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89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总体发明构思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连接结构的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器和支架。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装置一般指TV、计算机监视器等类似物,用于利用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板)等形成图像。近来,利用LCD或PDP的薄显示板已经广泛用于显示装置中,与其厚度相比,可形成较大的屏面。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其具有用于形成图像的薄显示板;底座,用于支撑显示器;以及支架,设置于显示器和底座之间。
具有传统支架的薄显示装置公开于韩国待审公开No.10-2003-0015642中。用于监视器的传统支架包括位于监视器后表面的托架和与托架相连以支撑监视器的支架。支架通过螺钉可移动地固定在监视器上以便与监视器分离,从而在包装监视器时减小包装尺寸。
在显示装置中,由于传统支架可分离地固定在监视器上,因此可减小包装尺寸。但是在使用显示装置时存在不便,即,使用者需要组装显示装置并利用螺钉和其它紧固件以及安装件将支架连接到监视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总体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具有减少的包装尺寸、便于使用并具有简单结构的显示装置。
本总体发明构思的附加方面将部分地在随后的说明中描述,并且将部分地通过说明书而明显,或者也可通过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实施获悉。
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实现,该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布置于该底座上侧的显示器;布置于该底座和该显示器之间的支架;以及设置于该显示器和该支架之间枢转支撑件,以支持直立位置和包装位置之间的枢转操作,其中在直立位置中,该支架延伸至该显示器下侧,在包装位置中,该支架从直立位置枢转到该显示器后侧。
该枢转支撑件可包括布置于该显示器后侧的显示器托架;布置于该支架上侧与该显示器托架对应的支架托架;以及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相连的枢轴,以相对于该显示器托架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架托架。
该枢轴可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相连,并定位成远离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的中心部分。
该枢轴可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的中心部分相连。
该枢转支撑件还可包括布置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中之一上的止动件,以在直立位置中限制该支架的枢轴操作。
该止动件可以可移动地容纳在该显示器托架中,以从该显示器托架朝向该支架托架突出,且该枢转支撑件还可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用于偏压该止动件,以使该止动件从该显示器托架向该支架托架突出。
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形成在该底座和该支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个钩子,以及形成在该底座和该支架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连接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钩子可连接并可分离。
该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凹陷在该底座的表面中的支架容纳部分,以容纳该支架下侧,其中至少一个钩子设置于该支架上,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于该支架容纳部分中。
可以理解上述两方面是大体描述,以下的具体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图提供本总体发明构思的进一步解释,如下所述。
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实现,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用于当处于直立位置中时支撑该显示器的支架;以及枢转支撑件,该枢转支撑件将该支架的第一端固定地连接于该显示器,并允许该支架相对于该显示器围绕该第一端旋转至该直立位置和从该直立位置开始旋转。
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实现,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在其第一端固定连接于该显示器的支架;以及枢转支撑件,该枢转支撑件使该支架能够围绕通过该支架的第一端延伸并垂直于该显示器的旋转轴旋转。
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实现,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连接于显示器后侧的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显示器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架的枢转支撑件;以及可移动的止动件,用于当该支架从第二位置开始转动时将该支架自动锁定在第一位置中。
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通过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撑装置实现,该显示器支撑装置包括连接于显示器的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该支架的底座;以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显示器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架的枢转支撑件;其中该枢转支撑件布置于该支架和该显示器之间。
该显示器支撑装置还可包括可调节的止动件,用于当该支架从第二位置开始转动时,在第一位置中自动锁定该支架。
该第二位置可以是该显示器的后侧。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总体发明构思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并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2和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支架和底座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支架的操作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显示装置的支架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5的显示装置的支架的操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对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示例示于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为了参照附图解释本总体发明构思,下面对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2和图3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支架30和底座20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支架30的操作图。如图1至图4所示,显示装置包括安放在安装表面例如桌子上的底座20;位于底座20上侧的显示器10;位于底座20和显示器10之间的支架30;以及枢转支撑件40,该枢转支撑件40位于显示器10和支架30之间,以便支持使用位置(即直立位置)和包装位置之间的枢轴操作(运动),其中在使用位置中,支架30延伸至显示器10下侧,在包装位置中,支架30从直立位置枢转到显示器10后侧。
显示器10包括用于形成图像的诸如LCD面板的薄显示板(未示出);以及设置于薄显示板后侧和前侧以保护薄显示板的后侧和前侧的外壳11。如图1和图2所示,枢转支撑件40的显示器托架41(如下所述)与设置于显示器10后侧的外壳11相连。
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20具有能够安放在希望的安装表面(例如,桌子、办公桌等)上的板形形状。底座20形成有支架容纳部分21,该支架容纳部分21凹陷下去以容纳支架30下侧的一部分。
支架容纳部分21从底座20的上表面凹陷至底座20的下侧,以便容纳支架30的下侧。支架容纳部分21形成有连接单元60的连接件65(如下所述)。
支架30设置于显示器10和底座20之间以支撑显示器10。支架30上部与显示器10相连,而其下部可分离地与底座20相连。枢转支撑件40的支架托架45(如下所述)设置于支架30上部。支架30下部通过连接单元60与底座20相连。支架30下部容纳在底座20的支架容纳部分21中。支架30通过枢转支撑件40与显示器10相连,从而可在使用位置和包装位置(见图4)之间移动,其中在使用位置中,支架30暴露于显示器10下侧(其中支架30延伸至显示器10下侧),以便将显示器10支撑于支架30,而在包装位置中,支架30从使用位置枢转到显示器10后侧,以通过使底座20与支架30分离来减小包装尺寸。从而,枢转支撑件40使支架30能够从底座20移除,并使支架30能够围绕垂直于显示器10的旋转轴枢转到显示器10后方,从而无须拆卸显示器10和支架30便可减小包装尺寸。
连接单元60包括形成在底座20和支架30中之一上的钩子61,以及形成在底座20和支架30中另一个上的连接件65,以便与钩子61连接或脱离。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钩子61可形成在支架30下部。钩子61可包括多个钩子61,以便维持支架30和底座20之间的强连接力。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钩子61。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65可形成在底座20的支架容纳部分21中,以便与钩子61接合。连接件65可包括多个形成在支架容纳部分21中的连接件65,以便与每个钩子61接合。
因此,使用者可将支架30下部插入底座20的支架容纳部分21,同时,使多个形成在支架30上的钩子61与形成在支架容纳部分21中的连接件65相连。然后,释放与底座20下侧的连接件65相连的钩子61之后,使用者可将支架30从支架容纳部分21分离。
枢转支撑件40包括设置于显示器10后侧的显示器托架41;设置于支架30上侧以与显示器托架41对应的支架托架45;以及枢轴48,枢轴48与显示器托架41和支架托架45相连,以便相对于显示器托架41可旋转地支撑支架托架45。也就是说,支架托架45可相对于显示器托架41围绕旋转轴旋转,反之亦然。旋转轴由枢轴48确定。枢转支撑件40进一步包括位于显示器托架41和支架托架45中之一上的止动件51,以便在处于使用位置(即直立位置)时,限制支架30的枢转。
显示器托架41具有板形形状并与显示器10后侧相连。显示器托架41包括多个托架连接孔42,其设置成通过螺钉15与形成在显示器10后侧的外壳11的螺纹孔13配合;以及设置成容纳枢轴48的显示器通孔43。止动件支撑部分44进一步设置于显示器托架41上,以便可移动地支撑止动件51。
托架连接孔42形成为容纳每个螺钉15的头部,以防止每个螺钉15的头部突出至显示器托架41的表面的外侧,从而防止受到支架托架45的干扰。
显示器通孔43远离显示器托架41的中心部分而朝向显示器托架41的一侧定位,以便容纳枢轴48。
止动件支撑部分44设置于显示器托架41的中心部分,以便可移动地支撑止动件51。止动件支撑部分44形成在显示器托架41上,从而止动件51的倾斜部分52和锁定夹53(如下所述)可延伸通过止动件支撑部分44而与支架托架45接合。
支架托架45具有板形形状并与支架30上部相连。支架托架45包括设置成容纳枢轴48的支架通孔46。支架托架45形成有止动件连接部分47,以与止动件51接合,从而当支架30枢转至使用位置时,限制支架30相对于显示器10的枢转。如图2和3所示,当支架30围绕由枢轴48确定的旋转轴枢转至使用位置时,止动件连接部分47与止动件51的锁定夹53接合。
支架通孔46远离支架托架45的中心部分而朝向一侧定位,以便容纳枢轴48并对应于显示器通孔43。
止动件连接部分47形成在支架托架45的中心部分上,以对应于止动件支撑部分44。止动件连接部分47容纳止动件51的倾斜部分52和锁定夹53,并形成在支架托架45上,以便通过锁定夹53维持锁定状态。
如图4所示,枢轴48与显示器通孔43和支架通孔46相连,以便支架30可围绕相对于显示器1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枢转。例如,枢轴48可具有管状形状并可通过填隙方法(caulking method)与显示器通孔43和支架通孔46相连,其中枢轴48的一端插入显示器通孔43和支架通孔46,枢轴48的另一端可向外弯曲,从而将枢轴48固定在显示器通孔43和支架通孔46中。然而,枢轴48可通过各种其它方法(例如螺纹连接等)与显示器通孔43和支架通孔46固定连接。至少一个垫圈49也可以设置在显示器通孔43和支架通孔46之间,从而可将枢轴48插入而通过该垫圈49。
止动件51可以可移动地容纳在显示器托架41中,以便从显示器托架41朝向支架托架45突出。止动件51包括锁定夹53,以防止支架30从使用位置意外移动至包装位置,从而通过支架托架45的止动件连接部分47维持锁定状态。止动件51进一步包括防脱离部分54,该防脱离部分54可与止动件支撑部分44外侧接触,从而防止止动件51朝向支架30与显示器10分离,以及倾斜部分52,该倾斜部分52形成为从锁定夹53向其与锁定夹53相对的另一侧倾斜。弹性元件57也设置成从显示器10到支架托架45的止动件连接部分47向外偏压止动件51,从而使止动件51从显示器托架41向支架托架45突出。为了使止动件51从止动件支撑部分44向外壳11移动并移出支架托架45的止动件连接部分47,止动件容纳部分55形成在外壳11中。
锁定夹53形成在止动件51的上方区域,以维持与止动件连接部分47上侧的锁定状态。倾斜部分52倾斜成从止动件51下侧逐渐突出至其上侧。
防脱离部分54从止动件51两侧延伸,以便接触显示器托架41上的止动件支撑部分44外侧。这样,通过防脱离部分54防止止动件51朝向其后侧分离。换句话说,防脱离部分54比止动件支撑部分44更宽更长,从而防止止动件51朝向支架托架45而从其中穿过。
弹性元件57设置于外壳11和止动件51之间,以便朝向支架托架45并通过止动件支撑部分44偏压止动件51。弹性元件57容纳在形成于外壳11上的弹性元件容纳部分58中。在本实施例中,盘簧可用作弹性元件57,但是应该理解,由各种材料形成的其它各种类型的弹性元件(例如,具有如橡胶一样弹力的弹性元件)也可用作弹性元件57。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总体发明构思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支架30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从使用位置向包装位置移动支架30的过程。如图1所示,使与支架30相连的底座20与支架30分离。使用者将钩子61从形成在底座20下侧的连接件65释放,然后将支架30与支架容纳部分21分离,从而容易地将底座20与支架30分离。
然后,如果使用者逆着弹性元件57的弹力朝向外壳11按压止动件51,则止动件51朝向止动件容纳部分55移动,并移出支架托架45中的止动件连接部分47。因此,使用者可相对于显示器10围绕枢轴48枢转支架30,而不受止动件51和止动件连接部分47之间连接的阻碍的影响。
如图4所示,由于当支架30朝向显示器10后侧枢转至包装位置时,支架30几乎不延伸经过显示器10的侧面,因此可以减小其包装尺寸。
下面将描述从包装位置向使用位置移动支架30的过程。使用者将支架30从包装位置枢转到使用位置。然后,支架托架45一侧按下止动件51同时克服弹性元件57的弹力,并沿止动件51的倾斜部分52移动。随着枢转过程中支架托架45一侧按下止动件51,止动件51向外壳11移动并被容纳在止动件容纳部分55中。一旦支架托架45的一侧越过倾斜部分52并达到使用位置,弹性元件57的弹力将锁定夹53和倾斜部分52推向止动件连接部分47。同时,止动件51的锁定夹53被锁定在止动件连接部分47上侧以便限制支架30在使用位置(即直立位置)下的枢转。使用者将支架30下部插入底座20的支架容纳部分21中,使多个形成在支架30上的钩子61与形成在支架容纳部分21中的连接件65接合,从而易于将底座20连接到支架30。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支架30可从使用位置枢转到包装位置,从而减小包装尺寸,而无须从显示器10上分离支架30。而且,支架30和底座20便于相互连接和分离。
图5是示出根据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显示装置的支架30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5的显示装置的支架30的操作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些组件与前面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因此,下面不对这些组件进行描述。如图5至图7所示,显示装置具有枢转支撑件140的枢轴148,该枢轴148布置于与前面实施例的枢轴48和枢转支撑件40不同的位置。
枢轴148被插入显示器托架41和支架托架45的中心部分。也就是说,插有枢轴148的显示器通孔143形成在显示器托架41的中心部分,插有枢轴148的支架通孔146也形成在支架托架45的中心部分。
由于将枢轴148插入显示器通孔143和支架通孔146的方法可以与前面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相同,因此下面不对其进行描述。垫圈49也可位于显示器通孔143和支架通孔146之间。
止动件151被支撑在止动件支撑部分144中,止动件支撑部分144在显示器托架41上形成于显示器通孔143下侧,容纳在外壳11的弹性元件容纳部分58中的弹性元件57朝向支架托架45偏压止动件151。防脱离部分154形成在止动件151一侧并环绕其外围,以便防止止动件151脱离止动件支撑部分144。
止动件连接部分147形成在支架托架45上,以便在使用位置时容纳止动件151,从而止动件151穿过其延伸。
如上所述,使用者朝向外壳11按下连接于止动件连接部分147的止动件151,从而止动件151从止动件连接部分147分离,然后围绕枢轴148枢转支架30,从而支架30可以被移动至包装位置和从包装位置移动。当将支架30从包装位置枢转至使用位置时,如图7所示,由于止动件151在枢转运动时被支架托架45按下,因此使用者可简单地将支架30从包装位置枢转至使用位置。一旦支架30到达使用位置,弹性元件57的弹力穿过止动件连接部分147推动止动件151,从而限制支架30的枢转。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支架30可从使用位置枢转至包装位置,从而减小包装尺寸,而无须将支架30与显示器10分离。而且,支架30和底座20便于相互连接和分离。
如上所述,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可枢转的支架,以便减小包装尺寸。而且,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可以方便地使支架和底座相互连接和分离。
尽管已经示出并示出并描述了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几个实施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物限定的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5年7月1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韩国专利申请号为No.2005-62110的优先权,在此引入其全部内容以作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布置于该底座上侧的显示器;设置于该底座和该显示器之间的支架;以及设置于该显示器和该支架之间的枢转支撑件,以支持直立位置和包装位置之间的枢转操作,其中在直立位置中,该支架延伸至该显示器下侧,在包装位置中,该支架从直立位置枢转到该显示器后侧。
2.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转支撑件包括布置于该显示器后侧的显示器托架;布置于该支架上侧以与该显示器托架对应的支架托架;以及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相连的枢轴,以相对于该显示器托架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架托架。
3.如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轴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相连,并定位成远离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的中心部分。
4.如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轴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的中心部分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或4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转支撑件还包括设置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中之一上的止动件,以在直立位置时限制该支架的枢转操作。
6.如权利要求5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止动件可移动地容纳在该显示器托架中,以从该显示器托架朝向该支架托架突出,且该枢转支撑件还包括弹性元件,用于偏压该止动件,以使该止动件从该显示器托架向该支架托架突出。
7.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该底座和该支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个钩子;以及形成在该底座和该支架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连接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钩子可连接并可分离。
8.如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架容纳部分,其凹陷在该底座的表面中,以容纳该支架下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钩子设置于该支架上,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于该支架容纳部分中。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支架,用于当处于直立位置中时支撑该显示器;以及枢转支撑件,其将该支架的第一端固定地连接于该显示器,并允许该支架相对于该显示器围绕该第一端旋转至该直立位置和从该直立位置开始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转支撑件包括止动件,用于当将该支架和该显示器设定于该直立位置时,将该支架锁定在直立位置中,以提供稳定性。
11.如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底座,可移动地连接于该支架的第二端,以将该支架和该显示器支撑在安装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支架可在该直立位置和包装位置之间旋转,在该直立位置中,该支架在该显示器的后侧向下延伸,在该包装位置中,该支架在该显示器的后侧侧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转支撑件包括显示器托架,固定在该显示器后侧并具有显示器通孔;支架托架,固定在该支架的第一端并具有支架通孔;以及枢轴,布置于该显示器通孔和该支架通孔中,使得该支架托架相对于该显示器托架可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3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枢转支撑件还包括止动件,布置于该显示器托架和该支架托架之间,以相对于该显示器托架将该支架锁定在直立位置中。
15.如权利要求14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止动件包括止动件容纳部分,布置于该显示器后侧;止动件支撑部分,穿过该显示器托架延伸并对应于该止动件容纳部分;止动件连接部分,穿过该支架托架延伸并对应于该止动件支撑部分;突出部件,可移动地布置于该止动件容纳部分上,以朝向该止动件支撑部分和该止动件连接部分延伸;以及弹性元件,通过该止动件支撑部分偏压该突出部件,从而在第一状态下,该突出部件与该止动件连接部分锁定并防止该支架相对于该显示器转动,在第二状态下,该突出部件逆着弹性元件可朝向该止动件支撑部分位移,从而该突出部件从该止动件支撑部分分离,且该支架可相对于该显示器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止动件支撑部分包括位于该显示器托架的中心部分的矩形开口,该止动件连接部分包括位于该支架托架的中心部分的矩形开口,该突出部件包括倾斜部分和锁定夹,以根据该弹性元件施加的偏压力而与该止动件连接部分的该矩形开口锁定。
17.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止动件支撑部分包括位于该显示器托架的下部的圆形开口,该止动件连接部分包括位于该支架托架的下部的圆形开口,该突出部件包括销状部件,以与该止动件连接部分的圆形开口锁定。
18.一种显示器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于显示器的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该支架的底座;以及枢转支撑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显示器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架;其中该枢转支撑件布置于该支架和该显示器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的显示器支撑装置,还包括可调节的止动件,用于当该支架从第二位置转动时,将该支架自动锁定在第一位置中。
20.如权利要求19的显示器支撑装置,其中第二位置是该显示器的后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底座;布置于该底座上侧的显示器;设置于该底座和该显示器之间的支架;以及设置于该显示器和该支架之间的枢转支撑件,以支撑直立位置和包装位置之间的枢转操作,其中在直立位置中,该支架延伸至该显示器下侧,在包装位置中,该支架从直立位置枢转到该显示器后侧。从而,该显示装置具有减小的包装尺寸,便于使用并具有简单的结构。
文档编号G09F9/00GK1897798SQ2006101108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1日
发明者张世基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