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325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打印机在较为寒冷的条件下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为环境对打印机的墨水影响很大,严重影响打印质量。而且,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都是整体压墨控制,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喷头和墨路内都是空气,而如果需要排空气的话,将会导致所有墨路内的墨水都会压出,这将造成墨水极大的浪费布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 解决现有的墨水受温度影响以及墨水浪费布色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包括墨盒盒体、喷头、连接管、二级墨盒、气路管、电磁阀、空气瓶、加热片、温度控制器和墨路;气路管包括正压管和负压管;喷头、二级墨盒、电磁阀、空气瓶、加热片、温度控制器和墨路均安设在墨盒盒体上;负压管与空气瓶相连接;电磁阀分别连接正压管、二级墨盒和空气瓶;电磁阀与二级墨盒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二级墨盒通过墨路连接到喷头;每个二级墨盒上设有都设有加热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片的温度;每个二级墨盒中均设有该颜色对应的气路管、电磁阀、加热片和墨路,每个二级墨盒可单独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温度控制器控制墨水温度的范围在18℃到32℃。温度在18℃到32℃为墨水工作的最适应温度,该温度下墨水不会对喷头产生任何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温度控制器控制控制温度的范围为-55℃至120℃。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气路管与墨路均设有防止墨水泄漏的密封件。通过增加密封件可以有效的防止墨水的泄漏,同时,也可以让气路管具有更好的密闭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墨盒盒体设有与打印机配套固定的组件。

工作原理:

当压墨的时候,将气泵过来的正压气流通过电磁阀将二级墨盒内的墨水顺着墨管通过喷头压出;当不压墨的时候,电磁阀将气路切换成负压状态,此时墨水因为负压的作用,所以墨水不会因为重力低落。

因为碰头或墨路内进如果入空气的话将直接影响到打印质量,所以只有通过压墨这一方式来排除喷头和墨路内的空气。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喷头和墨路内都是空气,而如果需要排空气的话,将会导致所有墨路内的墨水都会压出,这将造成墨水极大的浪费,而分色负压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电磁阀来简单控制需要压墨的那条管路,这将大大的减少了墨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该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更大工作温度范围下进行工作,减少气候原因对打印设备的限制,而且分色控制,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墨水的浪费,同时,颜色不会混染,布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的加热片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墨水可调温的分色控制墨盒,包括墨盒盒体1、喷头2、连接管3、二级墨盒4、气路管、电磁阀5、空气瓶6、加热片7、温度控制器和墨路8;气路管包括正压管9和负压管10;喷头2、二级墨盒4、电磁阀5、空气瓶6、加热片7、温度控制器和墨路8均安设在墨盒盒体1上;负压管10与空气瓶6相连接;电磁阀5分别连接正压管9、二级墨盒4和空气瓶6;电磁阀5与二级墨盒4之间通过连接管3相连;二级墨盒4通过墨路8连接到喷头2;每个二级墨盒4上设有都设有加热片7;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片7的温度;每个二级墨盒4中均设有该颜色对应的气路管、电磁阀5、加热片7和墨路8,每个二级墨盒4可单独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温度控制器控制墨水温度的范围在18℃到32℃。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温度控制器控制控制温度的范围为-55℃至120℃。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气路管与墨路8均设有防止墨水泄漏的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墨盒盒体1设有与打印机配套固定的组件。

工作原理:

当压墨的时候,将气泵过来的正压气流通过电磁阀将二级墨盒内的墨水顺着墨管通过喷头压出;当不压墨的时候,电磁阀将气路切换成负压状态,此时墨水因为负压的作用,所以墨水不会因为重力低落。

因为碰头或墨路内进如果入空气的话将直接影响到打印质量,所以只有通过压墨这一方式来排除喷头和墨路内的空气。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喷头和墨路内都是空气,而如果需要排空气的话,将会导致所有墨路内的墨水都会压出,这将造成墨水极大的浪费,而分色负压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电磁阀来简单控制需要压墨的那条管路,这将大大的减少了墨水的浪费。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