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修正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22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修正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进行修正的图像修正方法 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使用了液晶显示面板等的显示装置中,即使在画面整 体中显示相同亮度的图像,在画面内的各位置的亮度也会产生不均匀现 象(画面内偏差)。为了修正该画面内偏差,提出如下的方法将画面内 分为多个区域,并测定该多个区域的亮度分布,将根据该测定值计算的 修正值赋予在显示装置中搭载的图像处理电路,在显示图像时,利用该 修正值通过插补函数生成各区域内的各像素位置上的亮度分布,并利用 该插补值保持显示装置的亮度的均匀性。作为该方法,有美国专利6570611号(日本特开2000—284773号公 报)的利用了模拟信号的方法和美国公开专利20050275640号(日本特开 2003—46809号公报)的利用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并且,在美国专利 6297791号(日本特开平11—31657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6—84729号 公报中,关于用于生成修正数据的亮度测定和修正数据的生成方法,提 出有利用亮度传感器测定画面上的点的方法。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只能降低亮度,所以最大灰度的亮度与面 板内的最大灰度的最小亮度匹配。并且,由于只能降低亮度,所以最小 灰度的亮度与面板内的最小灰度的最大亮度匹配。当如此地进行修正时,存在对比度降低的问题。而对比度被定义为在面板中心的最大亮度 与最小亮度的比。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修正后的面板中可良好地保持对比度, 并且没有由于修正数据而产生的条纹和色相不均匀、可得到平滑且良好 的显示品质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的特征为,进行修正,使修正后的亮度在为最大灰度时成为 在面板的中心为最大亮度、在面板的端部低的曲面。并且特征为,进行 修正,使修正后的亮度在为最小灰度时成为在面板的中心为最小亮度、 在面板的端部高的曲面。根据本发明,在修正后的面板中可良好地保持对比度,并且没有由 于修正数据而产生导致的条纹和色相不均匀、可得到平滑且良好的显示 品质。


图1为本发明的图像修正系统的构成图。图2为检查液晶显示装置的流程图。图3为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基准点及其一览表的图。图4为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基准点的图。图5为测定装置内的修正值计算的流程图。图6为表示修正值计算的亮度插补处理的图。图7为插补灰度和插补区域的关系图。图8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插补处理的概要图。图9为在X方向3次插补曲线中利用的拉格朗日曲线的概要图。图IO为表示Y修正方法的图。图11为图像处理电路的详细构成图。图12为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最大灰度的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亮度分 布的3维图。图13为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最大灰度的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亮度分布的2维图。图14为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最小灰度的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亮度分 布的3维图。图15为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最小灰度的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亮度分 布的2维图。图16为测定装置内的其他的修正值计算的流程图。图17为表示各位置的亮度抑制的图。图18为图像处理电路的其他的详细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为本发明的图像修正系统的构成图。在图1中,液晶显示装置 100为检查对象显示装置,由液晶显示面板部130、背光部141、图像传 送I/F131、控制I/F132和电源电路134构成。液晶显示面板部130由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140及其控制系统 构成。图像传送I/F131为从外部输入图像信号的I/F。控制I/F132用于 输入输出控制液晶显示面板部130的动作的控制信号。背光部141用作 生成透过液晶显示面板140的光的光源。电源电路134进行用于将来自 外部电源120的电力向内部的各个构成要件供给的电压变换等。对液晶显示面板部130的内部构成进行说明。非易失性存储器133 用于保持在图像处理电路136中利用的数据。图像处理电路136对从图 像传送I/F131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向显示部137发送显示用信 号。图像处理电路136进行画面内偏差修正处理。显示部137由栅极驱动器138、漏极驱动器139和液晶显示面板140 构成。栅极驱动器138和漏极驱动器139由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40的运 算放大器等模拟电路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40为有源矩阵TFT液晶。此外, 显示部137不仅为液晶,例如也可以是有机EL等其他显示器。这种情况下,有时不需要背光部141。电源电路135产生驱动液晶显示面板部130内的各电路的电力。外 部电源120为向液晶显示装置IOO供给电力的一般的外部电源,根据情 况不同,也可以从一般的电线经由插座直接向液晶显示装置100供给电 力。测定装置102为测定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亮度的测定装置,进行使 测定用图像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IOO上的控制、并根据测定用图像的测 定结果生成画面内偏差修正值。该测定装置102包括测定液晶显示面板140的亮度的摄像传感器101;传感器电路103;根据测定亮度生成修正值的修正值生成部104;产生在液晶显示面板140上显示的测定用图像的测定用图像生成部105;显示用于把握测定状态的信息的显示部107;进行测定数据的记录 等的记录装置108;图像传送I/F110;控制I/F109;以及控制这些构成要件的控制部106。另外,测定用图像生成部105也可以另外利用图像信号发生器。图2是测定装置102的控制部106对液晶显示装置100进行检査的 流程图。在图2中,首先将检査对象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与电源连接, 并启动液晶显示面板140(步骤200)。然后,测定装置102经由控制 1/F109对液晶显示装置IOO设定初始值(步骤201)。接着实施面板检査 202。在面板检查202中,将来自测定装置102的测定用图像向液晶显示 装置100发送(步骤203),并由液晶显示装置100显示该测定用图像(步 骤204)。通过摄像传感器101摄像所显示的图像,并向测定装置102 发送(步骤205)。然后,在预先决定的所有的基准点中,测定所摄像的图像的亮度(步 骤206)。另外,在进行该测定时,为了容易判定基准点,也考虑到将 格子状的图案等显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40中的方法。此外,基准点有时 因测定的亮度的不同而不同。判断在该面板检査202中的亮度的测定结果、即各基准点的亮度的偏差是否在标准(规定范围)内(步骤207),当亮度的偏差在标准内时, 面板为合格品而结束处理(步骤208)。另一方面,当偏差在标准外时,实施修正处理220。另外,亮度的偏差是否在标准内的判断为,如下述式(l)所示,例如, 在将灰度g的亮度的最小亮度min(g)用该灰度g的最大亮度max(g)除而 得到的灰度g的亮度均匀度Bimi(g)的值的百分比为一定值以上、例如 为80%以上时,判断为标准内。(式l)——......... (1)max(g)然后,对修正处理220的内容进行说明。在修正处理220中,根据 步骤206的亮度测定结果计算修正值(步骤209)。对液晶显示装置100 设定该修正值(步骤210)判断被设定了修正值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修正是否有效地起了 作用,再次执行与面板检査202相同的面板检査211,并判断亮度的偏 差是否在标准内(步骤212),如果在标准内则作为合格品而结束处理(步骤213)。在不能修正亮度的偏差时作为不合格品而结束处理(步骤214)。图3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140的基准点及其一览表的图。在图3(a) 中,在检査时将液晶显示面板140分割为9个区域P1 P9,并在所分 割的各区域中设定基准点301。图3(b)表示亮度和基准点的一览表。如 该一览表所示,对白亮度、黑亮度进行所有点(9个点)的测定。对于中 间亮度仅测定容易产生偏差的位置P1、 P5、 P7即可。图4为表示横n像素X纵m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140的基准点的 图。在图4中,首先将由白圆点301表现的格子线402的交点作为基准 点301,测定所有基准点的亮度,并判断该基准点的亮度的偏差是否在 标准内。然后,在产生了标准外的偏差的情况下,根据基准点301的亮 度通过插补计算求得由黑圆点401表示的详细基准点的亮度。图5为图2所示的修正值计算209的详细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5 中,首先沿Y方向生成连接基准点的亮度的3次曲线(步骤501)。作 为该3次曲线的生成,可考虑将连接2个基准点间的3次曲线连续地连 接的方法,相邻的3次曲线采用3次样条(Sprine)曲线,以便在基准点 也可平滑地连接。该3次样条曲线不仅通过各基准点的亮度,还通过赋 予条件以使该点的亮度至1阶、2阶微分时变得相同,从而可通过平滑 的曲线来实现插补。图6是利用了样条曲线的插补方法的说明。将包含Y方向的基准 点301的y座标分别定义为y0、 yl、……yp,将各自座标的亮度定义为 B(g, y0)、 B(g, yl)、……B(g, yp)。在本实施例中p二2。此处,当将 求取yi〈y々i+l时的B(g, y)的插补式定义为Si(y)时,Si(y)由下述式(2) 表现。在本实施例中,i二0或者l。(式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 (2)并且,在y座标yi+l处与相接区间yi+Ky〈yi+2的插补曲线Si+l(y) 平滑连接的条件由下述式(3)表现。 (式3)咖-丑(g,乃)<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 ......... (3)U《D并且,作为两端的边界条件,将2阶微分设定为0。其目的在于, 在通过下述式(4)确定求取y0和yp的插补曲线的条件、并利用该函数进 行外插时,维持曲线的倾斜。(式4)<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 .........(4)并且,定义yp—yi=l,当根据上述式(3)、 (4)计算函数Si(y)的系数ai、 bi、 ci、 di时,由下述式(5)表示的关系成立。通过求解该式(5),确 定式(2)所示的Si(y)的系数ai、 bi、 ci、 di。 (式5)<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5)然后,使用式(2)所示的Si(y),如图5所示地插补生成图6所示的 详细基准点601、 602、 603的亮度(步骤502)。作为该插补方法,对于 位于画面端的部分、例如详细基准点601利用So(y)进行外插插补。另 一方面,被完成测定的基准点夹着的详细基准点602、 603的值进行内 插插补。关于这种未测定基准点的亮度的插补生成,也对X座标进行, 求出XY座标的亮度B(g, x, y)。然后,如图5所示计算求出各灰度g 的目标亮度曲线Bp(g, x, y)(步骤503)。以下,对图5所示步骤503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在图2所示的 步骤206中测定的最大灰度gmax的亮度分布为图12(a)所示的分布。以后,在图12、图14中,X轴、Y轴表示面板的横向、纵向的位 置,(x, y)=(0, O)表示面板的中心。Z轴表示面板的亮度。当使图12(a)中的亮度的最小值为Lgmamin时,中央最高、周边亮 度成为Lgn^min的目标亮度曲面Bp(gn^, x, y),例如可通过下述式(6) 求出。(式6)^p(^祖,x,力-i:g鹏min(l +々鹏xCa ("x/(2;c咖J)CaSX;^/(2:^战)))........(6)在式(6)中Agm^为一定的常数,并存在下述式(7)所示的制约。(式7) 々鹏》0肠Ux隨、y匪分别为位置x、 y的最大值。根据式(7)的条件,最大灰度的目标亮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亮度比 为Buni(g,)以上1以下。在当前的标准中Buni(gmax)=0.85。使用式(6)求出的亮度曲线表示在图12(b)中。另外,面板中央的亮 度最高、面板周边亮度变低的目标亮度曲线的求取方法不限于式(6)。下面,使最小灰度gmin的亮度为图14(a)所示的值。当使图14(a)中 的亮度的最大值为Lgminmax时,中央最低、周边亮度成为Lgminmax的 目标亮度曲面Bp(g^, x, y)例如可通过下述式(8)求出。(式8)骑min,W)-丄^min(1-々^xCO一/(2;cJC呵;ry/(2L))) (8)在式(8沖Ag^为一定的常数,并存在下述式(9)所示的制约。(式9)細'fenin) (9)Xmax、 ymax 分别为位置x、 y的最大值。通过使用式(9)进行求取,最大灰度的目标亮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 亮度比为Buni(gmin)以上1以下。在当前的标准中Buni(gmin)=0.6。使用式(8)求出的亮度曲线表示在图14(b)中。另外,面板中央的亮 度最低、面板周边亮度变高的目标亮度曲线的求取方法不限于式(8)。如此,通过确定最大灰度gmax和最小亮度gmi。的目标亮度曲线,对比度成为Bp(gmax, 0, 0)/ BP(gmin, 0, 0),与修正为平面状时的Lgmaxmin/Lgn^max相比,被大幅度地改善。并且,由于修正后的亮度平滑地变化,因此可防止修正后的显示中产生条纹等不良情况。下面,对图5所示的步骤503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对 图12、图14的情况的面板中央的灰度数据G(g皿,0, O)和G(gmin, 0, O)的求取方法进行说明。以xz平面切图12后的图表示在图13中。横 轴表示x方向的位置。曲线2201是在图2所示的步骤206中测定的最大灰度gmax的亮度,曲线2202为最大灰度的目标亮度曲面Bp(gmax, X,y)。以xz平面切图14后的图表示在图15中。横轴表示x方向的位置。 曲线2401是在图2所示的步骤206中测定的最小灰度g^的亮度,曲 线2402为最小灰度的目标亮度曲面Bp(gmin, x, y)。一般在显示器中,灰度一亮度特性按照一定的函数进行调整。 一般, 最常使用的是按照下述式(10)的函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式10)<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formula>式(10)的反函数由下述式(11)表示。使用式(11)可计算XY座标上的 灰度数据G(g, x, y)。 (式ll)<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formula>如果在具有图13、图15所示的特性的面板的情况下,按照式(IO) 的函数调整灰度一亮度特性,则由于在图13所示的位置(0, O)处,最小 亮度Lgmin=225cd,在图15所示的位置(0, 0)处,最小亮度Lg^二 0.4cd,所以在要将最大灰度255时的亮度如图13所示降低到213cd的 情况下,通过解下述式(12)可得到最大灰度的灰度数据G(gmax, 0, 0)二 249。同样,对于面板上的其他基准点也可求出灰度数据。(式1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formula>并且,在要将最小灰度0时的亮度如图15所示升高到0.59cd的情 况下,通过解下述式(13)可得到最小灰度的灰度数据G(gmin, 0, 0)=10。 同样,也可以对面板上的其他基准点求出灰度数据。(式13)<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formula>(13)此处,将灰度一亮度特性按照式(10)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举出,但 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无论对怎样的灰度一亮度特性都可通过求出其反函 数而适用本发明。使用如此计算出的灰度数据G(g, x, y),生成图5所示的Y方向3 次插补曲线的系数(步骤505)。通过将使用式(2)、 (3)、 (4)和(5)对XY 座标求出的B(g, x, y)置换为G(g, x, y)而进行计算,由此求出该系数, 写入液晶显示装置1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33(步骤506),并结束修正 值计算的步骤209的处理。下面,使用图7对根据灰度数据G(g, x, y)生成Y方向3次插补 曲线的系数的处理(步骤505)进行说明。在图7中,在对亮度的偏差进 行修正时,将详细基准点401作为顶点,将像素数分割到横ax、纵ay 的插补区域A(i, j)中。并且,根据纵向的插补曲线cgYi(g, j, y)和横 向的插补曲线cgXj(g, i, x)生成该插补区域内的点。此时,纵向的插补 曲线cgYi(g, j, y)由下述式(14)表现。(式14)<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3</formula>此处,g为g二O、 128、……255等的灰度,j为j二O、 1、 2、…… n,是x方向的插补区域的数。该式(14)的系数(参数)通过使用了上述式(2)、 (3)、 (4)和(5)的样条函 数插补方法来计算。并且,该计算在图5所示的步骤501中执行,并对 液晶显示装置IOO仅将运算结果、即用于生成灰度数据G(g, x, y)的系 数a(g, j)、 b(g, j)、 c(g, j)和d(g, j)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133。下面,对液晶显示装置ioo的修正处理动作进行说明。当液晶显示 面板140起动时,在图像处理电路136的内部执行式(14),并如图8所 示,生成将存在于插补区域A(i, j)的Y方向边界的像素的亮度在Y方 向上进行插补的Y方向3次插补曲线1000。然后,在使y座标从y=0变化到y=n的同时使用Y方向3次插 补曲线1000,并求取某时刻的包含y座标的插补区域A(i, j)的边界的 灰度数据G(g, x, y)。此处,x二O、 ax、 2ax、…'n。然后,为了进行X方向的亮度修正,生成在X方向上通过灰度数 据G(g, x, y)的X方向3次插补曲线1100。作为该X方向3次插补曲 线cgXj(g, i, x)利用拉格朗日(Lagrange)插补曲线。该曲线的方程式 由下述式(15)表现。(式15)<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 (15)此处,0刍t互3。并且,定义t二0时x二一ax、 t=l时x二O、 t=2 时x二ax、 t=3时x二2ax,并使上述式(15)通过G(g, 一ax, y)、 G(g, 0, y)、 G(g, ax, y)和G(g, 2ax, y)的4个点。于是,该曲线的系数aj、 bj、 cj和dj可通过下述式(16)求出。(式16)<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4</formula>如图9所示,式(16)的1^K2的范围内的值,通过3次函数对插补 区域A(i, j)内的特定的y座标的0^x〈ax中的灰度数据G(g, x, y)进 行插补。如此,计算白亮度、黑亮度和中间亮度的所有的灰度的灰度数 据。然后,使用图lO对将该灰度数据G(g, x, y)作为输出灰度而进行折线近似Y修正的方法进行说明。在图io中,在横轴为输入灰度、纵轴为输出灰度的图表中,表示例如当赋予输入黑灰度o时,作为变换结果而输出灰度值3的情况。并且,没有计算输出灰度的灰度对邻接的输 出灰度进行线形插补而生成。以上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亮度的偏差修正处理的详细说明。另外, 作为计算Y修正的时刻,也有考虑在每当通过X方向3次插补曲线1100求出与1个像素对应的输出灰度时逐次进行Y修正的方法。图11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部130的图像处理电路136的详 细构成图。在图11中,控制电路1300控制图像处理电路136内的各个 模块。主要的功能有显示控制,该显示控制是以液晶显示面板部130起 动时的各电路的初始化、根据经由控制I/F132输入的控制信号的各种处 理(显示模式的切换、修正功能的ON/OFF等)和图像显示时的亮度的偏 差修正处理为首的显示控制。Y计数器1301表示进行当前处理的Y座标。即、表示正在处理哪 条水平扫描线,每当1条线的处理结束时,进行升值计数,当计数器值 成为m吋在下一次中被清为0。插补灰度g生成电路1320为通过上述的方法求取灰度g的修正值 的电路,准备有与进行修正的灰度相对应的量。即、在进行白亮度、黑 亮度和中间亮度的3个灰度的修正时,准备3个该电路1320并并列地 进行动作。该电路根据需要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3读入信息的处理。宽度ay寄存器1302保持图7中的区域A(i, j)的纵向的像素数ay。 在该寄存器1302中,在图像处理电路136的起动时,从非易失性存储 器133读入值ay。Y方向插补区域判断部1303为,根据y座标判断对应的插补区域 A(i, j),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3读入该区域的Y方向3次插补曲线生 成用系数a(g, j)、 b(g, j)、 c(g, j)和d(g, j),并将这些系数设定到Y 方向曲线系数寄存器1304中。Y方向插补运算部1306为,从Y方向曲线系数寄存器1304读入3 次插补曲线的系数,并且从Y计数器1301读入当前的Y座标,而生成当前的Y座标的插补灰度。X方向曲线系数运算部1307为,读入Y方向插补运算部1306计算 的值,计算X方向的3次插补曲线的系数,并将运算结果设定到X方 向曲线系数寄存器1308中。宽度ax寄存器1305与宽度ay寄存器1302同样,保持图7中的区 域A(i, j)的横向像素数ax。 X计数器1311表示进行当前处理的X座标 并取0 n的值。Y计数器1301升值计数,每当线被切换时清零。X方向插补区域判断部1310为,根据宽度ax寄存器1305和X计 数器1311判断当前的插补区域A(i, j),并对X方向插补运算部1309 指示从X方向曲线系数寄存器1308读入的系数。X方向插补运算部1309使用上述X方向3次插补曲线式(15),沿X 方向(水平扫描线方向)依次计算各像素中的插补灰度。该计算结果被输 入y修正电路1312。另一方面,显示图像数据经由图像传送I/F131被传送到数据缓存器 1313并被保持。从该缓存器1313读出对应于X计数器1311的值的像 素数据,并输入到Y修正电路1312。 Y修正电路1312将输入的像素数 据作为输入灰度而计算输出灰度,并将其结果输出到修正数据线缓存器 1314。当该缓存器1314中蓄积1条线的量的像素数据时,该像素数据 被发送到显示部137并显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为了改善对比度而通过测定装置102进行处理,使 面板中央的亮度在最大灰度时比周边亮度高,在最小灰度时比周边亮度 低,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液晶显示装置100进行用于改善对比度的 上述处理。以下仅对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图16为图2所示的修正值计算209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是在实 施例1中与图5对应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图5的步骤503和504成为 步骤1603和1604。在实施例1中,在生成了详细基准点401的插补亮 度之后,生成在最高灰度时在面板中央部提高亮度、在最低灰度时在面板中央部降低亮度的目标亮度曲线。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使得最大灰度的目标亮度值 与在最大灰度的测定亮度值704到707中的最低测定亮度值707的亮度 值min(B(W))相同,并且使得最小灰度的目标亮度值与最小灰度的测定 亮度值712到715中的最大测定亮度值712的亮度值max(B(B))相同。 即,使B(gmax)=min(B(W))、 B(gmin)-max(B(B))(步骤1603、 1604)。因 此,从测定装置102赋予液晶显示装置IOO的修正值提供如下的修正值: 最终的显示亮度值在最大灰度处全部相同地成为min(B(W)),在最小灰 度处全部相同地成为max(B(B))。另外,也可以使中间灰度的目标亮度 值710为Bref(M),并使中间灰度的测定亮度值711与亮度值Bref(M) 相同。图18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部130的图像处理电路136的详 细构成图。在本实施例中,在追加有对比度修正数据生成部1801和加 法电路1802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不同。对比度修正数据生成部1801生 成对应于各灰度、和当前处理中的面板上的x座标、y座标的对比度修 正数据Gc(g, x, y),并输出。此时,对比度修正数据被生成为,在最 小灰度时在面板的中心部成为最小的负值。在最大灰度时在面板的中心 部成为最大的正值。对于赋予这种值的函数,例如存在下述式(17)。(式17)Gc(&x,力-^;(g)xcaso^/(2^狄》cas(w/(2:K飄)))........(17)此处,x、 y是将面板中心作为原点(O, O)时的面板的位置,xmax、 ymax为将面板中心作为原点(O, O)时的x、 y的最大值。Ac(g)为灰度g 的函数,是在最小灰度时为负值、在最大灰度时为正值的函数。通过将如此生成的对比度修正值在加法器1802中进行相加,可在 面板的中心部在最小灰度时赋予比目标亮度值小的值,在最大灰度时赋 予比目标亮度值大的值。在该情况下也设定Ac(g),以便修正后的最大灰度的最小亮度值B幽(gmax)与最大亮度值B腿(g隱)的比为Buni(g丽)以上,并且修正后的最小灰度的最小亮度值B^U与最大亮度值Bmax(gmhO的比为Bimi(gmin)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得到良好的对比 度,并且通过平滑的亮度变化可保持修正后的画质不产生条纹等的良好 状态。以上,说明了2个实施例,关于显示部137也可是有机EL面板等 其他的显示设备。并且,在画面内亮度偏差修正时,作为3次曲线也可 使用样条函数、拉格朗日函数以外的函数。这样,通过如此地构成,可 将对比度保持为良好,并可保持修正后的画质不产生条纹等的良好状 态。另外,虽然是进行该修正的时刻,但是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在从面板 制造厂的工厂出厂时、在显示器制造厂的框体组装时以及由于用户使用 时导致的随时间老化等,以及当时的室温和基于使用的背光热的温度变 化等,亮度不均匀时时刻刻地变化。在实施例1、 2中,可认为测定装置102和摄像传感器101可在各 种状况中使用。例如可以是在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厂的工厂出厂时,为面 板制造厂独自准备的测定装置102和摄像传感器101,也可以是在显示 器制造厂组装到框体后出厂前的测试中,为从面板制造厂向显示器制造 厂的测试系统提供的软件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是在用户的使用时, 测定装置102和摄像传感器101为通过用户的电脑(PC)的标准输入输出 单元可连接的亮度计等,也可以为通过液晶显示面板附带的CD所存储 的软件,在用户的PC上实现测定装置102的功能,并在液晶显示面板 的起动时等计算设定值,并对非易失性存储器133进行重写。并且,也可以每隔一定时刻,PC上的软件自动地进行测定、修正 运算,并通过控制接口 109、 132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133。通过这种动 作,本发明可应对由显示器制造厂的框体封装产生的特性变动、随时间 老化等导致的色变化、和温度导致的亮度变化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修正方法,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将该多个区域的边界线的交点定为基准点,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最大灰度的亮度,而仅测定基准点的亮度,根据仅该基准点的亮度插补生成未测定点的亮度,并根据该未测定点的亮度和基准点的亮度,在对显示面板输入最大灰度的亮度数据时,对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进行修正,该图像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修正为,使显示亮度成为在显示面板的中心最高、在显示面板的端部低的曲面。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曲面为,最低显示亮度与最高显示亮度的比为0.85以上、1以下。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面板的出厂时、显示面板的组装时或者显示面板的使用时进行上述修正。
4、 一种图像修正方法,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 并将该多个区域的边界线的交点定为基准点,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最小灰 度的亮度,而仅测定基准点的亮度,根据仅该基准点的亮度插补生成未 测定点的亮度,并根据该未测定点的亮度和基准点的亮度,在对显示面 板输入最小灰度的亮度数据时,对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进行修正,该图 像修正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修正为,使显示亮度成为在显示面板的 中心区域低、在显示面板的端部区域高的曲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曲面为,最低显示亮度与最高显示亮度的比为0.6以上、1以下。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面板的出厂时、显示面板的组装时或者显示面板的使用时进 行上述修正。
7、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将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 区域,并将该多个区域的边界线的交点定为基准点;以及图像处理电路, 基于仅测定的基准点的显示亮度、和根据该亮度插补生成的未测定点的 显示亮度,对这些显示亮度进行修正,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电路进行修正,以使显示亮度从显示面板的中心遍及 到显示面板的端部成为平滑的。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修正为,使显示亮度成为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高、在显示面板的端部区域低。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修正为,使显示亮度成为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低、在显示面板的端部区域高。
10、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将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 区域,并将该多个区域的边界线的交点定为基准点;以及图像处理电路, 基于仅测定的基准点的显示亮度、和根据该亮度插补生成的未测定点的 显示亮度,对这些显示亮度进行修正,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电路进行修正,使显示亮度从显示面板的中心向显示 面板的端部逐渐变高、或者逐渐变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修正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将最大灰度的亮度分布(a)修正为曲面亮度分布(b),以便输入到显示面板的最大灰度成为在显示面板的中央亮度变得最高、在显示面板的周边亮度变低的亮度曲面。并且,修正最小灰度的亮度分布,以便最小灰度成为在显示面板的中央亮度变得最低、在显示面板的周边亮度变高的亮度曲面。
文档编号G09G5/10GK101276571SQ200710196788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6日
发明者万场则夫, 工藤泰幸, 片山由佳利, 田中义则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