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878发布日期:2018-06-15 22:0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丝网印刷系统是利用丝网图形部分网孔透浆料,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浆料的原理进行印刷。经过丝网印刷后的硅片不能直接使用,需经燃烧炉快速烧结,将有机树脂粘合剂燃烧掉,剩下几乎纯粹的、由于玻璃质作用而密合在硅片上的银电极。电池片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固定在印刷台上,一旦在印刷过程中发生偏移即会报废,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印刷台上安装吸腔,吸腔通过气管直接与真空泵相连利用压力差将电池片紧紧固定在印刷台上,印刷完毕后关闭真空电磁阀,然后用下料输送臂上顶杆将电池片从吸腔上顶起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但是这种印刷台固定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当真空电磁阀通断出现延迟时,在顶杆将电池片顶起时真空还未完全关闭,这样电池片在受到两个方向相反且作用点错开的力时很容易被拉扯碎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在丝网印刷台内开设缓冲气腔,利用缓冲气腔连接吸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包括丝网印刷台、吸腔;所述吸腔设置在所述丝网印刷台内,所述丝网印刷台内还开设有与所述吸腔连通的缓冲气腔,所述缓冲气腔还分别与真空泵和压缩空气源连通,所述缓冲气腔与真空泵通过真空电磁阀实现连通与隔绝,所述缓冲气腔与压缩空气源通过空气电磁阀实现连通与隔绝,所述真空电磁阀与所述空气电磁阀在控制电路的控制同时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吸腔至少有四个,且一个吸腔对应设有一个缓冲气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气腔之间互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电磁阀允许通过的流量大于所述真空电磁阀允许通过的流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不再将吸腔直接与真空泵连接,而是在丝网印刷台内开设缓冲气腔,通过缓冲气腔将吸腔与真空泵相连,同时缓冲气腔还与压缩空气源连通,可有效避免电池片因真空关闭不及时而被扯碎,减少残次品,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构件为:

1-丝网印刷台,2-吸腔,3-缓冲气腔,4-真空泵,5-压缩空气源,6-真空电磁阀,7-空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包括丝网印刷台1、吸腔2;所述吸腔2设置在所述丝网印刷台1内,所述丝网印刷台1内还开设有与所述吸腔2连通的缓冲气腔3,所述缓冲气腔3还分别与真空泵4和压缩空气源5连通,所述缓冲气腔3与真空泵4通过真空电磁阀6实现连通与隔绝,所述缓冲气腔3与压缩空气源5通过空气电磁阀7实现连通与隔绝,所述真空电磁阀6与所述空气电磁阀7在控制电路的控制同时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印刷台内开设的缓冲气腔同时与真空泵和压缩空气源连通,当开始印刷时,开通真空电磁阀并关闭空气电磁阀,电池片被吸在吸腔上,当印刷完毕后,关闭真空电磁阀同时开启压缩空气源,使压缩空气进入缓冲气腔内,迅速降低吸腔的内外压力差,使吸腔失去吸力,从而使下料输送臂上的顶杆能轻松顶起电池片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吸腔2至少有四个,且一个吸腔2对应设有一个缓冲气腔3。用四个吸腔吸住电池片的四角,使电池片的固定更加牢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为了使每个吸腔的吸力相等或确保吸腔能同时失去吸力,所述缓冲气腔3之间互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为了在电磁阀出现故障时,吸腔内空气输入流量大于空气吸出流量,所述空气电磁阀7允许通过的流量大于所述真空电磁阀6允许通过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硅片碎裂的丝网印刷台,不再将吸腔直接与真空泵连接,而是在丝网印刷台内开设缓冲气腔,通过缓冲气腔将吸腔与真空泵相连,同时缓冲气腔还与压缩空气源连通,可有效避免电池片因真空关闭不及时而被扯碎,减少残次品,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