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式打印头的墨水储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59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式打印头的墨水储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喷墨式打印头的墨水储槽,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墨水储槽内部压力的喷墨式打印头,它减少墨水的残留量并因此提高墨水储存的效率。
喷墨式打印头包括一个储存墨水的槽,和装在槽内的墨水喷雾装置。当弹性能作用于槽上时,该装置可喷出墨水。槽通过其内部所产生的压力把墨水输送到墨水喷雾装置中去。当槽中的墨水减少时,气囊就成比例的膨胀,随着气囊的增大,在槽中所储存的墨水就受到了一个预定的压力。
有了该压力,墨水就被供入到了墨水喷雾装置中去。当施加弹性能时,供入到墨水喷雾装置中的墨水被喷雾并用于印刷。重复该步骤,反复地将墨水从槽中送到喷雾装置中去,墨水就渐渐地被用掉。随着墨水的减少,气囊在预定的限度内膨胀。气囊的膨胀与槽中墨水的储存量成正比。结果,气囊所产生的压力是有限的,以致在槽中会残留下一定量的墨水。因此,为了减少墨水的残留量,需要设计一种可调节槽内部压力的喷墨式打印头。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式打印头,它可以增加槽中墨水的储存效率,并为所储存的墨水提供了均衡的压力,因而减少了墨水的残留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增加打印头的耐用性并因此减少管理费用而提供的喷墨式打印头,它增加了墨水的储存效率,并同时减少了墨水的残留量。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喷墨式打印头的墨水储槽,当施加弹性能时,打印头喷出墨水,该储槽包括一个用于储存墨水的槽,安装在槽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吸入空气或墨水的多个弹性件,用于支撑和保持弹性件形状的多个支撑板,和与支撑板相连的一个弹性件,它使上述弹性件彼此分开并保持预定的高度。
结合以下的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特征将得到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打印头的一个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的一个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弹性件、第一支撑装置和压缩弹簧的拆装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支撑装置和第二弹性件的拆装图;和图5显示了图1所示的打印头的喷墨方法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参照图1,本发明的喷墨式打印头包括一个用于储存墨水的槽11,安装在槽11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吸入空气或墨水的多个弹性件14和19,用于支撑和保持弹性件14和19形状的多个支撑板15a和18b,和与支撑板15a和18b相连的弹性件15b和18a,它们使弹性件14和19彼此分开并保持预定的高度。
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当弹性能通过弹性连接装置13a作用到墨水喷雾装置13上时,开始喷出墨水。此时,墨水的吸力和负压在槽11中产生。有了这种吸力和负压,墨水通过竖直的管11a和墨水通道11b供入墨水喷雾装置10中。墨水喷雾装置13的压力未达到强制喷雾的程度。这是因为浸泡在墨水中的第一弹性件14吸收着槽11中的压力。
吸收压力的第一弹性件14与位于第一支撑板15a上的开口15d相连。为了减少墨水的残留量,具有开口15d的第一支撑板15a设置在槽11的墨水储存的底限。装在槽底部附近的第一弹性件14吸收着墨水,并且它的外壳上具有很多空隙(图中未画出)即墨水通道。第一弹性件14通过小的空隙吸收墨水后储存着墨水。通过空隙吸收墨水的原理就如同毛细管的原理相同。
按照毛细管的原理,当第一弹性件14通过空隙吸收墨水时,槽11的压力减少。此时,空气经过位于槽的盖子21上的空气进口21a进入。所入的空气通过位于墨水密封帽20上的墨水喷雾口20a吸收。通过墨水喷雾口20a吸收的空气进入了第二弹性件19的空隙中。在吸入空气的压力下,储存在槽11中的墨水保持着均衡的压力。
当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二弹性件19进入槽11时,由墨水喷雾装置13产生的连续负压抵销了槽11的负压。吸收空气或墨水的第一和第二弹性件14和19具有超常的墨水储存量,弹性件由聚氨酯泡沫剂制成,流体通过其外壳吸收。弹性件的厚度为3-55mm,10-22mm更好。通过空气进口21a进入到墨水密封帽20和槽的盖子21之间空间的一定量的空气使气压保持恒定。
因此,在正常槽压下,可以防止储存在槽11中空隙内的墨水通过墨水喷射口20a而排出。为此,第二弹性件19接受压缩弹簧17的回弹,该压缩弹簧插入在第一支撑杆15b中。通过第二支撑杆18a,压缩弹簧17的回弹力传递到了第二支撑板18b上。接受了回弹力的第二支撑板18b使第二弹簧件19压住墨水喷雾口20a,以防止墨水的泄漏。
重复该步骤,槽11中的墨水渐渐地被用尽。这时,只剩下了低于第一弹性件的墨水,而大部分墨水都通过墨水喷雾装置13而消耗掉了。空气进口21a和墨水喷雾口20a不是直通的,而是保持着一个预定的δ距离,这样可以中断不正确的墨水喷雾。
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喷墨式打印头的装配步骤。
如图2所示,弹性件(15b和18a)是由第一和第二支撑杆15b和18a和压缩弹簧17组成的。第一支撑杆15b至少有一个凹槽15e,15e’,第二支撑件18a安装在凹槽中。为了与第一支撑杆15b上的凹槽15e,15e’相连接,第二支撑杆18a上至少有一个突块18c,18c’。
有了在第一支撑杆15b上的凹槽15e,15e’和第二支撑杆18a上的突块18c和18c’,如图3所示,压缩弹簧装在第一支撑杆15b中。过滤器12通过与槽11为一体的墨水通道11b和墨水竖直管11a与墨水接触。在这个步骤后,第一弹性件14沿着箭头A的方向被安装在过滤器12上,此后,将第一支撑板15a被固定在槽11中的固定的支柱16和16’上。沿着箭头B和B’的方向,第一支撑板15a紧固在固定孔15c和15c’上。随后,将第一支撑杆15b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5a上。然后,压缩弹簧17按照箭头D的方向被插入到第一支撑杆15b的内部。
在压缩弹簧17插入到第一支撑杆15b之后,将第二支撑杆18a和第二弹簧件19连在一起。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杆18a被插入到第一支撑杆15b中。为了使第二支撑杆18a更容易地首次插入到第一支撑杆15b中,它们分别在预定的高度上装有凹槽15e、15e’和突块18c和18c’。当第二支撑杆18a插入到第一支撑杆15b后,将第二弹性件19装在第二支撑件18的第二支撑板18b上。然后,用加热或超声波将墨水密封帽20熔接在槽11上,以致使槽11密封得更紧。
在槽11的初始装配完成后,如图5所示,槽11中注满墨水。墨水注射器30的墨水储液筒30b中所储存的墨水在预定的压力下,通过注射针30c进入到槽11中去。特别是,当沿着箭头E的方向由墨水注射器30施加预定压力时,第二弹性件19接受到一个压力。通过第二支承装置18,将作用于第二弹性件19上的压力传送给压缩弹簧17。
压缩弹簧17被该压力所推动。压缩弹簧17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支撑着第二弹性件19的第二支撑杆18a。此时,墨水注射针30c通过墨水注射口20a插入到槽11中,墨水进入到槽11中。在墨水灌入到槽11中后,将槽的盖子21与槽11连接在一起。槽的盖子21以热熔方式与槽11密封,因此完成了喷墨式打印头的装配。
以上本发明对附图描述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很明显对读者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权利要求,而不是以上的描述;并且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范围和意思的所有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喷墨式打印头的墨水储槽,打印头储存墨水并当施加弹性能时,喷射出墨水,该储槽包括一个用于储存墨水的槽;安装在槽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吸入空气或墨水的多个弹性件;用于支撑和保持弹性件形状的多个支撑板;和与支撑板相连的一个弹性件,它使上述弹性件彼此分开并保持预定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具有超常的墨水储存量,弹性件由聚氨酯泡沫剂制成,流体通过外壳吸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弹性件的厚度在3-55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弹性件的最佳厚度在10-20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随着外界空气的进入,由弹性件制成的第一弹性件有规律地维持着槽中的压力;和第二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的预定压力下吸收墨水,然后把墨水供入一个过滤器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件将由弹性件所产生的回弹力传递给过滤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的作用下,紧紧地密封着槽中密封帽的墨水喷射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位于槽顶部的弹性件中的一个,第二支撑板用于支撑位于槽底部的弹性件中的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包括一个与位于槽的底部的支撑板之一相连的第一支撑杆;一个与位于槽的顶部的支撑板之一相连的第二支撑杆;和一个插入到第一支撑杆中的压缩弹簧,它向第二支撑杆提供预定的回弹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具有可钩住第二支撑杆的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至少有一个凹槽。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具有与在第一支撑杆上的凹槽相配合的突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槽,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至少有一个突块。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喷墨式打印头的墨水储槽,它包括:一个用于储存墨水的槽;安装在槽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吸入空气或墨水的多个弹性件;用于支撑和保持弹性件形状的多个支撑板;和与支撑板相连的一个弹性件,它使上述弹性件彼此分开并保持预定的高度。
文档编号B41J2/175GK1190621SQ981041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5日
发明者安秉善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