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近视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28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近视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开一种学生用防治近视的书及作业本。具体说是一种每页逐排“由下向上读写”的;可防治近视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
背景技术
现行的书及作业本均采用每页“由上向下读写”形式,学生在读写现行的书及作业本过程中,由于书及作业本是平放在桌面上的,眼睛就明显处于由远向近看的状态,这种状态使眼睛的睫状肌长期处于慢收缩状态,使睫状肌紧张,而换页时的瞬间放松,在时间上就很难保证完全释放这部分由远向近看的收缩力,特别是当这种由远向近看的视距(书及作业本跟眼睛的距离)小于33厘米,超过了人类决定有效观视的快速调节能力这个范围,这部分的看近压力是绝对不能快速释放的;而视距大于33厘米,适好是学生读写现行作业本时很难做到的。原因是学生在读写时,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以距每页的第一排为33厘米作为标准习惯,由于现行的作业本是从上向下读写,在眼睛与作业本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读写的距离是由远向近的,也就是说读写现行的作业本,学生眼睛的视距小于等于33厘米。这样,久而久之,这很难完全释放的部分,加上绝对不能快速释放的部分,就会形成近视的度数。这与“青少年学生近视的发生主要是长期看近引起的”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这里的“看近”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由远向近看这个过程”。如OO眼保仪有由远向近看与由近向远看二个使眼睛调节的过程,近点只有20厘米;又如防近视专家提倡的一种眼保健操用眼睛看自己的鼻尖二分钟,再看5米以外处二分钟,这样来回几次,可防止近视的发生;这说明看近是必要的,不必害怕,关键是“由远向近看”必须有“由近向远看”来使眼睛的调节得到完全放松。重点中学的学生读写现行的作业本多,近视率相对较高,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的用眼方式主要是看书写字,读写现行的书及作业本会导致最强的视觉疲劳,睫状肌长期处于过度的收缩状态,得不到放松,形成近视。所以,读写现行的书及作业本,对近视的形成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书及作业本的这一缺陷,本发明采用印制每页“由下向上读写”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学生在读写“由下向上的读写”形式的书及作业本时,以距每页的第一排为33厘米作为标准习惯,逐排向上看,最大距离可达56厘米。这样,学生读写时,大多数时间被动地处于由近向远看的过程,视距也始终大于33厘米,也就是说,学生的有效观视始终处于快速释放的范围内,并且,眼睛睫状肌收缩只有换页时一瞬间,而长期处于慢放松过程。即使视距偶尔小于33厘米,也可由于慢放松而释放。这样,本发明就很好地把读写与保护视力结合起来,有效防治近视的发生。
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印制“由下向上读写”的书及作业本,以现行的作业本为基础;只是在印制时变成了“由下向上读写”的形式,并在封面加上读写提示符号。印刷方法按常规印刷,这里不再叙述。有益效果学生在读写“由下向上读写”的书及作业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眼睛的疲劳,使睫状肌得到充分的放松,做到保护视力和学习两不误,有利于学生使用。以下是我们具体的实施效果我们在象山三小601班做过试验,先检查视力并记录,抽视力在0.6-1.0的学20名,分为A、B二组各10名。A组阅读现行的书,B组阅读由下向上读写的书,1个小时后马上检查视力,发现A组3名学生5只眼睛的视力下降1-2行,B组8名学12只眼睛有1-2行的视力提高。我们还在象山东港中201班做过试验,先检查视力并记录,抽视力在0.5一1.2的学生20名分为A、B二组各10名,A组阅读现行的书,B组阅读由下向上读写的书,1小时后马上检查视力发现A组4名学生5只眼睛有1-2行的视力下降,B组有6名学生8只眼睛有1-2行的视力提高。这样的试验我们做了好多次,结果大同小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由下向上由左向右读写的书及作业本封面的印制图,读写符号1在每本书及作业本的封面图2是由下向上由右向左读写的书及作业本封面的印制图,读写符号2在每本书及作业本的封面1.由下向上由左向右的读写符号。2.由下向上由右向左的读写符号。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近视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其特征在于书及作业本的印制采用,每页可分为1-3块,每块以逐排“由下向上阅读”的形式印刷,每排1-60字
2.根据权利1,其特征在于1)每排从左向右阅读,用符号 表示2)每排从右向左阅读,用符号 表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由下向上读写的防治近视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本发明利用由下向上读写的学生用书及作业本,使青少年的眼睛在阅读做作业时,多数时间处于由近向远看的状态,从而使眼睛的调节变成由近向远,使睫状肌及眼神经多数时间处于放松状态,眼睛不易疲劳,可防止睫状肌痉挛,创造了一种健康、舒适的视觉环境来防治近视。
文档编号B42D12/00GK1789008SQ200510099768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史济忠 申请人:史济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