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2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匹印刷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在布匹印刷过程中,传统的印刷辊加墨装置结构复杂、合理性不足,影响加墨效率;印刷辊、刮刀装置等印刷部件经常需要进行维护等操作,但是传统的印刷机械的构造缺乏合理性,不便于对印刷部件进行维护,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印刷辊与布匹实际需印花位置经常会出现各个方向的偏差,调整繁琐,导致印花不精确,严重影响布匹印刷质量;上墨辊对印刷辊进行上墨,将上墨辊上的浆墨直接沾染在印刷辊上,印刷辊转动与传送带速度相配合对传送带上的布匹进行印刷,实际印刷时经常出现印刷辊上的浆墨分布不均或位置不对的情况,需要对印刷辊上的浆墨进行刮匀,但是传统的刮墨装置不能进行有效的刮墨,实用性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可对印刷辊进行高效加墨,便于对印刷部件进行工作状态转换、操作灵活、维护方便,可对印刷辊进行各个方向的独立驱动、克服各个方向的印花偏差,可对印刷辊进行高效均匀的浆墨刮动、提高印刷质量,实用性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装置,与印刷装置对应并对印刷装置的部分进行承载的印刷支架,对印刷装置进行矫正的印刷矫正装置,和对油墨进行刮动的刮刀装置;

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处于上方对匹布直接进行印刷的印刷辊和处于下方抵顶于传送带下方的抵顶辊;所述印刷辊配设有加墨装置;所述加墨装置包括直接与所述印刷辊接触进行上墨的上墨辊,处于上墨辊下方用于盛装油墨的墨槽,和向上墨辊喷墨的喷墨装置;

所述印刷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机架上方并沿机架横向延伸的主支架,和支撑于主支架一端的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配设有滚轮;所述印刷支架配设有沿印刷支架长度方向驱动的横向驱动装置;

所述印刷矫正装置包括斜向矫正装置、横向矫正装置和纵向矫正装置;所述斜向矫正装置设于所述印刷支架的一端;所述斜向矫正装置包括斜向矫正曲轴,和设于机架上对斜向矫正曲轴进行转动驱动的斜向矫正电机;所述斜向矫正曲轴上下设置,具有斜向矫正动力输入端和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所述斜向矫正动力输入端与所述斜向矫正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配设有水平设置的枢接套;所述印刷支架形成有受所述枢接套拨动的斜向矫正被拨动部,所述枢接套拨动所述斜向矫正被拨动部使所述印刷支架带动所述印刷辊相对印刷辊的轴线方向发生倾斜;所述横向矫正装置包括与所述印刷辊卡扣在一起的卡扣部件,和对卡扣部件沿印刷辊轴向驱动的横向矫正驱动装置;所述纵向矫正装置为控制传送带传动速度的控制器;

所述刮刀装置包括与所述印刷辊相对应进行刮动的刮刀主体,对刮刀主体进行承载的刮刀支架,与印刷辊相平行对刮刀支架进行承载的刮刀转动轴,对刮刀转动轴沿轴向进行轴向往复驱动的往复驱动装置,和对刮刀转动轴进行转动驱动的刮刀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加墨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加墨轨道与所述印刷支架连接,所述加墨轨道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垂直于所述印刷辊,所述加墨装置的两端配设有同步驱动加墨装置沿所述加墨轨道移动的加墨驱动装置。

所述加墨轨道包括设于所述印刷支架上的加墨滑轨和设于所述墨槽端部与加墨滑轨相配合的加墨滑块;所述上墨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与所述加墨轨道相平行的上墨轨道连接,所述上墨辊的两端配设有同步驱动上墨辊沿所述上墨轨道移动的上墨驱动装置;所述上墨轨道包括设于所述墨槽上的上墨滑轨和设于所述上墨辊端部与上墨滑轨相配合的上墨滑块。

所述喷墨装置包括沿所述上墨辊设置的喷墨管,所述喷墨管形成有多个沿喷墨管长度方向排列并朝向所述上墨辊的喷墨孔。

所述加墨装置设有固定所述喷墨管的管固定部。

所述管固定部包括两个对应所述上墨辊两端设置的弯曲托手,所述弯曲托手承托于所述喷墨管的下方并弯曲弧度与喷墨管的弧度相匹配。

所述管固定部配设有抵顶锁紧所述喷墨管的抵顶锁紧螺杆,所述管固定部形成有与所述抵顶锁紧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上墨辊的周面形成有多个沿上墨辊轴线方向平行排列的环形墨槽。

所述墨槽的端部设有防止所述印刷辊上的油墨沿轴向扩散的挡墨装置。

所述挡墨装置为柔性材料,下端与所述墨槽连接在一起,上端为受抵顶而向所述印刷辊弯曲的自由端。

所述墨槽设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配设有排泄管道,所述排泄管道配设有开关。

所述主支架具有与机架连接的第一端,和处于另一端与所述支脚连接的第二端;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处于所述第一端的横向驱动电机,处于第一端与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处于所述第二端的从动链轮,以及连接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的链条;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链条连接。

所述主支架设有沿机架横向行走于机架上的导向轮。

四个所述导向轮以矩阵形式设于所述主支架的四个角落。

所述主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横支架,和两个相互平行连接于两主横支架两端之间的主纵支架;所述主横支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方并沿机架横向延伸,所述主纵支架水平设置于机架上方并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脚包括两个支脚单体,两所述支脚单体分别连接于处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主纵支架两端,两所述支脚单体的下端分别设有所述滚轮。

所述导向轮配设有导向轮承载部,所述导向轮承载部与所述主支架通过竖向转轴枢接在一起。

所述主纵支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导向轮承载部枢接的枢接部;所述枢接部包括两个设于所述主纵支架端部的上下平行排列的枢接板,以及与主纵支架连接并处于两枢接板之间对所述导向轮承载部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所述竖向转轴连接于两所述枢接板之间,所述导向轮承载部包括伸入两所述枢接板之间与所述竖向转轴连接的延伸枢接部和与所述枢接板相配合对所述导向轮承载部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两所述主纵支架设有相配合对应连接所述印刷辊两端的连接套环,以及相配合连接所述加墨装置和所述刮刀装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处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和处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支脚单体呈弯折状;所述支脚单体包括水平设置于机架上方并沿机架横向延伸的连接段,竖向设置的竖向支撑段,以及连接于连接段和竖向支撑段之间的过渡段;两所述竖向支撑段之间连接有支脚加强梁。

所述斜向矫正装置处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所述斜向矫正曲轴的动力输入端朝下,动力输出端朝上。

所述斜向矫正被拨动部为形成于所述连接板下端并容置所述枢接套的槽口。

所述槽口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所述枢接套为轴承。

所述斜向矫正电机的输出轴朝上设置,下端固定连接于机架上。

所述刮刀主体包括与所述印刷辊相平行的刀片,和对刀片进行固定的刀片固定板。

所述刮刀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刮刀转动轴排列并均匀支撑所述刀片固定板的刮刀支架单体。

所述刮刀支架单体包括连接于所述刮刀转动轴上的支架固定部,和与所述刀片固定板连接调节所述刮刀主体相对所述刮刀转动轴位置的刮刀调节支架。

所述刮刀调节支架包括与所述刀片固定板连接的刮刀调节杆,套设于刮刀调节杆外的刮刀调节套,以及连接于刮刀调节套和所述支架固定部之间的调节螺杆;所述刮刀调节杆包括与所述刀片固定板连接的连接杆段,与连接杆段连接并与所述刮刀调节套相对应的螺杆段,和与螺杆段外端连接的第一转动手柄;所述刮刀调节套形成有与所述螺杆段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调节螺杆垂直连接于所述刮刀调节套外侧,所述支架固定部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连接的调节螺杆连接部,所述调节螺杆连接部形成有供所述调节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杆配设有锁紧于所述通孔两侧的调节螺杆锁紧螺母。

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包括往复驱动曲轴,和设于所述印刷支架上对往复驱动曲轴进行转动驱动的往复驱动电机;所述往复驱动曲轴具有往复驱动动力输入端和往复驱动输出端,所述刮刀转动轴设有供所述往复驱动输出端沿所述刮刀转动轴的轴向进行拨动的往复被拨动部。

所述往复驱动曲轴与所述刮刀转动轴相垂直,所述往复被拨动部包括设于所述刮刀转动轴端部的被拨动轮,所述被拨动轮的周面形成有容置所述往复驱动输出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形成有对所述往复驱动输出端进行限位的环形凸起。

所述往复驱动曲轴上下设置,所述往复驱动输出端配设有同轴设置的并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匹配的往复拨动轴承。

所述往复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印刷支架上且输出轴朝下设置,所述印刷支架形成有供所述刮刀转动轴沿轴向移动的通孔。

所述刮刀转动轴枢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往复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

所述刮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刮刀转动轴连接的蜗轮部件,对蜗轮部件进行转动驱动的蜗杆部件,和对螺杆部件进行转动驱动的第二转动手柄。

所述刮刀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蜗杆部件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蜗杆部件上的定位套,和连接于所述印刷支架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套的周面形成有多个供所述定位销插入定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围绕所述定位套呈环形分布。

所述定位销配设有保持插入所述定位孔中的保持弹簧。

所述印刷支架形成有连接所述定位销的定位销连接架,所述定位销连接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与所述定位销相垂直的定位销连接板,所述定位销连接板形成有供所述定位销穿过的定位销通孔;所述保持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销上并处于两所述定位销连接板之间;所述保持弹簧具有较靠近所述定位套并与所述定位销连接的弹簧第一端,和较远离所述定位套并抵顶于相应所述定位销连接架内侧的弹簧第二端。

所述定位销配设有操作手柄。

所述刮刀转动驱动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端处,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与所述蜗杆部件枢接的蜗杆枢接部件。

所述蜗杆枢接部件包括两个枢接于所述蜗杆部件上的轴承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印刷辊进行加墨,具体是上墨辊由喷墨装置喷墨或在墨槽沾墨进行取墨,多余的墨落入墨槽中,上墨辊对印刷辊进行上墨,印刷时,抵顶辊将布匹向上抵顶于印刷辊上与印刷辊同步运转对布匹进行印刷。主支架可对印刷辊、刮刀装置等进行承载;当对布匹进行印刷时,横向驱动装置驱动印刷支架向第一端方向移动与机架结合,即可对布匹进行印刷;当印刷部件需要维护时,横向驱动装置驱动印刷支架向第二端方向移动,即可使印刷支架移出机架,便于进行维修等操作。当印刷辊印花出现斜向偏差时,斜向矫正电机带动斜向矫正曲轴转动,利用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上的枢接套对印刷支架上的斜向矫正被拨动部进行拨动,使印刷支架带动印刷辊相对印刷辊的轴线方向发生倾斜,以此弥补印刷辊出现的斜向偏差,而且枢接套可在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上转动,只会对斜向矫正被拨动部产生拨动动作,而不会产生其他任何动作,确保拨动精度;当印刷辊印花出现横向偏差时,利用横向矫正驱动装置驱动卡扣部件来带动印刷辊沿轴向移动,进而弥补印刷辊出现的横向偏差;当印刷辊印花出现沿布匹运动方向的纵向偏差时,可利用控制器控制传送带对布匹的传动速度,进而弥补印刷辊出现的纵向偏差。在印刷辊对布匹进行印刷时,刮刀主体可对印刷辊上的浆墨进行刮动,具体是,刮刀转动驱动装置可对刮刀转动轴进行转动驱动,使刮刀转动轴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刮刀支架带动刮刀主体实现靠近或远离印刷辊的摆动;在印刷辊转动印刷工作过程中,往复驱动装置驱动刮刀转动轴通过刮刀支架带动刮刀主体沿轴向来回往复运动,对印刷辊的往复刮动,实现高效均匀的浆墨刮动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其可对印刷辊进行高效加墨,便于对印刷部件进行工作状态转换、操作灵活、维护方便,可对印刷辊进行各个方向的独立驱动、克服各个方向的印花偏差,可对印刷辊进行高效均匀的浆墨刮动、提高印刷质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印刷辊 12-抵顶辊 13-加墨装置 131-上墨辊 132-墨槽 133-喷墨装置 1331-喷墨管 134-上墨驱动装置 135-管固定部 1351-弯曲托手 1352-抵顶锁紧螺杆

21-主支架 211-导向轮 2111-导向轮承载部 21111-延伸枢接部 21112- 限位台阶 2112-竖向转轴 212-主横支架 213-主纵支架 2131-枢接部 21311- 枢接板 21312-限位挡板 2132-连接板 21321-第一连接板 21322-第二连接板 22-支脚 221-滚轮 222-支脚单体 2221-连接段 2222-竖向支撑段 2223-过渡段 223-支脚加强梁 23-横向驱动装置 231-横向驱动电机 232-主动链轮 233- 从动链轮 234-链条 24-斜向矫正被拨动部

31-斜向矫正装置 311-斜向矫正曲轴 312-斜向矫正电机 313-枢接套 32-横向矫正装置 321-卡扣部件 322-横向矫正驱动装置

41-刮刀主体 411-刀片 412-刀片固定板

42-刮刀支架 421-刮刀支架单体 4211-支架固定部 42111-调节螺杆连接部 4212-刮刀调节支架 42121-刮刀调节杆 421211-第一转动手柄 42122-刮刀调节套 42123-调节螺杆

43-刮刀转动轴 431-往复被拨动部 4311-环形凹槽 4312-环形凸起

44-往复驱动装置 441-往复驱动曲轴 4411-往复拨动轴承 442-往复驱动电机

45-刮刀转动驱动装置 451-蜗轮部件 452-蜗杆部件 453-第二转动手柄454-定位装置 4541-定位套 45411-定位孔 4542-定位销 4543-保持弹簧 4544-定位销连接架 45441-定位销连接板 4545-操作手柄 455-蜗杆枢接部件 4551-轴承座

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布匹印刷流水线的印刷机构,如图1-11所示,包括印刷装置,与印刷装置对应并对印刷装置的部分进行承载的印刷支架,对印刷装置进行矫正的印刷矫正装置,和对油墨进行刮动的刮刀装置。

印刷装置包括处于上方对匹布直接进行印刷的印刷辊11和处于下方抵顶于传送带(对布匹进行传送的传送带,图中未示出)下方的抵顶辊12;印刷辊11配设有加墨装置13;加墨装置13包括直接与印刷辊11接触进行上墨的上墨辊131,处于上墨辊131下方用于盛装油墨的墨槽132,和向上墨辊131喷墨的喷墨装置133;印刷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机架5上方并沿机架5横向延伸的主支架21,和支撑于主支架21一端的支脚22;支脚22的下端配设有滚轮221;印刷支架配设有沿印刷支架长度方向驱动的横向驱动装置23;印刷矫正装置包括斜向矫正装置31、横向矫正装置32和纵向矫正装置(图中未示出);斜向矫正装置31设于印刷支架的一端;斜向矫正装置31包括斜向矫正曲轴311,和设于机架5上对斜向矫正曲轴311进行转动驱动的斜向矫正电机312;斜向矫正曲轴311上下设置,具有斜向矫正动力输入端和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斜向矫正动力输入端与斜向矫正电机 31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配设有水平设置的枢接套 313;印刷支架形成有受枢接套313拨动的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枢接套 313拨动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使印刷支架带动印刷辊11相对印刷辊11的轴线方向发生倾斜;横向矫正装置32包括与印刷辊11卡扣在一起的卡扣部件321,和对卡扣部件321沿印刷辊11轴向驱动的横向矫正驱动装置322;纵向矫正装置为控制传送带传动速度的控制器;刮刀装置包括与印刷辊11 相对应进行刮动的刮刀主体41,对刮刀主体41进行承载的刮刀支架42,与印刷辊11相平行对刮刀支架42进行承载的刮刀转动轴43,对刮刀转动轴43沿轴向进行轴向往复驱动的往复驱动装置44,和对刮刀转动轴43进行转动驱动的刮刀转动驱动装置4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印刷辊11进行加墨,具体是上墨辊131由喷墨装置133喷墨或在墨槽132沾墨进行取墨,多余的墨落入墨槽132中,上墨辊131对印刷辊11进行上墨,印刷时,抵顶辊12将布匹向上抵顶于印刷辊11上与印刷辊11同步运转对布匹进行印刷。主支架21可对印刷辊11、刮刀装置等进行承载;当对布匹进行印刷时,横向驱动装置23驱动印刷支架向第一端方向移动与机架5结合,即可对布匹进行印刷;当印刷部件需要维护时,横向驱动装置23驱动印刷支架向第二端方向移动,即可使印刷支架移出机架5,便于进行维修等操作。当印刷辊11印花出现斜向偏差时,斜向矫正电机312带动斜向矫正曲轴311转动,利用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上的枢接套313对印刷支架上的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进行拨动,使印刷支架带动印刷辊11相对印刷辊11的轴线方向发生倾斜,以此弥补印刷辊11出现的斜向偏差,而且枢接套313可在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上转动,只会对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产生拨动动作,而不会产生其他任何动作,确保拨动精度;当印刷辊11印花出现横向偏差时,利用横向矫正驱动装置322驱动卡扣部件321来带动印刷辊11沿轴向移动,进而弥补印刷辊11出现的横向偏差;当印刷辊11印花出现沿布匹运动方向的纵向偏差时,可利用控制器控制传送带对布匹的传动速度,进而弥补印刷辊出现的纵向偏差。在印刷辊11对布匹进行印刷时,刮刀主体41可对印刷辊11上的浆墨进行刮动,具体是,刮刀转动驱动装置45可对刮刀转动轴43进行转动驱动,使刮刀转动轴43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刮刀支架42带动刮刀主体41实现靠近或远离印刷辊11的摆动;在印刷辊11转动印刷工作过程中,往复驱动装置44驱动刮刀转动轴43通过刮刀支架42带动刮刀主体41沿轴向来回往复运动,对印刷辊11的往复刮动,实现高效均匀的浆墨刮动效果。

优选地,加墨装置13的两端分别通过加墨轨道与印刷支架连接,加墨轨道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垂直于印刷辊11,加墨装置13的两端配设有同步驱动加墨装置13沿加墨轨道移动的加墨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墨驱动装置沿加墨轨道对墨槽132和上墨辊131进行驱动,使墨槽132和上墨辊131根据加墨需要靠近或远离印刷辊11。

优选地,加墨轨道包括设于印刷支架上的加墨滑轨和设于墨槽132端部与加墨滑轨相配合的加墨滑块;上墨辊131的两端分别通过与加墨轨道相平行的上墨轨道连接,上墨辊131的两端配设有同步驱动上墨辊131沿上墨轨道移动的上墨驱动装置134;上墨轨道包括设于墨槽132上的上墨滑轨和设于上墨辊131端部与上墨滑轨相配合的上墨滑块。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墨驱动装置134沿上墨轨道对上墨辊131进行驱动,使上墨辊131根据加墨需要靠近或远离印刷辊11。

优选地,喷墨装置133包括沿上墨辊131设置的喷墨管1331,喷墨管 1331形成有多个沿喷墨管1331长度方向排列并朝向上墨辊131的喷墨孔 (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喷墨装置133利用喷墨管 1331输送浆墨,并利用喷墨孔将浆墨喷洒在上墨辊11上。

优选地,加墨装置13设有固定喷墨管1331的管固定部135。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墨槽132通过管固定部135对喷墨管1331进行固定。

优选地,管固定部135包括两个对应上墨辊11两端设置的弯曲托手 1351,弯曲托手1351承托于喷墨管1331的下方并弯曲弧度与喷墨管1331 的弧度相匹配。

优选地,管固定部135配设有抵顶锁紧喷墨管1331的抵顶锁紧螺杆 1352,管固定部135形成有与抵顶锁紧螺杆1352相配合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固定部135利用抵顶锁紧螺杆1352与螺纹孔相配合对喷墨管1331进行抵顶锁紧。

优选地,上墨辊131的周面形成有多个沿上墨辊131轴线方向平行排列的环形墨槽(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环形墨槽可容纳浆墨,可对上墨辊131进行持续均匀的上墨动作。

优选地,墨槽132的端部设有防止印刷辊11上的油墨沿轴向扩散的挡墨装置(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挡墨装置对印刷辊 11上的油墨进行阻挡,防止油墨沿印刷辊11轴向向外扩散。

优选地,挡墨装置为柔性材料,下端与墨槽132连接在一起,上端为受抵顶而向印刷辊11弯曲的自由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挡墨装置利用自身柔软特性,在上墨辊131或墨槽132的抵顶作用下,上端可与印刷辊11贴在一起,对印刷辊11上的油墨进行阻挡。

优选地,墨槽132设有排泄口(图中未示出);排泄口配设有排泄管道 (图中未示出),排泄管道配设有开关(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墨槽132中的浆墨需要更换时,可打开开关,将墨槽132 中的浆墨由排泄口和排泄管道排出。

优选地,主支架21具有与机架5连接的第一端,和处于另一端与支脚 22连接的第二端;横向驱动装置23包括处于第一端的横向驱动电机231,处于第一端与横向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链轮232,处于第二端的从动链轮233,以及连接于主动链轮232和从动链轮233之间的链条 234;第一端与链条234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动链轮232 在横向驱动电机231的驱动下与从动链轮233相配合对链条234进行驱动,可使主支架21和支脚22依靠滚轮221沿机架5横向进行移动;当对布匹进行印刷时,横向驱动装置23驱动印刷支架向第一端方向移动与机架5结合,即可对布匹进行印刷;当印刷部件需要维护时,横向驱动装置23驱动印刷支架向第二端方向移动,即可使印刷支架移出机架5,便于进行维修等操作。

优选地,主支架21设有沿机架5横向行走于机架5上的导向轮21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向轮211可对印刷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印刷支架沿机架5的横向移动更加顺畅平稳。

优选地,四个导向轮211以矩阵形式设于主支架21的四个角落。此结构可进一步增强导向轮211的导向效果。

优选地,主支架2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横支架212,和两个相互平行连接于两主横支架212两端之间的主纵支架213;主横支架212水平设置于机架5上方并沿机架5横向延伸,主纵支架213水平设置于机架5上方并沿机架5长度方向延伸;支脚22包括两个支脚单体222,两支脚单体222 分别连接于处于第二端的主纵支架213两端,两支脚单体222的下端分别设有滚轮221。此结构简单且牢固。

优选地,导向轮211配设有导向轮承载部2111,导向轮承载部2111与主支架21通过竖向转轴2112枢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向轮211可依靠导向轮承载部2111通过竖向转轴2112相对于主支架21 进行水平转动,即当不需要导向轮211进行导向时,可将导向轮211折叠收起,使用灵活方便。

优选地,主纵支架213的端部设有与导向轮承载部2111枢接的枢接部 2131;枢接部2131包括两个设于主纵支架213端部的上下平行排列的枢接板21311,以及与主纵支架213连接并处于两枢接板21311之间对导向轮承载部2111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21312;竖向转轴2112连接于两枢接板21311之间,导向轮承载部2111包括伸入两枢接板21311之间与竖向转轴2112连接的延伸枢接部21111和与枢接板21311相配合对导向轮承载部 2111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21112。

优选地,两主纵支架213设有相配合对应连接印刷辊两端的连接套环 (图中未示出),以及相配合连接加墨装置(图中未示出)和刮刀装置(图中未示出)的连接板2132;连接板2132包括处于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21321 和处于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21322。

优选地,支脚单体222呈弯折状;支脚单体222包括水平设置于机架5 上方并沿机架5横向延伸的连接段2221,竖向设置的竖向支撑段2222,以及连接于连接段2221和竖向支撑段2222之间的过渡段2223;两竖向支撑段2222之间连接有支脚加强梁223。此结构牢固且稳定。

优选地,斜向矫正装置31处于连接板2132的下方;斜向矫正曲轴311 的动力输入端朝下,动力输出端朝上。

优选地,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为形成于连接板2132下端并容置枢接套313的槽口。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槽口形式的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对枢接套313进行匹配容置,斜向矫正曲轴311的斜向矫正动力输出端带动枢接套313对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进行精确拨动,使印刷支架带动印刷辊11产生精确水平倾斜,以此调整印刷辊11的斜向偏差。

优选地,槽口形式的斜向矫正被拨动部24形成于第二连接板21322上。

优选地,枢接套313为轴承。

优选地,斜向矫正电机312的输出轴朝上设置,下端固定连接于机架5 上。

优选地,刮刀主体41包括与印刷辊11相平行的刀片411,和对刀片 411进行固定的刀片固定板412。刀片固定板412可对刀片411进行平行的全面夹紧固定,刀片411更加牢固且不易受损。

优选地,刮刀支架42包括至少两个沿刮刀转动轴43排列并均匀支撑刀片固定板412的刮刀支架单体421。至少两个刮刀支架单体421可对刀片固定板412和刀片411进行均匀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地,刮刀支架单体421包括连接于刮刀转动轴43上的支架固定部 4211,和与刀片固定板412连接调节刮刀主体41相对刮刀转动轴43位置的刮刀调节支架4212。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支架固定部4211可对刮刀支架单体421进行固定,刮刀调节支架4212用于调节刮刀主体41 相对刮刀转动轴43的空间位置。

优选地,刮刀调节支架4212包括与刀片固定板412连接的刮刀调节杆 42121,套设于刮刀调节杆42121外的刮刀调节套42122,以及连接于刮刀调节套42122和支架固定部4211之间的调节螺杆42123;刮刀调节杆42121 包括与刀片固定板412连接的连接杆段,与连接杆段连接并与刮刀调节套 42122相对应的螺杆段,和与螺杆段外端连接的第一转动手柄421211;刮刀调节套42122形成有与螺杆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旋动第一转动手柄421211驱动刮刀调节杆42121 转动,带动螺杆段依靠相配合的螺纹相对于刮刀调节套42122产生相对转动,使刮刀调节杆42121相对于刮刀调节套42122产生沿刮刀调节杆42121 轴向的移动,进而调节刮刀主体1在刮刀调节杆42121轴向上的位置;同时,操作调节螺杆42123可调节刮刀主体41沿调节螺杆42123轴向上的位置。

为了实现调节螺杆42123的具体调节结构,优选地,调节螺杆42123 垂直连接于刮刀调节套42122外侧,支架固定部4211设有与调节螺杆42123 连接的调节螺杆连接部42111,调节螺杆连接部42111形成有供调节螺杆 42123穿过的通孔,调节螺杆42123配设有锁紧于通孔两侧的调节螺杆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调节螺杆锁紧螺母来调节调节螺杆42123的位置,并进行锁紧固定。

优选地,往复驱动装置44包括往复驱动曲轴441,和设于印刷支架上对往复驱动曲轴441进行转动驱动的往复驱动电机442;往复驱动曲轴441 具有往复驱动动力输入端和往复驱动动力输出端,刮刀转动轴43设有供往复驱动动力输出端沿刮刀转动轴43的轴向进行拨动的往复被拨动部43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复驱动电机442驱动往复驱动曲轴441 转动,往复驱动曲轴441的往复驱动动力输出端对刮刀转动轴43的往复被拨动部431产生沿刮刀转动轴43轴向的往复拨动,使刮刀转动轴43带动整个刮刀支架42和刮刀主体41产生沿刮刀转动轴43轴向的往复拨动,进而对印刷辊11上的浆墨进行有效刮动。

优选地,往复驱动曲轴441与刮刀转动轴43相垂直,往复被拨动部431 包括设于刮刀转动轴43端部的被拨动轮,被拨动轮形式的往复被拨动部431 的周面形成有容置往复驱动动力输出端的环形凹槽4311,环形凹槽4311的两侧形成有对往复驱动动力输出端进行限位的环形凸起4312。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复驱动曲轴441伸入到被拨动轮形式的往复被拨动部431的环形凹槽4311内,当往复驱动电机442对往复驱动曲轴441进行驱动时,往复驱动曲轴441对环形凹槽4311两侧的环形凸起4312进行往复拨动,实现刮刀转动轴43带动整个刮刀支架42和刮刀主体41产生沿刮刀转动轴43轴向的往复拨动,往复驱动曲轴441被环形凸起4312限位,而且环形凹槽4311和两侧的环形凸起4312相配合,即使被拨动轮形式的往复被拨动部431随着刮刀转动轴43转动也不会造成往复驱动曲轴441脱扣的情况发生,始终保持与往复被拨动部431相配合在一起。

优选地,往复驱动曲轴441上下设置,往复驱动动力输出端配设有同轴设置的并与环形凹槽4311相匹配的往复拨动轴承441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被拨动轮形式的往复被拨动部431随着刮刀转动轴43转动时,往复拨动轴承4411可相对于两侧的环形凸起4213产生相对滚动,不会产生静摩擦和影响刮刀转动轴43的转动,整个机构运行更加顺畅稳定。

优选地,往复驱动电机442固定连接于印刷支架上且输出轴朝下设置,印刷支架形成有供刮刀转动轴43沿轴向移动的通孔。

优选地,刮刀转动轴43枢接于第一连接板21321和第二连接板21322 之间,往复驱动电机44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1321外侧。

优选地,刮刀转动驱动装置45包括与刮刀转动轴43连接的蜗轮部件 451,对蜗轮部件451进行转动驱动的蜗杆部件452,和对蜗杆部件452进行转动驱动的第二转动手柄45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第二转动手柄453来转动蜗杆部件452,驱动蜗轮部件451带动刮刀转动轴4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刮刀支架42和刮刀主体41进行摆动。

优选地,刮刀转动驱动装置45还包括对蜗杆部件452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454。当蜗杆部件452转动调节到相应位置后,可通过定位装置454对蜗杆部件452进行定位,确保刮刀主体41的工作位置精确稳定。

优选地,定位装置454包括套设于蜗杆部件452上的定位套4541,和连接于印刷支架上的定位销4542;定位套4541的周面形成有多个供定位销 4542插入定位的定位孔45411,定位孔45411围绕定位套4541呈环形分布。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定位套4541随着蜗杆部件452进行转动,当蜗杆部件452转动调节到相应位置后,可将定位销4542插入定位孔45411 对蜗杆部件452进行定位。

优选地,定位销4542配设有保持插入定位孔45411中的保持弹簧454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保持弹簧4543对定位销4542产生弹力,保持定位销4542插入定位孔45411中的状态。

优选地,印刷支架形成有连接定位销的定位销连接架4544,定位销连接架454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与定位销4542相垂直的定位销连接板 45441,定位销连接板45441形成有供定位销4542穿过的定位销通孔;保持弹簧4543套设于定位销4542上并处于两定位销连接板45441之间;保持弹簧4543具有较靠近定位套4541并与定位销4542连接的弹簧第一端,和较远离定位套4541并抵顶于相应定位销连接架4544内侧的弹簧第二端。

优选地,定位销4542配设有操作手柄4545。

优选地,刮刀转动驱动装置45处于第二端处,第二连接板21322设有与蜗杆部件452枢接的蜗杆枢接部件455。

优选地,蜗杆枢接部件455包括两个枢接于蜗杆部件452上的轴承座 4551。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