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版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5911发布日期:2018-07-31 19:3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版辊清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版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版辊是凹版印刷机的关键部件,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需要定期对版辊进行清洗。现在的处理方法中,往往是通过人工对版辊喷水,进行清洗,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清洗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1496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筒形版辊超声波清洗装置,包括版辊放置架、滚筒、箱体、滚筒该和超声波换能器,滚筒安装在箱体的中心处,工作时通过电机匀速转动,清洗时超声波能量分布均匀,可以对版辊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清洗,清洗效果大大提高。

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在清洗完毕后,清洗液会挂在版辊上,版辊需要进行晾干后才能继续使用,因而对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版辊清洗装置,其优势在于,设置有干燥装置,加快了版辊的干燥,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版辊清洗装置,包括底座、开设于底座上的清洗槽、设置于清洗槽内的滚筒、设置在滚筒内的支撑架,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槽,所述清洗槽与所述集液槽间设置有用于将清洗液从所述清洗槽吸入所述集液槽的水泵,所述滚筒内设置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设置于清洗槽内的吹风口和为所述吹风口供风的鼓风机,鼓风机通过第一吹气管连接至吹风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版辊放入清洗槽内并支撑在支撑架上,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对版辊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通过水泵将清洗槽内的清洗液吸入到集液槽内,再通过鼓风机经过吹风口对滚筒内的版辊进行吹风干燥,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因而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的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吹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吹风孔的开设,是鼓风机在向清洗槽内吹风时,伴随滚筒的转动,可对滚筒内的版辊进行均匀的干燥,提高了版辊清洗装置的干燥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的上部铰接有防尘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尘盖的设置,可防止杂物进入到滚筒内污染清洗装置内部的环境,同时也可防止在清洗的过程中,滚筒转动将清洗液洒出清洗槽。

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盖的包括盖体、设置于盖体下方的限位环和设置于盖体一侧的铰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的设置,提高了防尘盖的防尘效果和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部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铰接板和设置于盖体一侧的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二铰接板相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铰接板的抵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板的设置,当防尘盖闭合时,第二铰接板抵接在第一铰接板上,从而对防尘盖进行限位。同时,抵接板还提高了第一铰接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清洗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两个弯折的导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部及导向片的设置,当防尘盖闭合时,导向片可起到导向作用,在完全闭合后,导向片又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了防尘盖闭合后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吹气管,所述第二吹气管从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的内侧安装到盖体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盖体的下表面安装第二吹气管,使得在干燥时,可从上至下对版辊吹风,从而使清洗液在重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迅速滴落,提高了干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安装有吹气板,所述吹气板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管安装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吹气板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吹气管向版辊进行吹气干燥时,通过吹气板及吹气孔的设置,可使吹出的空气更加的均匀,从而提高了版辊整体的干燥速度。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抵接板间安装有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的设置,提高了抵接板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第一铰接板的结构强度,同时,对第二吹气管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吹气过程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吹气管与第二吹气管的设置,对版辊从上方和侧向同时进行干燥,提高了版辊的干燥效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版辊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滚筒与清洗槽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吹气板与防尘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清洗槽;21、吹风口;3、滚筒;31、超声波换能器;32、吹风孔;4、支撑架;5、集液槽;6、水泵;7、鼓风机;71、第一吹气管;72、第二吹气管;8、防尘盖;81、盖体;82、限位环;821、吹气板;8211、吹气孔;83、铰接部;831、第一铰接板;832、第二铰接板;833、抵接板;834、导向片;83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至附图4,一种版辊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开设于底座1上的清洗槽2、设置于清洗槽2内的滚筒3和设置在滚筒3内的支撑架4。滚筒3内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31,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集液槽5,清洗槽2与集液槽5间设置有用于将清洗液从清洗槽2吸入集液槽5的水泵6,滚筒3内设置有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设置于清洗槽2内的吹风口21和为吹风口21供风的鼓风机7,鼓风机7通过第一吹气管71连接至吹风口21处。

滚筒3的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吹风孔32,通过吹风孔32的开设,使得鼓风机7在向清洗槽2内吹风时,伴随滚筒3的转动,可对滚筒3内的版辊进行均匀的干燥,提高了版辊清洗装置的干燥效果。

滚筒3的上部铰接有防尘盖8,通过防尘盖8的设置,可防止杂物进入到滚筒3内污染清洗装置内部的环境,同时也可防止在清洗的过程中,滚筒3转动将清洗液洒出清洗槽2。

防尘盖8包括盖体81、设置于盖体81下方的限位环82和设置于盖体81一侧的铰接部83。限位环82与清洗槽2的边缘正好贴合,通过限位环82的设置,提高了防尘盖8的防尘效果和密封性能。

铰接部83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铰接板831和设置于盖体81一侧的第二铰接板832,第一铰接板831与第二铰接板832相铰接,第一铰接板83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抵接第二铰接板832的抵接板833。

通过抵接板833的设置,当防尘盖8闭合时,第二铰接板832抵接在第一铰接板831上,从而对防尘盖8进行限位。同时,抵接板833还提高了第一铰接板831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清洗装置的稳定性。

第二铰接板832的两侧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为两个向内弯折的导向片834。通过导向部及导向片834的设置,当防尘盖8闭合时,导向片834可起到导向作用,在完全闭合后,导向片834又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了防尘盖8闭合后的稳定性。

盖体8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吹气管72,第二吹气管72从第一铰接板831与第二铰接板832的内侧安装到盖体81的下表面。第二吹气管72的另一端与第一吹气管71相连通。通过在盖体81的下表面安装第二吹气管72,使得在干燥时,可从上至下对版辊吹风,从而使清洗液在重力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迅速滴落,提高了干燥效率。

限位环82的内侧安装有吹气板821,吹气板821上开设有若干吹气孔8211,第二吹气管72安装于盖体81与吹气板821间。第二吹气管72向版辊进行吹气干燥时,通过吹气板821及吹气孔8211的设置,可使吹出的空气更加的均匀,从而提高了版辊整体的干燥速度。

两个抵接板833间安装有支撑柱835,通过支撑柱835的设置,提高了抵接板833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第一铰接板831的结构强度,同时,对第二吹气管72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吹气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