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械,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电雕版辊。
背景技术:
电雕辊是利用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使铜辊在激光照射下瞬间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达到雕刻图案的目的,是凹版印刷中常用的设备。为保证电雕版辊在加工时成型图案的精确度与清洗度,保证激光网点的分布合理,通常都需要电雕版辊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散热性好,成型精度高的新型电雕版辊。
一种新型电雕版辊,包括一个版辊本体,所述版辊本体的中心安装有气胀轴,所述版辊本体上设置有冷却系统与散热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水冷装置,所述散热系统设置有多个散热孔道,散热孔道包括多个外散热孔道与多个内散热孔道,版辊本体上形成供所述气胀轴穿插安装的穿孔,所述外散热孔道呈圆周分布并且等间隔设置,所述内散热孔道呈圆周分布并且等间隔,所述外散热孔道分布在内散热孔道的外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接头、进水接头、回水接头、两个密封圈,冷却接头套设在气胀轴上并且密封连接在气胀轴与版辊本体之间,所 述冷却接头上设置有供进水接头、回水接头安装的安装孔以及与所述外散热孔道连通的外散热孔、与内散热孔道连通的内散热孔,进水接头与回水接头之间连接有冷却腔。
每个外散热孔道包括一个外圈竖直通道、一个外圈水平通道,每个内散热孔道包括一个内圈竖直通道、一个内圈水平通道,所述外圈竖直通道由穿孔径向延伸形成,外圈水平通道由外圈竖直通道的外端延伸至版辊本体的两端,所述内圈竖直通道由穿孔径向延伸形成,内圈水平通道由内圈竖直通道的外端延伸至版辊本体的两端。
所述冷却腔由进水接头水平延伸形成一个第一冷却腔室、由回水接头水平延伸形成一个第二冷却腔室,第一冷却腔室与第二冷却腔室之间连通有朝向所述气胀轴凸出的连接腔室。
所述冷却接头具有一个外侧环壁,其中一个密封圈设置在进水接头与外侧环壁之间,另外一个密封圈设置在内散热孔与气胀轴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所述散热孔道,散热孔道的所述外散热孔道呈圆周等间隔分布,所述内散热孔道呈圆周等间隔分布,散热效果好,有效延长版辊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后续印刷成品的精度;设置所述冷却系统,并且将冷却接头、进水接头、回水接头、两个密封圈,冷却接头套设在气胀轴上并且密封连接在气胀轴与版辊本体之间,冷却效果好,保证了电雕版辊加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发热导致气胀轴轴向弯曲,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电雕版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电雕版辊的版辊本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电雕版辊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版辊本体1,所述版辊本体1的中心安装有气胀轴2,所述版辊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系统与散热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为水冷装置,所述散热系统设置有多个散热孔道3,散热孔道包括多个外散热孔道4与多个内散热孔道5,版辊本体1上形成供所述气胀轴2穿插安装的穿孔6,所述外散热孔道4呈圆周分布并且等间隔设置,所述内散热孔道5呈圆周分布并且等间隔,所述外散热孔道1分布在内散热孔道5的外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接头7、进水接头8、回水接头9、两个密封圈10,冷却接头7套设在气胀轴2上并且密封连接在气胀轴2与版辊本体1之间,所述冷却接头7上设置有供进水接头8、回水接头9安装的安装孔11以及与所述外散热孔道4连通的外散热孔12、与内散热孔道5连通的内散热孔13,进水接头8与回水接头9之间连接有冷却腔14。
每个外散热孔道4包括一个外圈竖直通道15、一个外圈水平通道16,每个内散热孔道5包括一个内圈竖直通道17、一个内圈水平通道18,所述外圈竖直通道15由穿孔6径向延伸形成,外圈水平通道16由外圈竖直通道15的外端延伸至版辊本体1的两端,所述内圈竖直通道17由穿孔6径向延伸形成,内圈水平通道18由内圈竖直通道17的外端延伸至版辊本体1的两端。
所述冷却腔14由进水接头8水平延伸形成一个第一冷却腔室19、 由回水接头9水平延伸形成一个第二冷却腔室20,第一冷却腔室19与第二冷却腔室20之间连通有朝向所述气涨轴2凸出的连接腔室22。
所述冷却接头7具有一个外侧环壁23,其中一个密封圈10设置在进水接头8与外侧环壁23之间,另外一个密封圈10设置在内散热孔13与气胀轴2之间。
由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设置所述散热孔道,散热孔道的所述外散热孔道呈圆周等间隔分布,所述内散热孔道呈圆周等间隔分布,散热效果好,有效延长版辊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提高后续印刷成品的精度;设置所述冷却系统,并且将冷却接头、进水接头、回水接头、两个密封圈,冷却接头套设在气胀轴上并且密封连接在气胀轴与版辊本体之间,冷却效果好,保证了电雕版辊加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发热导致气胀轴轴向弯曲,使用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