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34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发光元件设置在信号电路板(Signal Circuit Board)上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应目前手持式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其显示装置上的信号(例如显示面板驱动信号)基本都是一极薄信号电路板所承接。
请参照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以及信号电路板与框架结合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包括一信号电路板110、一显示面板120、一框架130、一导光板140以及两个发光元件100。
该信号电路板110是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包括一用以设置两个发光元件100的光源设置区111,以及一用以驱动显示面板的主电路区112。该两个发光元件100为两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该显示面板120连接于该信号电路板110的主电路区112,且该显示面板120设置在该框架130上。该框架130包括一凹陷部131以及一容纳部132,该凹陷部131具有两个缺133。该发光元件100对应于缺口133。同时光源设置区111以反折方式,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与框架130之间。该导光板140设置在该容纳部132。
该显示装置1在组装过程中,先将导光板140以胶合或者榫接方式设置在框架130容纳部132中,再将该信号电路板110光源设置区111以胶合方式粘着于框架130的正面,该光源设置区111粘着于框架130的凹陷部131,且凹陷部131的缺口133形状与发光元件100吻合,该发光元件100镶嵌于该缺口133,然后再将该信号电路板110以及显示面板120反折,这样完成组装。
但是此种设计由于光源设置区111需要反折,因此信号电路板110的挺性必须较低。该挺性较低的信号电路板110势必对发光元件100,即发光二极管的有效定位造成困难。光源设置区111易因震动或者撞击引起发光元件100错位,导致显示面板120的亮度下降。且由于光源设置区111是利用胶合方式将软性电路板与框架结合,因此,粘着剂的黏度必须足够黏以防止软性电路板回弹隆起。若是信号电路板110因电路设计而有较高密度的电路元件时,发光二极管的焊接工作也造成困难,影响产品的良率。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因震动或者撞击引起发光元件错位及不方便组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定位发光元件及方便组装的显示装置实为必要。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一信号电路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该显示面板与该信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信号电路板包括一用以驱动显示面板的主电路区以及一用以设置发光元件的光源设置区,该发光元件设置在该信号电路板的光源设置区,该信号电路板包括相结合的软性电路板及硬性电路板,该主电路区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区域,该光源设置区设置在该硬性电路板区域。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发光元件与驱动显示面板的主电路直接整合于一个信号电路板上,利用光源设置区的硬性电路板来有效固定发光元件,使显示装置组装更为简易,且提高制程良率。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以及信号电路板与框架结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信号电路板与发光元件结合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3对应的俯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框架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导光板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的信号电路板与框架以及显示面板结合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显示装置2包括一信号电路板210、一显示面板220、一框架230、一导光板240以及两个发光元件200。
请参照图3与图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2的信号电路板210与发光元件200结合的主视图及俯视图。该信号电路板210是软硬结合电路板。软硬结合电路板是一种软性电路板与硬性电路板的导电层电性连接,通过软性电路板压合于硬性电路板,并从硬性电路板延伸出的连接方式,把软性电路板与硬性电路板整合为一体,其兼具有软性电路板与硬性电路板的特征。
该信号电路板210包括一光源设置区211以及一主电路区212,该光源设置区211延伸自主电路区212的悬臂末端,而且设置在该信号电路板210的正面。该主电路区212采用软性电路板,光源设置区211采用硬性电路板。该发光元件200以焊接方式与该信号电路板210的光源设置区211结合。
请参照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2的框架230平面示意图,该框架230包括一凹陷部231、一容纳部232以及一槽孔234,该凹陷部231具有两个缺口233,用以容纳设置在该光源设置区211的发光元件200。
请参照图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2的导光板240平面示意图,该导光板240是被切除两端角的平板,端角被切除后所形成的截面为该导光板240的光入射面241。
再请一起参照图2、图7,该信号电路板210的主电路区212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显示面板220。该显示面板220设置在该框架230上,该导光板240设置在该框架230的容纳部232,其中该发光元件200设置在框架230与显示面板2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200为发光二极管。
在组装时,先将该导光板240设置在该框架230的容纳部232中,并预留出框架上凹陷部231以及缺233的位置,其中,导光板240以榫接或胶合方式与框架230结合。再将该信号电路板210的光源设置区211设置在框架230的缺口233,且发光元件200与框架的缺233对应,缺口233轮廓与发光元件200的形状吻合。因光源设置区211为硬性电路板,因此框架230可同时固定信号电路板210的光源设置区211以及发光元件200,该光源设置区211与框架230的凹陷部231为紧配合,所以该结构具有一定耐冲击,防震动的优点。
同时,发光元件200与导光板240的光入射面241边缘贴合,发光元件200嵌套于框架230与导光板240之间的缺233中,信号电路板210穿过框架230的槽孔234,使得不因光源设置区211的硬性电路板或是发光元件200的厚度而增加框架230厚度。最后,将显示面板220反折,包覆存在于框架230的容纳部232和缺口233之间的边框,并嵌入框架230中,完成组装。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2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光源设置区211的发光元件200位于显示面板220以及框架230之间,同时嵌套于导光板240与框架230上已形成的缺口233之间,因此,不仅使发光元件200与导光板240边缘结合,同时发光元件200也利用显示面板220与框架230之间原有空间,而镶嵌于框架230内,该结构不影响显示装置2的厚度。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的信号电路板210可以有如下变更,该信号电路板210的光源设置区211可以是主电路区210所包覆的多个区域,也可以是设置在该信号电路板210的背面的区域。
当然,本发明的信号电路板210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例如,光源设置区211形状结构及位置分布都可根据导光板240情况而变化,如其导光板240入光面在侧面,则光源设置区211可设计为长条状,也可以根据发光元件200的数目进行位置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一信号电路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该显示面板与该信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信号电路板包括一用以驱动显示面板的主电路区以及一用以设置发光元件的光源设置区,该发光元件设置在该信号电路板的光源设置区,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电路板包括相结合的软性电路板及硬性电路板,该主电路区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区域,该光源设置区设置在该硬性电路板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框架,该框架包括一容纳部以及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一缺口,该发光元件设置在该缺口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导光板,该导光板收容在该框架的容纳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边缘具有一槽孔,该信号电路板穿过该槽孔包覆位于容纳部和缺口之间的边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电路板的光源设置区为自该主电路区延伸的悬臂末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电路板的光源设置区为自该主电路区包覆的多个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电路板的光源设置区位于主电路区的背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信号电路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该显示面板与该信号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信号电路板包括一用以驱动显示面板的主电路区以及一用以设置发光元件的光源设置区,该发光元件设置在该信号电路板的光源设置区,该信号电路板包括相结合的软性电路板及硬性电路板,该主电路区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区域,该光源设置区设置在该硬性电路板区域。该显示装置可以使发光元件有效固定于导光板近侧,同时方便组装,且提高制程良率。
文档编号G09F9/00GK1980552SQ200510102320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胡国良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