档进口导板220,文档进口导板220可操作地将传入 的原始文档朝成像区212引导以便通过图像记录设备210进行图像记录。文档进口导板至 少部分地界定了使所述传入文档朝向所述成像区移动的文档进入路径222。多层进口导板 表面224至少部分地界定了从所述文档进口导板的上游或者近端226延伸到下游或者远端 228的文档进入路径222。在图2和图3中,进口导板表面224显示为能够以第一角度将相 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导向所述成像区以及以至少第二个角度将所述的相应的原始文档的 所述后沿导向所述成像区的两个分层或者双重斜表面。
原始文档通过文档输送系统208从上游位置(这在图2中通常通过DOCl表现出来) 通过成像区212输送到下游位置(这在图3中通常通过DOCl表现出来)。当原始文档的前 沿LEG (图2)被输送通过成像区212时,所述前沿随文档出口路径230移动,文档出口路径 230通过一个或者更多的文档出口导板232和234至少部分地界定。在一个布置中,第一文 档出口导板232可以相对于所述成像压印板被固定然而第二个文档出口导板234相对于所 述成像压印板可以是可移动的。
成像区212通过所述的一个或者更多的形成成像路径214的组件和/或者设备界 定。典型地,一个或者更多的曝光灯236可以被放置在靠近所述成像区的位置,以便照亮所 述相应的原始文档,从而形成沿着成像路径到达图像记录设备210的映像。在许多情况下,所述成像区沿着所述文档输送卷的所述长度的相对小的区域形成。更具体地说,所述成像 区可以包括沿着所述文档输送卷的所述主体纵向延伸的区域以及拥有沿着轴AXl的每个 侧边(即上游边/下游边)延伸的相对较小的横断面的弧长。同样,文档进口导板220的远 端228与成像区212的中心隔开有第一距离(如图2中的尺寸Dl所示),该中心与文档输送 卷216的轴AXl大致对齐。
与本公开的所述主题一致的文档成像系统,例如文档成像系统200,将为相应的原 始文档的所述前沿提供第一导入角度,然后为正在成像的相同的上述原始文档的后沿提供 至少第二导入角度。以这种方式,例如由于边缘起翘导致的横向图像偏移和由于集成空穴 效应导致的图像对比度变化的问题可以被最小化或者至少被减小。例如,在所述原始文档 的成像期间,传统的文档进口导板可以从所述成像区被隔开足够的距离,以避免或者至少 最小化不良效果的产生。然而,该距离经常大到足以允许图像变化发生在所述原始文档的 所述标记部分而不是在所述原始文档的未标记或者边缘区域。在一个布置中,与本公开的 所述主题一致的文档成像系统将以相对于所述前沿的所述导入角度较浅的角度支持所述 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或者将所述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导入到所述文档输送设备。当原始文 件的后延向压印板下垂时,角度的变化通过“平缓”所述原始文档的后沿的运动,降低或者 消除边缘起翘的发生。用这种方式,当后沿接近所述压印板或者玻璃时,其可以逐步下滑到 所述压印板或者玻璃上面。
包括适合以该方式使用的文档偏置装置的文档成像系统的一个例子如图2和图3 所示包括多层文档进口导板220。文档进口导板220可以有进口导板表面224,进口导板表 面224包括第一坡道227和第二坡道229,文档进口导板220配置为与所述文档输送系统 可操作地关联,并且能够将相应的原始文档DOCl的前沿LEG以相对稳定的第一角度260朝 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将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以减小或下降的第二个角度264朝所 述成像区引导。应理解,当DOCl的后沿TEG沿着坡道229向下移动并且更靠近所述成像区 时,角度264将变得越来越浅,直到所述后沿位于所述压印板202上。所述第一坡道227包 括设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一距离的远边266以及所述第二坡道229包括设置成与所述成 像区有第二距离的远边268。所述第一坡道227包括相对于交叉水平面的第三个角度267 以及所述第二坡道229包括相对于交叉水平面的第四个角度269。第三个角度267浅于或 者小于第四个角度269。应理解,所述文档进口导板220可以按照所述第二坡道远边268被 放置在压印板202的所述水平表面204下面的位置的方式安装。
在使用中,所述进口导板表面的所述第二坡道229用来以第四角度支持或者偏置 所述的原始文档DOCl的后沿TEG使其朝向文档输送卷216直到原始文档的后沿TEG到达 压印板202。在这样一个点上,所述的原始文档的后沿TEG变得不受所述文档进口导板表面 224的支持。在所述文档DOCl的这次前进期间,所述后沿TEG将保持由坡道229支持并且 以逐渐变浅的导入角度264转向所述成像压印板202偏斜,并且伴随着许多非常小的或者 不存在的起翘。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系统,包括 片材介质源,该片材介质源能够分发单个的片材介质; 片材介质出口,该片材介质出口能够输出已标记的片材介质; 标记装置,该标记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片材介质源和所述片材介质出口之间并且适于将通过所述片材介质源分发的所述单个的片材介质生成已标记的片材介质;以及,原始文档成像系统,该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可操作地转移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图像到所述标记装置,以标记到单个片材介质上,所述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包括 文档输送系统,所述文档输送系统能够将相应的原始文档从第一输送位置穿过成像区输送到第二输送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上游,并且在所述第二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后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下游; 图像路径,所述图像路径从与所述标记装置光连通的所述成像区延伸; 具有包括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的进口导板表面的文档导板,所述文档导板配置为可操作地关联于所述文档输送系统并且能够以第一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前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以至少第二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 所述第一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一距离的远边,以及所述第二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二距离的远边;并且, 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第二角度比所述第一角度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当所述后沿被逐渐朝所述成像区引导时,所述至少第二角度呈逐步变浅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系统,还包括充分透明的成像压印板,所述成像压印板配置成在所述成像区与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之间是光连通的,使得所述图像路径通过所述成像压印板延伸; 其中所述压印板在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三角度; 所述第二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四角度;以及, 所述第三角度比所述第四角度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二坡道远边在所述压印板上表面的下面。
6.—种印刷系统,包括 片材介质源,该片材介质源能够分发单个的片材介质; 片材介质出口,该片材介质出口能够输出已标记的片材介质; 标记装置,该标记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片材介质源和所述片材介质出口之间并且适于将通过所述片材介质源分发的所述单个的片材介质生成已标记的片材介质;以及,原始文档成像系统,该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可操作地转移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图像到所述标记装置,以标记到单个片材介质上,所述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包括 文档输送系统,所述文档输送系统能够将相应的原始文档从第一输送位置穿过成像区输送到第二输送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上游,以及在所述第二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后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下游; 图像路径,所述图像路径从与所述标记装置光连通的所述成像区延伸; 具有进口导板表面的文档导板,所述进口导板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坡道和至少第二坡道的多层坡道,所述文档导板配置为可操作地关联于所述文档输送系统并且能够以第一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前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以至少第二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第二个角度比所述第一个角度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系统,还包括充分透明的成像压印板,所述成像压印板配置成在所述成像区与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之间是光连通的,使得所述图像路径通过所述成像压印板延伸; 其中包含上表面的所述压印板在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坡道远边在所述压印板的上表面的下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当所述后沿被逐渐朝所述成像区引导时,所述至少第二角度呈逐步变浅的角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系统,还包括充分透明的成像压印板,所述成像压印板配置成在所述成像区与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之间是光连通的,使得所述图像路径通过所述成像压印板延伸; 其中所述压印板在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三角度; 所述第二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四角度;以及, 所述第三角度比所述第四角度浅。
10.一种印刷系统,包括 片材介质源,该片材介质源能够分发单个的片材介质; 片材介质出口,该片材介质出口能够输出已标记的片材介质; 标记装置,该标记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片材介质源和所述片材介质出口之间并且适于将通过所述片材介质源分发的所述单个的片材介质生成已标记的片材介质;以及,原始文档成像系统,该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可操作地转移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图像到所述标记装置,以标记到单个片材介质上,所述原始文档成像系统包括 文档输送系统,所述文档输送系统能够将相应的原始文档从第一输送位置穿过成像区输送到第二输送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前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上游,以及在所述第二输送位置,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后沿配置在所述成像区的下游; 图像路径,所述图像路径从与所述标记装置光连通的所述成像区延伸; 具有包括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的进口导板表面的文档导板,所述文档导板配置为可操作地关联于所述文档输送系统并且能够以第一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前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以及以至少第二角度将所述相应的原始文档的所述后沿朝所述成像区引导;所述第一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一距离的远边,以及所述第二坡道包括配置成与所述成像区有第二距离的远边;并且, 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当所述后沿被逐渐朝所述成像区引导时,所述至少第二角度呈逐步变浅的角度; 充分透明的成像压印板,所述成像压印板配置成在所述成像区与所述图像记录设备之间是光连通的,使得所述图像路径通过所述成像压印板延伸; 其中包含上表面的所述压印板在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三角度; 所述第二坡道包括相对于所述水平面的第四角度;以及, 所述第三角度比所述第四角度浅。
全文摘要
一种包括通过成像区与图像记录设备之间通过光通信连接的输送原始文档的文档输送系统的文档成像系统。文档导板将包括在第一个角度的前沿的所述原始文档朝所述成像区引导,同时文档偏置设备将在第二角度的所述原始文档的后沿朝所述成像区推动。
文档编号B41J13/00GK103009826SQ20121028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理查德·布里奇斯 申请人:施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