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油墨飞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679发布日期:2020-06-17 01:2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防止油墨飞溅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油墨飞溅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墨平衡就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印版并具有选择性吸附的两大规律使油墨和水在印版上保持相互平衡来实现网点转移,并以此达到印刷品图像清晰、色彩饱满的效果。

控制水墨平衡的组件中,需要着墨辊半浸泡在储墨槽中,但是着墨辊处于高速转动的状态,故容易导致油墨的飞溅,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油墨飞溅的装置,其通过防溅组件实现了防止油墨飞溅,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同时减少油墨浪费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防止油墨飞溅的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着墨辊、和着墨辊相切的串墨辊以及和串墨辊相切的匀墨辊;

匀墨辊处设有和其相切的混合辊以及和混合辊相切的水辊;

着墨辊处设有储墨槽,水辊处设有储水槽;储墨槽上设有防溅组件;

防溅组件包括和储墨槽侧壁铰接的防溅板以及设于防溅板上的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着墨辊的转动容易导致油墨飞溅,防溅板能够对飞溅的油墨进行阻挡,使油墨不会飞溅到地面上,能够防止油墨对环境在造成影响,且同时能够避免油墨的浪费,刮板能够对残留在防溅板上的油墨进行刮取,减少残留在防溅板上油墨的数量,从而防止油墨凝固在防溅板上,防止对防溅板的使用造成影响,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油墨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溅板弧形设置,防溅板的上端向靠近串墨辊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防溅板能够使防溅板更好的对着墨辊进行遮挡,且不会着墨辊的转动造成影响,从而提高防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和防溅板内均嵌设有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能够使刮板吸附在防溅板上,且能够在防溅板上横向移动,不存在凸出的连接组件,故不会造成油墨的残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横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远离刮板的一端延伸到防溅板远离盖板的一侧;

防溅板远离刮板的一侧设有移动块,钢丝绳远离刮板的一端均和移动块固定连接;

移动块的下方设有单旋往复螺杆,移动块套在单旋往复螺杆上且和单旋往复螺杆螺纹配合;

防溅板上还设有能够驱动单旋往复螺杆转动的电动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驱动盖板往复运动,对防溅板上残留的油墨进行清理,因为移动块和单旋往复螺杆螺纹配合,电动机需要反转就能够实现移动块的往复运动,故能够使刮板运动的更加稳定,对油墨进行更好的刮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溅板的竖向两侧壁上均固设有定滑轮,钢丝绳能够经过定滑轮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滑轮起到换向的目的,且同时能够减少钢丝绳和防溅板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防溅板发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滑轮处设有固定连接在防溅板上的套筒,套筒的内部设有海绵层,钢丝绳经过套筒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内部的海绵层能够对钢丝表面上的油墨进行擦拭,防止油墨随着钢丝绳的运动滴落在地面上,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墨槽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挡板,挡板的一端插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末端和储墨槽的侧壁螺纹连接,挡板的另外一端能够和防溅板的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对防溅板进行限位,避免防溅板向远离着墨辊的方向倾倒,转动调节螺栓能够使挡板转动或固定,从而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防溅板能够防止油墨的飞溅,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溅射在防溅板上的油墨能够重新滑落进行储墨槽内,故也防止了油墨的浪费;

2,防溅板上还设有刮板,刮板能够对残留在防溅板上的油墨进行刮取,使残留的油墨也重新进入储墨槽内,进一步防止了油墨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控制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防溅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显移动块的结构图;

图5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中:1、机壳;2、控制组件;21、墨辊;22、串墨辊;23、匀墨辊;24、混合辊;25、水辊;3、储水槽;4、储墨槽;41、挡板;42、调节螺栓;5、防溅组件;51、防溅板;52、刮板;521、钢丝绳;53、磁铁;54、移动块;55、单旋往复螺杆;551、支撑块;552、驱动电机;56、定滑轮;6、套筒;61、圆环;62、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能够防止油墨飞溅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壳1以及设于机壳1内部的控制组件2;控制组件2包括着依次设置且相切的墨辊21、串墨辊22、匀墨辊23;匀墨辊23处还设有和匀墨辊23相切的混合辊24以及和混合辊24相切的水辊25;水辊25处设有储水槽3,储水槽3内部装有清水,水辊25半浸没在清水内;着墨辊21处设有储墨槽4,储墨槽4内部装有油墨,着墨辊21半浸没在油墨内;水辊25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清水传递到混合辊24上,此时储墨槽4内的油墨经过着墨辊21以及串墨辊22的配合将油墨传递到匀墨辊23上,再传递到混合辊24上,从而使油墨和清水混合,达到控制水墨平衡的目的。

如图3所示,储墨槽4上设有防溅组件5,防溅组件5包括和储墨槽4侧壁铰接有防溅板51以及设于防溅板51上的刮板52;着墨辊21转动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油墨的飞溅,防溅板51位于着墨辊21飞溅的方向,能够对飞溅的油墨进行阻挡,避免油墨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阻拦下来的油墨能够重新流入储墨槽4内,进而防止油墨的浪费,刮板52能够对残留在防溅板51上的油墨进行刮取,减少油墨的残留,从而进一步减少油墨的浪费。

如图3所示,防溅板51弧形设置,防溅板51的上端向靠近着墨辊21的方向延伸,能够更好的对着墨辊21进行遮挡,还不会对着墨辊21的转动造成影响。

如图4所示,储墨槽4上设有两个挡板41,挡板41的一端上插接有调节螺栓42,调节螺栓42的末端和储墨槽4螺纹连接,挡板41的上端能够和防溅板51的侧壁贴合,转动调节螺栓42能够使挡板41围绕着调节螺栓42的轴线转动,挡板41能够对防溅板51进行阻挡,使防溅板51不会自己发生转动,且挡板41能够转动,在拆卸更换着墨辊21时,能够避免防溅板51产生干涉。

如图5所示,刮板52处于防溅板51靠近着墨辊21的侧壁上,刮板52和防溅板51内部均嵌设有磁铁53,能够使刮板52能够吸附在防溅板51上,且能够在防溅板51上运动,不会有在防溅板51上形成凸起或凹陷,进而避免油墨的残留。

如图3和图4所示,刮板52竖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521,防溅板51远离刮板52的一侧设有移动块54,钢丝绳521远离刮板52的一端和移动块54固定连接;移动块54上设有单旋往复螺杆55,单旋往复螺杆55和移动块54螺纹配合,单旋往复螺杆5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在防溅板51上的支撑块551,使单旋往复螺杆55能够沿着自身的轴线转动,其中一个支撑块551上还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52,驱动电机552的输出轴和单旋往复螺杆55固定连接,故驱动电机552能够驱动单旋往复螺杆55转动,带动移动块54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刮板52往复运动,对防溅板51上的油墨进行刮取。

如图4所示,防溅板51竖向两侧壁上固设有定滑轮56,钢丝绳521经过定滑轮56的表面完成换向,方便钢丝绳521将刮板52和移动块54连接在一起;且定滑轮56还能够避免钢丝绳521和防溅板51之间产生磨损,使防溅板51不会受到过大的磨损,提供防溅板51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6所示,定滑轮56处还设有套筒6,套筒6固定连接在防溅板51上,套筒6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圆环61,两个圆环61之间设有环形的海绵层62,海绵层62处于套筒6的内壁,海绵层62和套筒6套在钢丝绳521上,海绵层62能够对钢丝绳521上的油墨进行擦拭,减少钢丝绳521上的油墨,避免钢丝绳521将油墨带有储墨槽4的上方,从而避免油墨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污染;且套筒6的两端和圆环61螺纹,方便对海绵层62进行更换,提高工作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