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323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



背景技术:

皮革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内饰中,用于包裹在产品零件的表面上。为保证皮革包裹在零件上时,不但能够被张紧,还不会因拉伸过度而影响表面外观和使用性能,通常需要在零件造型设计阶段,测量张紧在零件表面上的皮革的拉伸情况,然后根据皮革各部位的拉伸情况对零件造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零件造型进行改进。

目前测量皮革拉伸情况的一般方式是:由测量人员使用有色的速干型颜料,在皮革表面手工绘制出10mm长、10mm宽的网格,然后将皮革包裹在零件表面上,皮革包裹成型后,由网格各条边的长度变化可以得到皮革各部位的拉伸状况。这种测量方式存在绘制误差大影响测量精度、耗时长影响测量效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可以快速在皮革表面绘制出精度高的网格,以提高皮革拉伸情况测量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包括:支架;辊轮,辊轮的外周面配置有网格状凸筋;辊轮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至支架上。

进一步地,由网格状凸筋形成的各网格呈矩形。

进一步地,辊轮包括:圆柱形辊体;第一连接轴,配置于圆柱形辊体第一端的中心位置;第二连接轴,配置于圆柱形辊体第二端的中心位置;网格状橡胶层,粘接在圆柱形辊体的外周面上;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与第一连接轴铰接,第二臂与第二连接轴铰接。

进一步地,圆柱形辊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臂与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臂与第二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进一步地,第一臂上配置有第一套筒,第一轴承套装于第一套筒内,第一连接轴套装于第一轴承的内孔中;第二臂上配置有第二套筒,第二轴承套装于第二套筒内,第二连接轴套装于第二轴承的内孔中。

进一步地,支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中间臂,以及配置于中间臂上的操作柄。

进一步地,第一臂、中间臂、操作柄和第二臂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辊轮由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可以快速在皮革表面绘制出精度高的网格,以提高皮革拉伸情况测量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另外,使用该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可以在皮革表面任何区域方便地连续绘制网格,降低了在不规则形状的皮革区域上绘制网格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的结构;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柱形辊体、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结构;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网格状橡胶层的展开结构;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网格状橡胶层展开后的局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主要包括支架2和辊轮1。其中,在辊轮1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网格状凸筋11,且辊轮1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至支架2上。

这样,当需要在皮革表面绘制网格时,可以将速干型油性颜料加入到专用印台中,并按照一定配比加入专用稀释溶剂,将颜料调和后待用;然后将该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的辊轮1置于印台上,操作支架2使辊轮1在印台上反复滚动,使速干型颜料均匀分布在辊轮1上的外周面上,保证每个凸出的凸筋均粘有颜料;之后,将需要印刷网格的材料(例如皮革)平铺在台面上,操作支架2使辊轮1在皮革上滚动,辊轮1凸筋上的颜料即印染到皮革表面,从而在皮革表面绘制成精度准确的网格。

当绘制过网格的皮革在零件表面成型后,通过网格的变形即可方便地测量出皮革的拉伸情况,再由皮革各部位的拉伸情况可以反向对零件造型设计进行改进。当辊轮1上的颜色变少不能印出清晰网格时,可以重复将辊轮1放置在印台上滚动染色的步骤;当印刷完毕后,通过使用专用的稀释溶剂可以方便地将辊轮1上粘的颜料清洗干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便于携带和清洗,对操作设备也没有特殊要求,使用的油墨或者颜料可以随时根据需要配置,可以快速在皮革表面绘制出精度高的网格,以提高皮革拉伸情况测量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另外,使用该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可以在皮革表面任何区域方便地连续绘制网格,降低了在不规则形状的皮革区域上绘制网格的难度。

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辊轮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辊轮1包括:圆柱形辊体100、第一连接轴101和第二连接轴102、网格状橡胶层103。圆柱形辊体100具有光滑外周面,并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第一连接轴101配置于圆柱形辊体100第一端的中心位置,第二连接轴102配置于圆柱形辊体100第二端的中心位置,第一连接轴101和第二连接轴102形成辊轮1的转动轴。优选地,圆柱形辊体100、第一连接轴101和第二连接轴102可以一体成型。网格状橡胶层103粘接在圆柱形辊体100的外周面上,辊轮1的网格状凸筋11可以由网格状橡胶层103形成。见图3,网格状橡胶层103可以是由带有网格状凸筋的片状橡胶材质绕圆柱形辊体100的外周面旋转一周的同时用胶水固定在圆柱形辊体100上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辊轮1可以由橡胶或者塑料材料制成,然后通过在辊轮1的外周面上开槽的形式形成网格状凸筋,此时可以省略在辊轮1的外周上粘接额外的网格状橡胶层103的步骤。

优选地,由网格状凸筋11形成的各网格1031呈矩形。参见图4,优选地各网格1031可以呈长度L为10mm、宽度W1为10mm的正方形网格;网格状凸筋11的宽度W2优选地为1mm,高度优选地为2.5mm。

本实施例中还示出了支架2的一种优选结构。该支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第一臂21与第一连接轴101铰接,第二臂22与第二连接轴102铰接,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可以通过中间结构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优选地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中间臂23连接在一起,第一臂21和中间臂23例如焊接在一起,中间臂23和第二臂22例如焊接在一起。优选地,在中间臂23上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操作柄24,以便于测量人员操作该便携式印刷用辊轮组件。

优选地,第一臂21与第一连接轴10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臂22与第二连接轴10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以使辊轮1在皮革上的滚动更加顺畅。优选地,为便于安装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以在第一臂21上配置第一套筒210,将第一轴承套装于第一套筒210的内孔中,再将第一连接轴101套装于第一轴承的内孔中;在第二臂22上配置第二套筒220,将第二轴承套装于第二套筒220的内孔中,再将第二连接轴102套装于第二轴承的内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和辊轮1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出来的结构,只要能够在辊轮1上形成便于通过滚动印刷出网格的网格状凸筋,且使辊轮1在支架2的支承下便于在被印刷材料上滚动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语言表述的含义及其等同含义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