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头工作台的帽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1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打印头工作台的帽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机,尤其涉及用于喷墨打印头工作台的帽盖。
喷墨打印机借由喷射在页面上的墨液进行打印,墨液贮存在一墨盒里,通过打印机头上的喷嘴将墨喷射在页面上。为了打印图象,打印头随着其移动跨越页面往返移动,喷射墨液,喷墨打印机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气泡可能被压入喷嘴干扰打印头的操作,另外,墨液可能从喷嘴淌出变干并且将其堵塞。污垢和纸上尘埃这类东西也可能集聚在打印头上堵塞喷嘴。
为阐明这些问题,喷墨打印机一般包括帽盖和工作台。当打印头不在工作或需要维护时,帽盖闭合,限定该打印头周围的一空腔。工作台设置在打印机上打印头能工作的位置上,帽盖通常设置在工作台上。
通过提供一个保持湿润的空腔,帽盖有助于防止墨液在打印头上变干,墨液喷射进空腔内,来自墨液的潮气使打印头避免发干。
然而,当帽盖将打印头盖住时,空腔的容积减少,导致空腔内压力发生变化,如果空腔内压力变了,空气气泡将被压入打印头的喷嘴,于是,帽盖通气使得空腔内部的压力与空腔外部的压力得到平衡,其结果空气泡就不会被压入打印头的喷嘴。
以前,帽盖通过与空腔连接的泵进行通风。这样一种帽盖的例子已在美国专利4,853717号公开了,其题目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台”。
当喷墨打印机开动时,一控制规则系统使打印头通过所有的喷嘴向帽盖喷墨以清洗喷嘴,去除墨液的任何阻塞物,打印期间,喷嘴还可在被选定时间内喷射。喷射的墨液使由帽盖限定的空腔保持在湿润或潮湿的环境中,目的在于打印头不工作时,墨液不会在打印头上变干。
通常,一种弹性帽盖设置在打印头喷嘴端面以保证具有足够潮湿的环境,这样一种帽盖在打印头喷嘴和外围的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不漏气的密封。以足够的压力将帽盖压入打印头使围绕其密封边缘的帽盖变形以实现不漏气密封的目的,美国专利5,448,270号题为具有悬式突缘的喷墨打印头帽盖公开了这种弹性帽盖的一个例子。
喷墨打印头帽盖的一个问题是喷嘴周围一空腔内潮湿的环境可能会被直接通向空腔的通风口而损坏。
为说明这一问题,通风口可用一种吸收性密封垫盖住以造成有效的密封同时保证向外围环境通风,从而防止空腔变干。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由帽盖限定空腔与外围环境之间设置一有效密封,而不用任何吸收性衬垫。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帽盖限定打印头周围的一空腔和一微细空隙,其目的是在空腔和与该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口之间设置有效的密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专门方式,所提供的一喷墨打印机包括一打印头;一限定所述打印头周围空腔的帽盖;一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以及与所述空腔相关连的壁,其限定一微细空隙用以在所述空腔和所述通风口之间造成有效的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专门方式,为喷墨打印头所提供的帽盖包括一帽盖体;以及一安装在所述帽盖休上的一盆形结构,所述帽盖体和所述盆形结构相互配合,限定打印头周围的一空腔;所述盆形结构包括一构件和在所述构件内的一通风口;所述帽盖体和所述构件限定在其间一所述通风口周围的微细空隙用以在所述通风口和所述空腔之间造成有效的密封。

图1为喷墨打印机的透视图,结合本发明(隐藏在图中),以掀开打印机的盖子,敞开示出打印头夹头;
图2为本发明打印头保护帽盖的透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帽盖俯视图。
图4为喷墨打印机在其装配状态,示于图3沿帽盖4-4线的剖面视图;以及图5为图4的局部视图,表示带有墨膜片的帽盖形成于微细空隙内,而微细空隙则形成于与由帽盖限定的空腔相关的壁之间。
图1表示一典型的喷墨打印机10,其盖12打开并掀起使我们可看见打印头滑动架14和打印头夹头16。夹头16安装在滑动架14上,两者都可沿横杆18和保护装置20往返移动。在图1中,托架14和夹头16示于横杆18的最右端,其位于工作台的位置上,当打印机不在打印或当其需要保养时,将滑动架14移向工作台,在其他打印机上,可将工作台设置在横杆18的左端。
打印机10还包括一输入纸的托架22和输出纸的托架24。纸张由托架22进入打印机,通过打印机传送,出口进入托架24。随着纸张输出,进入托架24,夹头16跨越纸张往返移动并射出墨液,形成打印出的图象。图1表示打印后的一张纸26从打印机输出的情况。
夹头16包括一墨盒(图中未示)和一打印头30(见图4),打印头30包括喷嘴(图中未示出),通过喷嘴将墨液由墨盒喷到纸上,这是公知的技术。
如图4所示,打印头30由一保护帽盖32盖住,保护帽盖32限定打印头周围的一空腔,空腔由墨液保持湿润,墨液已由打印头喷出或淌入空腔。墨液可以由打印头喷入空腔内以清洗被墨液堵塞的喷嘴或仅仅为保持空腔的湿润,空腔的潮湿有助于防止在打印头上的墨液变干或堵塞喷嘴。
帽盖32将在图2至图5中详加以说明,帽盖32在其最佳实施例中包括一帽盖体34和一盆形结构36,随着进一步讨论,应理解为,帽盖体34和盆形结构36相互配合限定打印头30周围的空腔(见图4)。帽盖体34包括一底座和上突围壁38及40,它们通过外层和内层周边的围壁42和44分隔开但又相互邻接,帽盖体34还包括由上突围壁40伸出的带缘区46。带缘区46环绕帽盖体周边延伸。从图3和图4中可看出。带缘区46最好周边与上突围壁38一起沿周边延伸。带缘区46在图4中可看到,它包括一垂直表面48和一向外倾斜的表面50,两者都终止于顶面52上,顶面52被加工成所需的尺寸为通常极平坦的喷墨打印头提供冲击点,从而将其封接,如图所示。
参照图1和图3,可以看到帽盖体34为环状。因此,内周壁44限定了设置在帽盖体中心有一个孔54,帽盖体34还包括一横贯于孔54的一横梁56,参照图4,可以看到一横梁56其剖面为向上和向内形成一点的锥形剖面,通常,可将它描述成梯形。最好,横梁56由内周壁44的一部分向其最远端相对部位延伸,并且其具有一底座平面58由其桥接底座围壁38和一桥接上突围壁40的顶面60。最好,底座平面58与底座平壁38延伸为同一平面。
最好见图4,帽盖体34具有一周边槽62,该槽62的大小形状可容纳一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部或部分在其内的盆形结构36的帽盖座64,参照图4,可以看到槽62的横断面具有一又向上又向里倾斜的外侧壁70和一向上又向外倾斜的内侧壁72,倾斜的外侧壁、内侧壁70和72向上延伸至一点,一般要使槽62呈三角形横剖面。帽盖体座64沿着盆形结构36的相对刚性构件66的周边延伸,构件66在其上平面平壁68上安装帽盖座64。构件66有一向下延伸的通风孔74。在图4中可观察到,通风口76配置在上平面平壁68内。通风孔74被设置在中心并且与横梁56的底表面58相对。帽盖座64其横断面向上又向里缩至一点其横断面呈一般三角形的构形,槽62和帽盖体座64加工成所需尺寸,以便在帽盖体34和构件66的上平面平壁68之间提供预定的间隙C。因此,微细间隙78被限定在横梁58的底面和框架66的上平面平壁之间,微细间隙78沿着通风口76的周边延伸,以便通风口经过微细间隙与孔54相通。为了促进毛细作用,帽盖体34由润湿材料构成,例如天然橡胶或人造橡胶。通风孔74通过向下的突出部80延伸。如图4所示,通风孔74通过管路82与抽气泵84相连接。
如果打印头30需要维修,帽盖32面对打印头方向移动,当帽盖32面对打印头30方向移动时,帽盖体34与打印头30接合,形成带缘区46的压紧配合。它将由打印头30的工作表面、缘区46、帽盖体34的内周壁44,及构件66的上平面平壁68构成的空腔密封。当泵84开动时,将干墨粒和气泡由打印头30的喷嘴吸入由帽盖32限定的内空腔。通过将微细间隙78朝向抽气泵的通风孔74,将堆集在帽盖34内的墨粒抽入管路82。脱离泵84之后,墨粒被排入墨盒,图中则未示出。
由于毛细管作用,部分墨粒尚滞留在毛细管78上而形成墨膜,在通风孔74的入口76和帽盖32构成的空腔之间提供有效的密封。这就防止了打印头30的喷嘴与外界环境相通,在微细间隙78上提供墨膜不仅将帽盖32构成的空腔封闭,而且还使空腔和打印头30的喷嘴保持湿润。
在此最佳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的是所谓临时性加盖类型的帽盖,其中当喷墨打印头需要维修时,一帽盖体面对打印头方向移动。本发明在所谓永久性加盖类型帽盖体上也同样可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打印机,它包含一打印头;限定所述打印头周围一空腔的一帽盖;一与所述空腔相关联的通风孔;以及围壁,其与所述的空腔相关联限定一微细间隙以造成所述空腔与所述通风孔之间有效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包括一个形成缘区的帽盖;一盆形结构,所述帽体和所述盆形结构具有所述壁。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包括所述横梁和所述通风孔相对。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留间隔其间隔度足以造成所述微细间隙。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形结构包括一构件和一帽盖座,且所述帽盖体形成可部分容纳所述帽盖座的一周边槽。
5.一种喷墨打印机头的帽盖,包含一帽盖体;并且一盆形结构具有安装在其上的所述帽盖体,所述帽盖体和所述盆形结构相互配合限定打印头周围的一空腔;所述盆形结构包括一构件和在所述构件内的一通风入口;所述帽盖体和所述构件限定在其间所述通风入口周围的微细间隙,用以在所述通风入口和所述空腔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体包括外、内周壁和底座围壁及上突围壁,其中底座周壁和上突围壁被所述外和内周壁间隔开并互连,在所述上突围壁上有一缘区和一横梁连接所述内周壁两部分,而且其中所述构件和所述横梁具有相对间隔的围壁其限定其间的所述微细间隙。
6.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帽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形结构包括在所述构件上的一帽盖座,其中所述的帽盖体包括其大小形状可部分容纳所述帽盖座的一周边槽。
专利摘要
根据本发明,一种帽盖体限定打印头周围的一空腔,与该空腔相关联的两层围壁之间构成一微细间隙用以在空腔和与空腔相连通的通风孔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
文档编号B41J2/18GKCN1078538SQ97121646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0日
发明者久住达也, 田中浩一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