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

文档序号:251902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从头的喷嘴喷射从供给部供给的液体,良好地进行在供给部将液体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减压处理以及在供给部将液体加压到比大气压高的加压处理。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喷射液体的头和向头供给液体的供给部,该加减压方法包括:对减压缓冲罐减压并蓄压的减压蓄压步骤;对加压缓冲罐加压并蓄压的加压蓄压步骤;通过减压缓冲罐在供给部将液体减压得比大气压低的减压步骤;和通过加压缓冲罐在供给部将液体加压得比大气压高的加压步骤。
【专利说明】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从头的喷嘴喷射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进行对液体加压的加压处理以及对液体减压的减压处理的加减压技术。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从头的喷嘴喷射墨水等液体的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已是众所周知。在这样的装置中,具有由于液体中的气泡的存在而不能准确地进行液体的喷射、例如导致使用液体了的印刷的品质下降的情况。因此,在例如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在印刷动作工作后使减压用泵工作,对液体进行减压以执行脱气处理(减压处理)。
[0003]另外,如果气泡和/或异物等混入到喷嘴内,则变得不能进行良好的液体喷射,所以例如印刷品质会下降。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通过加压用泵对墨水供给管内的墨水进行加压以从喷嘴排出气泡等(加压处理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208186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 — 255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进行高品质的印刷,希望进行上述减压处理以及加压处理。为了进行这些处理,需要每次进行减压处理时都使减压用泵工作、每次进行加压处理时都使加压用泵工作。然而,在泵工作刚刚开始之后,从该泵给予的正压和/或负压的值不会随即稳定。另外,有时,如果由于装置的工作状况等而导致泵的工作受到限制,则也难以良好地进行加减压。
[0007]该发明是从头的喷嘴喷射从供给部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其良好地进行在供给部将液体减压得比大气压低的减压处理以及在供给部将液体加压得比大气压高的加压处理。
[0008]该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喷射液体的头和向所述头供给液体的供给部,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包括:对减压缓冲罐进行减压并蓄压的减压蓄压步骤;对加压缓冲罐进行加压并蓄压的加压蓄压步骤;通过所述减压缓冲罐在所述供给部将所述液体减压得比大气压低的减压步骤;和通过所述加压缓冲罐在所述供给部将所述液体加压得比大气压高的加压步骤。
[0009]另外,该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喷嘴喷射液体的头;向所述头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部;减压并蓄压的减压缓冲罐;加压并蓄压的加压缓冲罐;连通所述供给部与所述减压缓冲罐的减压路径;和连通所述供给部与所述加压缓冲罐的加压路径;所述供给部,通过所述减压缓冲罐将所述液体减压到比大气压低,通过所述加压缓冲罐将所述液体加压到比大气压高。
[0010]在这样构成的发明中,对减压缓冲罐减压而预先准备负压的蓄压。然后,通过减压缓冲罐执行液体的减压处理。因此,能够在适当的定时稳定的对液体减压,减压处理良好地进行。另外,关于加压也与减压同样。即,对加压缓冲罐加压而预先准备正压的蓄压。然后,通过加压缓冲罐执行液体的加压处理。因此,能够在适当的定时稳定地对液体进行加压,力口压处理良好地进行。
[0011]在这里,通过用同一台泵进行减压蓄压步骤以及加压蓄压步骤,能够谋求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装置成本。
[0012]另外,在如上所述那样利用泵进行加减压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第1切换部来控制减压处理,并且通过第2切换部来控制加压处理。作为第1切换部,能够可使用切换到连通泵的进气口与减压缓冲罐的减压位置或连通泵的进气口与大气的减压停止位置的切换部,可以构成为,将第1切换部切换到减压位置而执行减压蓄压步骤。另外,作为第2切换部,能够使用可切换到连通泵的排气口与加压缓冲罐的加压位置或连通泵的排气口与大气的加压停止位置的切换部,也可以构成为,将第2切换部切换到加压位置而执行加压蓄压步骤。
[0013]另外,例如,若将第2切换部切换到加压位置而执行加压蓄压步骤而停止减压蓄压步骤,则有可能向泵的进气口侧施加过大的压力,但通过将第1切换部切换到减压停止位置而向大气开放能够消除上述压力施加。
[0014]另外,例如,若将第1切换部切换到减压位置而执行减压蓄压步骤而停止加压蓄压步骤,则有可能向泵的排气口侧施加过大的压力,但通过将第2切换部切换到加压停止位置而向大气开放能够消除上述压力施加。
[0015]另外,对于减压蓄压步骤以及加压蓄压步骤,既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也可以将第1切换部切换到减压位置并且将第2切换部切换到加压位置,并行地进行减压蓄压步骤以及加压蓄压步骤。在这样并行进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向加压缓冲罐的加压蓄压以及向减压缓冲罐的减压蓄压所需要的总时间。
[0016]另外,通过在减压缓冲罐内减压到了第1压力值时、停止减压蓄压步骤,能够防止减压缓冲罐的内部被过度地减压。另外,能够将在减压缓冲罐中蓄积够负压所需要的时间最小化,能够高效地进行减压蓄压步骤。
[0017]另外,通过在加压缓冲罐内加压到了较高的第2压力值时、停止加压蓄压步骤,能够防止加压缓冲罐的内部被过度地加压。另外,能够将在加压缓冲罐中蓄积够正压所需要的时间最小化,能够高效地进行加压蓄压步骤。
[0018]另外,作为上述减压步骤,也可以进行从液体中去除气体的脱气步骤。另外,作为上述加压步骤,也可以进行对液体加压以排出喷嘴内的液体的加压清洁步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对图1所示的打印机进行控制的电结构的框图。
[0021]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头以及供墨机构的结构例的图。
[0022]图4是表示供墨机构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0023]图5是表示在图1的打印机中所执行的加减压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0024]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打印机中的减压蓄压工作以及脱气工作的图。
[0025]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打印机中的加压蓄压工作以及加压清洁工作的图。
[0026]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0027]图9是表不墨忙存体结构的图。
[0028]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打印机、6、6已?6:1!'…印刷头、8…真空泵、8&1...进气口、
[0031]油…排气口、61…供墨部、62…罐、71…减压缓冲罐、
[0032]73…减压切换阀、74…负压传感器、81…加压缓冲罐、
[0033]83…加压切换阀、84…加压传感器、601…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第1实施方式
[0035]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主视图。另外,在图1和以下的附图中,根据需要,为了使打印机1的各部分的配置关系明确,采用了与打印机1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X以及铅垂方向2相对应的三维坐标系。
[0036]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1中,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有抽出部2、加工部3以及卷绕部4。抽出部2以及卷绕部4分别具有抽出部20以及卷绕轴40。而且,在抽出部2以及卷绕部4上按卷筒状缠绕有薄片3(介质)的两端,该薄片3(介质)被架设于它们之间。沿着这样架设而成的输送路径薄片3在被从抽出部20向加工部3输送并接受了由印刷单元61]进行的图像记录处理后,向卷绕轴40被输送。该薄片3的种类大体分为纸系与薄膜系。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薄片3的两面中、记录图像的面称为表面,另一方面将其相反侧的面称为背面。
[0037]抽出部2具有:缠绕薄片3的端部的抽出部20 ;和供从抽出部20抽出的薄片3卷挂的从动辊21。通过抽出部20旋转,缠绕于抽出部20的薄片3经由从动辊21被向加工部3抽出。
[0038]加工部3,一边通过压纸卷筒30支撑从抽出部2被抽出的薄片3,一边用印刷单元6口在薄片3上记录图像。即,印刷单元6。具有沿着压纸卷筒30的表面并列的多个头63?6?,通过头63?6?向被支撑于压纸卷筒30的表面的薄片3喷墨,由此在薄片3上记录图像。在该加工部3中,在压纸卷筒30的两侧设有前驱动辊31与后驱动辊32,从前驱动辊
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3被支撑于压纸卷筒30以接受图像的印刷。
[0039]在压纸卷筒30的左右两侧设有从动辊33、34,从动辊33、34对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3从背面侧进行卷挂。
[0040]相对于前驱动辊31设有夹持辊31!!。该夹持辊31=,将薄片3夹入其与前驱动辊31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由前驱动辊31进行的薄片3的输送。
[0041]同样地,相对于后驱动辊32设有夹持辊3211。
[0042]这样,从前驱动辊31向后驱动辊32被输送的薄片5,一边由压纸卷筒30支撑一边在压纸卷筒30上沿输送方向08输送。而且,在加工部3中,以喷墨方式对被支撑于压纸卷筒30的薄片3的表面喷墨的多个头63?6?与压纸卷筒30的表面相对且在输送方向08上并列。在这些头63?6?上,分别在与输送方向08正交的X方向上、多个喷嘴按直线状并列而形成了喷嘴列,进而多列喷嘴列在输送方向08上隔着间隔地并列。因此,头如?6?分别能够同时记录多行的行图像。而且,头如?6?,一边相对于被支撑于压纸卷筒30的薄片3的表面隔着些许间隙而相对,一边以喷墨方式喷射相对应的颜色的墨水。
[0043]这些头中的头66?66分别喷射黄色⑴、青绿色⑵、品红色⑶以及黑色⑷的墨水而形成彩色图像。另外,配设得比头他靠输送方向08的上游侧(图1的左手侧)的头如喷射白色⑵墨水,印刷由头他?66形成的彩色图像的背景(以下称为“背景图像”)。进而,配设得比头66靠输送方向08的下游侧(图1的右手侧)的头6?喷射透明墨水,对彩色图像以及背景图像进一步喷射透明墨水。
[0044]因而,作为墨水可使用由于照射紫外线(光)而固化的-(111廿狀1014)墨水(光固化性墨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背景图像用的-灯36、彩色图像用的-灯37^376、以及透明墨水用的—灯38。即,—灯36、373、376、38使各墨水固化而固定附着于薄片3。
[0045]这样,在加工部3,对被支撑于压纸卷筒30的薄片3适当地执行墨水的喷射以及固化,以形成例如用透明墨水涂布了的带背景图像的彩色图像。然后,形成有该彩色图像的薄片3由后驱动辊32向卷绕部4输送。
[0046]卷绕部4具有:缠绕薄片3的端部的卷绕轴40 ;和供向卷绕轴40被输送了的薄片8卷挂的从动棍41。通过卷绕轴40旋转,经由从动棍41薄片3被缠绕于卷绕轴40。
[0047]以上是打印机1的机械结构的概要。接下来,对控制打印机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对图1所示的打印机进行控制的电结构的框图。在打印机1中,设有与来自外部主机等的指令相应地控制打印机1的各部分的打印机控制部200。而且,头、⑶灯、薄片输送系统以及供墨系统的装置各部分由打印机控制部200控制。打印机控制部200对这些装置各部分的控制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0048]打印机控制部200起到控制利用图1详述了的薄片3的输送的功能。即,构成薄片输送系统的部件中,在抽出部20、前驱动辊31、后驱动辊32以及卷绕轴40分别连接有马达。从而,打印机控制部200 —边使这些马达组旋转一边控制各马达的速度和丨或转矩以控制薄片5的输送。
[0049]进而,打印机控制部200,与压纸卷筒30上的薄片3的输送状况相应地,控制印刷单元冊的头如?6?的工作和/或淠灯36、373、376、38的工作。
[0050]另外,在打印机1上设有作为用户接口的显示器53。显示器53包括接触面板,除对用户进行显示的显示功能外还起到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的输入功能。而且,打印机控制部200,在显示器53上显示各种信息和/或指令,并且根据来自用户的输入而控制打印机1的各部分。
[0051]以上为打印机1的电结构的概要。但是,在该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中,印刷单元6口中,为了从印刷头63?6?所使用的墨水中去除气泡而针对供墨机构配备有脱气单元。从而,打印机控制部200通过控制供墨机构的各部分而执行脱气处理。另外,在上述将说明省略了,但设有对印刷头6的喷嘴进行维护的维护单元。从而,打印机控制部200通过控制供墨机构的各部分,作为上述维护之一而执行加压清洁处理。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单一的泵来执行脱气处理以及加压清洁处理。因此,在以下,对印刷头如?6?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对向印刷头如?6?供墨的供墨机构的结构以及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不区别印刷头63?6?地提到印刷头63?6?中任一印刷头的情况下,表记为印刷头6,基于该印刷头6进行对供墨机构的说明。
[0052]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头以及供墨机构的结构例的图。另外,图4是表示供墨机构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印刷头6具有:向喷嘴形成面600开口的喷嘴601 ;暂时贮存墨水的贮存室602 ;和将喷嘴601与贮存室602连通的腔室603,从贮存室602经由腔室603向喷嘴601供墨。而且,通过腔室603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图2)的工作指令相应地向墨水施加压力,从而从喷嘴601喷墨。
[0053]图3中的附图标记55表示对印刷头6的喷嘴601进行维护的维护单元。维护单元55在V方向上与压纸卷筒30相邻地设置。而且,各印刷头6,在压纸卷筒30的上方与维护单元55的上方之间在V方向上移动自如,印刷工作时印刷头6位于压纸卷筒30的上方,另一方面维护时印刷头6位于维护单元55的上方。另外,作为维护单元55,例如日本特开2012 一 086409号公报所记载的维护单元等已是众所周知,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0054]在供墨机构中,对每个印刷头63?6?设有供墨部61,与打印机控制部200的工作指令相应地控制墨水的供给。执行供墨部61,如后所述仅脱气单元的个数不同,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即,供墨部61(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部”)具有贮存墨水的罐62(相当于本发明的“贮存部”)、连接该罐62与印刷头6的贮存室602的供给流路63(供给管)、设置于供给流路63的送液泵64、以及连接印刷头6的贮存室602与罐62的回收流路65 (回收管)。这样一来,形成了墨水按顺序在罐62、供给流路63、印刷头6的贮存室602、回收流路65以及罐62中流动的循环路径66。因此,通过送液泵64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旋转指令相应地顺时针旋转,墨水在循环路径66中循环。即,利用送液泵64,贮存于罐62的墨水经由供给流路63(往路)向印刷头6被供给,并经由回收流路65(返路)从印刷头6向罐62被回收。
[0055]另外,供墨部61具有进打向鍾62的墨水补给的墨水补给机构67和调整鍾62内压力的压力调整机构68。墨补给机构67具有墨盒和/或墨水包等能够更换和/或能够填充的墨贮存体671、连接墨贮存体671与罐62的补给流路672 (补给管)、以及设置于补给流路672的补给泵673。从而,补给泵673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补给指令相应地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墨贮存体671内的墨水经由补给流路672向罐62补给。
[0056]另外,压力调整机构68具有:连接后述的加压缓冲罐与罐62的加压路径(加压用配管)681 ;以及设置于加压路径681的三通阀682。从而,三通阀682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工作,从而调整罐62内的压力。即,该三通阀682具有在从后述的加压缓冲罐向罐62的路径和向罐62导入大气的路径之间进行切换的功能,能够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切换指令相应地选择各路径。例如若切换为从加压缓冲罐向罐62的路径,则由加压缓冲罐来提高罐62内的压力。相反地,若切换为向罐62导入大气的路径,则罐62内向大气开放、返回到大气压。
[0057]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去除墨水所含的气泡等气体成分,设有脱气部69。即,在供给流路63中,除送液泵64外,相对于送液泵64在墨水供给方向的下游侧设有脱气部69,使用脱气单元(图示省略)对向印刷头6供给的墨水进行脱气。
[0058]在这里,在在任何墨水中都含有相同程度的气体成分情况下,也可以将各种墨水的脱气部69设为相同的结构,但在气体成分的量不同的情况下,期望与墨水的种类(颜色和/或组成等)相应地使脱气性能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背景图像而使用白色墨水,所以仅针对白色用的脱气部69,使它的脱气单元的个数比其他脱气部69的增加以提高脱气性能。这也是因为:白色墨水包含具有比其他墨水高的沉降性的物质,事先接受充分的搅拌,其结果是包含比其他墨水多的气泡。根据这样的技术背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白色以外的脱气部69使用例如4个脱气单元,与此相对,仅对于白色用的脱气部69使用例如6个脱气单元。另外,作为脱气单元,能够使用例如如下单元:在真空腔的内部空间配置有多个气体透过膜,并构成为,-墨水在该气体透过膜内流动并且向真空腔供给负压。当然,脱气单元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使用后述的减压缓冲罐的负压对-墨水进行脱气的结构,就能够作为脱气单元来使用。
[0059]如图3所示,各脱气部69经由负压供给路径691(3 (相当于本发明的“减压路径”)而连接于减压缓冲罐71。减压缓冲罐71具有例如圆柱形状,能够在其内部空间蓄压负压。减压缓冲罐71通过负压导入路径(配管)72连接于真空泵8。另外,在负压导入路径72上设有三通阀73。在该三通阀73中,与真空泵8的进气口 83(参照图4)连接的端口为共用端口,剩余的端口中与大气相连的端口(以下称为“减压侧大气开放端口”)为常开,相对于此,连接于减压缓冲罐71的端口(以下称为“减压侧开闭端口”)为常闭。而且,若三通阀73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打开⑴⑷状态、切换到减压位置,则通过三通阀73选择从减压缓冲罐71向真空泵8的路径。另一方面,若三通阀73与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关闭⑴--)状态、切换到减压停止位置,则断开将真空泵8连接与减压缓冲罐71的路径并且选择向真空泵8的进气口侧导入大气的路径。这样一来,三通阀73作为在由减压缓冲罐71进行的减压与减压停止之间进行切换的减压切换阀发挥作用。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三通阀73称为“减压切换阀”。
[0060]在减压缓冲罐71附近,为了计测减压缓冲罐71内的压力而设有负压传感器74。另外,以与减压缓冲罐71的侧面下方相对的方式配设有泄漏传感器75,在墨水流入了减压缓冲罐71的内部空间时能够通过泄漏传感器75检测到墨水泄漏。
[006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减压缓冲罐71外,还设有加压缓冲罐81。加压缓冲罐81具有与减压缓冲罐71相同的结构,能够在其内部空间蓄压正压。即,加压缓冲罐81通过加压导入路径(配管)82而连接于真空泵8。另外,在加压导入路径82上设有三通阀83。在三通阀83中,与真空泵8的排气口油(参照图4)连接的端口为共用端口,剩余的端口中与大气相连的端口(以下称为“加压侧大气开放端口”)为常开,相对于此,连接于加压缓冲罐81的端口(以下称为“加压侧开闭端口”)为常闭。而且,若三通阀83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打开⑴⑷状态、切换到加压位置,则通过三通阀83选择从真空泵8向加压缓冲罐81的路径。另一方面,若三通阀83与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关闭⑴--)状态、切换到加压停止位置,则断开将真空泵8与加压缓冲罐81连接的路径并且选择将来自真空泵8的正压(压缩空气)向大气释放的路径。这样一来,三通阀83作为在由加压缓冲罐81进行的加压与加压停止之间切换的加压切换阀发挥作用。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三通阀83成为“加压切换阀”。另外,在加压缓冲罐81附近,为了计测加压缓冲罐81内的压力而设有加压传感器84。
[0062]在加压缓冲罐81连接有共用加压路径(配管)85的一端。该共用加压路径85的另一端被分支为6条,各分支路径作为加压路径681发挥作用。进而,在共用加压路径85上设有三通阀86。在三通阀86中,与加压缓冲罐81连接的端口为共用端口,剩余的端口中与大气相连的端口为常闭,相对于此,连接于压力调整机构68的三通阀682的端口为常开。从而,若三通阀86与来自打印机控制部200的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关闭状态、切换到加压位置,则通过三通阀86选择从加压缓冲罐81向三通阀682的路径。另一方面,若三通阀86与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打开状态、切换到加压解除位置,则选择断开将加压缓冲罐81与压力调整机构68连接的路径并且选择将来自加压缓冲罐81的空气向大气释放的路径。这样一来,三通阀86作为在向罐62加压与该加压解除之间切换的加压解除阀发挥作用。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三通阀86称为“加压解除阀”。
[00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设有收置盒(收置部〉9。而且,在该收置盒9的内部一起收置有真空泵8、相对于减压缓冲罐71位于真空泵8侧的部件(负压导入路径
72、三通阀73、负压传感器74)以及相对于加压缓冲罐81位于真空泵8侧的部件(加压导入路径82、三通阀83、加压传感器84),可谋求装置的小型化。该图中的附图标记76为过滤器。
[0064]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打印机1中,在印刷工作时印刷头6位于压纸卷筒30的上方。从而,在该状态、打印机控制部200对装置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由此罐62内的墨水向印刷头6被供给,执行背景图像的形成、彩色图像的形成以及由透明墨水进行的涂布。
[0065]另外,脱气部69经由负压供给路径6910连接于减压缓冲罐71,对各脱气单元供给蓄压于减压缓冲罐71的负压以执行脱气处理。
[0066]另外,在从用户经由显示器53给出指令的情况下和/或电源接通时等,打印机控制部200控制装置各部分,由此作为维护之一执行加压清洁处理。在维护时,印刷头6位于维护单元55的上方。而且,送液泵64的旋转速度正向加速至一定的加压速度为止。该加压速度比印刷工作时的通常速度快。而且,维护单元55进行对喷嘴形成面600的压顶(⑶? 1=8),通过加压缓冲罐81对罐62加压,由此从罐62经由回收流路65对喷嘴601加压。然后,通过解除压顶,喷嘴601内的墨水向维护单元55被排出。另外,伴随着从喷嘴601被排出的墨水,从喷嘴601排出喷嘴601的气泡等。接着,执行对于喷嘴形成面600的擦拭。由此,将从喷嘴601排出而附着于喷嘴形成面600的墨水擦去。接下来,使送液泵64的旋转速度(循环速度)下降到通常速度,执行冲刷以对全部喷嘴601充填墨水。这样一来,若冲刷完成,则加压清洁结束。
[0067]每次进行这样的脱气处理(减压处理)和/或加压清洁处理(加压处理),减压缓冲罐71以及加压缓冲罐81内的压力都会变动,但与每次处理的变动量相比,减压缓冲罐71以及加压缓冲罐81的容量足够大,不会产生急剧的压力变动,能够稳定进行脱气处理以及加压清洁处理。这里,有变动是确实存在的,在任一定时都需要罐71的减压以及罐81的加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负压传感器74以及加压传感器84的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那样控制装置各部分,进行压力调整使得减压缓冲罐71以及加压缓冲罐81内的压力值分别变为与脱气处理以及加压清洁处理相适合的值。
[0068]图5是表示在图1的打印机中所执行的加减压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另外,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打印机中的减压蓄压工作以及脱气工作的图。进而,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打印机中的加压蓄压工作以及加压清洁工作的图。在打印机1中,打印机控制部200根据存储于存储器(图示省略)的程序而控制装置各部分,交替地反复进行基于负压传感器74的检测结果的向减压缓冲罐71的减压蓄压步骤(步骤31?37)和基于加压传感器84的检测结果的向加压缓冲罐81的加压蓄压步骤(步骤38?314)。
[0069]在减压蓄压步骤中,判定负压传感器74的检测值、即减压缓冲罐71内的压力值是否比适于脱气处理的第1压力值大气压)低(步骤31〉。然后,在步骤31中为“否”时、即减压缓冲罐71内没有被减压到上述第1压力值时,开始真空泵8的工作(步骤32〉。
[0070]接着,减压切换阀73与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打开状态、切换到减压位置(步骤33〉。由此,如图6所示,减压缓冲罐71经由负压导入路径72被减压。另一方面,在加压缓冲罐81侧,加压切换阀83变为关闭状态、切换到加压停止位置(步骤34)。由此,不进行由真空泵8进行的对罐81的加压,来自真空泵8的空气经由加压切换阀83的加压侧大气开放端口向大气释放,防止对真空泵8附加过度的压力。
[0071]在接下来的步骤35中,加压解除阀86变为关闭状态、切换到加压位置。因此,压力调整机构68的三通阀682在适当的定时被切换到加压位置,由此,即使在进行减压蓄压的期间也可通过加压缓冲罐81对罐62加压、进行加压处理。
[0072]这样一来,真空泵8对减压缓冲罐71进行减压。这样的减压蓄压反复进行直到在步骤31中判定为“是”为止,减压缓冲罐71内的压力逐渐下降。
[0073]若确认了减压缓冲罐71内的压力值变得比第1压力值低(在步骤31中“是”),则停止真空泵8的工作(步骤36)。另外,与真空泵8的停止同时,减压切换阀73变为关闭状态,切换到减压停止位置(步骤37〉。由此,减压缓冲罐71与真空泵8由减压切换阀73隔断开并且将真空泵8的进气口 83侧向大气开放。
[0074]若减压蓄压步骤完成,则执行加压蓄压步骤(步骤38?314)。在该加压蓄压步骤中,判定加压传感器84的检测值、即加压缓冲罐81内的压力值是否比适于加压清洁处理的第2压力值0大气压)高(步骤38)。而且,在步骤38中为“否”时、即加压缓冲罐81内没有被加压到上述第2压力值时,开始真空泵8的工作(步骤39)。
[0075]接着,加压切换阀83与阀门切换指令相应地变为打开状态,切换到加压位置(步骤510)。由此,如图7所示,加压缓冲罐81经由加压导入路径82被加压。另一方面,在减压缓冲罐71侧,减压切换阀73变为关闭状态,切换到减压停止位置(步骤311)。由此,减压缓冲罐71与真空泵8由减压切换阀73隔断开并且经由减压切换阀73的减压侧大气开放端口将大气向真空泵8的进气口侦彳供给,防止对真空泵8附加过度的压力。
[0076]在接下来的步骤312中,加压解除阀86变为关闭状态,切换到加压位置。因此,压力调整机构68的三通阀682在适当的定时被切换到加压位置,由此,如图7中的粗线所示,即使在进行加压蓄压的期间也可通过加压缓冲罐81对罐62进行加压、进行加压处理。
[0077]这样一来通过真空泵8对加压缓冲罐81加压。这样的加压蓄压反复进行直到在步骤38中判定为“是”为止,加压缓冲罐81内的压力逐渐升高。
[0078]若确认了加压缓冲罐81内的压力值比第2压力值高(在步骤38中“是”),则停止真空泵8的工作(步骤313)。另外,在真空泵8停止了的状态下,加压切换阀83切换到加压停止位置(步骤314)。由此,加压缓冲罐81与真空泵8由加压切换阀83隔断开并且真空泵8的排气口油侧向大气开放。
[0079]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减压缓冲罐71预先蓄积有负压,能够通过减压缓冲罐71对脱气部69进行减压而进行脱气处理。因此,不需要使真空泵8时常工作,能够抑制减压处理中的压力变动。其结果,能够良好而且稳定地进行脱气处理。进而,基于负压传感器74的检测结果,通过减压切换阀73进行由真空泵8进行的对减压缓冲罐71的减压以及减压停止。因此,能够正确地控制蓄积于减压缓冲罐71的负压的值、即减压缓冲罐71的内压。由此,能够以适当的值通过减压缓冲罐71对墨水减压,能够良好地进行脱气处理。
[0080]另外,构成为在减压缓冲罐71内减压到第1压力值时、减压蓄压步骤停止,所以能够防止减压缓冲罐71的内部被过度地减压。另外,能够将在减压缓冲罐71中蓄积够脱气处理所需要的负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最小化,能够谋求减压蓄压步骤的高效化。
[0081]另外,对于加压侧,也与减压侧同样地,在加压缓冲罐81预先蓄积有正压,能够通过加压缓冲罐81在适当的定时对墨水加压。因此,能够良好而且稳定地进行加压清洁处理。进而,基于加压传感器84的检测结果,通过加压切换阀83进行由加压缓冲罐81进行的加压以及加压停止。因此,能够正确地控制蓄积于加压缓冲罐81的正压的值、即加压缓冲罐81的内压。因此,能够以适当的值通过加压缓冲罐81对墨水加压,能够良好地进行加压清洁处理。
[0082]另外,构成为在加压缓冲罐81内被加压到第2压力值时、加压畜压步骤停止,所以能够防止加压缓冲罐81的内部被过度地加压。另外,能够将在加压缓冲罐81蓄积够加压清洁处理所需要的正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最小化,能够谋求加压畜压步骤的高效化。
[008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单一的真空泵8执行上述的脱气处理和加压清洁处理。因此,不需要准备减压用泵以及加压用泵,能够将执行脱气处理以及加压清洁处理的打印机1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装置成本。
[0084]第2实施方式
[0085]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加压步骤”实施了加压清洁步骤,但本发明的“加压步骤”并不限定于此。以下,基于第2实施方式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0086]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构成的图。另外,图9是表示墨贮存体的结构的模式图。该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较大不同的方面是在压力调整机构68中追加了对墨贮存体671进行加压的结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087]墨贮存体671如图9(3)所示以墨水包6711的形式来提供。该墨水包6711以由2个空气袋6713夹持的状态被收置于壳体6712内。另外,各空气袋6713连接于从加压路径681分支出来的分支加压路径(配管)683,能够由加压缓冲罐81进行加压。在该分支加压路径683上设有三通阀684。在三通阀684中,连接于空气袋6713的端口为共用端口,剩余的端口中与大气相连的端口为常开,相对于此,连接于加压路径681的端口为常闭。从而,在墨水补给时,将大气开放端口关闭,并且将连接于加压路径681的端口打开而通过加压缓冲罐81对空气袋6713进行加压、使空气袋6713膨胀以进行墨水的挤出。另外,在不进行墨水补给的期间,回到通常状态,将空气袋6713向大气开放。
[0088]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中,压力调整机构68不但将由加压缓冲罐81进行的加压作为加压清洁用而使用,还可作为墨水补给用而使用,该墨水补给步骤作为本发明的“加压步骤”来执行。因此,不但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还起到能够通过加压缓冲罐81加压而良好地进行墨水补给这一其他作用效果。另外,起到能够使用单一的真空泵8作为加压处理的一个方式良好地进行墨水补给处理这一其他作用效果。
[0089]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墨贮存体671按墨水包6711的方式提供,但在如图9⑶所示那样按墨水瓶6714的方式提供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经由分支加压路径683由加压缓冲罐81加压。
[0090]第3实施方式
[0091]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减压步骤”实施由脱气部93进行的脱气步骤,但本发明的“减压步骤”并不限定于此。以下,基于第3实施方式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0092]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的图。该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较大不同的方面如下:三通阀86不但作为加压解除阀发挥作用,还作为减压控制阀发挥作用。更详细地说,在三通阀86的端口中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大气开放端口使用的端口经由减压路径87与减压缓冲罐71连接这方面和三通阀86的工作,都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093]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构成三通阀86的3个端口分别与打印机1的工作状况相应地由打印机控制部200开闭控制。另外,为了进行对工作的说明,将3个端口中连接于减压缓冲罐71的端口称为“减压侧端口”,将连接于加压缓冲罐81的端口称为“加压侧端口”,将连接于作为贮存部发挥作用的罐62的端口称为“贮存部侧端口 ”。
[0094]在进行加压清洁处理时,减压侧端口、加压侧端口以及贮存部侧端口分别变为“关闭状态”、“打开状态”以及“打开状态”,通过加压缓冲罐81对罐62进行加压。
[0095]另一方面,在进行吸引清洁处理时,减压侧端口、加压侧端口以及贮存部侧端口分别变为“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以及“打开状态”,如图10所示那样通过减压缓冲罐71对罐62进行减压。即,在吸引清洁中,在断开了从供给流路63向贮存室602的墨水供给的状态下,通过由减压缓冲罐71进行的对罐62的减压,将罐62内减压到负压(例如,-20--?-70--的负压^其结果,从罐62经由回收流路65对喷嘴601内减压,从喷嘴601吸引墨水。其结果,不能通过加压清洁从喷嘴601排出的气泡等,伴随着被吸引的墨水而从喷嘴601流出。
[0096]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方式,不但将由减压缓冲罐71进行的减压作为脱气用而使用,还可作为吸引清洁用而使用,该吸引清洁步骤作为本发明的“减压步骤”而执行。因此,不但可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还起到能够使用由减压缓冲罐71进行的减压而良好地进行吸引清洁这一其他作用效果。另外,起到能够使用单一的真空泵8作为减压处理的一个方式而良好地进行吸引清洁处理这一其他作用效果。
[0097]其他
[0098]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供墨部61相当于本发明的“供给部”的一例。另外,减压切换阀73以及加压切换阀83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切换部”以及“第2切换部”的一例。
[0099]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的要素或对其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交替地进行减压蓄压步骤以及加压蓄压步骤,但也可以构成为根据传感器74、84的检测结果而仅执行减压蓄压步骤以及加压蓄压步骤中的一个。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并行地进行两者。即,能够通过将减压切换阀73切换到减压位置并且将加压切换阀83切换到加压位置,并行地进行减压蓄压步骤以及加压蓄压步骤,能够缩短向加压缓冲罐81的加压蓄压以及向减压缓冲罐71的减压蓄压所需要的总时间。
[0100]另外,能够适当变更印刷头6和/或-灯的配置和/或个数、或者适当变更压纸卷筒30的形状等。
[0101]另外,对脱气部69的脱气单元进行减压而进行脱气处理,但也可以对罐62进行减压而在罐62内进行脱气处理。
[0102]另外,也能够适当变更打印机1的各部分的具体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印刷头6的结构相对于上述结构加以变更。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墨水循环,但是对于不进行墨水循环的打印机也能够应用本发明涉及的液体喷射技术。
[0103]上述实施方式,用在使用—墨水的喷墨式打印机中,但也可以用在喷射或排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能够应用在具备排出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另外,所谓液滴,指的是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液体的状态,包含粒状、泪滴状、拖尾成拉丝状的液滴。另外,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体状态,而且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溶媒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包括颜料和/或金属微粒等固形物的功能材料的微粒所成的物质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水和/或液晶等。这里,所谓墨水,包括一般性的水性墨、油性墨以及凝胶墨(861 11110、热熔墨0101: 111611: 111^)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包含在例如液晶显示器、£1(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和/或色材料等的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管使用的喷射作为试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和/或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旧。!'。(1181)6118610等。而且,也可以采用在时钟和/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中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所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进行蚀刻等而喷射酸或碱等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对布等喷射液体的印染用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也能够在这些之中的任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喷射液体的头和向所述头供给液体的供给部,该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包括: 对减压缓冲罐进行减压并蓄压的减压蓄压步骤; 对加压缓冲罐进行加压并蓄压的加压蓄压步骤; 通过所述减压缓冲罐在所述供给部将所述液体减压得比大气压低的减压步骤;和 通过所述加压缓冲罐在所述供给部将所述液体加压得比大气压高的加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所述减压蓄压步骤为通过单一的泵对所述减压缓冲罐内进行减压的步骤; 所述加压蓄压步骤为通过所述泵对所述加压缓冲罐内进行加压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设置第I切换部和第2切换部,所述第I切换部切换到连通所述泵的进气口与所述减压缓冲罐的减压位置或连通所述泵的进气口与大气的减压停止位置,所述第2切换部切换到连通所述泵的排气口与所述加压缓冲罐的加压位置或连通所述泵的排气口与大气的加压停止位置; 在所述减压蓄压步骤中将所述第I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减压位置而驱动所述泵; 在所述加压蓄压步骤中将所述第2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加压位置而驱动所述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在停止所述减压蓄压步骤而执行所述加压蓄压步骤时, 将所述第I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减压停止位置, 将所述第2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加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在执行所述减压蓄压步骤而停止所述加压蓄压步骤时, 将所述第I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减压位置, 将所述第2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加压停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在并行进行所述减压蓄压步骤以及所述加压蓄压步骤时, 将所述第I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减压位置, 将所述第2切换部切换到所述加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在所述减压缓冲罐内减压到了第I压力值时,停止所述减压蓄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在所述加压缓冲罐内加压到了第2压力值时,停止所述加压蓄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所述减压步骤为从所述液体中去除气体的脱气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加减压方法,其中: 所述加压步骤为对所述液体进行加压以将所述喷嘴内的所述液体排出的加压清洁步骤。
1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喷嘴喷射液体的头; 向所述头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部; 减压并蓄压的减压缓冲罐; 加压并蓄压的加压缓冲罐; 连通所述供给部与所述减压缓冲罐的减压路径;和 连通所述供给部与所述加压缓冲罐的加压路径; 所述供给部,通过所述减压缓冲罐将所述液体减压到比大气压低,通过所述加压缓冲罐将所述液体加压到比大气压高。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4441998SQ20141042104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0日
【发明者】安藤将明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