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76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液tHM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面丰反是以方文电'j:丁 (Discharge Lamp),牛寺 别是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作为背光(Backlight)系统 的光源。目前,面板尺寸的不断增加使得灯管数量也随着增加。由于各灯管自身阻抗的差异 ,应用于面板的背光模块通常会使用电流平衡元件以使得流经各灯管的电流大小相同。
参考图la及图lb,其中图la为传统背光模块l的平面示意图,图lb为图la从A方向看的侧 视图。所述背光模块l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ll、 一个第一灯管连接板12、 一个第二灯管连接 板14以及多个灯管13。其中,控制电路板11上设置有一个控制电路110以及一个第一连接器 111,第一灯管连接板1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器121以及多个电容120,同时,第二灯管连 接板14上也设置有多个电容120。
控制电路110用于将一个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为一个可驱动所述灯管13的高压信号。第 一连接器111通过一组高压线与第二连接器121相连,从而使得控制电路板ll与第一灯管连接 板12相连。因此,高压信号即可从控制电路板11输出至第一灯管连接板12上。设置于第一灯 管连接板l2与第二灯管连接板l4上的电容l20的数量与灯管13的数量相同,用于平衡流经该 等灯管13的电流。
传统的背光模块l中,电容120为元件式电容,例如表面黏贴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电容、Dip电容,成本较高。
同时,由于电容120上的压降与灯管13上的电压大致相同,且灯管连接板通常为二层板 ,电容120之间需要较大的距离达到耐压的要求,从而避免跳火现象发生。故,需要两个灯 管连接板容纳所述电容120。不仅如此,灯管13之间仅能采取同相位排列方式,使得相邻灯 管13之间的压降为零,降低彼此之间的压降避免跳火,然,此种排列方式使得灯管13会产生 水波纹现象。
又,考虑灯管连接板耐压及安全性问题,其上无法设置保护线路,整个背光模块l无法 得到保护,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采用嵌入式电容作为电流平衡元件,节约成本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光源模块、 一个控制电路板、 一个电流平衡电路板以及一组高 压线。其中,光源模块包括多个光源。控制电路板上设置一个控制电路,用于将一个接收到 的信号转换为一个可驱动该光源模块的高压信号。所述电流平衡电路板为一个四层板,其内 部的铜箔形成多个电容,用于平衡流经所述光源的电流。高压线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及电流平 衡电路板。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光源模块、 一个控制电路板、 一个电流平衡电路板以及一组高 压线。其中,光源模块包括多个光源。控制电路板上设置一个控制电路,用于将一个接收到 的信号转换为一个可驱动所述光源模块的高压信号。所述电流平衡电路板为一个六层板,其 内部的铜箔形成多个电容,用于平衡流经光源的电流。高压线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及电流平衡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中,电流平衡电路板利用其内部铜箔形成多个电容,用以平衡流经灯管的电 流,节省元件使用数量,节约成本。

图la为传统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lb为图la从A方向看的侧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图2a从B方向看的侧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图3a从C方向看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图4a从D方向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2的平面示意图,且同时参阅图2b,为 本实用新型图2a从B方向看的侧视图。背光模块2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1、 一个电流平衡电路 板22以及一个光源模块23。其中,光源模块23包括并行放置的多个光源230,例如放电灯 (Discharge Lamp)。
控制电路板21上设置有一个控制电路210和一个第一连接器211,控制电路210用于将一 个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一个可驱动光源230的高压信号。电流平衡电路板22设置于光源230的一侧,且大致垂直于光源230。同时,电流平衡电路板2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器221与一个 保护电路220。本实施方式中,电流平衡电路板22为一四层电路板,该四层电路板中间两层 的铜箔形成多个嵌入式电容。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流平衡电路板22也可以是六层 板。所述电容数量与灯管230的数量相对应,用于平衡流经灯管230的电流。
第一连接器211通过一组高压线25与第二连接器221相连,用于将控制电路210输出的高 压信号传输至电流平衡电路板22,以驱动光源230点亮。g卩,所述高压线25的一端与第一连 接器211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器221相连。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230的一端与电流平衡电路板22电性相连,其另一端接地。本 实用新型其它实施方式中,光源23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一个回授电路(图中未显示),用于 将流经其的电流回授至控制电路210,从而控制控制电路210的输出。抑或是,相邻两个光源 230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形成U型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平衡电流的电容,S卩,利用电流平衡电路板22所形成的电容 是一个高阻抗元件,其上的分压约等于灯管230的电压,使得灯管230自身阻抗变化时,回路 中总阻抗的变化不大,从而使得流经各灯管230的电流平衡。由于所述电容是嵌入在电流平 衡电路板22内,高压线路亦封于电流平衡电路板22内,因此,仅以较小的距离即可达成耐高 压的要求。那么,本实施方式中,只需采用一个电流平衡电路板22。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 方式中,也可采用两个电流平衡电路板22。
由于电容高压线路封于电流平衡电路板22内部,则保护电路220的设计就比较容易,使 得背光模块2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耐高压的幅度提 高,相邻灯管230之间可采用正负交替的相位排列方式,从而避免水波纹的出现。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3的平面示意图,且同时参阅图3b,为 本实用新型图3a从C方向看的侧视图。图3a所示的背光模块3与图2a所示的背光模块2大致相 同,区别在于图3a所示的电流平衡电路板32大致垂直于控制电路板31放置,其上可设置有 一个保护电路320。且,控制电路板31包括一个控制电路310以及一个连接电路311。连接电 路311包括多个连接器313,用于连接灯管模块33的灯管330与控制电路板31。
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背光模块4的平面示意图,且同时参阅图4b,为 本实用新型图4a从D方向看的侧视图。其与图3a所示的背光模块3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电流 平衡电路板32'大致平行于控制电路板31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采用一个四层板或六层板做为电流平衡电路板,其利用电流平 衡电路板中间两层的铜箔形成多个电容作为电流平衡元件,用于平衡流经各灯管的电流。相对于传统背光模块,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平衡元件是电路板铜箔所形成,节约成本;同时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将高压电容封于电流平衡电路板中,耐高压幅度较大,保护电路容 易设计,从而实现对整个电路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再者,相邻灯管之间可采用正负 交替的相位排列方式,避免水波纹的出现。
权利要求1.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光源模块,包括多个光源;一个控制电路板,其上设置一个控制电路,用于将一个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一个可驱动所述光源模块的高压信号;一个电流平衡电路板,所述电流平衡电路板为一个四层板,其内部的铜箔形成多个电容,用于平衡流经所述光源的电流;及一组高压线,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及电流平衡电路板。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光源模块、一个控制电路板、一个电流平衡电路板以及一组高压线。其中,光源模块包括多个光源。控制电路板上设置一个控制电路,用于将一个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一个可驱动所述光源模块的高压信号。所述电流平衡电路板为一个四层板,其内部的铜箔形成多个电容,用于平衡流经所述光源的电流。所述高压线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及电流平衡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电流平衡电路板利用其内部铜箔形成多个电容,用以平衡流经灯管的电流,节省元件使用数量,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G09G3/36GK201122221SQ200720200648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2日
发明者葛炽昌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