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布印花显色机用显色固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332发布日期:2018-12-08 08:5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布印花显色机用显色固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升华墙布印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布印花显色机用显色固色装置。

背景技术

墙布作为时下热门的装修材料,普遍被使用在会议室、酒店大堂、中高档住宅等场所,对于墙布的上色,市场上有两种方式,一种用针织提花,这样的墙布有凹凸立体感,精致绝伦,但是缺点是针织提花受现代工艺和其本身特性的制约,无法做出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图案,另一种方式是使用数码印花,数码印花技术普遍使用在服装行业,如在t恤上印花各种鲜艳图案,在宽幅墙布上的运用较少。

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墙布数码印花的生产过程就是将花样图案通过数字形式输入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印花分色描稿系统(cad)编辑处理,再由计算机控制微压电式喷墨嘴把专用染液直接喷射到织物上,最后经过热升华处理后在织物上形成所需图案,由此获得各种高精度的印花产品,热升华过程即是在温度范围200~260℃内进行一定时间高温加热处理的过程。把专用染液直接喷射到织物上需要数码印花机进行,热升华过程则需要热升华显色机进行处理,也有些设备将打印和显色的装置设置在同一机体上,边打印边显色。

如公告号为cn104228341b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用于宽幅涤纶墙布的数码印花机”,机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打印装置、传输装置和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含按涤纶墙布传送方向依次连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舒卷筒和所述收卷筒之间的固定区、低温预热区和中温固色区。虽然较为全面的将墙布进行多道工序的温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墙布显色固色,但整个显色过程暴露于空气中,靠空气的热传导加热,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产品图案不鲜艳的情况,此外,仅靠固定区设置的压板并不能保障加热显色全过程墙布的平整度,使用过程存在墙布变形的情况,散热干燥区也由于其空间长度上的局限,若要良好的散热干燥,实现优良固色,需要放慢舒卷筒和收卷筒放布收布的速度,或加大风扇的风力,不利于高效和节能。

又如公开号为cn106739551a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恒温热升华发色机”,包括机架、开幅放布辊、收布传输辊、油电加热辊、减速电机、支架、旋转接头、油箱、电加热器、电刷装置、集烟罩、排烟管、风机、前盖板和后盖板;可通过采用导热油加热,使得布料受热均匀,从而提升显色固色性能,但需要人工将布料经开幅放布辊平铺环绕绕在加热后的油电加热辊上,并通过收布传输辊穿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布料不是双面加热,布料在油电加热辊上加热一周后直接通过收布传输辊穿出缠绕收布,对于较厚实的墙布来说不能达到理想的干燥、降温和固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方便墙布进行充分显色和固色的,能够较好保障墙布加热过程平整度的、占地面积不大的墙布印花显色机用显色固色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布印花显色机用显色固色装置,包括显色机构和设于所述显色机构上方的固色平台,所述显色机构包括加热滚筒、毯带以及供所述毯带循环转动的传动辊组;所述传动辊组包括安装设置于所述加热滚筒的右上方的第一传动辊,安装设置于所述加热滚筒的左侧的第二传动辊以及安装设置于所述加热滚筒右下方的第三传动辊;所述毯带的一侧从所述加热滚筒的下端绕入所述加热滚筒的左侧并从所述加热滚筒上端绕出,所述加热滚筒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所述固色平台包括第一转辊、第二转辊以及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的传送带,所述第一转辊安装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辊设于所述第一转辊的左侧,所述第一转辊为主动辊或从动辊,所述第二转辊为从动辊或主动辊,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为逆时针。

毯带的设置和加热滚筒的转动可供墙布从加热滚筒的下端受加热滚筒的转动和毯带一起同步传送至加热滚筒的上端,这个过程墙布不仅可同时受到来自毯带和加热滚筒的热量,实现双面受热,还受到毯带的压紧作用,使其稳定的贴附于加热滚筒表面,在加热的过程始终保持较完美的平整度和良好的热接触,有利于充分显色,使墙布显色均匀;固色平台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帮助传送墙布(尤其是墙布未卷入收布卷的初期),减轻人工监管压力,还巧妙的运用了加热滚筒上方的空间,为墙布收布前争取更多散热干燥机会,帮助加热显色后的墙布更充分的散热干燥,使染料更好更充分的固着于墙布,同时,相比在地面架设散热干燥平台,有利于节约设备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网状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若干沿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滚筒包括滚筒外筒、若干第一加热管、转轴和导热油,若干所述第一加热管均匀固定于所述滚筒外筒的内侧,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滚筒外筒内并与所述滚筒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导热油盛装于所述滚筒外筒与所述转轴之间形成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第二加热管,若干所述第二加热管均匀固定于所述转轴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管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包括管体、喷涂于所述管体内表面的电热纳米膜、分别设于所述电热纳米膜两端与所述电热纳米膜连接的两个电极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连接的电源正负极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外筒外表面涂布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滚筒外围绕所述加热滚筒的左侧设有弧形防护罩,所述毯带的一侧从所述加热滚筒的下端绕入所述加热滚筒与所述弧形防护罩之间的空隙,并从所述加热滚筒上端绕出,所述弧形防护罩的内侧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防护罩外侧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固色平台上方设有散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显色机构和固色平台的设置能够方便墙布进行充分显色和固色;能够较好保障墙布加热过程平整度;避免墙布起皱,造成显色不良,色彩不饱满的情况;设备占地面积不大,节省摆放空间;通过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的设置,使得加热滚筒可快速升温,加热速度有保障;导热油的设置,可使热量均匀分布,墙布受热均匀;聚四氟乙烯涂层设置使得染料不轻易残留在加热滚筒表面,不影响墙布的整洁美观;弧形防护罩的设置使得加热滚筒产生的热量不轻易流失,使得毯带的温度保持较好的范围,保障墙布的双面受热,加强显色效果。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加热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第一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词,如“右上方”,“右下方”,“左侧”,“上”,“下”等,均是基于附图的视角对实施例进行充分明确的阐述,而不是特指其必须设定的方位,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布印花显色机用显色固色装置,包括显色机构和设于所述显色机构上方的固色平台,所述显色机构包括加热滚筒110、毯带120以及供所述毯带120循环转动的传动辊组;所述传动辊组包括安装设置于所述加热滚筒110的右上方的第一传动辊130,安装设置于所述加热滚筒110的左侧的第二传动辊140以及安装设置于所述加热滚筒110右下方的第三传动辊15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动辊140位于加热滚筒110左侧,具体其所在水平面只要在第一传动辊130最上端和第三传动辊150最下端之间的范围,方便毯带120循环传送即可,所述毯带120的一侧从所述加热滚筒110的下端绕入所述加热滚筒110的左侧并从所述加热滚筒110上端绕出,所述加热滚筒110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所述固色平台包括第一转辊210、第二转辊220以及两端分别缠绕于所述第一转辊210和所述第二转辊220的传送带230,所述第一转辊210安装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30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辊220设于所述第一转辊210的左侧,可以是正左侧(即两辊在同一水平面上),也可以是左侧偏下,使得墙布随之传输时处于轻微倾斜向下状态,方便墙布传输和收布;所述第一转辊210为主动辊或从动辊,所述第二转辊220为从动辊或主动辊,包括第一转辊210和第二转辊220均为主动辊与驱动电机联动,第一转辊210或第二转辊220其中一个为主动辊与驱动电机联动,但不包括第一转辊210和第二转辊220均为从动辊;传送带230传送方向为逆时针。墙布进料口为加热滚筒110的下端,出料口为加热滚筒110的上端,出料一段后,将墙布放置在传送带230传送并散热,设置毯带120具有耐高温的特点。

显色机构和固色平台安装时,均安装在显色机的机架上,机架有前后两侧,显色机构和固色平台中各个辊的两端便是设于两侧的机架上,以支撑显色机构和固色平台的运转。

显色机构的核心即为加热滚筒110,加热滚筒110是一个具备加热功能又可以旋转的滚筒,它的转动为主动式转动,即由驱动电机来带动转动同时还可控制转动速度,从而控制墙布同一区域加热时长,加热滚筒110的加热温度控制在200~260℃范围内;传动辊组的设置是为了带动毯带120在传动辊组的各个传动辊之间循环传送转动,毯带120为环状,毯带120缠在第三传动辊150后,由右向左从加热滚筒110的下端绕至加热滚筒110的左侧,然后沿着加热滚筒110绕至加热滚筒110的上端,再绕过第一传动辊130上端,继而又绕过第二传动辊140的左侧,再进入第三传动辊150处,形成一个循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传动辊组主动带动毯带120循环转动,具体地,任选一个传动辊为主动辊与电机联动,使传动辊组逆时针转动,即不管加热滚筒110是否开机转动,毯带120都能单独完成循环转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传动辊组为从动,即仅当加热滚筒110转动,因其与毯带12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毯带120随之循环转动;传动辊组主动带动毯带120循环转动虽然有一定电能消耗,但是使得毯带120的选材和松紧度固定方面更加简单,使得毯带120的表面摩擦力和与加热滚筒110接触时的张紧程度对毯带120实现将墙布压紧于加热滚筒110并带墙布一起随加热滚筒110同步转动的目的的影响降低;后者则更需要注意的调整好毯带120与加热滚筒110接触时的张紧程度,以便墙布的进入和同步转动。

综上,毯带120的设置和加热滚筒110的转动可供墙布从加热滚筒100的下端受加热滚筒110的转动和毯带120一起同步传送至加热滚筒110的上端,这个过程墙布不仅可同时受到来自毯带120和加热滚筒110的热量,实现双面受热,使得加热面积更大,加热更均匀、更快速,还受到毯带120的压紧作用,使其稳定的贴附于加热滚筒110表面,在加热的过程始终保持较完美的平整度和良好的面的热接触,避免了起皱,避免了远红外、空气热接触的显色不均匀的现象,有利于充分显色,使墙布显色均匀;综上实现了进料、传送和显色过程的自动化,可避免人员烫伤。

使用固色平台时,当墙布经过加热显色绕出加热滚筒110的上端一段距离后,将墙布放置于传送带230上即可随之传动输送,固色平台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帮助传送墙布(尤其是墙布未卷入收布卷的初期),减轻人工监管压力,还巧妙的运用了加热滚筒110上方的空间,为墙布收布前争取更多散热干燥机会,帮助加热显色后的墙布更充分的散热干燥,使染料更好更充分的固着于墙布,同时,相比现有技术中在地面架设散热干燥平台,本实施例还有利于节约设备占地面积,进一步地,可设置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和加热滚筒的转动速度可调,以适应不同布匹的不同加热时长、干燥时长的需求,从而提高显色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230为网状传送带,可以增加墙布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散热和干燥,帮助染料的稳定固着。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传送带230表面设有若干沿所述传送带230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凸起231。定位凸起231的设置可供墙布端部开孔挂置,由定位凸起231带着墙布端部向左侧传输,而不是随墙布自由传输,可避免墙布与传送带230打滑,出现褶皱;待定位凸起231朝下时,由于重力原因墙布端部会脱离定位凸起231并向下继续传输直至达到收布卷出供操作人员收布操作。具体地,突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以方便墙布受重力脱离,定位凸起231的设置个数优选5个,沿所述传送带230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一排,首尾两个定位凸起231各自位于传送带230宽度起始点和终端附近。

所述固色平台上方设有散热装置(未示出)。具体地,散热装置可以是设于显色机摆放位置正上方墙顶的大型散热风扇或制冷空调,帮助墙布降温散热同时,帮助室内人员散热,也可以是设置在显色机的机架上,并位于固色平台上方的散热架,散热架上设有若干小型风扇,并均匀的分布在散热架各处,以便全面覆盖处于传送带230上的墙布段的每个区域的散热。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加热滚筒110包括滚筒外筒111、若干第一加热管112、转轴113和导热油(未示出),若干所述第一加热管112均匀固定于所述滚筒外筒111的内侧,所述转轴113设于所述滚筒外筒111内并与所述滚筒外筒111同轴设置,所述导热油盛装于所述滚筒外筒111与所述转轴113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加热滚筒110转动工作时,驱动电机联动转轴113转动,滚筒外筒111在转轴113的驱动下随之同步旋转,与毯带120配合,使墙布紧贴滚筒外筒111并随之平整的滚动,最终从滚筒外筒111的上端绕出,本实施例利用导热油加热,导热油油温不易散失,油热分布均匀,有利于使得布料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升显色性能,使产品图案色彩显示鲜亮,固色充分,更不易褪色。

还包括若干第二加热管114,若干所述第二加热管114均匀固定于所述转轴113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管114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器,优选第二加热管114与第一加热管112如图3中所示交替间隔设置,以便充分快速加热导热油。第二加热管114设置后,可以与第一加热管112一起同时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使其快速升温,当其温度上升至温度控制器的监管温度时,温度控制器断开,阻隔了第二加热管114的电源,第二加热管114停止工作,仅保留第一加热管112工作,有利于节省电能。此外,优选转轴113为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量从转轴散失。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加热管112包括管体1121、喷涂于所述管体1121内表面的电热纳米膜1122、分别设于所述电热纳米膜1122两端与所述电热纳米膜1122连接的两个电极(1123、1124)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1123、1124)连接的电源正负极导线。具体地,管体1121可选用耐高温的陶瓷、玻璃、碳化硅材料等绝缘材料制成,故无需额外的绝缘处理,电热纳米膜1122产生的热量通过管体1121直接对导热油进行加热,有利于减小热量损耗、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电热纳米膜1122受到管体1121的保护不与导热油接触,相比管外设置电热膜的现有技术,更有利于提高第一加热管112的使用寿命;第二加热管114可与第一加热管112选材相同,均设置为上述电热纳米膜加热管,亦可不同。

如图3所示,所述滚筒外筒111外表面涂布有聚四氟乙烯涂层1111。有利于防止染料粘连在滚筒外筒111外表面上,避免对后续布料造成污染,影响墙布成品的美观整洁。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滚筒110外围绕所述加热滚筒110的左侧设有弧形防护罩160,具体地,弧形防护罩160通过可拆卸安装的方式与显色机的机架,或者与加热滚筒110的转轴连接,弧形防护罩160的弧长至少覆盖加热滚筒110的二分之一圆,所述毯带120的一侧从所述加热滚筒110的下端绕入所述加热滚筒110与所述弧形防护罩160之间的空隙,并从所述加热滚筒110上端绕出,即毯带120设于弧形防护罩160内侧;所述加热滚筒110与所述弧形防护罩160之间的空隙的径向间距不易过大,优选5-6厘米,所述弧形防护罩160的内侧设有保温层161,保温层161可采用喷涂保温材料或粘接保温介质的方式实现,用于使加热滚筒110产生的热量不轻易流失,使得毯带120的温度(通过加热滚筒110热传导而来)保持在较好的范围,保障墙布的双面受热,加强显色效果;

所述弧形防护罩160外侧设有隔热层162,同样可采用喷涂隔热材料或粘接隔热介质的方式实现,以避免弧形防护罩160外侧的外界环境过热,避免人员烫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