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备用印刷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4778发布日期:2022-01-15 09:4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印刷设备用印刷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用印刷棒。


背景技术:

2.在塑料软管的印刷过程中,软管通常套于印刷棒上,印刷棒则安装于印刷机上,电机带动印刷棒沿着印刷机的转盘转动一周从而依次经过各个印刷单元,从而完成套于印刷棒上的软管表面圆周的印刷。在此过程中,为保证印刷前软管可顺利被推送至印刷棒上,业内传统的做法为保障一定的软管管身与印刷棒配合间隙。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软管管身与印刷棒为间隙配合,印刷时软管与印刷棒之间存在相对移位,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印刷设备用印刷棒,顺时针转动螺纹杆带动四个弧形板同时向外侧伸展,使得四个弧形板均与软管内壁过盈配合,从而避免软管与四个弧形板之间相对位移,进而避免软管与印刷棒本体之间相对位移,从而保证产品的印刷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印刷设备用印刷棒:印刷设备用印刷棒,包括印刷棒本体,所述印刷棒本体外侧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印刷棒本体内侧连接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内侧中部设置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与方形管密封活动连接,所述方形块一侧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顺时针转动螺纹杆,内螺纹管与方形块同时向左侧移动,此时伸缩机构沿着其伸缩的方向向外伸展。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印刷棒本体外侧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有四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四个所述弧形板内侧均连接有三个插杆。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印刷棒本体外周面贯穿连接有四组套管,每组所述套管均等距设置有三个,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套管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多个所述插杆分别密封活动安插在多个套管内。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形管与印刷棒本体之间形成有四个空腔,所述方形管远离内螺纹管一侧的四个面上均开设有通孔,四个所述空腔分别通过四个通孔与方形管呈相通设置,所述方形管远离内螺纹管的一侧以及四个空腔内均充满液体介质。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印刷棒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端部连接有转动螺帽。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印刷棒本体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与印刷棒本体之间均连接有两个连接件,且两个所述连接板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接头。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本实用新型通过顺时针转动螺纹杆带动内螺纹管以及方形块同时向左侧移动,方形块向左侧移动时将液体介质向左侧挤压,被挤压的液体介质会带动多个插杆以及四个弧形板同时向外侧伸展,通过顺时针转动螺纹杆带动四个弧形板同时向外侧伸展,使得四个弧形板均与软管内壁过盈配合,从而避免软管与四个弧形板之间相对位移,进而避免软管与印刷棒本体之间相对位移,从而保证产品的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印刷棒本体、方形管以及内螺纹管的局部结构剖切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板、插杆以及印刷棒本体等的局部结构分离示意图。
16.附图标记为:1、印刷棒本体;2、伸缩机构;21、弧形板;211、插杆;22、方形管;221、通孔;23、方形块;24、内螺纹管;25、螺纹杆;26、套管;3、连接组件;31、连接板;32、连接件;33、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参照说明书附图1-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印刷设备用印刷棒,包括印刷棒本体1,印刷棒本体1外侧设置有伸缩机构2,印刷棒本体1内侧连接有方形管22,方形管22内侧中部设置有方形块23,方形块23与方形管22密封活动连接,方形块23一侧连接有内螺纹管24,内螺纹管24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5;顺时针转动螺纹杆25,内螺纹管24与方形块23同时向左侧移动,此时伸缩机构2沿着其伸缩的方向向外伸展。
19.参照说明书附图1-3,进一步的,伸缩机构2包括设置于印刷棒本体1外侧的弧形板21,弧形板21设置有四个,任意相邻的两个弧形板21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四个弧形板21内侧均连接有三个插杆211,印刷棒本体1外周面贯穿连接有四组套管26,每组套管26均等距设置有三个,任意相邻的两组套管26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多个插杆211分别密封活动安插在多个套管26内,方形管22与印刷棒本体1之间形成有四个空腔,方形管22远离内螺纹管24一侧的四个面上均开设有通孔221,四个空腔分别通过四个通孔221与方形管22呈相通设置,方形管22远离内螺纹管24的一侧以及四个空腔内均充满液体介质,当方形块23向左侧移动时将液体介质向左侧挤压,由于多个插杆211分别密封活动安插在多个套管26内,液体介质向左侧挤压时会带动多个插杆211以及四个弧形板21同时向外侧伸展。
20.参照说明书附图1-2,进一步的,螺纹杆25通过轴承与印刷棒本体1转动连接,且螺纹杆25端部连接有转动螺帽,转动螺帽的设置便于转动螺纹杆25。
21.参照说明书附图1,印刷棒本体1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组件3,两个连接组件3均包括连接板31,两个连接板31与印刷棒本体1之间均连接有两个连接件32,且两个连接板31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接头33,通过两个连接组件3便于将印刷棒本体1安装在印刷设备上。
22.工作原理:软管与四个弧形板21间隙配合,从而便于将软管套设在四个弧形板21外侧,随后顺时针拧动转动螺帽带动螺纹杆25顺时针转动,螺纹杆25从而带动内螺纹管24以及方形块23同时向左侧移动,由于方形块23与方形管22密封活动连接,方形块23向左侧移动时将液体介质向左侧挤压,由于多个插杆211分别密封活动安插在多个套管26内,液体介质向左侧挤压时会带动多个插杆211以及四个弧形板21同时向外侧伸展,通过顺时针转动螺纹杆25带动四个弧形板21同时向外侧伸展,使得四个弧形板21均与软管内壁过盈配合,从而避免软管与四个弧形板21之间相对位移,进而避免软管与印刷棒本体1之间相对位移,从而保证产品的印刷质量。
23.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24.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25.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