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式打印头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8097发布日期:2020-12-08 13:1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摆动式打印头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摆动式打印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热转印打印机是一种精密的打印设备,其工作原理大体如下:1)计算机或微机组成的图像编辑系统将所需打印图案根据打印像素转换成黑白双色像素图。2)将像素图逐行传至打印头d。3)打印头d上排列设置有加热元阵列d1与打印的像素行一一对应,有着相同的解析度和相同的尺寸。打印头d处于第三位置c时为打印状态,此时打印头d将色带e压到打印介质f的表面,根据像素图中的图像决定对每个像素点加热或者不加热,色带e被加热的像素点所对应位置上的颜料、固化剂、柔化剂等热熔转印到打印介质f的表面,完成一行的像素打印。4)打印头d按照步骤3)的原理逐行打印,直至将整幅图像打完。5)打完一幅图像之后,打印头d会上升到第二位置b(b与c之间的距离为h)。此时打印头d为待机工作状态,打印头d与色带e可以有接触,但色带e与打印介质f互不接触;需要打印下一幅图像时,打印头d再次下降至第三位置c进行打印。在两幅图像的打印间歇中,打印头d会上升第二位置b是为了避免打印头d上次打印的残留余热将色带e上的颜料、固化剂、柔化剂等热熔转印到打印介质f的表面。6)热转印打印机关机时,打印头d会上升到第一位置a(a与c之间的距离为h)。此时打印头d处于关机保护状态,打印头d与色带e互不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打印头d在待机工作状态与打印状态之间的切换时间t=h/v,在使用如气动,电磁力等同等打印头d驱动部件的情况下,打印头d的移动速度v相同,则第二位置b与第三位置c的距离h越小,切换时间t越短,打印头d进入打印状态的速度就越快。让打印头有一个合适的停留位置对于一个高性能转码打印机,特别是工业化转码打印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打印头驱动机构,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转换打印头的打印状态和待机工作状态,提高热转印打印机的工作效率,并且让打印头能快速缩回,不以外部接触,使打印头处于关机保护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式打印头驱动机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摆动式打印头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打印机主体的基块、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基块;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升降臂,另一端安装有打印头;所述第一升降臂还装配有使其相对基块转动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臂装配有使其相对第一升降臂转动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支撑臂和驱动组件,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臂,另一端顶持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上端面,并且装配有使支撑臂转动并使第二升降臂跟随支撑臂的所述驱动组件。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拉簧和原点架,所述基块可左右移动地装配于打印机主体,所述第二升降臂设有与所述支撑臂相配合的限位口,并且所述第二升降臂与原点架之间设有使支撑臂朝限位口内转动的所述拉簧,打印机主体使支撑臂朝限位口外转动的所述原点架。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第一升降臂枢接于所述基块,并配设有使第一升降臂朝上转动的扭簧,所述气缸的缸体固设于所述基块,活塞杆顶持于第一升降臂的上端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基块、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然后利用第一驱动装置来旋转升降第一升降臂,用第二驱动装置来旋转升降第二升降臂,采用分段控制的方式让打印头可以停留在三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并且让打印头可以在各位置之间迅速切换,可以极大地提高热转印打印机的打印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控制第一升降臂旋转升降,从而快速且稳定的切换打印头的打印状态和待机工作状态,并且结构简单。

其三、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原点架、拉簧、支撑臂等构成的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借助基块的移动来使打印头进入关机保护状态,具有设计巧妙,切换迅速,无需额外添加动力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热转打印机中,打印头的简易工作原理图。

图2为现有热转打印机中,打印头及加热元阵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印头处于打印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印头处于待机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打印头处于关机保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第一位置;b、第二位置;c、第三位置;

d、打印头;e、色带;f、打印介质;

d1、加热元阵列;1、基块;2、气缸;

3、第一升降臂;4、第二升降臂;5、支撑臂;

6、拉簧;7、原点钩;8、限位口;

9、导向轮;10、原点架;1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至图5,一种摆动式打印头驱动机构,包括基块1、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升降臂3、第二升降臂4以及第二驱动装置。

参考图3至图5,其中,基块1通过滑动机构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于打印机主体(图中未画出)。上述滑动机构可以是包括滑轨a的一维电控滑台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机械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基块1还设有用来牵引色带e的导向轮9。

参考图3至图5,第一升降臂3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基块1。第一升降臂还装配有使其相对基块转动的上述第一驱动装置。

具体地,第一升降臂3的左端铰接于基块1的左下角,并且铰接处装配有使第一升降臂3朝上转动的扭簧(图中未体现)。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2,该气缸2的缸体固设于基块1,气缸2的活塞杆顶持于第一升降臂3的上端面。

参考图3至图5,第二升降臂4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升降臂3,另一端安装有打印头d。第二升降臂4还装配有使第二升降臂4相对第一升降臂3转动的上述第二驱动装置。

具体地,第二升降臂4的左端铰接于第二升降臂4的左端,第二升降臂4的右端朝下倾斜设置,并在右端的下端面安装有打印头d。

具体地,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支撑臂5和驱动组件。支撑臂5的一端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升降臂3,支撑臂5的另一端顶持于第二升降臂4的上端面4,并且装配有使支撑臂5转动并使第二升降臂4跟随支撑臂5的上述驱动组件。

更具体地,上述驱动组件包括拉簧6和原点架10。其中,第二升降臂4设有与支撑臂5相配合的限位口8。拉簧6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4,另一端连接于原点架10,用于使支撑臂5朝限位口8内转动。支撑臂5设有原点钩7,原点架10则固定安装在打印机主体(图中未画出),用于拨动原点钩7,并使支撑臂5朝限位口8外转动。

参考图1、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如图3,气缸2回缩,第一升降臂3旋转上升。并且基块1移动并停靠在左侧,原点架10将支撑臂5朝限位口8外顶出,第二升降臂4受拉簧6的作用旋转上升。此时打印头d处于第一位置a,打印头d、色带e以及打印介质f相互分离,打印头d处于关机保护状态。热转印打印机关机时,原点加10勾起原点钩7,使打印头处于保护不与外界接触的状态。

2)如图4,基块1右移,原点架10与支撑臂5分离,支撑臂5依靠拉簧6的作用旋转至限位口8内,使第二升降臂4旋转下降。此时打印头d处于第二位置b,打印头d与色带e相接触,但色带e与打印介质f相互分离,打印头d处于待机工作状态。

3)如图5,支撑臂5依靠拉簧6的作用旋转至限位口8内,同时气缸2伸出,使第一升降臂3旋转下降。此时打印头d处于第三位置c,打印头d与色带e相接触,并且色带e与打印介质f相接触,打印头d处于打印状态。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控制第一升降臂旋转升降,打印头在气缸的作用下可以快速且稳定地切换打印状态和待机工作状态。此外,采用原点架、拉簧、支撑臂等构成的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可以借助基块的移动来使打印头进入关机保护状态,具有设计巧妙,切换迅速,无需额外添加动力源等优点。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