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8770发布日期:2019-02-10 13:2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被分别控制的多个传墨分割辊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已知如下的油墨供给装置:与构成墨斗的墨斗辊接近地配置有沿墨斗辊的长度方向分割的多个传墨分割辊,各传墨分割辊能够独立地切换到与墨斗辊接触的传墨位置和从墨斗辊分离的非传墨位置(专利文献1)。

在印刷机中,在进行换批调整时,需要进行油墨供给装置的清洗,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通过同时采用基于清洗刮刀的刮除和使用了清洗液的清洗,进行油墨供给装置的辊的自动清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27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对专利文献1所示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辊进行清洗时,关于多个传墨分割辊,在自动清洗后,相邻的分割辊之间的间隙部分处有时会残留有油墨,而存在需要基于手工作业进行清洗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相邻的传墨分割辊之间的间隙部分处残留有油墨的情况下也无需基于手工作业进行清洗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

在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中,与构成墨斗的墨斗辊接近地配置有沿墨斗辊的长度方向分割的多个传墨分割辊,各传墨分割辊能够独立地切换到与墨斗辊接触的传墨位置和从墨斗辊分离的非传墨位置,上述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具备清洗辊的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其中该清洗辊在外周覆盖有清洗布,且具有与多个传墨分割辊的轴线平行的轴线,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通过将清洗辊压接于多个传墨分割辊而使清洗布进入到相邻的传墨分割辊之间,来擦除附着于各传墨分割辊端面的外周部的油墨。

为了使清洗辊压接于多个传墨分割辊,可以利用清洗辊的自重来压接,也可以通过按压装置来使清洗辊压接。总之,只要使用恰当的移动装置,在印刷时,将清洗辊保持在从多个传墨分割辊分离的待机位置,在清洗时,使清洗辊移动到与多个传墨分割辊压接的动作位置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通过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能够将难以自动清洗的附着于多个传墨分割辊的各端面的油墨自动清洗。

作为清洗装置,还设有墨斗辊用清洗装置及匀墨辊用清洗装置等。优选的是墨斗辊用清洗装置及匀墨辊用清洗装置具有油墨刮除刮刀。

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存在具有第1移动装置和第2移动装置的情况,其中该第1移动装置支承清洗辊的两端部且使清洗辊在从多个传墨分割辊分离的待机位置和与多个传墨分割辊压接的动作位置之间移动,该第2移动装置使清洗辊沿轴向移动。

通过具有使清洗辊沿轴向移动的第2移动装置,在清洗中,使清洗辊沿轴向移动,由此能够提高清洗作用,在清洗后,使清洗辊沿轴向移动,由此能够使用清洗辊的整个范围来进行清洗,从而能够减少清洗布的更换频率。

第2移动装置例如只要通过马达使圆形凸轮以偏心位置为中心旋转即可,另外,也可以使用滚珠丝杠或进给丝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设有具备清洗辊的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其中该清洗辊在外周覆盖有清洗布,且具有与多个传墨分割辊的轴线平行的轴线,因此能够将难以自动清洗的附着于多个传墨分割辊的各端面的油墨自动清洗,从而容易进行清洗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清洗辊的剖视图。

图3是清洗作业时的清洗辊的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

(2):墨斗

(3):墨斗辊

(4):传墨分割辊

(7):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

(21):清洗辊

(23):流体压力缸(第1移动装置)

(26):清洗布

(28):凸轮装置(第2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的左右设为左右。

如图1所示,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1)具有:墨斗(2)、墨斗辊(3)、沿墨斗辊(3)的长度方向分割的多个传墨分割辊(4)、多个(图示一个)匀墨辊(5)、墨斗辊用清洗装置(6)、和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7)。

关于该油墨供给装置(1),各传墨分割辊(4)能够独立地切换到与墨斗辊(3)接触的传墨位置和从墨斗辊(3)分离的非传墨位置,通过控制装置,在每个隔开规定间隔的传墨时刻,切换所需的传墨分割辊(4)的位置而传墨,针对每个传墨分割辊(4),通过控制从与墨斗辊(3)接触到分离为止的墨斗辊(3)的旋转角度,来控制从墨斗辊(3)传到传墨分割辊(4)的油墨的周长。

供给到各传墨分割辊(4)的油墨被传递到匀墨辊(5)并通过省略了图示的多个辊而被输送到印版滚筒。

此外,传墨分割辊(4)及其控制装置是公知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墨斗(2)上,作为墨斗清洗装置而以覆盖没有被供给油墨的状态下的墨斗(2)的方式设有覆盖膜(图示省略)。在换批调整时,通过马达驱动自动地卷绕该覆盖膜来从墨斗(2)除去油墨。

墨斗辊用清洗装置(6)具有:能够相对于墨斗辊(3)移动且在待机位置与油墨刮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油墨回收箱(11);和设在油墨回收箱(11)上且能够刮除附着于墨斗辊(3)的油墨的刮刀(12)。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墨斗辊用清洗装置(6)存在具有喷吹清洗液的喷嘴的情况。

与墨斗辊用清洗装置(6)相同的清洗装置也针对未图示的所需的匀墨辊设置。

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7)具有:长尺寸的清洗辊(21),其具有与多个传墨分割辊的轴线平行的轴线且能够沿轴向移动;左右的轴承(22),其能够旋转地支承清洗辊(21)的两端部;左右的流体压力缸(23),其支承各轴承(22)且能够上下移动;和左右的壳体(24),其收纳左右的轴承(22)及左右的流体压力缸(23)。

如图2所示,清洗辊(21)是在金属制的实心辊(25)上能够更换地覆盖有成形为圆筒状的清洗布(26)而成的,实心辊(25)的两端部(25a)为小径,清洗布(26)的两端部通过固定带(27)被固定在实心辊(25)的两端部(25a)。

在清洗辊(21)的一端部设有将清洗辊(21)沿轴向输送的凸轮装置(28),通过马达(29)使该凸轮装置(28)的凸轮旋转,由此使清洗辊(21)沿轴向移动。清洗辊(21)的轴向的最大移动量为与传墨分割辊(4)的轴向尺寸相同的程度。

通过将左右的流体压力缸(23)设为开状态,而清洗辊(21)被左右的流体压力缸(23)保持在从传墨分割辊(4)分离的位置,且通过将左右的流体压力缸(23)被设为关状态,而清洗辊(21)利用自重与传墨分割辊(4)压接。

在清洗辊(21)利用自重压接于传墨分割辊时,如图3所示,清洗辊(21)的清洗布(26)进入到相邻的传墨分割辊(4)之间的间隙,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传墨分割辊(4)旋转,而能够擦除附着于传墨分割辊(4)的端面的油墨。

作为清洗布(26),例如为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清洗布,但只要是具有进入到相邻的传墨分割辊(4)之间的间隙的程度的容让(cushion)性的清洗布,就能够使用由各种纤维构成的织物或无纺布等。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1)的清洗按照墨斗(2)的清洗、基于墨斗辊用清洗装置(6)的清洗、基于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7)的清洗的顺序进行。

墨斗(2)的清洗如上述那样通过卷绕覆盖膜来进行,此时,事先使残留在墨斗(2)内的油墨流出到墨斗辊(3)外周表面,然后使墨斗辊(3)旋转,并使墨斗辊用清洗装置(6)的刮刀(12)与墨斗辊(3)的外周表面压接,由此油墨被刮刀(12)刮除,并被回收到油墨回收箱(11)内。

并且,转移到了传墨分割辊(4)的油墨通过匀墨辊(5)的旋转而转移到匀墨辊(5)及其他辊,残留在这些辊(4)(5)的外周表面上的油墨也会变少。并且,传墨分割辊(4)、匀墨辊(5)及其他辊与以往同样地使用清洗液而被自动清洗。此时,若有需要,则也可以通过切换传墨分割辊(4)的位置将自动清洗的清洗液从匀墨辊(5)侧转移到墨斗辊(3)。

在此,关于多个传墨分割辊(4),在相邻的传墨分割辊(4)之间具有间隙,由此油墨附着于传墨分割辊(4)的端面,在上述清洗作业中有可能无法清洗所附着的油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墨供给装置(1),由于具有传墨分割辊用清洗装置(6),所以在清洗作业的最终阶段,能够使用该清洗装置(6)来清洗传墨分割辊(4)的端面。由此,即使在相邻的分割辊之间的间隙部分处残留有油墨的情况下,也能够无需基于手工作业进行清洗,从而容易进行清洗作业。

工业实用性

在对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的辊进行清洗时,能够无需基于手工作业进行清洗,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印刷机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