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及相关联印台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274437阅读:来源:国知局
93,以使得可容易地拆卸印台4。为改善定位,也可在握持元件77的区中提供凸出部58,以便提供四点定位;在此情况下,所有凸出部58沿相同方向突出。
[0187]印章I及/或个别部分或印台4的设计适合于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或特性;此有利地导致体积与具有相当的压印印记大小的已知现有技术印章相比小大约40%。以此方式,再次有利地,减小由用户做出的移动路线,但维持压印图像质量。使印章变小还减少材料需求且因此减小制造成本。明显地,还可给印章提供固定装置,以使得可将印章固定在静止位置2中且使得可插入或拆卸印台。另外,以此方式,可将印台4插入在固定位置中。因此,可以说可在锁定或解锁的情形下使用此类型的印章I。
[0188]图42到48是图35到37中所展示的实施例的细节视图,其中与针对先前实施例所描述的部分或功能相同的部分或功能具有相同参考编号。在此情况下,展示放大的构件74,特定来说弹性凸出部90,以使构件74(特定来说,凸出部90)的功能更明确。凸出部90优选地自下部部分7形成或模制为单个部分,且材料95a优选地在下部部分7的顶面95上渐缩,即,凸出部90安置在下部部分7的与接触区域22相对形成的顶面95上,且在变形之后,凸出部90再次变形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具有弹性凸出部90的下部部分7形成作为单个注射制物来形成。
[0189]保持装置21形成框架式开口以用于插入印台4,借此窗96提供对下部部分7的内部24 (特定来说,对印刷板托架8)的接近。优选地,凸出部90经定位,以使得其突出到保持装置21的内部中或与保持装置21齐平,以使得当插入印台4时,弹性凸出部90按压印台4或对印台4施加压力,因为在插入时,印台4使弹性凸出部90变形,即,弹性凸出部90突出到框架式开口中且当插入印台4时,印台4将弹性凸出部向后推,即,沿与接触区域22相反的方向,借此,构件74 (特定来说,凸出部90)的回弹对印台4施加力,且因此,凸出部90沿接触区域22的方向按压印台4。如果从保持装置21拆卸印台4,那么凸出部90移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中且因此略微突出到框架式保持装置21中或与框架式保持装置21齐平。
[0190]通常,应注意,弹性构件74(特定来说,凸出部90)也可形成为额外部分或组件且紧固或定位在下部部分7上;插入构件74,使得当将印台4插入保持装置21中时,其沿接触区域22的方向施加力。
[0191]此外,在顶面95上安置两个凹入部54,以使得印台4上的对应凸出部58可插入其中。凸出部58既定用于定位印台4,且防止印台由于印刷板托架8按压在印台4上而被推倒。举例来说,两个凹入部54安置在两个凸出部90之间;在所展示实施例中,两个凸出部90安置在顶面上侧面34的区中。明显地,可仅提供单个凸出部90及/或凹入部54而非两个凸出部90及/或凹入部54,其优选地安置在保持装置21的中心区中,或提供两个以上凸出部90及/或凹入部54。基本上,凸出部90经形成以使得在正插入印台4时可沿接触区域22的方向产生力或在已插入印台4时,印台4受到凸出部90沿接触区域22的方向的按压,且凹入部54经构造以便容纳印台4上的构件,特定来说凸出部58。
[0192]然而,一般来说,可将弹性凸出部90安置在相对侧上接触区域22的区中;再次,弹性凸出部突出到保持装置21的内部中或与近乎其齐平。在此实施例中,凸出部90现在用于沿朝向顶面95的方向(即,逆着上文所描述的方向)推动印台4。然而,由于在接触区域22的区中仅存在极小空间,因此优选地采用其中将凸出部90定位在顶面95上的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各种位置的组合也将是可能的。
[0193]在此实施例中,为防止印台4从保持装置21掉落,需要在保持装置21及/或印台4上提供用于固定印台4的其它构件。为此,在接触区域的区中用于印台的支撑表面97上安置纵向腹板98 ;再次,在所述纵向腹板上布置两个凹入部54。纵向腹板98优选地靠近保持装置21的开口或窗96安置,以使得维持或存在距接触区域22的适当距离99,S卩,保持装置21 (特定来说,保持装置21的窗96)不延伸到接触区域22,但比其小或缩进距离99。此是必要的,因为在接触区域22的区中,当插入印台4时,必须确保印台4上在此区中的凸出部58在其插入到纵向腹板98上的凹入部54中时不突出到接触区域22中。
[0194]因此,具有保持装置21的下部部分7经构造以使得其匹配特殊印台4且因此可容纳特殊印台4。应注意,所有部分或组件均经适当地提供及安装,以使得在压印时其可容纳于上部部分6的内部中。出于此目的,在所展示实施例中,下部部分7的顶面95的外部轮廓是最大范围,且所述部分中没有一者可突出超过它。因此,接触区域22的区中的支撑表面97缩进印台4的厚度100且因此可容纳印台4,S卩,印台4可坐落于支撑表面97上。纵向腹板98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安置在此支撑表面97上且沿与内部24相反的方向突出。因此,纵向腹板98优选地小于印台4的厚度100,以使得当插入印台4时,纵向腹板98容纳于印台4中,S卩,在印台4中提供在已插入印台4时纵向腹板98突出到其中的凹入部或空间109,或印台4经构造以使得印台4可安置在顶面95与纵向腹板98之间,据此,纵向腹板98形成齐平元件,或印台4仅部分突出越过纵向腹板98,S卩,印台4仅安置在顶面95与纵向腹板98之间或印台4仅突出越过纵向腹板98的长度的一部分。
[0195]如上文所提及,纵向腹板98上的两个凹入部54是针对印台4的对应凸出部58设计。优选地,在凹入部54的每一区中,提供于纵向腹板上的表面102沿保持装置21的开口的方向是渐缩的,以使得当插入印台时,在表面102上方更容易地沿凹入部54的方向导引凸出部58,以使得实质上促进印台4的插入,这是因为凸出部58可在倾斜表面102上方容易地滑动或被推动到凹入部54中。
[0196]为导引待插入的印台4,在下部部分7中提供横向导引件103。横向导引件103沿接触区域22的方向从顶面95延伸,且在距接触区域22特定距离104处结束,其中距离104使得横向导引件可容纳印台4的抓握元件77,S卩,印台4经形成以使得在此区中,抓握元件77安置在两个侧上且从横向导引件的内侧延伸到外侧且与外侧齐平。在此情况下,有利地,当已插入印台4时,在抓握元件77与横向导引件103之间留有某一间隙114,以使得在拆卸时,在印台4上沿下部部分7的顶面95的方向的压力可沿顶面95的方向推动印台4,据此将凸出部58从纵向腹板中的凹入部54移出,且因此,优选地,可借助略微转动移动拆卸印台4。
[0197]此外,在横向导引件103之间,安置腹板105以安放印台4,以使得印台4不会掉落在下部部分7的内部中。为此,腹板105及支撑表面97形成使得可以说支撑表面97沿着腹板105延伸的平面。支撑表面97或横向导引件103的区中的腹板105仅形成极窄腹板105,以便形成保持装置21的尽可能大的开口或窗96。然而,腹板105应足够宽以确保在插入印台4时印台4滑动到所述腹板105上,但实质上防止印台4掉落在下部部分的内部中。
[0198]因此,可以说所展示的实施例图解说明下部部分7的特殊构造及相关联的特殊构造的印台4,其中弹性构件74安置在保持装置21上且可在印台4上使用硬性或刚性构件。以此方式,回墨印章I经制作具有伸缩式上部部分6及下部部分7以及印刷板托架8,所述印刷板托架以枢转方式安置在下部部分7中以容纳印板3,其中用于印台4的保持装置21与印刷板托架8相关联,且在静止位置2中,印刷板托架8经定位而与接触区域22成80°到135°的范围,特定来说,成大约90°,且可经由导引构件从所述静止位置2位移到操作位置23中以产生压印印记,其中弹性构件74安置在下部部分7上,所述弹性构件74突出到用于印台4的保持装置21中或几乎与其齐平,且用于定位且固持印台4的至少一个其它构件74安置在下部部分7上的其它侧上。弹性构件74的此布置意指将印台4驱使到特定位置中,从而确保牢固固持及准确定位。此外,克服由弹性构件74施加的力意指印台4可在保持装置4中略微移动或位移,据此可脱扣或释放互锁构件74,即,印台4上的构件74及印章I上的构件74协作以使得其可沿一个方向(特定来说,与接触区域22相反)略微位移。为此,在下部部分7上提供突出到用于印台4的保持装置21的内部中或几乎与其齐平的弹性构件74,且在下部部分7上的其它侧上提供两个其它构件(特定来说,两个凹入部54),以定位并固持印台4,以使得可抵靠弹性构件74推动印台4。
[0199]因此,对应印台4经构造以使得其包括印台载架56及安置在印台载架中以吸收墨水的嵌入物,且在印台载架56上安置构件74以用于插入到印章I中及/或从印章I拆卸,其中提供至少一个构件74以用于插入到印章I中的对应构件74中,且在其它侧上,提供其它构件74以用于定位及固持。以此方式,印台载架56具有可容纳嵌入物51且因此为多个压印程序提供适当墨水贮存槽的特定厚度100。通常,应提及,可在印台载架56的一个侧上自由地接近嵌入物51且另一侧由印台载架56覆盖。以此方式,在静止位置中,印章I的印刷板托架8可在已插入印台4时直接坐落于嵌入物51上且因此其可吸收墨水,即,印台4以下列方式插入印章I中:使得嵌入物51沿保持装置21的窗96的方向突出以使得在静止位置中印刷板托架8通过窗96或开口与嵌入物51接触且因此对嵌入物52且因此对印台4施加压力。
[0200]在所展示实施例中,在印台4的一个长侧面106上,安置经构造以用于插入印章I的下部部分7的顶面上的凹入部54中的两个凸出部58,其中,在相对侧上,安置两个其它凸出部58以用于插入印章I的下部部分7的纵向腹板98上的凹入部中。两个凸出部58安置在与嵌入物51的区接界的中心腹板107或长侧面上。另一长侧面108平行于中心腹板107安置,且在中心腹板107与长侧面108之间是空间109,所述空间经构造以使得至少下部部分7上的纵向腹板98可安置在其中,即,当插入印台4时,将纵向腹板98引入到中心腹板107与长侧面108之间的空间109中,据此中心腹板107上的凸出部58到纵向腹板上的凹入部54中的搭扣配合是可能的。此外,抓握元件77安置或形成在两个短侧面110上,所述抓握元件突出超过短侧面110且当插入印台4时与横向导引件103的外部面齐平。以此方式,短侧面110可在横向导引件103内部伸展,且印台4的抓握元件77与横向导引件103的外表面齐平。另外,一种小面111可安置在短侧面110的横向区中。开口 112也可安置在印台载架56上中心腹板上的凸出部58的区中,如所图解说明。
[0201]为插入印台4,仅需要以某一角度将印台4轻轻推动到横向导引件中。一旦印台4与凸出部90或下部部分7的顶面95接触,用户现在便必须沿顶面95的方向施压略微压力,以便向后推动弹性构件74(特定来说,弹性凸出部90)。同时,印台4沿顶面95的方向移动,以使得纵向腹板98的区中的凸出部58从所述区被推翻,且印台4变成安放于支撑表面97上。现在释放印台4上的压力,且接着弹性构件74沿接触区域22的方向推动印台4,据此,将纵向腹板98的区中的凸出部58推动到安置在纵向腹板98中的凹入部54中。因此,印台4牢固地固持在印章I中的精确位置中且弹性构件74仍对印台4施加压力。
[0202]然而,如果将从印章I拆卸或更换印台4,那么需要沿下部部分7的顶面95的方向对印台4施加适当压力,据此,移除且克服弹性构件74的回弹,以使得沿下部部分7的顶面95的方向推动印台4。因此,释放纵向腹板98的区中的印台4上的构件74或将凸出部58从纵向腹板98上的凹入部54推出,以使得在保持装置21的至少一个侧上的后续略微转动移动(特定来说,抵靠下部部分7)使其移出,以使得可释放负载且可简单地将印台4拉出,这是因为印台4及印章I的个别构件74不再啮合。
[0203]因此,可以说已形成一种方法,其中通过首先抵靠印章I的接触区域22且克服下部部分7上的弹性构件74的回弹施加压力且接着转动印台4定位或拆卸印台4来实现印台的插入及更换。
[0204]为最优化印台4在下部部分7的保持装置21中的固持,就此来说,在印台4上安置四个构件74(特定来说,四个凸出部58)。所述构件优选地成对地安置在长侧上。然而,所述构件74 (特定来说,所述凸出部58)具有另一目的,也就是说,所述凸出部58经构造以使得其克服印刷板托架8的向下力起作用,或所述凸出部58克服印刷板托架8的向下压力固持印台4。为使得(举例来说)仅能将特定印台4插入特定印章I中,构件74(特定来说,凸出部58)可不对称地布置在印台4上且相关联凹入部54可经构造以匹配,S卩,凸出部58可在距印台4的边界不同距离处。此意指可产生一种编码系统。
[0205]此外,还可插入以中心腹板107结束的印台4,即,仅存在在两侧上具有凸出部58的嵌入物51的区,以使得当将印台4插入印章I中时,印台4插入具有凹入部54及弹性凸出部90的顶面95与具有凹入部54的纵向腹板98之间,以使得印台4不突出越过印台4,即,使用较短的印台4。因此,纵向腹板98形成印台4的终端。然而,明显地,印台4可突出越过纵向腹板98的一部分,以使得可更容易地从印章I将其拆卸。如果印台在纵向腹板98内结束,那么几乎不可容易地拆卸印台以进行更换,这是因为纵向腹板98及侧面上的横向导引件103使其变得更困难或阻碍对所插入印台4的接近。
[0206]就此而言,应提及,对于可弃式印章来说,如下文将描述,可插入适当搭扣配合元件113,其仅允许印台4插入一次,S卩,在插入印台4之后,所述搭扣配合元件可仅借助使用极大力来再次拆卸,此通常使搭扣配合元件113变形。
[0207]在图49到51中展示此实施例。所述图展示当插入印台4(如图50中可看到)时,在印台4的短侧面110与横向导引件103之间产生难以断开的搭扣配合连接113。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不存在短侧面110或抓握元件77与横向导引件103之间的空间114,以使得在将印台4搭扣配合在下部部分7中之后,其不可再移动。明显地,还可将此或额外搭扣配合连接113安置在中心腹板107与纵向腹板98之间。在此可弃式印章中,弹性构件74不必安置在顶面95上,因为此处的目的事实上是仅插入印台4 一次且接着永不将其拆卸。因此,印台4可经构造及插入而不具有任何余隙。为此,在纵向腹板98上提供呈凹入部54形式的额外构件74(举例来说)以改善印台4在下部部分7中的保持。此外,印台4在构造上略微不同且不再具有用以提供牢固握持的抓握元件77的脊,而是其仅具有用以提供平整的齐平配合或改善印章I的视觉外观的呈抓握元件77形式的凹穴。
[0208]然而,如果经由弹性凸出部90实现定位(即,举例来说,在印台4上提供凹口,凸出部90可插入所述凹口中以用于定位且然而,同时,凸出部90变形以从印台4产生压力),那么可省却顶面95上的凹入部54。就此来说,凸出部90有利地经构造,以使得不能从下部部分7推倒印台4。因此,凸出部90应沿接触区域的方向推动印台4,且同时沿下部部分7的方向推动印台4。举例来说,此可借助凸出部90上的销的三维构造来实现,所述销啮合在印台4上的有对应角的凹口中。
[0209]此外,图52到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