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692发布日期:2020-06-17 01:2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配件领域,尤其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印刷、印染、造纸等行业中,都需要用到胶辊或滚筒。特别是在印刷生产中,胶辊与胶辊之间、胶辊与硬辊之间、辊与滚筒之间保持均匀的接触及合适的压力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关键。现有的印刷机通常采用弹簧、偏心或其它机构来调节辊之间的压力,从而保证印刷正常进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调节压力,对辊之间的压力进行表征是调节压力的先决条件。操作人员常通过观察空转后停机时辊上油墨压痕来判定压力的大小及压力分布情况,油墨压痕越窄压力越小,油墨压痕越宽压力越大。

菲林尺、直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是测量油墨压痕宽度,从而表征辊间压力最为常见的工具。但菲林尺易被油墨污染,直尺、游标卡尺则精度过剩而携带不便,使用时过于烦琐。而采用塞尺或者目测的方法,压痕难以准确度量,误差较大,影响辊间的压力调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所述工具外缘包括至少两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突出部的顶端、侧壁和/或所述凹槽附近标注有表示该突出部的顶端、侧壁和/或所述凹槽的宽度的宽度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

优选地,各个宽度数值选自以下宽度:n+0.25mm、n+0.5mm、n+0.75mm、n+1mm,n为0、1、2、3、4、5、…………..、35。

优选地,所述工具为扁平状,其厚度为1-10mm,在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所述工具的表面上任意两个边缘点之间的尺寸均至少为厚度的5倍。其中,所述设定的宽度代号即可以表示宽度数值的相对大小。所述宽度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可以标注在不易被油墨污染的地方。

所述工具长度为40~80mm,宽度为30~70mm,厚度为1~10mm;

优选地,所述工具为圆片状或矩形片状。

优选地,所述工具内部具有通孔,以方便与其他物体连接,便于携带,方便丢失。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的顶端宽度差别为0.1~10mm;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宽度差别为0.1~10mm;或者相邻的所述突出部的顶端宽度和所述凹槽的宽度差别为0.1~10mm。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的顶端宽度差别为0.25mm;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宽度差别为0.25mm;或者相邻的所述突出部的顶端宽度和所述凹槽的宽度差别为0.25mm。

其中,所述工具的材质为塑料、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辊间油墨压痕宽度:将工具上若干个宽度已知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与油墨压痕宽度比较,找出与该油墨压痕宽度相同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记录该宽度的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

2、根据步骤1的方法,依次测量出多个待测油墨压痕宽度的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

3、根据记录的宽度的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比较辊间接触表面压力大小,油墨压痕越窄压力越小,油墨压痕越宽压力越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也是通过表征油墨压痕宽度,以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使用时只需将工具上若干个宽度已知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与油墨压痕宽度比较,找出与该油墨压痕宽度相同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操作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的虽测试精度小于某些直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但已能满足操作人员的实际使用要求。而采用菲林尺、直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每次需要读取高精度的数据,数据精度过剩,操作繁琐。

2、本工具上用于表征宽度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不易磨损,宽度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可以标注在不易被油墨污染的地方,因此不易被油墨污染。而采用菲林尺、直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油墨压痕宽度,尺上的刻度和数值容易磨损和被油墨污染,不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片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突起部顶端;2、凹槽;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见图1,为厚度2mm、长50mm矩形塑料薄片,其外缘具有12个突起部,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10个凹槽,所述凹槽宽度彼此不同,凹槽2旁边标注其宽度数值为1~10,宽度单位mm标注在所述工具的内部(图1中未示意出)。为便于携带及防止遗失,此工具内部还具有直径为2mm的通孔3,利用通孔3可将本工具与钥匙扣或工作服联接。

所述10个凹槽旁边分别标注其宽度数值,从上到下,左边凹槽数值依次为1、3、5、7、9,右边凹槽数值依次为2、4、6、8、10(图1中未示意出)。

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辊间油墨压痕宽度:将工具上若干个宽度已知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与油墨压痕宽度比较,找出与该油墨压痕宽度相同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记录该宽度的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

2、根据步骤1的方法,依次测量出多个待测油墨压痕宽度的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

3、根据记录的宽度的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比较辊间接触表面压力大小,油墨压痕越窄压力越小,油墨压痕越宽压力越大。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只要根据实际操作,将所述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的宽度标出几个尺寸即可,不必将所有突出部的顶端、凹槽、侧壁的宽度均标注上尺寸,如图2所示(图2的尺寸标注未示意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外缘包括至少两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突出部的顶端、侧壁和/或所述凹槽附近标注有表示该突出部的顶端、侧壁和/或所述凹槽的宽度的宽度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各个宽度数值选自以下宽度:n+0.25mm、n+0.5mm、n+0.75mm、n+1mm,n为0、1、2、3、4、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为圆片状或矩形片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内部具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的顶端宽度差别为0.1~10mm;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宽度差别为0.1~10mm;或者相邻的所述突出部的顶端宽度和所述凹槽的宽度差别为0.1~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征辊间接触表面压力的工具,所述工具外缘包括至少两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突出部的顶端、侧壁和/或所述凹槽附近标注有表示该突出部的顶端、侧壁和/或所述凹槽的宽度的宽度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工具上若干个宽度已知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与油墨压痕宽度比较,找出与该油墨压痕宽度相同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操作方便快捷。本工具上用于表征宽度的突出部的顶端或凹槽不易磨损,宽度数值或设定的宽度代号可以标注在不易被油墨污染的地方,不易被油墨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明;王准;李学勇;朱家龙;李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