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巧型铅志夹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054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巧型铅志夹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邮袋等封口时用来轧压铅志用的邮政专用工具。
以往,用来轧压邮袋封口铅志的夹钳,其施力机构通常都采用凸轮滑压方式。因此夹钳的头部很宽,钳身笨重、操作不便。这类夹钳的轧压力是在凸轮和滑块之间的滑动过程中传递的。因此凸轮和滑块容易磨损,以致所轧印的字体模糊不清,若要维修,则需更换整个带有凸轮的钳柄和滑块,不仅维修困难,而且成本也高。这类夹钳在轧压铅志时,由于没有定位控制机构来保证印字质量,因此往往由于轧印深度不够,造成铅封印字不清,质量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轻巧美观、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能确保铅封印字质量的新型夹钳。
本实用新型有左钳柄、右钳柄和钳体,在左钳柄和钳体的头部装有钢制印模,左钳柄、右钳柄和钳体通过连杆和轴及轴套交连成连杆式施力机构,在左钳柄和右钳柄之间交连有锁定机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5)为左钳柄、(3)为右钳柄,(2)为钳体,在钳体(2)和左钳柄(5)的头上用螺丝固定有钢制印模(1)。左钳柄(5)、右钳柄(3)和钳体(2)通过连杆(6)和轴(7)及轴套(8)交连成连杆式施力机构。这种连杆式施力机构的力矩随行程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轧压过程中始终比较省力。为了避免由于轧压位置不到位而造成铅志上所轧印字体模糊不清的弊病,在左钳柄(5)和右钳柄(3)之间还交连有锁定机构(4)。图2是锁定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齿杆(15)交连在右钳柄(3)上;座套(16)与左钳柄(5)相交连;棘爪(13)通过轴(14)交连在座套(16)上,並与金属弹簧(12)相连,弹簧(12)的另一端用销钉(11)固定在座套(16)上。在轧压时如果左钳柄(5)和右钳柄(3)尚未合拢至特定位置(或者说铅志尚未被压至规定深度)时,由于棘爪(13)的作用,齿杆(15)无法从座套(16)中拉出,因此左、右钳柄也无法拉开;而只有在左、右钳柄合拢到特定位置时,棘爪(13)的尖端正好位于齿杆(15)的缺口处,则由于弹簧(12)的作用,使棘爪(13)的尖端换向,失去锁定作用,齿杆(15)才能从座套(16)中拉出,左、右钳柄才能自由张开。有了此锁定机构,能确保铅子印字的深度。如果在某些场合上,为了方便,则锁定机构(4)也可不装。本实用新型的左钳柄(5),右钳柄(3)和钳体(2)都采用U型薄壁钢件,並且把钳体(2)嵌在左钳柄(5)内,以便尽可能减轻重量、缩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具有轻巧美观、使用方便並能确保铅封印字质量等优点,是供邮电等部门轧压封口铅志的新型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有左钳柄、右钳柄和钳体,並在左钳柄和钳体的头上分别装有钢制印模的轻巧型铅志夹钳,其特征在于采用了由左钳柄(5)、右钳柄(3)和钳体(2)通过连杆(6)和轴(7)及轴套(8)交连而成的连杆式施力机构,在左钳柄(5)和右钳柄之间连接有锁定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巧型铅志夹钳,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4)由与右钳柄(3)相交连的齿杆(15)和交连在与左钳柄(5)相交连的座套(16)上的棘爪及一头固定在座套(16)上、另一头与棘爪(13)相连的金属弹簧(12)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巧型铅志夹钳,其特征是左钳柄(5)、右钳柄(3)和钳体(2)都采用U型薄壁钢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邮袋封口时用来轧压铅志的邮政专用工具,采用连杆式施力机构,并增加了钳柄连锁机构,钳柄和钳体均采用U型薄壁钢件,不仅轻巧美观、使用方便,而且能确保铅志封口和印字的质量。
文档编号B41K1/00GK2041252SQ88220689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30日
发明者潘建华, 郭加寿 申请人:浙江省邮电器材四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