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893144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位置处没有配置排出辊9。棘轮12用于防止打印薄片I的浮起,并且还被称为加压棘轮。
[0028]输送引导件15将打印薄片I引导至由进给辊3和进给从动辊4形成的进给辊隙部与由输送辊5和夹紧辊6形成的输送辊隙部之间。薄片检测传感器16检测打印薄片I的前端和后端。薄片检测传感器16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进给辊3的下游。薄片加压杆17使后一薄片的前端与前一薄片的后端重叠。利用弹簧沿图1的逆时针方向绕转动轴17b向薄片加压杆17施力。
[0029]图4A和4B是用于说明拾取辊2的结构的图。如上所述,拾取辊2抵靠堆叠在进给托盘11上的最上面的打印薄片以拾取该打印薄片。驱动轴19将(后面要说明的)进给马达的驱动传递至拾取辊2。在拾取打印薄片的情况下,驱动轴19和拾取辊2沿图4A和4B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在驱动轴19中形成突起19a。在拾取辊2中形成嵌入突起19a的凹部2c。如图4A所示,在突起19a抵靠拾取辊2的凹部2c的第一面2a的情况下,驱动轴19的驱动传递至拾取辊2。在这种情况下,在对驱动轴19进行驱动的情况下,拾取辊2也转动。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在突起19a抵靠拾取辊2的凹部2c的第二面2b的情况下,驱动轴19的驱动不传递至拾取辊2。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驱动轴19进行驱动,拾取辊2也不转动。此外,在突起19a以没有抵靠第一面2a或第二面2b的状态位于第一面2a和第二面2b之间的情况下,即使对驱动轴19进行驱动,拾取辊2也不转动。
[0030]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框图。MPU 201控制各单元的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如后面将说明的,MPU 201还用作能够控制打印薄片的输送以使得前一薄片的后端和后一薄片的前端彼此重叠的输送控制部件。R0M202存储MPU 201要执行的数据和程序。RAM 203临时存储MPU 201要执行的处理数据和从主机计算机214所接收到的数据。
[0031]打印头驱动器207控制打印头7。滑架马达驱动器208控制用于驱动滑架10的滑架马达204。输送马达205驱动输送辊5和排出辊9。输送马达驱动器209控制输送马达205。进给马达206驱动拾取辊2和进给辊3。进给马达驱动器210控制进给马达206。
[0032]在主机计算机214中,打印机驱动器2141用于在用户指示打印操作的执行的情况下,通过收集诸如打印图像和打印图像质量等的打印信息来与打印设备进行通信。MPU 201经由I/F单元213与主机计算机214交换打印图像等。
[0033]将参考图1?3的STl?ST9来按时间序列说明重叠连续进给操作。在主机计算机214经由I/F单元213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该打印数据由MPU 201进行处理,然后被载入RAM 203。MPU 201基于所载入的数据来开始打印操作。
[0034]将参考图1的STl来进行说明。进给马达驱动器210低速驱动进给马达206。这样使拾取辊2 (第一进给辊)以7.6英寸/秒的速度转动。在拾取辊2转动的情况下,进给托盘11上所堆叠的最上面的打印薄片(前一薄片1-A)被拾取。拾取辊2所拾取的前一薄片1-A由沿与拾取辊2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进给辊3 (第二进给辊)输送。进给马达206也驱动进给辊3。
[0035]在进给辊3的下游侧所设置的薄片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前一薄片1-A的前端的情况下,进给马达206切换为高速驱动。也就是说,拾取辊2和进给辊3以20英寸/秒的速度转动。
[0036]将参考图1的ST2来进行说明。在进给辊3连续转动的情况下,前一薄片1-A的前端使薄片加压杆17抵抗弹簧的施力而沿顺时针方向绕转动轴17b转动。在进给辊3进一步连续转动的情况下,前一薄片1-A的前端抵靠由输送辊5和夹紧辊6形成的输送辊隙部。此时,输送辊5停止。通过即使在前一薄片1-A的前端抵靠输送辊隙部之后也使进给辊3转动预定量,在前一薄片1-A的前端抵靠输送辊隙部的状态下进行前一薄片1-A的对齐以校正歪斜。该歪斜校正操作还被称为定位调整操作。
[0037]将参考图1的ST3来进行说明。在前一薄片1-A的歪斜校正操作结束时,驱动输送马达205以开始输送棍5的转动。输送棍5以15英寸/秒的速度输送薄片。在前一薄片1-A与同打印头7相对的位置对齐之后,通过基于打印数据从打印头7排出墨来进行打印操作。注意,该对齐操作是通过使打印薄片的前端抵靠输送辊隙部以使该打印薄片临时定位在输送辊5的位置处并且以输送辊5的位置为基准控制输送辊5的转动量来进行的。
[0038]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是滑架10搭载有打印头7的串行式打印设备。通过重复如下的输送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来进行对打印薄片进行打印的操作,其中该输送操作用于使用输送辊5来将打印薄片间歇输送预定量,以及该图像形成操作用于在输送辊5停止的情况下,在移动搭载有打印头7的滑架10的同时从打印头7排出墨。
[0039]在进行前一薄片1-A的对齐的情况下,进给马达206切换为低速驱动。也就是说,拾取辊2和进给辊3以7.6英寸/秒的速度转动。在输送辊5将打印薄片间歇输送了预定量的情况下,进给马达206也间歇驱动进给辊3。也就是说,在输送辊5转动的情况下,进给辊3也转动。在输送辊5停止的情况下,进给辊3也停止。进给辊3的转动速度低于输送棍5的转动速度。结果,薄片在输送棍5和进给棍3之间被拉伸。进给棍3连同输送棍5所输送的打印薄片一起转动。
[0040]由于对进给马达206进行间歇驱动,因此驱动轴19也被驱动。如上所述,拾取辊2的转动速度低于输送辊5的转动速度。结果,拾取辊2连同输送辊5所输送的打印薄片一起进行转动。也就是说,拾取棍2超前于转动轴19转动。更具体地,驱动轴19的突起19a与第一面2a分开并且抵靠第二面2b。因此,在前一薄片1-A的后端通过拾取辊2之后,第二张打印薄片(后一薄片1-B)不会被立即拾取。在将驱动轴19驱动了预定时间之后,突起19a抵罪弟一面2a并且拾取棍2开始转动。
[0041]将参考图2的ST4来进行说明。在ST4中,示出拾取辊2开始转动并且拾取后一薄片1-B的状态。由于诸如传感器的响应性等的因素,薄片检测传感器16在打印薄片之间需要预定间隔以上的间隔以检测打印薄片的端部。也就是说,需要使后一薄片1-B的前端与前一薄片1-A的后端分开预定距离,以提供从薄片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前一薄片1-A的后端起直到其检测到后一薄片1-B的前端为止的预定时间间隔。为了实现这一点,将拾取辊2的凹部2c的角度设置为约70°。
[0042]将参考图2的ST5来进行说明。拾取辊2所拾取的后一薄片1_B由进给辊3输送。此时,利用打印头7基于打印数据对前一薄片1-A进行图像形成操作。在薄片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后一薄片1-B的前端的情况下,进给马达206切换为高速驱动,也就是说,拾取辊2和进给辊3以20英寸/秒的速度转动。
[0043]将参考图2的ST6来提供说明。如图2的ST5所示,薄片加压杆17向下按压前一薄片1-A的后端。可以通过使后一薄片1-B以比前一薄片1-A由于打印头7的打印操作而向下游移动的速度高的速度移动,来形成后一薄片1-B的前端与前一薄片1-A的后端重叠的状态(图2的ST6)。由于基于打印数据对前一薄片1-A进行打印操作,因此该前一薄片1-A由输送辊5进行间歇输送。另一方面,在薄片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后一薄片1-B的前端之后,通过使进给辊3以20英寸/秒的速度连续转动,后一薄片1-B可以追赶上前一薄片 1-A0
[0044]现在将参考图3的ST7来提供说明。在形成后一薄片1-B的前端与前一薄片1_A的后端重叠的重叠状态之后,利用进给辊3输送后一薄片1-B,直到后一薄片1-B的前端停止在输送辊隙部的上游的预定位置为止。根据在薄片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后一薄片1-B的前端之后的进给辊3的转动量来计算后一薄片1-B的前端的位置,并且基于该计算结果来进行控制。此时,利用打印头7基于打印数据来对前一薄片1-A进行图像形成操作。
[0045]将参考图3的ST8来进行说明。在输送辊5停止以进行前一薄片1_A的最后一行的图像形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