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9020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打印机内的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主动轴传动连接电机,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动胶辊、从动胶辊,主动胶辊与从动胶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走纸板,设置在主动胶辊与从动胶辊出纸侧的走纸板部分向下倾斜呈弯折状,在该弯折处还设置有对应主动胶辊的传感器;上述主动胶辊呈凹轮轴状,即外侧面由弧部、板部组成闭合状。该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和现有技术相比,该送纸器可使纸张稳定有序的从打印机中输出,输出过程不会造成卡纸的情况发生,整体结构美观且制作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的顺利进行,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用性强、打印机用送纸器。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现有的打印机中,广泛使用这样一种送纸器:S卩,在该送纸器中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之间自始至终都会存在摩擦力,纸张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纸张是按照匀速运动的,中间没有间歇。
[0003]在纸张的输入过程中,如附图6所示纸张接触胶辊,依靠两个圆形胶辊之间不间断的摩擦力来将纸张拾取到传送结构中,分离辊自始至终接触,同时摩擦力也会自始至终的存在。
[0004]然而,实际上,由于包括诸如各种纸张类型及纸张使用形状条件发生改变,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送纸错误,即纸张的一部分会停留在送纸器内部,造成卡纸的现象发生;
另一种情况为纸张不能够完全输出,如附图7所示,有一种这样的带切刀的打印机,切刀位于打印头的前端。在打印最后一张链孔式纸张的时候,因为后端再没有其他纸张的推动,纸张在刚经过打印头的时候就无动力移动,造成纸张停留在打印头和切刀之间。造成纸张输出不完全的情况。
[0005]基于此,现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打印机专用送纸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纸张进入通道的时候,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支架形成间隙,让纸张顺利进入,不会因为所用纸张形状的变化而发生卡纸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打印机用送纸器。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打印机内的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主动轴传动连接电机,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动胶辊、从动胶辊,主动胶辊与从动胶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走纸板,设置在主动胶辊与从动胶辊出纸侧的走纸板部分向下倾斜呈弯折状,在该弯折处还设置有对应主动胶辊的传感器;上述主动胶辊呈凹轮轴状,即外侧面由弧部、板部组成闭合状。
[0008]在该送纸器中,需要分离的纸张经过传感器的检测后,主动胶辊带动从动胶辊转动,纸张通过两个胶辊之间的摩擦力,将纸张一张一张的传送并输出。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走纸板的水平板交错设置,即主动轴的轴心与从动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纵向竖直面之间形成锐角角度。通过该技术方案的设置,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之间形成一定的锐角夹角,在两个胶辊接触的瞬间可以使纸张沿向下或向上的指定方向动作,动力更强。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锐角角度为5?45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胶辊、从动胶辊均设置有N个,每个主动胶辊对应一个从动胶辊,所述NSS 3的自然数,相对应的,所有主动胶辊的板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弧部对应的圆心角为240?270度,相对应的,板部对应的圆心角为90?120度。
[0013]采用上述结构的角度,可以让纸张在打印机自身的动力消失之前,通过走纸板进入到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之间区域。其中可以进入到主动胶辊和从动胶辊之间区域的原因为主动胶辊的形式采用圆弧的形式,从而与从动胶辊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通过纸张。
[00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通过传感器、特定性状的主动胶辊及错开的从动胶辊的设置,使得纸张能够稳定有序的从打印机中输出,输出过程不会造成卡纸的情况发生,整体结构美观且制作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的顺利进行,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是本发明的两个胶辊连接示意图。
[0016]附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是纸张进入本发明的两个胶辊连接示意图。
[0018]附图4是纸张传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是纸张传送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是现有技术中两个圆形胶辊通过摩擦力输出纸张的示意图。
[0021]附图7是现有技术中切刀打印机不完全输出纸张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主动胶辊,1.1、弧部,1.2、板部,2、从动胶辊;3、走纸板,3.1、水平板,3.2、弯折板,4、传感器;5、纸张,6、主动轴,7、从动轴,8、齿轮,9、传动辊,10、打印头,11、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0024]如附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具体实现过程为:
对应设置在打印机内的主动轴6、从动轴7,所述主动轴6、从动轴7的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8,主动轴6传动连接电机,所述主动轴6、从动轴7上分别设置有主动胶辊1、从动胶辊2,主动胶辊I与从动胶辊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走纸板3,该走纸板3包括水平板3.1和弯折板3.2,其中水平板3.1置于上述间隙内,弯折板3.2设置在主动胶辊I与从动胶辊2出纸侧,在该弯折板3.2上设置有对应主动胶辊I的传感器4 ;上述主动胶辊I呈凹轮轴状,即外侧面由弧部1.1、板部1.2组成闭合状。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传感器4发出的信号源可以控制电机的运转和停止。
[0026]所述主动轴6、从动轴7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走纸板3的水平板3.1交错设置,即主动轴6的轴心与从动轴7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纵向竖直面之间形成锐角角度。
[0027]所述锐角角度为5?45度。
[0028]所述主动胶辊1、从动胶辊2均设置有N个,每个主动胶辊I对应一个从动胶辊2,所述N为彡3的自然数,相对应的,所有主动胶辊I的板部1.2处于同一平面上。
[0029]所述弧部1.1对应的圆心角为240?270度,相对应的,板部1.2对应的圆心角为90?120度。
实施例
[0030]主动胶辊I采用3/4圆的形式,即弧部1.1对应的圆心角为270度,在纸张5进入通道的时候,主动胶辊I和从动胶辊2支架形成间隙,可以让纸张顺利进入,不会因为所用纸张形状的变化而发生卡纸的现象。
[0031]如果为切刀打印机打印时,在切刀前端增加送纸器,可以在纸张后端无动力的情况下,顺利进入送纸器,并输出纸张。
[0032]对于上述装置本身的结构进行审视,如果从单方面考虑,性能虽然可以得到提高,可以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导致缺点的出现。例如,纸张的长度要比动力胶辊与送纸器之间的距离要长,保证纸张进入到送纸器的送纸通道中;而且胶辊时间的摩擦力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两胶辊之间接触的时候如果摩擦力不均匀的话,会造成输出纸张的倾斜。所以对于主动胶辊I材料的摩擦系数要求更加严格一些。
[0033]附图3示出纸张初始进入到走纸间隙的情况。在待机期间,不对主动胶辊I进行驱动,从动胶辊2也不会产生动作。两胶辊之间形成间隙,可使纸张顺利接触传感器4。
[0034]附图4示出纸张接触到传感器4位置时,传感器4传出信号控制,电机带动主动胶辊I转动。转动到一定角度时,两胶辊接触形成摩擦力,纸张夹在中间,利用摩擦力向前推进。
[0035]附图5示出纸张末端离开传感器4位置时,传感器4传出信号,同时计算或者检测主动胶辊I的转动圈数。如果主动胶辊I转动圈数为整数时,则停止转动;如主动胶辊I转动圈数不为整数时,则电机继续转动,使主动胶辊I的转动圈数为整数。
[0036]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打印机内的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主动轴传动连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动胶辊、从动胶辊,主动胶辊与从动胶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内设置有走纸板,设置在主动胶辊与从动胶辊出纸侧的走纸板部分向下倾斜呈弯折状,在该弯折处还设置有对应主动胶辊的传感器;上述主动胶辊呈凹轮轴状,即外侧面由弧部、板部组成闭合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从动轴相互平行且相对于走纸板的水平板交错设置,即主动轴的轴心与从动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纵向竖直面之间形成锐角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角度为5?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胶辊、从动胶辊均设置有N个,每个主动胶辊对应一个从动胶辊,所述”为> 3的自然数,相对应的,所有主动胶辊的板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用送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部对应的圆心角为240?270度,相对应的,板部对应的圆心角为90?120度。
【文档编号】B41J11/00GK104191833SQ20141042036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刘文滨, 黄正茂, 王培元 申请人: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