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及其安装和拆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289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及其安装和拆卸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领域,具体地,涉及喷墨打印机的配件墨盒,尤其是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及其安装和拆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比较常用的打印印刷用具。虽然目前激光打印机已经比较普及,但由于激光打印机的维护成本较高,喷墨打印机仍然占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尤其在家庭、商铺、办公等场所。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与墨盒保持部接合的方式有很多种。中国专利CN201280003040.0所述的接合方式是,如CN201280003040.0专利的图5所示,使用打印机中的安装部600的杠杆800上的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和墨盒20的第一墨盒侧定位部210相接合的方式来固定墨盒20,当墨盒20需要取出时,在取出墨盒20的过程中需要推动杠杆800的推动830来带动杠杆800的另一端的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旋转而使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210相脱离,从而可以从安装部600中取出墨盒20,此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方面,因杠杆800的旋转轴800c位于推部830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的之间,推部830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分别位于旋转轴两侧,如果墨盒20和杠杆800之间的空间太小,造成较难取出墨盒20的情况,如果增大墨盒20和杠杆800之间的空间,则无法实现墨盒20和打印机的小型化。

第二方面,如CN201280003040.0专利的图30所示,取出墨盒20的过程中,杠杆800需要逆时针旋转,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在逆时针旋转的同时,会向-Z轴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和第一墨盒侧定位部210是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导致墨盒20必须先向下移动才可以使第一墨盒侧定位部210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10脱离。 这种方式会导致触针731-739或者芯片700的损伤。为了使墨盒20可以顺利取出,墨盒20必须保留有一定的-Z轴的空间,则不利于墨盒20及打印机的小型化,同时,由于墨盒保留了-Z轴方向的空间,容易出现墨盒20的出墨口280和安装部600的墨管640密封不严的情况,会导致漏墨现象。

第三方面,由于在取出墨盒过程中,墨盒必须要有-Z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导致墨盒对墨盒保持部的弹性触针的压迫力更大,墨盒在取出时,由于弹性触针给予墨盒的弹力过大,而导致墨盒从墨盒保持部中弹起很高,可能会使出墨口脱离墨盒保持部底部,会造成出墨口处墨水飞溅出来,污损墨盒保持部、打印机、使用者或台面。

第四方面,第一墨盒侧定位部210和第二墨盒侧定位部220在Z轴上的距离很近,容易形成一个穿过第一墨盒侧定位部210和第二墨盒侧定位部220,垂直于YZ平面的一个旋转轴心,同时,安装部600在打印机中的移动方向是Y轴方向,在安装部600运动过程中,墨盒20要受到一个流动空气给予的Y轴方向上的力,从而墨盒20有可能产生YZ平面上的晃动,进而引起墨盒20的固定不稳定,产生芯片接触不良或者出墨口密封不严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操作部2、抵接部件3,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墨口11,以出墨口11所在的平面为第一面1a,第一面1a的长边方向为X轴,短边方向为Y轴,与X轴、Y轴相互垂直的轴为Z轴;

其中,壳体1与操作部2以及抵接部件3相连接,所述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上,操作部2在X轴远离壳体1、在Z轴朝向第一面1a延伸出另一端,操作部2的另一端在X轴向壳体1方向延伸出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抵接部件3在X轴方向与操作部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同侧。

优选地,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为一凸状物,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为如下形状中的任一种:半圆状物;梯状物;锥状物;三角状物;锯齿状物;或者其他具有圆滑曲线或倾斜面的结构。

优选地,壳体1在对应连接操作部2的位置设有支点孔15,操作部2对应设有支点25,支点25安装在支点孔15内,且操作部2能够沿支点25在XZ平面偏转,操作部2的偏转角度为0°<a≤45°。

优选地,墨盒还包括芯片12,出墨口11指向芯片12的方向为+X轴,以第一面1a相对的墨盒另一表面为第二面1b,第一面1a指向第二面1b的方向为+Z轴方向,以墨盒的-X轴侧为第四面1d,以第四面相对的平面为第三面1c,第三面1c向-Z轴和-X轴方向延伸出一倾斜面13;操作部2位于壳体1的+X轴侧,抵接部件3贴合倾斜面13向+X轴和+Z轴方向设置,其中,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位于操作部2的-X轴方向。

优选地,操作部2的-X轴方向的端部向+X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倾斜部21,第一倾斜部21继续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倾斜部22,第二倾斜部22的-X轴方向设置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

优选地,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所形成的锐角角度a1在66°~86°之间,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与第二倾斜部22所形成的锐角角度a2在52°~72°之间。

优选地,在第一倾斜部21的-Z轴方向设置有弹簧5,弹簧5弹性支撑第一倾斜部21。

优选地,第一倾斜部21的+Z轴方向的表面设置有按压部26。

优选地,操作部2还包括手推部24,手推部24朝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连接处的+Z轴方向凸出。

优选地,抵接部件3在垂直于Y轴方向上形成至少一个导向面31,在+X轴方向侧形成至少一个压迫面3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可替换部的墨盒,包括前述任一项的反式连接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替换部14,抵接部件3、操作部2、芯片12设置在可替换部14上。

优选地,可替换部14位于壳体1的+X轴方向,其中,可替换部14 沿+X轴和+Z轴方向依次为芯片12、抵接部件3以及操作部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安装部8被设置在一打印机中,安装部8至少包括杠杆主体81、旋转轴82、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以及杠杆承接部84,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通过旋转轴82连接在杠杆主体81,所述抵接部件3与所述杠杆主体81相接触,并带动所述杠杆主体81沿所述旋转轴82进行转动,所述杠杆主体(81)沿所述旋转轴82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相对于所述杠杆承接部84转动,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嵌入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与杠杆承接部84之间的由于转动产生的缝隙中。

优选地,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包括壳体1、操作部2、抵接部件3,壳体1与操作部2以及抵接部件3相连接,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上,操作部2在X轴远离壳体1、在Z轴朝向第一面1a延伸出另一端,操作部2的另一端在X轴向壳体1方向延伸出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抵接部件3在X轴方向与操作部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同侧。具体地,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为一凸状物,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为如下形状中的任一种:半圆状物;梯状物;锥状物;三角状物;锯齿状物;或者其他具有圆滑曲线或倾斜面的结构。

优选地,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的第二面1b设置有支点孔15,操作部2对应位置设置有支点25,支点25安装在支点孔15内,且操作部2能够沿支点25在XZ平面偏转,操作部2的偏转角度为0°<a≤45°。

优选地,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还包括芯片12,出墨口11指向芯片12的方向为+X轴,以第一面1a相对的墨盒另一表面为第二面1b,第一面1a指向第二面1b的方向为+Z轴方向,以墨盒的-X轴侧为第四操作部2位于壳体1的+X轴侧,抵接部件3贴合倾斜面13向+X轴和+Z轴方向设置,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位于操作部2的-X轴方向。

优选地,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的操作部2的-X轴方向的端部向+X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倾斜部21,第一倾斜部21继续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倾斜部22,第二倾斜部22的-X轴方向设置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具体地,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所形成的锐角角度a1在66°~ 86°之间,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与第二倾斜部22所形成的锐角角度a2在52°~72°之间。

优选地,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的操作部2在第一倾斜部21的-Z轴方向设置有弹簧5,弹簧5弹性支撑第一倾斜部21。

优选地,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的操作部2在第一倾斜部21的+Z轴方向的表面设置有按压部26。进一步地,操作部2还设置手推部24,手推部24朝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连接处的+Z轴方向凸出。

优选地,杠杆主体81设置有导向筋811,导向面31贴合导向筋811,压迫面32与杠杆主体81相接触,并带动杠杆主体81沿旋转轴82进行旋转。

优选地,安装部8包括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与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形状匹配并相互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墨盒方法,用于将反式连接的墨盒与安装部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与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接合;

b、按压第二面1b,使抵接部件3压迫杠杆主体81;

c、抵接部件3压迫杠杆主体81旋转,使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与杠杆承接部84产生缝隙;

d、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嵌入缝隙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接合;

e、撤销第二面1b上的按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拆卸墨盒的方法,用于将反式连接的墨盒与安装部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按压操作部2的按压部26,使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从缝隙抽出,进而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分离;

ii.安装部8的触针对墨盒施加反弹力,使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与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分离,同时抵接部件3对杠杆主体81的压迫力消失,杠杆主体81复位;

iii.取出墨盒。

优选地,步骤i替换为步骤i′.推动手推部24。

本发明通过在墨盒上设置朝向壳体方向的第一墨盒侧定位部,在安装过程中将第一墨盒侧定位部嵌入到安装部的第一装置侧接合部和杠杆承接部形成的缝隙中,完成墨盒和安装部的接合,由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和第一墨盒侧定位部均位于杠杆主体的同一侧,在安装的过程中,杠杆主体并不需要转动较大的角度,这样即使墨盒与杠杆主体之间的空间较小仍完成安装和拆卸,也有利于墨盒和打印机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同形状的第一墨盒侧定位部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弹簧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按压部和手推部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抵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带可替换部的反式连接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杠杆主体与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装置侧接合部与杠杆承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出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的 安装流程图;以及

图15出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的拆卸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反式连接的墨盒,具体地图1示出了墨盒的部分组件,在实际应用中墨盒还包括诸如上盖、注墨口胶塞、注墨口薄膜、阀膜、阀盖、阀薄膜、通路薄膜、出墨口海绵、弹性垫、棱镜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未示出的部件均未现有技术的墨盒中所包括的常规部件,故在图1中并未示出。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墨盒至少包括壳体1、操作部2、抵接部件3以及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壳体1、操作部2、抵接部件3以及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再通过常规的机械连接方式固定,例如卡槽或者螺栓等方式;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这些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此不予赘述。为了具体说明墨盒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本发明通过定义X、Y、Z轴来具体描述墨盒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具体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墨口11,以出墨口11所在的平面为第一面1a,第一面1a的长边方向为X轴,短边方向为Y轴,与X轴、Y轴相互垂直的轴为Z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操作部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上,操作部2的另一端在X轴方向远离壳体1、在Z轴方向朝向第一面1a,如图1所示,操作部2是类似于“フ”的形状,在一些变化例中,操作部还可以是“\”、的形状,在这些不同形状操作部2的另一端还延伸出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在X轴方向朝向壳体1方向,即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与整个操作部2的延伸方向是相反的,这样操作部2会形成一个类似于钩子的形状,而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即为钩子形状的挂钩部分。优选地,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为一凸状物,其形状如图2至图5所示,可以是半圆状物、梯状物、锥状物、三角状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的形状并不限于图2至图5中 示出的形状,还可以是锯齿状物、波浪状物或者其他具有圆滑曲线或倾斜面的结构。

进一步地,抵接部件3也设置在壳体1上,且在X轴方向与操作部2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同侧。具体地,抵接部件3是从壳体1的表面突出的立体部件,这样在墨盒需要与安装部配合时,抵接部件3相对于壳体1能够优先接触到安装部,以实现抵接的功能。更为具体地,抵接部件3的形状可以是规则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这些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6,壳体1在对应连接操作部2的位置设有支点孔15,操作部2对应设有支点25,支点25安装在支点孔15内,且操作部2能够沿支点25在XZ平面偏转,操作部2的偏转角度为0°<a≤45°。具体地,当操作部2处于自然未偏转的状态时,其偏转角度为0,当操作部2沿图1示出的箭头方向偏转后,其偏转角度开始变大,优选地偏转角度最大为30°。更为具体地,支点孔15和支点25可以设置为轴承和转轴的结构,这样操作部2可以以支点25为轴做任意角度的偏转;作为一种变化,操作部2与壳体1直接通过简单的卡槽结构连接,或者是一体成型,此时操作部2使用弹性材料制成,利用操作部2自身的弹性力完成偏转,这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相比于第一实施例,本变化例中的操作部2偏转的角度受到限制。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墨盒还包括芯片12,芯片12用于记录墨盒的墨水量、监测墨盒使用次数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墨盒可以设置有芯片12,也可以不设置有芯片12,这都不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不予赘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具体定义+X、-X、+Y、-Y、+Z、-Z以进一步说明墨盒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具体地,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面1a、第二面1b、第三面1c、第四面1d,其中,第一面1a与第二面1b相对,第三面1c与第四面1d相对,出墨口11指向芯片12的方向为+X轴,第一面1a指向第二面1b的方向为+Z轴方向,以墨盒的-X轴侧为第四面1d,与第四面相对的平面为第三面1c,操作部2位于壳体1的+X轴侧,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位于操作 部2的-X轴方向。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8看出,第三面1c向-Z轴和-X轴方向延伸出倾斜面13,抵接部件3贴合倾斜面13向+X轴和+Z轴方向设置,图中示出的抵接部件3的整体轮廓类似于形状,倾斜面13为配合抵接部件3的形状而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样的结构当墨盒与安装部结合时,更利于抵接部件3施加压迫力,具体地如图8所示,抵接部件3在垂直于Y轴方向上形成导向面31,在+X轴方向侧形成压迫面32,导向面31是在安装墨盒时起到导向作用,压迫面32是在安装墨盒时起到施加压迫力的作用。在一些变化例中,抵接部件3还可以是格栅状结构、锯齿形凸起结构或者其他几何结构,只要能够在Y轴方向上形成导向面,在+X轴方向上形成压迫面即可,具体地,根据抵接部件3结构的不同导向面和压迫面的数量还可以是多个,压迫面的形状还可以是倾斜一定角度的面、锯齿面、波浪面;或者其它不规则异形面。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结合图1和图6,操作部2的-X轴方向的端部向+X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倾斜部21,第一倾斜部21继续向-Z轴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倾斜部22,第二倾斜部22的-X轴方向设置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倾斜部21是曲线型的设计,这样第一倾斜部21在Z轴方向的活动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操作部2在XZ平面上偏转,作为一种变化,第一倾斜部21也可以是直线型的设计,同样的第二倾斜部22可以是直线型设计,也可以是曲线形设计,这些变化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所形成的锐角角度a1在66°~86°之间,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与第二倾斜部22所形成的锐角角度a2在52°~72°之间,如图6所示,角度a1和a2均是指轴线之间的夹角。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样的结构在转动操作部2时可以达到更为省力的效果,且即使墨盒与杠杆主体之间的空间较小仍完成安装和拆卸,同时也更有利于实现墨盒和打印机的小型化。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第一倾斜部21的-Z轴方向设置有弹簧5,弹簧5弹性支撑第一倾斜部21。具体地,在墨盒安装 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在-X轴方向嵌入式固定,此时弹簧5会对第一倾斜部21产生+Z轴方向的支撑力,同时由于第一倾斜部21和第二倾斜部22形成一定的夹角,因此第一倾斜部21会带动第二倾斜部22产生-X方向的牵引力,而第一墨盒侧定位部又设置在第二倾斜部22的-X轴方向,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在-X方向更为稳定的固定。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倾斜部21的+Z轴方向的表面设置有按压部26,这样更有利于使用者操作,进一步地,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方便不同使用者的使用,操作部2还可以设置手推部24,手推部24朝第一倾斜部21与第二倾斜部22连接处的+Z轴方向凸出,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推动手推部24同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如图9所示,墨盒还包括保护罩7,在保护罩7+X轴侧具有一卡合部71,壳体11在对应位置设置有被卡合部72,在保护罩安装在壳体的状态下,卡合部71和被卡合部72相卡合,卡合部71与被卡合部72位于出墨口11和芯片12之间。保护罩7用于密封出墨口11,防止墨盒在未安装状态下的漏墨现象。具体地,在墨盒上还设置有棱镜(图中未示出),棱镜以及芯片12远离出墨口11,卡合部71和被卡合部72具有一定的储墨能力,防止出墨口11处意外渗漏的墨水到达棱镜以及芯片12处,污损棱镜以及芯片1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带可替换部的墨盒,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墨盒还包括可替换部14,抵接部件3、操作部2、芯片12设置在可替换部14上。可替换部14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11的+X轴方向的侧面上,具体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例如通过卡槽固定,又例如通过吸盘固定,在此不予赘述。图10中示出的阴影部分为可替换部14,可替换部14沿+X轴和+Z轴方向依次设置芯片12、抵接部件3以及操作部2。为了可以重复使用芯片,市场上经常使用简单易拆卸的方式将带有芯片的可替换部安装在壳体上,当墨囊内的墨水使用完后,使用者只需要将可替换部拆下,安装到新的墨囊上,同时,芯片会自动将信息复位至原始状态,即可成为一个新墨盒。本方案中,将 芯片12、抵接部件3以及操作部2同时设置在可替换部2上,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芯片12连接的稳定性。更为具体地,可替换部2在+X轴方向的侧面实际上构成了第三面1c的一部分,因此芯片12、抵接部件3以及操作部2在可替换部2上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即只需要将第三面1c视为可替换部2在+X轴方向的侧面,再按照对应的位置设置芯片12、抵接部件3以及操作部2。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与安装部相连接的墨盒,安装部8被设置在一打印机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安装部8至少包括杠杆主体81、旋转轴82、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以及杠杆承接部84,结合图12可以看出,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通过旋转轴82连接在杠杆主体81,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对墨盒操作部施加按压力使墨盒向-Z轴方向运动,抵接部件3压迫杠杆主体81使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向+Z轴方向运动(如图13中的箭头方向),进而使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与杠杆承接部84之间产生缝隙,此时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嵌入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与杠杆承接部84之间的缝隙中,然后撤去对操作部2的按压力,安装部的触针(图中未示出)对墨盒产生+Z轴方向的反作用力使墨盒有向+Z轴方向运动的趋势,而由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相接合,会使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产生向-Z轴运动趋势,因此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有+Z轴运动趋势和有-Z轴运动趋势,两种趋势彼此相会作用,彼此抵消,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固定。更为具体地,当操作部2设置有弹簧5时,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同时会产生-X轴方向的运动趋势,这样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会更稳定的嵌入在缝隙中,同时还会与杠杆承接部84之间产生摩擦力,以进一步提高墨盒与安装部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杠杆主体81设置有导向筋811,导向面31贴合导向筋811,压迫面32与杠杆主体81相接触,并带动杠杆主体81沿旋转轴82进行旋转。具体地在墨盒安装过程中,导向筋811用于导向,进一步地,导向面31贴合导向筋811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 理解,导向面31与导向筋811在安装过程中最先开始接触,使墨盒先导向再定位,实现了墨盒定位准确,防止了安装错位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结合图9和图11,安装部8包括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墨盒在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具体地,图11中示出的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是凹槽状结构,图9中示出的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为对应形状的凸出,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贴合所述第四面1d且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在一些变化例中,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与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匹配的结构,只要能实现二者稳定的的固定即可。更为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和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位于墨盒的-X轴和+X轴侧,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好的固定出墨口11和芯片12,同时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在Z轴方向存在落差,当安装部在运动过程中,墨盒受到流动空气给予的Y轴方向上的力时不会产生旋转的趋势,防止了墨盒产生YZ平面的晃动。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安装墨盒方法,用于将反式连接的墨盒与安装部固定,包括如下步骤:

执行步骤S101,将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与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接合,以实现墨盒与安装部的预固定,具体地,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与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在安装过程中应处于一条水平线上,二者的卡合不宜过松也不宜过紧,过松会导致墨盒固定不牢,过紧不易于取出墨盒。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2,按压第二面1b,使抵接部件3压迫杠杆主体81。本步骤是基础步骤,通过按压第二面1b使墨盒整体向杠杆主体8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抵接部件3接触到杠杆主体81,从而对杠杆主体81产生压迫力。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2的基础上,执行步骤S103,持续按压第二面1b,使抵接部件3压迫杠杆主体8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转动,从而使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与杠杆承接部84之间产生缝隙。需要持续按压第二面1b的原因在于,安装部的触针会对墨盒产生反作用力,使抵接部件3产生离开杠杆主体81的趋势,对第二面1b的持续 的压迫力用于抵消触针对墨盒的反作用力。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104,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嵌入缝隙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接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步骤并不需要对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进行额外的操作即可实现,这是因为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相对于整个操作部2而言类似于钩子的挂钩部分,当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运动到有缝隙的位置,会自然钩在缝隙中,具体地原理,结合第三具体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和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如何接合的描述,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步骤。

执行步骤S105,撤销第二面1b上的按压力。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只有撤去按压力,才能够使触针对墨盒的反弹力产生实际的作用,另外,在撤去按压力的同时抵接部件3对杠杆主体81的作用力也消失,配合杠杆主体81的复位趋势,完成墨盒的固定,具体地原理,结合第三具体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和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如何接合的描述,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步骤。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方式的,提供一种拆卸墨盒的方法,用于将反式连接的墨盒与安装部分离,包括如下步骤:

执行步骤S201,按压操作部2的按压部26,使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从缝隙抽出,进而与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此步骤与现有技术取出墨盒的步骤不同,本步骤的墨盒并不会向触针的方向运动(如以图11为例,即不会像-Z轴运动),而是通过操作部2自身的转动将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从缝隙抽出,而第一墨盒侧定位部4和第一装置侧接合部83之间的结合是墨盒和安装部结合的关键部位,本步骤完成,墨盒与安装部处于半脱离状态。在一个变化例中,若操作部2设置有手推部24,还可以通过推动手推部24来实现本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执行步骤S202,安装部8的触针对墨盒施加反弹力,使第二墨盒侧定位部6与第二装置侧接合部85分离,同时抵接部件3对杠杆主体81的压迫力消失,杠杆主体81复位。本步骤实际上并不需要额外的动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执行步骤S201后,本步骤是一个 自然进行的步骤,在实际的过程中可能是一个瞬间完成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执行前述步骤的基础上,执行步骤S203,取出墨盒。具体地,按照本具体实施方式取出墨盒的过程中,墨盒不需要先向触针的方向移动(即-Z轴方向),因此墨盒与安装部在-Z轴空间的余量可以更小,一方面可以防止出现触针、墨盒芯片的损坏,另一方面使墨盒及其打印机小型化的同时也避免了漏墨及墨水飞溅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