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261391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和驱动该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器。
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形成在通过障壁(barrier rib)隔开的放电单元内的荧光体层,和多个电极如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寻址电极。
驱动器通过电极向放电单元提供驱动信号。由此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在该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
当提供的驱动信号在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时,充满该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的紫外线,该紫外线由此使形成在放电单元内的荧光体发光,由此产生可见光。利用该可见光将图像显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
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内产生的放电包括复位放电、寻址放电和维持放电。
执行寻址放电以从多个放电单元中选择会产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该维持放电是用于显示图像的主放电。
为了产生寻址放电,向形成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寻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类型的预定视频信号。
在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在提供给寻址电极的视频信号(即数据信号)中出现比较强的噪声,由此对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造成电损害。
此外,由现有技术等离子显示装置实现的图像质量会恶化,甚至不会显示图像。
在该视频信号中产生的噪声幅度随着视频信号的传输线的电阻和长度等变化。
具体地说,随着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视频信号的传输线的长度越来越长,这导致在视频信号中产生更强的噪声。因此对驱动电路的电损害进一步增大,显示的图像质量更加恶化。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寻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的控制板,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该等离子显示装置还包括数据驱动器,用于接收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出视频信号、以及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
在另一个方面,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寻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该等离子显示装置还包括接收差分信号并从该差分信号恢复出视频信号的差分信号接收器,和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单元。
在另一个方面,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将从外部输入的200MHz或更大频率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接收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恢复出视频信号,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在复位期期间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电极提供复位脉冲,在寻址期期间向扫描电极提供扫描脉冲,其中扫描脉冲的宽度的范围基本上为0.6μm到1.2μm。


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申请文件中构成本申请文件的一部分,附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按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配置;图2a和图2b示出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例子;图3示出在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图像处理;图4示出在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的操作;图5a和图5b示出在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差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特性;图6a和图6b示出实现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例子;图7示出实现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另一个例子;图8示出集成在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图9示出通过在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两个方向上向寻址电极提供视频信号来驱动整个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图10示出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图11示出实现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接收器的例子;图12a和图12b示出将差分时钟信号设置为200MHz或更大频率的原因;图13示出共同采用差分时钟信号的方法例子;图14示出用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一方法;图15示出用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二方法;图16示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产生的驱动波形;图17示出取决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产生的驱动波形的扫描信号宽度的变化的放电特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详细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寻址电极的等离显示面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的控制板,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所述等离子显示装置还包括数据驱动器,用于接收该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并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所恢复的视频信号。
控制板可以包括差分信号发送器,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数据驱动器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该差分信号并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的差分信号接收器,以及通过开关操作向等离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由差分信号接收器恢复的视频信号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
差分信号可以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可以具有200MHz的频率。
差分信号可以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可以具有400MHz的频率。
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基本上可以从0.1V到0.5V。
差分信号接收器可以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可以共同使用所述差分时钟信号。
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寻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所述等离子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该差分信号和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的差分信号接收器,以及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所恢复的视频信号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单元。
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可以共同设置在柔性基底上,并且至少一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可以设置在柔性基底上。
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可以以一个芯片的形式彼此集成在一起。
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基本上可以从0.1V到0.5V。
差分信号发送器可以形成在用于控制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的控制板上。
差分信号可以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可以具有200MHz的频率。
差分信号接收器可以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可以共同使用差分时钟信号。
差分信号可以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可以具有400MHz的频率。
差分信号发送器可以向差分信号接收器发送主时钟信号、选通信号、高消隐(blanking)信号和低消隐信号。差分信号接收器可以向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传送主时钟信号、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和低消隐信号。主时钟信号可以是用于操作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信号,并且基本上具有50MHz的频率。
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频率为200MHz或更大的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接收该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向等离子显示面板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在复位期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电极提供复位脉冲,在寻址期向该扫描电极提供扫描脉冲,其中扫描脉冲的宽度的范围基本上为0.6μm到1.2μm。
差分信号可以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可以具有200MHz的频率。
差分信号可以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可以具有400MHz的频率。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按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配置。
参考图1,按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100包括差分信号发送器110、差分信号接收器120、数据驱动集成电路(IC)130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40。
差分信号发送器110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然后将该差分信号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120。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
差分信号接收器120从差分信号发送器110接收差分信号,并恢复视频信号。
数据驱动IC 130通过开关操作向等离子显示面板140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
等离子显示面板140包括要被提供视频信号即数据信号的寻址电极。响应提供给寻址电极的视频信号而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40上显示图像。
图2a和2b示出可应用于按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100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40的例子。
图2a和2b示出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例子。
参考图2a,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相互耦合的前面板200和后面板210。前面板200包括前基底201,该前基底上面形成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后面板210包括后基底211,该后基底上面形成寻址电极213。
形成在前基底201上的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在放电空间即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并维持该放电单元的放电。
在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形成于其上的前基底201的上部,形成用于覆盖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的上介电层204。
该上介电层204限制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的放电电流,并提供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之间的绝缘。
在上介电层204的上表面上形成保护层205,以有助于放电条件。保护层205通过将诸如氧化镁(MgO)的材料沉积在上介电层204的上部而形成。
形成在后基底211上的寻址电极213用于向放电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在寻址电极213形成于其上的后基底211的上部,形成用于覆盖寻址电极213的下介电层215。
下介电层215提供寻址电极213之间的绝缘。
在下介电层215的上部之上形成带型或井型的障壁212用于对放电单元隔开。
因此在前基底201和后基底211之间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放电单元。
由障壁212隔开的每个放电单元充满了预定的放电气体。
在由障壁212隔开的每个放电单元中形成荧光体层214,用于在产生寻址放电时发出用于显示图像的可见光。例如可以形成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荧光体层。
如上所述,在按照该实施例的等离显示面板中,向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或寻址电极213中至少一个提供驱动信号,使得在由障壁212隔开的放电单元内发生放电。
由此充满该放电单元的放电气体产生真空的紫外线,将该真空的紫外线施加在形成于放电单元内的荧光体层214上,由此在荧光体层214中产生可见光。这样产生的可见光通过上面形成了上介电层204的前基底201而被发射到外部,由此在前基底201的外表面上显示预定的图像。
尽管图2a示出和描述了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以单层的形式形成的情况,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可以形成为多层。下面参考图2b详细描述这种情况。
参考图2b,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各自都可以形成为两层。
为了将放电单元内产生的光发射到外部并保证驱动的效率,需要考虑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的光透射率和电导率。因此优选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分别包括由透明的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202a和203a和由不透明的银制成的汇流电极202b和203b。
由于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分别包括透明电极202a和203a,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的可见光可以有效地发射到等离显示面板的外部。
由于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分别包括汇流电极202b和203b,因此汇流电极202b和203b防止具有低电导率的透明电极202a和203a引起驱动效率的降低。换句话说,汇流电极202b和203b补偿了可能降低驱动效率的透明电极202a和203a的低电导率。
图2a和图2b只示出了应用于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例子。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
例如,尽管图2a和图2b示出和描述了上介电层204和下介电层215以单层的形式形成的情况,但上介电层204和下介电层215中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多层。
此外,尽管图2a和图2b示出和描述了等离子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和寻址电极213的情况,在可用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可以省略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和寻址电极213中至少一个。
此外,图2a和图2b示出和描述了前面板200包括扫描电极202和维持电极203而后面板210包括寻址电极213的情况。但前面板200可以包括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和寻址电极213,或者扫描电极202、维持电极203和寻址电极213中至少一个可以形成在障壁212上。
可用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可以变化。
图2a和图2b的描述到此结束,继续图1的描述。
参照图1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操作,当从外部输入视频信号时,差分信号发送器110将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然后将该差分信号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120。
接下来,差分信号接收器120从差分信号发送器110接收差分信号,然后差分信号接收器120在转换该差分信号之前的状态下从接收的差分信号中恢复出视频信号。
数据驱动IC 130通过预定的开关操作向等离子显示面板140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
图1示出和描述了输入的视频信号向差分信号的转换以及该差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但在将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位差分信号之前,可以增加各种图像处理如反伽玛校正处理、增益控制处理。下面将参照图3描述该各种图像处理。
图3示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图像处理。
参照图3,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还包括反伽玛校正单元300、增益控制单元301、半调控制单元302、子场映射单元303和数据排列单元304。
反伽玛校正单元300对从诸如视频信号控制器的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如红色(R)视频信号、绿色(G)视频信号、蓝色(B)视频信号)执行反伽玛校正处理。
增益控制单元301控制由反伽玛校正单元300进行了反伽玛校正的视频信号的数据级别。
半调控制单元302对具有受控的数据级别的视频信号执行误差扩散处理或抖动处理,由此提高灰度级的表现能力。
子场映射单元303对通过半调控制单元302进行了半调控制的视频信号执行子场映射处理。
数据排列单元304为每个子场重新排列经过了子场映射的视频信号。
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将经过上述过程处理后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然后将差分信号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306。
优选的,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将视频信号转换为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总线低电压差分信号(BLVDS)、多点低电压差分信号(MLVDS)、最低电压差分信号、和减小了摆动的差分信号(RSDS)中至少一种。然后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向差分信号接收器306发送转换后的信号。
换句话说,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将为每个子场重新安排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然后将该差分信号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306。优选的,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将该视频信号转换为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在内的差分信号,然后将该差分信号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306。
差分信号接收器306从差分信号发送器305接收低电压差分信号,然后利用低电压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电压电平和第二信号电压电平之差恢复出视频信号。
具体地说,差分信号接收器306感应到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然后差分信号接收器306恢复出经过了子场映射并为每个寻址电极重新排列了的原始视频信号。差分信号接收器306向数据驱动IC 307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
数据驱动IC 307将恢复的视频信号以数据脉冲的形式通过预定开关操作提供给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
数据驱动IC 307包括多个与寻址电极连接的通道。
具体地说,优选地,用于每个数据驱动IC 307的通道的数量是256或更多。例如一个数据驱动IC 307包括256个通道。
如上所述,当一个数据驱动器IC 307包括256或更多个通道时,用于一个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数据驱动IC 307的总数会降低。由此会减少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参考图4描述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和差分信号接收器306的操作。
图4示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的操作。
具体地说,图4示出由差分信号发送器305转换的差分信号的结构例子。
差分信号包括具有基于参考电压VRef的预定摆动宽度的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
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存在预定电压差(ΔV)。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该预定电压差(ΔV)可以随着差分信号类型而改变。
例如,低电压差分信号、最低电压差分信号和降低了摆动的差分信号中的每个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可能互不相同。
例如,低电压差分信号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可以设置为大约350mV,最低电压差分信号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可以设置为大约200mV。
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过大的情况下,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电压电平差的摆动宽度也过度增长。这导致在发送和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时功耗的增加。
另一方面,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过小的情况下,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能微弱到易受噪声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优选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的范围为从0.1V到0.5V。
当差分信号发送器305向差分信号接收器306发送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内的差分信号时,差分信号接收器306接收差分信号,然后利用接收的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恢复出原始视频信号。
图5a和图5b示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中发送和接收差分信号的特性。
图5a示出在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发送和接收的视频数据的模式。
在图5a中示出在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向数据驱动IC发送大约5V的视频信号。随着视频信号的传输路径增长,视频信号的电阻也增加。由此视频信号的电压降进一步增长。最后原始视频信号可能不同于到达数据驱动IC的视频信号。
因此提供给等离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的视频信号的幅度降低到使得放电不稳定地发生。此外显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上的图像的质量恶化,甚至不能显示期望的图像。
另一方面,图5b示出以一对差分信号的形式传送视频信号,所述一对差分信号是由根据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发送的。
例如,差分信号发送器将该差分信号以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存在预定电压电平差的状态发送到差分信号接收器。所述一对差分信号的电压电平可以随着电阻等改变。但是,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保持恒定。
例如,当在所述一对差分信号中出现噪声时,该噪声出现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但是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几乎没有变化。
因此,当通过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视频信号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保持恒定,从而稳定地发送视频信号。
此外,电磁干扰(EMI)和噪声对视频信号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尽管通过视频信号的传输路径上的电阻而产生电压降,第一信号的电压和第二信号的电压仍以相同的速率下降。因此防止了视频信号的失真。
即使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尺寸变大,提供给寻址电极的视频信号的失真或者电磁干扰(EMI)和噪声对视频信号的影响也会降至最低。
图6a和图6b示出实现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例子。
参照图6a和6b,框600b设置在等离子显示面板600a的后表面上。可以安装驱动电路以控制等离子显示面板600a的运行的控制板610设置在框600b上。
差分信号发送器620形成在控制板610上。如上所述,由于差分信号发送器620形成在控制板610上,因此可以在控制板610上执行诸如反伽玛校正、增益控制、半调控制、子场映射、数据排列的图像处理。
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和数据驱动IC 650可以形成在数据驱动器上。
具有多个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连接的通道的数据驱动IC 650设置在框600b上。
优选数据驱动IC 650形成在具有柔性的柔性基底630上。
如上所述,由于数据驱动IC 650形成在柔性基底630上,因此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设置在与其上设置了控制板610的框600b的面相对的面上。
优选一个或多个数据驱动IC 650形成在一个柔性基底630上。
优选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和数据驱动IC 650一起设置在柔性基底630上。
如上所述,由于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和数据驱动IC 650一起设置在柔性基底630上,因此在用于差分信号接收器640的通信方式(例如低电压差分信号的方式)下每个芯片的通道数量相对减少了。
例如128位片上并行总线串联连接8个不同的通道,使得每个芯片的管脚总数减少了。
如上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和数据驱动IC 650一起形成在柔性基底630上,并且省略了附加数据板,由此降低了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参照图6b,从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向数据驱动IC 650提供差分信号的5条路径680形成在柔性基底630上。
此外,从数据驱动IC 650向寻址电极提供差分信号的5条路径690形成在柔性基底630上。路径680和690总数量是可以控制的。
图7示出实现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另一例子。
参照图7,与图6a不同,数据板700可以设置在框600b上。
数据板700使得柔性基底630的放置很容易。
此外,从差分信号发送器620连接到差分信号接收器640的传输线可以形成在数据板700上。
通过图6a与图7的比较看出,在图7中差分信号发送器620和多个差分信号接收器640之间的连接更为容易。
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和数据驱动IC 650可以以一个芯片的形式彼此集成在一起。下面参照图8详细描述。
图8示出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集成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
参照图8,如上所述,在差分信号接收器640中使用的通信方式(例如低电压差分信号的方式)下噪声大大减小。因此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和数据驱动IC 650可以以一个芯片800的形式彼此集成在柔性基底630上。
换句话说,差分信号接收器640的功能可以添加到数据驱动IC650,或者差分信号接收器640可以执行数据驱动IC 650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通过在一个方向上向寻址电极提供视频信号来驱动整个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情况。
但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尺寸变大的情况下,优选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两个方向上向寻址电极提供视频信号从而驱动整个等离子显示面板。下面将参照图9描述。
图9示出通过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两个方向上向寻址电极提供视频信号来驱动整个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参照图9,一个等离子显示面板分为多个显示屏区,例如第一显示屏区900a和第二显示屏区900b。
尽管在图9中没有示出,第一寻址电极组形成在第一显示屏区900a中,而第二寻址电极组形成在第二显示屏区900b中。
第一寻址电极组的寻址电极物理上与第二寻址电极组的寻址电极绝缘。
用于驱动第一寻址电极组的第一驱动器和用于驱动第二寻址电极组的第二驱动器分别包括控制板910a和910b、差分信号发送器920a和920b、差分信号接收器950a和950b、数据驱动IC 960a和960b。
例如,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屏区900a上的第一寻址电极组的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数据驱动器。第一数据驱动器包括在第一控制板910a上的第一差分信号发送器920a、在第一柔性基底940a上的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950a和第一数据驱动IC 960a。
此外,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屏区900b中的第二寻址电极组的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数据驱动器。第二数据驱动器包括在第二控制板910b上的第二差分信号发送器920b、在第二柔性基底940b上的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950b和第二数据驱动IC 960b。
如上所述,由于一个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分成多个显示屏区的方式被驱动,因此扫描形成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所有放电单元所需要的时间被降低到足以能保证驱动时间。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效率增加。
尽管图9示出差分信号接收器950a和950b以及数据驱动IC 960a和960b如图7所示分开地形成,但如图8所示差分信号接收器950a和950b以及数据驱动IC 960a和960b可以以一个芯片的形式彼此集成在一起。
下面详细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
图10示出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
参照图10,优选差分信号包括差分信号数据信号差分时钟信号。差分时钟信号控制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并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
差分信号从差分信号发送器1000通过数据传输线传送到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差分时钟信号从差分信号发送器1000通过时钟传输线传送到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
在差分信号发送器1000和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之间形成第一差分数据传输线至第n差分数据传输线。
此外,差分时钟传输线形成在差分信号发送器1000和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之间。
由于如上所述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因此用于传送差分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线成对地形成,而且用于传送差分时钟信号的时钟传输线也成对地形成。
在差分信号发送器1000和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之间形成用于传送主时钟信号(主CLK)的主时钟信号传输线、用于传送选通信号(STB)的选通信号传输线、用于传送高消隐信号(H_BLK)的高消隐信号传输线、用于传送低消隐信号(L_BLK)的低消隐信号传输线。
主时钟信号(主CLK)、选通信号(STB)、高消隐信号(H_BLK)、低消隐信号(L_BLK)可以以并行传送的方式传送,例如以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的方式传送。
主时钟信号(主CLK)是用于运行数据驱动IC 1020的时钟,优选具有基本上等于50MHz的频率。
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从差分信号发送器1000接收主时钟信号(主CLK)、选通信号(STB)、高消隐信号(H_BLK)、低消隐信号(L_BLK),然后将接收的信号发送给数据驱动IC 1020。
此外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利用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从差分数据信号中恢复出原始视频信号。
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可以用TTL方式或频率为200MHz或更大的差分时钟信号向数据驱动IC 1020发送恢复的视频信号。
如上所述,视频信号从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向数据驱动IC 1020的发送方式可以不同地变化。
下面参照图11详细描述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
图11示出实现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接收器的例子。
参照图11,差分数据信号通过D1数据线和与该D1数据线成差分对的D1数据线以及D2数据线和与该D2数据线成差分对的D2数据线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
差分时钟信号通过200MHz的时钟线和与该200MHz时钟线成差分对的200MHz时钟线发送给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
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利用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差从差分数据信号中恢复出原始视频信号。
具体地说,在图11中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恢复出8位的视频信号,即TTL方式的视频信号。
差分信号接收器1010可以利用8位的数据线向数据驱动IC发送TTL方式的恢复的视频信号。
该实施例将差分时钟信号设置为200MHz或更大的频率。其原因将在下面参照图12a和图12b详细解释。
图12a和图12b示出将差分时钟信号设置为200MHz或更大频率的原因。
图12a示出用TTL方式发送视频信号的方法例子。
例如,假定数据驱动IC包括总共256个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连接的通道,并在50MHz的主时钟信号下运行。
此外假定使用6个数据驱动IC,并且每个数据驱动IC都使用8位的输入信号。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TTL信号发送器1200a、1200b、1200c、1200d、1200e、1200f将视频信号转换为8位数据。然后第一至第六TTL信号发送器1200a至1200f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TTL信号接收器1210a、1210b、1210c、1210d、1210e、1210f发送8位数据。
每个TTL信号发送器需要8条数据线,因此6个TTL信号发送器总共需要48条数据线。在图12a中/8表示8条数据线。
当第一至第六TTL信号接收器1210a至1210f接收50MHz的主时钟信号、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低消隐信号时,需要4条控制信号传输线。
因此当第一至第六TTL信号发送器1200a至1200f以TTL方式向第一至第六TTL信号接收器1210a至1210f发送视频信号时,总共需要52条传输线。
图12b示出利用差分信号发送视频信号的方法的例子。
例如按照与图12a相同的方式,假定数据驱动IC包括总共256个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连接的通道,并在50MHz的主时钟信号下运行。
此外假定使用6个数据驱动IC,并且每个数据驱动IC都使用8位的输入信号。
具体地说,假定差分信号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差分信号发送器1220a、1220b、1220c、1220d、1220e、1220f以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差分信号接收器1230a、1230b、1230c、1230d、1230e、1230f发送视频信号。由于在图12b中利用差分时钟信号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是图12a中利用50MHz的TTL传输方式的4倍,因此使用两条差分数据传输线。
由于在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分别需要两条数据传输线,因此需要4条数据传输线。在利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中总共需要24条数据传输线。
由于从第一至第六差分数据发送器1220a至1220f向第一至第六差分信号接收器1230a至1230f发送的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使用差分时钟线,因此需要两条时钟线来用于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差分信号,从而总共需要12条时钟线。
此外,当第一至第六差分信号接收器1230a至1230f接收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低消隐信号时,需要3条控制信号传输线。
因此当第一至第六差分信号发送器1220a至1220f以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向第一至第六差分信号接收器1230a至1230f发送视频信号时,总共需要39条传输线。
最后,图12b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可以使用应用于图12a的TTL方式而无需增加传输线。
另一方面,在差分信号使用1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的情况下,1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的传输速度是图12b中传输速度的一半。因此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需要4条差分数据传输线。由此总共使用48条差分数据传输线。
此外,由于1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使用差分时钟线,因此需要两条时钟线用于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差分信号,从而总共需要12条时钟线。此外,需要3条控制信号传输线来传送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和低消隐信号。
在使用1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中总共需要63条传输线。
因此,当使用1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使用应用于图12a的TTL方式的传输线时,需要增加11条传输线。
换句话说,当使用1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使用应用于图12a的TTL方式的传输线时,可能会增加花费。
另一方面,在差分信号使用4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时,4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传输速度是图12b中的传输速度的两倍。因此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分别需要一条差分数据传输线。由此总共需要12条差分数据传输线。
此外由于4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使用差分时钟线,因此需要两条时钟线用于包括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差分信号,从而总共需要12条时钟线。此外,需要3条控制信号传输线来传送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和低消隐信号。
在使用4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差分信号传输方法中总共需要27条传输线。
如上所述,优选将差分时钟信号的频率设置为200MHz或更大,例如200MHz或400MHz。
频率为200MHz或更大的差分时钟信号可以共同用于两个或更多的差分信号接收器。下面将参照图13详细描述。
图13示出共同采用差分时钟信号的方法例子。
参照图13,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1310a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1310b共同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
此外,第三差分信号接收器1310c和第四差分信号接收器1310d共同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第五差分信号接收器1310e和第六差分信号接收器1310f共同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
将图12b与图13比较,可知6条传输线未使用。
降低了传输线的总数,由此减小了数据驱动器的总尺寸。
下面参照图14和图15详细描述用于在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图14示出用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一方法。
图15示出用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二方法。
首先参照图14,当差分信号发送器提供了选通信号(STB)之后,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一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一数据(D1)和第五数据(D5)。换句话说,差分信号发送器向差分信号接收器发送第一数据(D1)和第五数据(D5)。
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二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二数据(D2)和第六数据(D6)。
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三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三数据(D3)和第七数据(D7)。此外,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四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四数据(D4)和第八数据(D8)。
如上所述,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总共4个上升沿为每个数据线读取对应于50MHz的视频信号。因此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总共4个上升沿读取对应于总共100MHz的视频信号。
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随后总共4个上升沿读取对应于总共100MHz的视频信号。
由此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总共8个上升沿读取对应于总共200MHz的视频信号。
可以使用TTL方式或采用200MHz或更大频率差分时钟信号的传输方式向差分信号接收器发送由差分信号发送器读取的视频信号。
差分信号接收器使用主时钟读取由差分信号发送器发送的视频信号。
使用上述方式执行差分信号发送器和差分信号接收器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尽管图14只示出和描述了采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上升沿的方式,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使用。
此外,在差分信号发送器的个数为复数的情况下,在该多个差分信号发送器的至少一个中提供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时间点可能不同于在其它差分信号发送器中提供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时间点。
换句话说,在所有差分信号发送器中的200MHz差分时钟信号可以被同步。该多个差分信号发送器中至少有一个可以在不同于其它差分信号发送器的提供时间点的提供时间点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
换句话说,所述多个差分信号发送器中至少有一个可以在移位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之后使用200MHz的差分时钟信号。
在图15中,差分信号发送器按照不同于图14所示的顺序读取视频信号。
参照图15,当差分信号发送器提供了选通信号(STB)之后,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一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一数据(D1)和第129数据(D129)。换句话说,差分信号发送器向差分信号接收器发送第一数据(D1)和第129数据(D129)。
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二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二数据(D2)和第130数据(D130)。
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三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三数据(D3)和第131数据(D131)。此外,差分信号发送器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第四上升沿读取提供给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的第四数据(D4)和第132数据(D132)。
如上所述,差分信号发送器可以按照不同顺序在200MHz差分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读取视频信号。
由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采用差分信号来发送视频信号,因此减小了噪声和电磁干扰(EMI)的干扰,由此改善了图像质量。
在寻址期期间提供的扫描脉冲的宽度可以通过降低噪声来减小。下面将参照图16和图17详细描述。
图16示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产生的驱动波形。图17示出取决于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产生的驱动波形的扫描信号宽度的变化的放电特性。
如图16所示,每个子场SF分为用于初始化整个屏幕的放电单元的复位期RP、用于选择要放电的单元的寻址期AP、和用于维持所选择的单元的放电的维持期SP。
复位期RP还分为设置上(setup)期SU和设置下(set-down)周期SD。在设置上期SU期间,同时向所有扫描电极Y提供上升脉冲PR。该上升脉冲PR在整个屏幕的单元内产生微弱的放电(即设置上放电),由此在该单元中形成壁电荷。
在设置下期SD期间,同时向扫描电极Y提供下降脉冲NR,该下降脉冲从低于上升脉冲PR的最高电压的正维持电压Vs下降到负扫描电压-Vy,由此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微弱的擦除放电(即设置下放电)。设置下放电消除壁电荷中不必要的电荷和通过设置上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使得剩余的壁电荷在放电单元内是均匀的,其均匀程度使得寻址放电可以稳定地进行。
在寻址期AP,向扫描电极Y顺序提供负极性的扫描脉冲SCNP,同时向寻址电极X选择性地提供正极性的数据脉冲DP。
随着扫描脉冲SCNP和数据脉冲DP之间的电压差叠加到在复位期RP产生的壁电压,在被提供数据脉冲DP的放电单元内产生寻址放电。在通过执行该寻址放电而选择的放电单元内形成壁电荷。
由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使用差分信号发送视频信号,因此降低了噪声,使得能稳定地产生放电。此外,扫描脉冲的宽度W可以通过稳定的放电而减小。
优选扫描脉冲SCNP的宽度W从0.6μm到1.2μm。
如上所述,由于在寻址期提供的扫描脉冲SCNP的宽度W减小为0.6-1.2μm,在大尺寸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用于扫描所有放电单元的寻址期AP的持续时间T不会过分增长。进行一次扫描驱动是可能的。
此外,由于寻址期AP的持续时间T减少,因此保证了在一个子场中的维持期的持续时间,从而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图像。
如图17所示,将扫描脉冲SCNP的宽度W的最大值设置为1.2μm的原因在于这是可以执行所述一次扫描驱动的最大值。
此外,当扫描脉冲SCNP的宽度W低于0.6μm时,可能不会发生寻址放电。换句话说,0.6μm是可以在稳定发生寻址放电的同时执行所述一次扫描驱动的最低值。
在设置下期SD和寻址期AP向维持电极Z提供正偏压Vzb。
在维持期SP期间,交替地向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提供维持脉冲SUSP。随着通过执行寻址放电而选择的放电单元内的壁电荷加入维持脉冲SUSP,每次施加维持脉冲时都会在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产生表面放电类型的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
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通过上述驱动过程来完成。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只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教导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并不是要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很多替换方式、修改和变形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的语句意欲覆盖在此描述的执行所引用功能的结构,不仅覆盖结构等价物而且覆盖等价结构。此外,除非“装置”的术语清楚地描述在权利要求的限定中,否则不应当按照35USC112(6)来解释这样的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寻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的控制板,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数据驱动器,用于接收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出视频信号,以及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板包括差分信号发送器,该差分信号发送器用于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以及所述数据驱动器包括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该差分信号并从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所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通过开关操作向等离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由差分信号接收器恢复的视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200MHz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400MHz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的范围基本上为0.1V到0.5V。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共同使用所述差分时钟信号。
7.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寻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发送器,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用于接收该差分信号和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的差分信号接收器;以及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所恢复的视频信号的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共同设置在柔性基底上,以及至少一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设置在该柔性基底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和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以一个芯片的形式彼此集成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电压电平差的范围基本上为0.1V到0.5V。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发送器形成在用于控制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的控制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200MHz的频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第一差分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差分信号接收器共同使用差分时钟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400MHz的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发送器向差分信号接收器发送主时钟信号、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和低消隐信号,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向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传送主时钟信号、选通信号、高消隐信号和低消隐信号,该主时钟信号是用于操作数据驱动集成电路的时钟信号,并且该主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50MHz的频率。
16.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频率为200MHz或更大的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接收该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视频信号,以及向等离子显示面板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在复位期期间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电极提供复位脉冲;在寻址期期间向该扫描电极提供扫描脉冲,其中扫描脉冲的宽度的范围基本上为0.6μm到1.2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200MHz的频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差分信号包括差分数据信号和用于控制该差分数据信号的发送的差分时钟信号,所述差分时钟信号基本上具有400MHz的频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和驱动该装置的方法。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寻址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控制板和数据驱动器。该控制板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发送该差分信号,其中该差分信号包括第一信号和作为第一信号的反转信号的第二信号并且该差分信号具有200MHz或更大的频率。该数据驱动器接收差分信号,从该差分信号中恢复出视频信号,以及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提供恢复的视频信号。
文档编号G09G3/288GK101075402SQ200610168020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6日
发明者韩正观, 姜成昊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