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95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所述外挂上光单元设置在多色胶印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与收纸装置之间,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腔式刮刀、陶瓷网纹辊、胶皮滚筒和无轴伺服电机;所述腔式刮刀设置在所述陶瓷网纹辊一侧且与其圆周面接触,所述陶瓷网纹辊与所述胶皮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精确旋转动力源,是靠所述无轴伺服电机驱动,且所述胶皮滚筒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转速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结构简单,且能够方便的加装在现有胶印机上、不破坏原胶印机的结构。
【专利说明】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胶印技术目前是世界上主要的印刷方式之一,能够用于印刷彩画和文字,印刷的 同时往往还会采用上光工艺,即是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 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但现有技术中,胶印机与上光机是单独的两套设备,胶印 机画面印刷完成后,再运到上光机上上光,过程繁琐、效率较低;也有在胶印机上增加上光 装置的,但是其价格昂贵,同时在安装时需要破坏原胶印机的结构,而且控制方式也较为复 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方便的加装在现有胶印机上、结 构简单的外挂上光单元。
[0004]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所述外挂上光 单元设置在多色胶印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与收纸装置之间,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 的腔式刮刀、陶瓷网纹辊、胶皮滚筒和电气无轴伺服电机;所述腔式刮刀设置在所述陶瓷网 纹辊一侧且与其圆周面接触,所述陶瓷网纹辊与所述胶皮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 皮滚筒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精确旋转动力源,是靠所 述电气无轴伺服电机驱动,且所述胶皮滚筒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转速相同。
[0005] 优选的,胶皮滚筒的旋转动力源,按传统设计,胶皮滚筒传动侧有一个高精度齿轮 与原多色胶印机压印滚筒齿轮相啮合,取消二者齿轮啮合,胶皮滚筒旋转动力是靠单独电 气伺服电机驱动,胶皮滚筒旋转速度通过跟踪主机压印滚筒的旋转速度,且二者的速度高 精度旋转完全相同。
[0006] 优选的,当不工作时,通过液压把上光单元整套移到上面不工作位置,当要工作 时,上光单元下来自动对上零点,即印刷边口位置,即电气自动跟踪系统。
[0007]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机箱相连的液压 滑动机构,用于改变所述外挂上光单元的位置。
[0008]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还包括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 胶印机的电信号以根据胶印机的工作状态令所述液压滑动机构带动所述胶皮滚筒接触或 离开胶印机的压印滚筒。
[0009] 优选的,所述胶皮滚筒还包括用于满版或局部上光的橡皮布或柔性树脂板。
[0010]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不需 要更改原多色胶印机的结构,不需加长或加高,网纹辊、胶皮滚筒和腔式刮刀与主机部分完 全独立,可很方便的安装在各种多色胶印机的最后色组处,使多色胶印机增加上光功能;适 用范围广,在如海德堡多色胶印机、罗兰多色机、高宝多色机、日本多色机及国产多色机,全 张、对开、四开等各种规格均可加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所述外挂上光单元设 置在多色胶印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与收纸装置之间,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腔式 刮刀、陶瓷网纹棍、胶皮滚筒和电气无轴伺服电机;所述腔式刮刀设置在所述陶瓷网纹辊一 侧且与其圆周面接触,所述陶瓷网纹辊与所述胶皮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 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精确旋转动力源,是靠所述电气 无轴伺服电机驱动,且所述胶皮滚筒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转速相同。
[0015]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101设置在胶印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102与收 纸装置103之间,即利用了胶印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102与收纸装置103之间的走道空间 直接安装本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101,并不会破坏或改变原胶印机的结构。
[0017] 本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101的上光方式可有多种选择,可进行水性上光也可进 行UV上光。上光效果均匀平整,能大大降低光油使用量,降低印刷成本。
[0018] 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9] 腔式刮刀202、陶瓷网纹辊203、胶皮滚筒204以及其他的驱动、传动和连接机构均 设置在机箱1内。所述的腔式刮刀202包括一储油腔,用于储存上光用的光油。所述的陶 瓷网纹辊203与腔式刮刀202相接触,陶瓷网纹辊203旋转并经过腔式刮刀202,其辊面会 附着上腔式刮刀202内存储的光油,并通过与胶皮滚筒204的对滚,将光油均匀传递至胶皮 滚筒204,进一步的,由胶皮滚筒204与胶印机的压印滚筒206对滚,完成对印制品的上光。 其中,胶皮滚筒204的驱动并非通过传统的齿轮、皮带轮的传动方式,而是通过一个传动齿 轮205,由所述无轴伺服电机(未示出)驱动。
[0020] 胶皮滚筒204由于通过独立的无轴伺服电机的驱动,能够自动跟踪胶印机的印刷 速度,即胶印机的压印滚筒206转速,能够以原胶印机的最高速度进行上光印刷,实现联机 上光,相比于常用的脱机上光,更节省劳动力,印品上不用喷粉,降低加工成本。进一步的, 为实现多种上光工艺,所述胶皮滚筒204还包括用于满版或局部上光的橡皮布或柔性树脂 板。
[0021] 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机箱相连的液压滑动机构, 用于改变所述外挂上光单元的位置。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还包括信号采集 器,所述的信号采集器通过采集胶印机的电信号以根据胶印机的工作状态令所述液压滑动 机构带动所述胶皮滚筒接触或离开胶印机的压印滚筒。参考图1,如在不需要进行上光时, 外挂上光单元101能够通过所述的液压滑动机构沿胶印机收纸装置103的上表面滑动至远 离胶印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102的位置,如图2中的A位置。即本实施例的外挂上光单元, 当不工作时上升,可以停放在收纸装置上端,作清洗和调整工作,如果需要印刷时,外挂上 光单元下移,胶皮滚筒的零点自动与压印滚筒零点自动对上,即印刷叼口自动对上。
[0022] 具体的,参考图2,胶皮滚筒204与胶印机的压印滚筒206同速转动,由独立无轴 伺服电机驱动。当印刷完成时,信号采集器采集胶印机的离合压电信号再经过液压滑动机 构,使胶皮滚筒204表面离开胶印机的压印滚筒206表面,优选的离开距离为2mm左右;当 印刷开始工作时,信号采集器采集胶印机的电信号通过液压滑动机构使胶皮滚筒204与胶 印机的压印滚筒206合上。
[0023]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 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上光单元设置在多色胶印 机最后一个印刷色组与收纸装置之间,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腔式刮刀、陶瓷网 纹辊、胶皮滚筒和电气无轴伺服电机;所述腔式刮刀设置在所述陶瓷网纹辊一侧且与其圆 周面接触,所述陶瓷网纹辊与所述胶皮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与原胶印机 的压印滚筒的圆周面相切接触;所述胶皮滚筒精确旋转动力源,是靠所述电气无轴伺服电 机驱动,且所述胶皮滚筒与原胶印机的压印滚筒的转速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当不工作时,通过 液压把上光单元整套移到上面不工作位置,当要工作时,上光单元下来自动对上零点,即印 刷边口位置,即电气自动跟踪系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机 箱相连的液压滑动机构,用于改变所述外挂上光单元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采集 器,用于采集胶印机的电信号以根据胶印机的工作状态令所述液压滑动机构带动所述胶皮 滚筒接触或离开胶印机的压印滚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胶印机的外挂上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皮滚筒还 包括用于满版或局部上光的橡皮布或柔性树脂板。
【文档编号】B41F23/08GK203901943SQ20142020455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艳, 冯昌伦, 冯岩, 李斌峰, 王仪明, 赵吉斌, 汤毅, 沈剑康 申请人:北京印刷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