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纸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5873发布日期:2018-06-12 21:2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纸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纸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香烟上使用的包装纸大体上可以分为水松纸、铝箔纸与舌头纸这三类,这三类包装纸为了达到美观实用的效果需要经过印刷、烫金、打孔、裁切、烘干等一系列的加工步骤,现阶段的香烟包装纸烘干设备种类较多,这些烘干设备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在于结构复杂使用时较为麻烦,烘干的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烘干效果佳、便于自动化生产的烘干装置。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纸烘干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架1,两所述支架1之间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端设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上端设有烘干块7,所述烘干块7上端设有排气槽15,所述支撑板2下端设有加热器12,所述加热器12与所述烘干块7之间电连接;两所述支架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第四滚轮8、第五滚轮9、第六滚轮10,每个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架1之间分别设有连接轴11,所述第三滚轮5与所述第四滚轮8对称设置所述烘干块7的两侧,所述第二滚轮4位于所述第三滚轮5正下方,所述第一滚轮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4的右侧下端,所述第六滚轮10位于所述第四滚轮8的正下方,所述第五滚轮9位于所述第四滚轮8与所述第六滚轮10左侧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12上设有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6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滚轮5上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烘干块7上端面的高度,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5CM且小于等于10C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2下端设有门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3与所述第二滚轮4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块7共有三块,三块所述烘干块7均为电磁块。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装纸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烘干效果佳、便于自动化生产能够大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纸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纸烘干装置烘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纸烘干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支架1,在两个支架1之间设有一块支撑板2,支撑板2与两个支架1之间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板2的上端设有安装块6,本实施例中安装块6共有两个,两个安装块6对称设置;在两个安装块6的上端设有烘干块7,烘干块7共有三块,烘干块7与安装块6相互垂直,并且本实施例三块烘干块7均为电磁块,采用电磁块烘干效果较佳;在烘干块7上端设有排气槽15,排气槽15外侧连接排气管,用于收集产生的水蒸气和废气;在支撑板2下端设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设置在底端,加热器12与烘干块7之间电连接,本实施例在加热器12上设有温度控制器,可根据不同的包装纸14设定不同的温度;在两个支架1之间还分别设有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第四滚轮8、第五滚轮9、第六滚轮10,每个滚轮与支架1之间分别设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与支架1之间固定连接,滚轮可在连接轴11上自由转动,其中第三滚轮5与第四滚轮8对称设置烘干块7的两侧,第二滚轮4位于第三滚轮5正下方,第一滚轮3位于第二滚轮4的右侧下端,第六滚轮10位于第四滚轮8的正下方,第五滚轮9位于第四滚轮8与第六滚轮10左侧的中间位置;为了保证烘干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三滚轮5上端面的高度大于烘干块7上端面的高度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5CM且小于等于10CM,这样可有效的避免因为离得太近损坏包装纸14、离得太远烘干效果打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便于安装烘干块7在支撑板2下端设有门13,门13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为了保证包装纸14在滚轮上顺利的运行,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3与第二滚轮4的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来阐述本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确定包装纸14的种类以及所需要烘干的温度,设置好温度后开启加热器12,待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后将包装纸14依次通过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第四滚轮8、第六滚轮10后从第五滚轮9走出,此种滚轮分布的方式加大了包装纸14运行的行程,使得烘干后的包装纸有一定的冷却时间。

本实用新型包装纸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烘干效果佳、便于自动化生产能够大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