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效果好的凹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3987发布日期:2020-03-10 09:2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效果好的凹版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印刷效果好的凹版印刷机。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需要采用刮墨刀刮去空白部分的油墨,印版滚筒在高速旋转时,油墨会从印版滚筒的端部飞溅出来,影响工作环境以及印刷品的质量,因印版滚筒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在不影响印版滚筒旋转的情况下,如何设置档墨机构,保证档墨效果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印刷效果好的凹版印刷机,通过设置连接件,便于档墨机构在不影响印版滚筒旋转的情况下进行定位,而且该连接件便于更换受损的弧形档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印刷效果好的凹版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支撑座,机架的上端设置有电机驱动的印版滚筒,印版滚筒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刮墨刀,另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上墨机构,印版滚筒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油槽,印版滚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档墨机构,档墨机构包括设置于印版滚筒端部的弧形档墨件,弧形档墨件的外壁上铰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机架上端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连杆、连接套和固定杆,固定杆与连接套相连,连接套上设置有锁紧螺杆,连杆一端穿过连接套,另一端与弧形档墨件的外壁铰接,机架上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固定杆的固定螺杆。

进一步地,弧形档墨件远离刮墨刀一侧的工作台上设置有侧挡板,侧挡板靠近弧形档墨件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档槽。

进一步地,弧形档墨件远离印版滚筒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档墨板。

进一步地,机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作台的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工作台一侧的连接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横杆和设置于横杆下端两侧的立杆,横杆的上端沿横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槽,机架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置于支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档墨机构能够防止印版滚筒端部的油墨飞溅,保证产品质量。弧形档墨件的外壁上铰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机架上端固定相连,便于档墨机构在不影响印版滚筒旋转的情况下进行定位,而且该连接件便于更换受损的弧形档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挡板与连接件的配合,避免档墨机构在印版滚筒的作用下,发生大幅度晃动,影响档墨的效果;竖向档墨板用于遮挡档墨机构端部开口处的油墨,同时避免档墨机构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碰撞,影响档墨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弹簧和支撑杆的配合,便于工作台在印版滚筒两侧的定位,从而保证刮墨刀和上墨机构与印版滚筒对齐;通过支撑槽和移动轮的配合,便于调整印版滚筒的位置,保证连续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弧形档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槽的结构示意图。

印版滚筒1,油槽2,刮墨刀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连接杆6,工作台7,支撑杆8,压缩弹簧9,上墨机构10,进墨管10-1,油墨喷头10-2,竖向挡板10-3,横向挡板10-4,输墨管10-5,侧挡板11,弧形档墨件12,弧形挡板12-1,扇形挡板12-2,弧形支板12-3,外弧挡板12-4,内弧挡板12-5,刮墨槽12-6,水平挡板12-7,楔形加强板12-8,连接件13,连杆13-1,连接套13-2,固定杆13-3,锁紧螺杆13-4,滚枕14,连接座15,固定螺杆16,支撑轴17,竖向档墨板18,横杆19,立杆20,支撑槽21,移动轮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印刷效果好的凹版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的下端两侧设置有支撑座,机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之间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上方设置有工作台7,连接杆6的两端均套装有用于支撑工作台7的支撑杆8,支撑杆8远离工作台7一侧的连接杆6上套装有压缩弹簧9。连接杆6外侧的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上均固定有水平的加强杆,加强杆的端部固定有夹持杆,配合支撑杆8固定工作台7。

机架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设置有电机驱动的印版滚筒1,印版滚筒1一侧的工作台7上安装有刮墨刀3,另一侧的工作台7上安装有上墨机构10,印版滚筒1下方的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油槽2,印版滚筒1的两端均设置有档墨机构,如图2-4所示,档墨机构包括设置于印版滚筒1端部的弧形档墨件12,弧形档墨件12远离刮墨刀3一侧的工作台7上设置有侧挡板11,侧挡板11靠近弧形档墨件12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档槽,弧形档墨件12远离印版滚筒1的一端设置有竖向档墨板18。弧形档墨件12包括水平的弧形挡板12-1,弧形挡板12-1的内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扇形挡板12-2,扇形挡板12-2的下端设置有与支撑轴17相匹配的弧形支板12-3,扇形挡板12-2的一侧焊接有与印版滚筒1的端部相配合的外弧挡板12-4和内弧挡板12-5,弧形支板12-3、扇形挡板12-2、外弧挡板12-4和内弧挡板12-5同轴线设置。扇形挡板12-2通过外弧挡板12-4通过螺栓与弧形挡板12-1相连,用于将扇形挡板12-2与弧形挡板12-1相连,外弧挡板12-4和内弧挡板12-5之间形成了弧形槽。

如图2-4所示,弧形挡板12-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刮墨刀3穿过的刮墨槽12-6,弧形支板12-3的外壁靠近刮墨刀3的一侧焊接有水平挡板12-7,水平挡板12-7和弧形支板12-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楔形加强板12-8。弧形挡板12-1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件13,连接件13包括连杆13-1、连接套13-2和固定杆13-3,固定杆13-3与连接套13-2焊接固定相连,连接套13-2上设置有锁紧螺杆13-4,连杆13-1一端穿过连接套13-2,并通过锁紧螺杆13-4固定,另一端与弧形挡板12-1的外壁铰接,固定杆13-3穿过工作台7上端的连接座15,并通过连接座15上的固定螺杆16进行固定。将档墨机构安装在印版滚筒1两端的支撑轴17上,弧形挡板12-1水平放置,刮墨槽12-6的开口端朝向印版滚筒1,印版滚筒1端部的滚枕14置于弧形槽内,刮墨刀3的端部穿过刮墨槽12-6,弧形支板12-3置于支撑轴17上,将固定杆13-3穿过凹版印刷机上端的连接座15,并通过连接座15上的固定螺杆16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上墨机构10包括印版滚筒1,印版滚筒1的下端置于油槽2内,印版滚筒1的一侧设置有刮墨刀3,另一侧设置有进墨管10-1,进墨管10-1与印版滚筒1平行,且设置有朝向印版滚筒1的油墨喷头10-2,油墨喷头10-2为多个,油墨喷头10-2均布于进墨管10-1上,油墨喷头10-2和印版滚筒1之间设置有竖向挡板10-3,竖向挡板10-3的下端置于油槽2内,且位于印版滚筒1的下方。竖向挡板10-3的上端靠近油墨喷头10-2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挡板10-4。侧挡板11固定于竖向挡板10-3的两侧。进墨管10-1通过输墨管10-5与油墨桶的泵体相连。油墨通过输墨管10-5进入进墨管10-1,然后经油墨喷头10-2喷至竖向挡板10-3,油墨沿竖向挡板10-3瀑布式落到下方油槽2中,竖向挡板10-3的下端和印版滚筒1的下端均浸入油墨内,印版滚筒1高速旋转,从油槽2经过时,蘸取的油墨比较均匀。

如图1和6所示,支撑座包括横杆19和焊接固定于横杆19下端两侧的立杆20,横杆19的上端沿横杆19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槽21,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22,移动轮22置于支撑槽21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通过上墨机构10将油墨输送油槽2内,印版滚筒1高速旋转,蘸取油槽2内的油墨,刮墨刀3刮去印版滚筒1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印版滚筒1旋转时从端部飞溅出的油墨,被弧形档墨件12遮挡;竖向档墨板18用于遮挡档墨机构端部开口处的油墨;侧挡板11通过弧形档槽限制档墨机构的大幅度晃动,从而保证在不影响印版滚筒1旋转的情况下,保证档墨的质量。

将凹版印刷机安装在包装纸的生产线上时,通过沿支撑槽21移动机架,便于调整印版滚筒1的位置,保证连续印刷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