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齿的通用标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9927发布日期:2019-06-13 10:2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齿的通用标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类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齿的通用标锤。



背景技术:

为保证对齿准确,通常在热处理之前对齿轮齿槽两侧的两个齿顶进行刻印标记。目前,保证齿轮零件对齿准确性的方法很多。

国外多采用机床保证对齿准确性;如MODUL、格里森等滚齿机带有机床对齿或机床刻印功能。这些技术对齿准确度很高,但机床投入的成本过大。

国内保证齿轮零件对齿准确性的方法不一,大多采用特种记号笔标记、特种夹具或刻印标记等方法,成本有高有低。

现场采用锥杆式标头刻印的标记方法,通过铜棒敲击标头顶端,在一个齿顶上形成印记。这种锥杆式标头刻印的标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击打一次标头只能刻印一个标记,工作效率低;

2、两个标记刻印时无法保证沿齿槽中心严格对称分布,刻印出来的标记可能左右偏移或倾斜,位置精确性较差;

3、不同齿轮零件模数不同,齿槽的宽度不同,每个齿轮零件所需刻印标记的大小不同,每种规格的齿轮零件逐一制作专用标头成本太高,通用性差;

4、现有标头需要操作人员用手扶持,操作时,落下的铜棒可能砸到工作人员手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对齿标头工作效率低、位置精确性差、通用性差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对齿的通用标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对齿的通用标锤,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锤体、手柄、对中杆和间隔设置的两个标头,手柄与锤体的侧面固连;标头为锥形杆,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接端可拆卸地垂直安装在锤体底部;自由端的端头设有用于刻印标记的凸起;对中杆垂直安装在锤体的底部;对中杆位于两个标头轴线所在平面的一侧,其轴线在锤体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两个标头的轴线在锤体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上述锤体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长圆孔,长圆孔的两半圆轴线所在平面与两个标头轴线所在平面重合;所述标头的连接端与穿过长圆孔的螺栓连接,所述锤体的顶部对应长圆孔处设置上沉孔,螺栓的头部位于上沉孔内。

进一步地,上述锤体的底部对应长圆孔处设置下沉孔,所述标头的连接端伸入下沉孔内。

进一步地,上述凸起为O形。

进一步地,上述对中杆的一端通过螺纹与锤体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手柄与锤体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使用前,先根据齿轮齿槽宽对称调节两个标头的位置,使两个标头恰好沿齿槽中心对称分布在要刻印标记的两个点上,然后拧紧螺栓,固定好两个标头的位置。

刻印时,将对中杆放在齿槽中,两标头自然落在预定位置,然后一只手握住手柄,另一只手握住铜棒,在锤体顶部用铜棒敲击一次,即可完成一个齿轮刻印两个标记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用对齿标锤,跨齿槽两侧设置两枚刻印标头,一次操作即可同时完成一个齿轮零件齿槽两侧标记刻印,方便准确,简洁高效,效率提升2倍以上。

2、本实用新型采用长圆孔,两个标头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齿轮齿槽的宽度自由调整,标锤可根据零件模数不同随时调节两标头之间的间距,实用性强。

3、本标锤设计了对中杆,即证刻时用一根圆头杆卡在齿槽中心,两个标头沿对中杆对称分布,就能保证刻印出来的两个标记沿齿槽中心对称分布,准确美观。

4、针对不同齿轮零件对标头大小需求的差异性,标锤采用组装式设计,只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标头,便可满足不同大小标的刻印需求。

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伸出式手柄,操作人员手握手柄,手部距离锤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人员即使铜棒落偏,也不会砸到工作人员手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对齿标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通用对齿标锤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标头、2—对中杆、3—锤体、4—螺栓、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对齿的通用标锤,包括锤体3、手柄5、对中杆2、螺栓4和间隔设置的两个标头1。手柄5与锤体3的侧面通过焊接固连。

标头1为锥形杆,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的端头设有用于刻印标记的O形凸起。标头1垂直安装在锤体3的底部。

锤体3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长圆孔,锤体3的顶部和底部对应长圆孔处分别设置上沉孔和下沉孔。锤体3长圆孔的两半圆轴线所在平面与两个标头1轴线所在平面重合。

如图3所示,标头1的连接端伸入下沉孔内,伸入下沉孔的连接端与穿过长圆孔的螺栓4螺纹连接,螺栓4的头部位于上沉孔内。

如图1所示,对中杆2通过螺纹垂直安装在锤体3的底部。对中杆2位于两个标头1轴线所在平面的一侧并靠近手柄5,其轴线在锤体3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两个标头1的轴线在锤体3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即对中杆2和两个标头1的轴线在锤体3上表面所在平面的交点连线为等腰三角形。两个标头1之间的连线作为底边,相等的两边作为等腰三角形的腰。

本标锤可根据齿轮模数不同,随时沿长圆孔移动调节两标头之间的间距,也可更换不同类型的标头,还可单打标记,适用面极广。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例如上述凸起可以为O形,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图形或图标。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