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09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UV打印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UV打印机(Ultraviolet LED Inkjet Printer)是一种高科技的免制版全彩色数码印刷机,它不受打印对象的限制,可以在T恤、移门、柜门、推拉门,玻璃、板材、各种标牌、水晶、PVC、亚克力、金属、塑料、石材、皮革等表面进行彩色照片级印刷。它无需制版,可一次印刷完成,同时具有色彩靓丽丰富、耐磨损、防紫外线、操作简单方便和印刷图像速度快等优点,完全符合工业印刷标准。因此它广泛应用于丝印特印行业、礼品加工行业、标牌标识行业、装潢装饰行业、个性化印刷行业等。

对于现有市面上的UV打印机,其在待机时墨水将处于静止状态,易出现墨水沉淀现象,导致打印喷头表面干燥,进而引起初始打印缺失和打印喷头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UV打印机存在的初始打印缺失和打印喷头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包括主墨瓶、供墨泵、电动阀、第一次级墨盒、第二次级墨盒、打印喷头、循环墨泵、第一负压瓶和第二负压瓶,其中,在所述第一次级墨盒的内部设有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在所述第二次级墨盒的内部设有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所述第一负压瓶的负压值小于所述第二负压瓶的负压值;所述主墨瓶、所述供墨泵、所述电动阀和所述第一次级墨盒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次级墨盒、所述循环墨泵和所述第一次级墨盒也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次级墨盒的底部端口连通所述打印喷头的进墨管,所述第一次级墨盒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所述第二次级墨盒的底部端口连通所述打印喷头的排墨管,所述第二次级墨盒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瓶;

所述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电性串联在所述供墨泵和所述电动阀的供电线路中,所述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电性串联在所述循环墨泵的供电线路中。

优化的,还包括三通电磁切换阀、空气瓶和增压泵;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的公共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次级墨盒的顶部端口,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的常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的常闭端口、所述空气瓶和所述增压泵依次连通。

进一步优化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清洗按键;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清洗按键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和所述增压泵的受控端。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

具体的,所述电动阀为电磁阀。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该循环供墨系统的结构中,通过在两次级墨盒内部分别设置具有不同触发机制的浮子开关,可以用来判断打印喷头的工作状态,并在判定打印时启动供墨泵和电动阀实现打印供墨,而在判定待机时启动循环墨泵实现内部循环供墨,从而可使墨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避免出现墨水沉淀和打印喷头表面干燥的现象,最终解决初始打印缺失和打印喷头堵塞的问题;(2)通过额外配置三通电磁切换阀、空气瓶和增压泵,可以实现压墨清洗的目的,方便清洗;(3)所述循环供墨系统还具有一键清洗、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供墨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主墨瓶 2、供墨泵 3、电动阀 401、第一次级墨盒 402、第二次级墨盒 5、打印喷头 501、进墨管 502、排墨管 6、循环墨泵 701、第一负压瓶 702、第二负压瓶 801、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 802、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 9、三通电磁切换阀 10、空气瓶 11、增压泵 12、控制模块 13、清洗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供墨系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供墨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包括主墨瓶1、供墨泵2、电动阀3、第一次级墨盒401、第二次级墨盒402、打印喷头5、循环墨泵6、第一负压瓶701和第二负压瓶702,其中,在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的内部设有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801,在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的内部设有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802,所述第一负压瓶701的负压值小于所述第二负压瓶702的负压值;所述主墨瓶1、所述供墨泵2、所述电动阀3和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依次连通,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所述循环墨泵7和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也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的底部端口连通所述打印喷头5的进墨管501,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701,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的底部端口连通所述打印喷头5的排墨管502,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二负压瓶702;所述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801电性串联在所述供墨泵2和所述电动阀3的供电线路中,所述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802电性串联在所述循环墨泵6的供电线路中。

如图1所示,在所述循环供墨系统的结构中,所述主墨瓶1用于作为墨水源;所述供墨泵2用于驱动处于所述主墨瓶1内的墨水向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方向流动;所述电动阀3用于在待机时截止,阻止墨水回流到所述主墨瓶1中,实现内部循环供墨,其可以但不限于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和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分别用于作为墨水的临时存储场所;所述打印喷头5用于实现打印功能;所述循环墨泵6用于驱动处于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内的墨水向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2方向流动;所述第一负压瓶701和所述第二负压瓶702分别用于对处于所述打印喷头5内的墨水产生回吸引力,使墨水停留在喷头内并保持一个既不会漏出又不会吸回的平衡状态。所述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801用于控制对应供电线路的导通或关闭,其在浮子下降时导通对应的供电线路,以启动所述供墨泵2并使所述电动阀3导通,而在其它状态时切断对应的供电线路,以停止所述供墨泵2并使所述电动阀3截止。所述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802用于控制对应供电线路的导通或关闭,其在浮子上升时导通对应的供电线路,以启动所述循环墨泵6,而在其它状态时切断对应供电线路,以停止所述循环墨泵6。

前述循环供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如下:(1)当所述打印喷头5打印工作时,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的内部液位将会因墨水消耗而下降,从而触发所述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801导通对应的供电线路,启动所述供墨泵2并使所述电动阀3导通,实现打印供墨,此时由于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的内部液位无变化,所述循环墨泵6不启动;(2)当所述打印喷头5待机时,由于所述第一负压瓶701的负压值小于所述第二负压瓶702的负压值,将会因两瓶的压力差而使墨水从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流入所述打印喷头5后,又回到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中,使得所述第二次级墨盒402内的液位上升,从而触发所述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802导通对应的供电线路,启动所述循环墨泵6,实现内部循环供墨,此时由于墨水循环回流补充,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的内部液位无变化,不启动所述供墨泵2并使所述电动阀3也截止。为了确保在打印待机时内部供墨循环能够周而复始,两负压瓶的负压差值必需大于所述上升触发型浮子开关802的上升触发压强值,但小于所述下降触发型浮子开关801的下降触发压强值。由此通过前述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描述,可使墨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避免出现墨水沉淀和打印喷头表面干燥的现象,最终解决初始打印缺失和打印喷头堵塞的问题。

优化的,还包括三通电磁切换阀9、空气瓶10和增压泵11;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9的公共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的顶部端口,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9的常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负压瓶701,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9的常闭端口、所述空气瓶10和所述增压泵11依次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9用于实现气路的切换,在需要清洗时,导通其常闭端口与公共端口,截止其常开端口,而在其它时刻,导通其常开端口与公共端口,截止其常闭端口。所述空气瓶10用于存储气体;所述增压泵11用于增大所述空气瓶10的内部气压。如此可在清洗时,通过启动所述增压泵11,可对所述第一次级墨盒401内施加正压,使得墨水从所述打印喷头5流出,实现压墨清洗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的,还包括控制模块12和清洗按键13;所述控制模块12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清洗按键13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12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所述三通电磁切换阀9和所述增压泵11的受控端。如图1所示,通过前述设计,可以实现一键清洗的目的,方便实用。此外,所述控制模块12可以但不限于为PLC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该循环供墨系统的结构中,通过在两次级墨盒内部分别设置具有不同触发机制的浮子开关,可以用来判断打印喷头的工作状态,并在判定打印时启动供墨泵和电动阀实现打印供墨,而在判定待机时启动循环墨泵实现内部循环供墨,从而可使墨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避免出现墨水沉淀和打印喷头表面干燥的现象,最终解决初始打印缺失和打印喷头堵塞的问题;(2)通过额外配置三通电磁切换阀、空气瓶和增压泵,可以实现压墨清洗的目的,方便清洗;(3)所述循环供墨系统还具有一键清洗、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用于UV打印机的循环供墨系统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