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256964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模块、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模块,特别涉及一种根据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产生 相对应的电流量组合以控制发光元件而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的显示模块、应用其的电 子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新一代的电子装置,例如常见的个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除了能够通过 电脑软件来显示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例如硬盘或内存)已使用的空间容量或剩余的空 间容量之外,还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显示其目前空间容量的使用状态。举例而言,电子装 置的显示模块可通过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分段显示电子元件的已使用/剩余空间容量。
请参照图1A,图IA所示为传统的显示模块分段显示电子元件目前已使用/剩余 空间容量的示意图。如图IA所示,显示区IOA IOC发出亮光且显示区IOD IOE未发 光,因此,根据显示模块所显示的情形可知目前电子元件已使用的空间容量达到60%,亦 即其剩余空间容量约为40%。
图IB则所示为对应于图IA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形的示意图。如图IB所示,由于 发光二极管12A 12E分别对应于显示区IOA 10E,且目前电子元件已使用的空间容量达 到60%,因此,发光二极管12A 12C将会发光,而发光二极管12D 12E则否。
上述传统的分段显示方法虽可粗略地显示电子元件目前已使用/剩余空间容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有不少亟待克服的缺点。
首先,由于传统的显示模块中的各发光二极管与各显示区之间属于一对一设置, 当显示模块需要较精确的多段显示时,势必要设置同等数量的发光二极管,导致显示模块 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举例而言,假设显示模块欲以十段显示电子元件剩余/已使用的容 量大小,亦即显示模块包含有十个显示区,并且显示模块亦需设置同等数量的十个发光二 极管,才能达成想要的分段显示效果。随着使用者对于显示效果的精细度的要求愈来愈高, 显示模块所需的发光二极管愈多,故其生产成本亦随之提高。
此外,采用此种分段显示的作法往往导致相邻的发光的显示区之间会形成暗带, 举例而言,于图IA中,发光的显示区IOA与IOB之间形成暗带D1,发光的显示区IOB与IOC 之间形成暗带D2。由于发光的亮带与暗带之间的对比太过明显,导致整个发光的显示区从 外观看来显得不连续,因而影响其整体造型的设计美感以及使用者的观感。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模块。实际上,显示模块用以显示电子装 置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例如电子元件目前剩余的容量或是已使用的容量的大小。于此实施例中,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及控制单元。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 光面;上述这些发光单元邻设于光导单元的入光面。控制单元耦接至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且 选择性地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 入光面进入光导单元并通过出光面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电子元件及显示模 块,显示模块用以显示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及控制 单元。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上述这些发光单元邻设于光导单元的入光面。控制单 元耦接至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且选择性地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上述 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光导单元并通过出光面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方法,用以显示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 的使用状态。显示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显示模块,且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 发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接着,产生光学模拟结果;然后,控制单元根据光学模拟结果以多 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最后,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入光导 单元以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模块、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方法,用以根据电子装置 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产生相对应的电流量组合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用以呈现出连续 性的显示效果。由于显示模块通过光学模拟软件模拟出各电流量组合与不同显示效果之间 的对应关系,故能够通过不同的控制电流量组合控制数量较少的发光二极管达到显示电子 元件目前已使用/剩余空间容量的功能,以大幅节省显示模块的生产成本,并且有效改善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块的发光的显示区不连续的缺点。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IA所示为传统的显示模块分段显示电子元件目前已使用/剩余空间容量的示 意图。
图IB所示为对应于图IA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形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外观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显示模块自电子元件接收状态信号并产生控制电流量组合至各 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图4A所示为图3中的控制单元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4B所示为图4A中的对照表的一实施例。
图4C所示为图4A中的具有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
图5A所示为图3中的控制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
图5B所示为图5A中的逻辑电路的功能方块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模块。实际上,显示模块应用于电子装置(例如个人电脑或工业电脑),以显示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例如硬盘或电源供应器) 的使用状态,例如电子元件目前剩余的容量或是已使用的容量的大小,但不以此为限。此 外,显示模块可设置于电子装置内并耦接至电子元件,或从电子装置外耦接至电子装置中 的电子元件,并无一定的限制。
请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外观示意图。如 图2所示,显示模块2包含光导单元21及壳体22。其中,光导单元21具有入光面214、出 光面211及表面处理层210,且表面处理层210覆盖于出光面211上。于实际应用中,表面 处理层210并不仅限于覆盖在出光面211上,亦可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形成于出光面 211上,例如雾化处理或咬花处理。此外,表面处理层210亦可覆盖于入光面214上,或通过 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形成于入光面214上,甚至即是光导单元21本身的材料,并无一定的 限制。
发光二极管220A 220D设置于壳体22上且邻近于光导单元21的入光面214, 致使发光二极管220A 220D所发出的光线得以传送至光导单元21的入光面214,并自入 光面214进入光导单元21。控制单元222设置于壳体22内且耦接至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用以控制发光二极管220A 220D发光与否以及发光的强度或明暗度。此外,光导单 元21亦设置有孔洞212A 212C,孔洞212A 212C的位置分别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发光 二极管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实际上,显示模块2所包含的发光二极管及孔洞的数量及位置均可依实际需求而 定,并不以此例为限。此外,发光二极管220A 220D可以是表面黏着型(Surface-Mount Device, SMD)、垂直插件型(Dual In-line Package, DIP)或其它型式的发光二极管;光导 单元21可以是一光导管或其它具有导光功能的光学元件,光导单元21可为透明塑料材料, 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图3所示为图2中的显示模块2检测电子装置3中的电子元件30的 使用状态并自电子元件30接收到状态信号S后,再根据状态信号S产生相对应的控制电流 量组合Ia Id至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模块2的控制单 元222耦接至电子装置3中的电子元件30,当控制单元222自电子元件30接收状态信号S 后,控制单元222将会根据状态信号S分别产生对应于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控制电 流量组合Ia ID,并将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分别传送至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用以 控制发光二极管220A 220D。接着,发光二极管220A 220D所发出的光线即可射至光导 单元21并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亦即上述这些光线通过光导单元21的入光面214、出 光面211以及表面处理层210后所呈现的显示区为连续的,能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实际上,该显示效果可对应于发光二极管220A 220D发出的光线通过出光面211 及表面处理层210的显示面积的大小,亦可对应于发光二极管220A 220D发出的光线通 过出光面211及表面处理层210的一显示亮度的强弱,并且该显示亮度的强弱对应于控制 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电流量组合。因此,本发明除了能够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还能通过调整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电流量组合来控制显示亮度的强弱及明暗度。此 外,状态信号S可包含有电子元件30的使用状态信息,例如电子元件30目前剩余的容量或 是已使用的容量的大小等信息。至于电子元件30可以是硬盘、内存或充电器等电子设备, 但不以此为限。
接下来,将进一步探讨显示模块2的控制单元222根据状态信号S分别产生对应 于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的不同方式。
请参照图4A,图4A所示为控制单元222的功能方块图。如图4A所示,控制单元222 包含控制元件2220及积分电路2222A 2222D。其中,控制元件2220具有对照表22200, 且对照表22200储存有光学模拟结果;积分电路2222A 2222D为具有积分功能的电路,至 于其型式则无一定的限制。
实际上,光学模拟结果通过光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而得到电子元件30的使用状 态、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电流量组合以及不同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光学模拟软件 可以是lighttools、Tracepro或其它具有光学模拟功能的软件,并无一定的限制。值得注 意的是,影响光学模拟结果的因素相当多,除了发光二极管220A 220D与光导单元21的 数量及位置的影响之外,光学模拟结果亦会受到孔洞212A 212C的数量及位置、抑或表面 处理层210覆盖于入光面214或出光面211等因素的影响。
当控制元件2220自电子元件30接收到状态信号S时,控制元件2220将会根据状 态信号S所包含的电子元件30的目前使用状态信息自对照表22200中找出相对应于电子 元件30的目前使用状态的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大小为何。
举例而言,图4B所示为经过光学模拟后所得到的电子元件30的已使用空间容量 与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大小的对照表,假设控制元件2220根据状态信号S得知电子元 件30目前已使用的空间容量为40%,则控制元件2220即可从对照表得到相对应的控制电 流量组合Ia Id的大小分别为3mA、5mA、3mA及0。
再回到图4A,当控制元件2220已由对照表得到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的数值后, 控制元件2220将会分别输出对应于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PWMA PWMd至积分电路2222A 2222D并经由积分电路2222A 2222D积分后产生控制电流Ia Id量组合,以控制发光二极管220A 220D。
实际上,当控制元件2220所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PWMa PWMd的脉冲宽度 WA Wd愈大,相对应的等效电压VA Vd亦愈大,在等效电阻值固定的情况下,控制电流IA Id量组合亦愈大,因此,脉冲宽度Wa Wd与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之间的对应关系亦可 记录于对照表中,以供控制单元需要使用时读取。如图4C所示,假设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之大小顺序为IA< Ib < Ie < ID,则控制元件2220所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PWMa PWMd的脉冲宽度Wa Wd的大小顺序为WA < Wb < Wc < WD。因此,控制元件2220即可通过 输出具有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来调整控制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控制电 流的大小,用以改变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发光情形(例如发光二极管220A 220D 是否发光或发光二极管220A 220D发光强度大小及明暗度),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连续性 显示效果。
除了上述的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产生方式外,图5A所示为图3中的控制单元 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方块图,也就是另一种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的产生方式。如图5A 所示,控制单元222包含控制元件2220及逻辑电路2224A 22MD。当控制元件2220自电 子元件30接收到状态信号S时,控制元件2220将会根据状态信号S所包含的电子元件30 的目前使用状态信息自对照表22200中找出相对应于电子元件30的目前使用状态的控制 电流量组合Ia Id的数值。8
接着,控制元件2220再分别根据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输出相对应的通用输入 输出信号GPIOa GPIOd至逻辑电路2224A 2224D后,逻辑电路2224A 2224D再分别输 出控制电流量组合Ia Id至发光二极管220A 220D,以控制发光二极管220A 220D。
至于逻辑电路的详细电路结构则请参照图5B,图5B所示为图5A中的逻辑电路的 功能方块图,也就是逻辑电路2224A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5B所示,逻辑电路2224A包 含开关元件SWl SW3及电阻元件Rl R3。实际上,逻辑电路2224A所包含的开关元件及 电阻元件的种类及数目均可视实际需求而定,并不以此例为限。
于此实施例中,控制元件2220输出至逻辑电路2224A的通用输入输出信号GPIOa 通过控制开关元件SWl SW3的开启或关闭的方式使得在特定工作电压V之下的等效电阻 值改变,用以调整逻辑电路2224A最后输出的控制电流Ia的大小。
举例而言,假设逻辑电路2224A根据通用输入输出信号GPIOa开启开关元件SWl及 SW3并且关闭开关元件SW2,亦即仅有电阻元件R2与接点N之间形成通路,电阻元件Rl及 R3与接点N之间均为断路,因此,于发光二极管220A 220D接地且开关元件SW2的阻值忽 略不计的前提下,逻辑电路2224A最后输出的控制电流Ia即为(V/R2)。
另一方面,假设逻辑电路2224A根据通用输入输出信号GPIOa关闭所有开关元件 Sffl SW3,则电阻元件Rl R3与接点N之间均为通路,故逻辑电路2224A最后输出的控 制电流Ia即为(V/R1) + (V/R2) + (V/R3)。此时,逻辑电路2224A输出的控制电流(V/R1) + (V/ R2) + (V/R3)将会比上述的(V/似)来得大,故此时发光二极管220A的发光亮度亦会较高。 由此,发光二极管220A 220D的发光情形即可产生变化而于表面处理层210上呈现出具 有不同明暗度的连续性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子装置。于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包含电 子元件及显示模块,其中显示模块耦接至电子元件以显示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例如电子 元件(例如内存或电池)目前剩余的容量或是已使用的容量的大小,但不以此为限。显示 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及控制单元。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上述这些发 光单元邻设于光导单元的入光面。控制单元选择性地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 发光单元。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光导单元并通过出光面而呈现连续 性的显示效果。关于此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模块的详细运作情形,请参照上述第 一具体实施例的相关文字及图式说明,于此不另行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方法。于实际应用中,该显示方法用以 显示电子装置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例如电子元件目前剩余的容量或是已使用的容量的 大小,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6,图6所示为该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首先,该方法执行步骤 S12,提供显示模块,并且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接着,该方法执行步骤S14,根据光学模拟结果输出多个具有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 宽度调变信号。实际上,光学模拟结果可包含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控制电流量组合以及不 同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光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而得,但不以此为限。
于步骤S16中,上述这些脉冲宽度调变信号分别经由积分电路积分后产生一电流 量组合。至于步骤S14及S16的详细运作情形可参照图4A 4C及其相关说明,于此不另 行赘述。
之后,该方法执行步骤S18,输出该电流量组合以控制多个发光单元发光。于步骤 S19中,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射至光导单元以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实际上, 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及表面处理层,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 光导单元并通过出光面及表面处理层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此外,显示效果可与上述 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显示于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积的大小以及显示亮度的强弱有关,但 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显示方法。于实际应用中,该显示方法用 以显示电子装置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例如电子元件目前剩余的容量或是已使用的容量 的大小,但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7,图7所示为该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首先, 该方法执行步骤S22,提供显示模块,并且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以及控制 单元。
然后,该方法执行步骤S24,根据光学模拟结果输出多个通用输入输出信号以控制 多个开关元件的开启或关闭。实际上,光学模拟结果可包含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控制电流 量组合以及不同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光学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而得,但不以此为 限。
接着,于步骤S26中,在特定工作电压下的电阻值随着上述这些开关元件的开启 或关闭而改变,以产生一电流量组合。至于步骤SM及S26的详细运作情形可参照图5A 5B及其相关说明,于此不另行赘述。
之后,该方法执行步骤S28,输出该电流量组合以控制多个发光单元发光。于步骤 S29中,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射至光导单元以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实际上, 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及表面处理层,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 光导单元并通过出光面及表面处理层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此外,显示效果可与上述 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显示于显示模块的显示面积的大小以及显示亮度的强弱有关,但 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子装置的显示模块及其显示方法 根据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产生相对应的控制电流量组合以控制多个发光二 极管发光或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或明暗度等,用以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由于先通过光学模拟方式模拟出电流量与不同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故显示模块仅需 通过不同的控制电流量组合控制数量较少的发光二极管,即可达到显示电子元件目前已使 用/剩余空间容量的功能,用以大幅节省显示模块的生产成本,并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发 光的显示面积不连续的缺点,故能增进整体造型设计的美感,进而提升使用者的观感。
利用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 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 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模块,应用于电子装置,以显示上述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其 特征是,上述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多个发光单元,邻设于上述光导单元的上述入光面;以及控制单元,耦接至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且选择性地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 些发光单元,其中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上述入光面进入上述光导单元并通过上 述出光面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耦接至上述电子元件以 检测上述使用状态,并根据上述使用状态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根据光学模拟结果而以 上述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上述光学模拟结果包含上述电子元件的 上述使用状态、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与上述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使用状态对应于上述电子元件的 剩余量或已使用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显示效果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光单 元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出光面的显示面积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显示效果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光单 元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出光面的显示亮度的强弱,且上述显示亮度的强弱对应于控制上述 这些发光单元的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输出多个具有不同脉冲 宽度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并经由积分电路积分后产生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上述 控制单元控制上述这些开关元件的开启或关闭调整于特定工作电压下的电阻值大小以产 生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为表面黏着型发光 二极管或垂直插件型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还包含表面处理层,上 述表面处理层形成于上述出光面或上述入光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表面处理层为雾化处理层或咬 花处理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为光导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为透明塑料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 上述孔洞对应上述这些发光单元设置。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含电子元件;以及显示模块,耦接至上述电子元件以显示上述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上述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多个发光单元,邻设于上述光导单元的上述入光面;以及控制单元,耦接至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且选择性地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 些发光单元,其中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上述入光面进入上述光导单元并通过上 述出光面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检测上述电子元件的 上述使用状态,并根据上述使用状态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使用状态对应于上述电子元件 的剩余量或已使用容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根据光学模拟结果而 以上述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上述光学模拟结果包含上述电子元件 的上述使用状态、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与上述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显示效果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光 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出光面的显示面积的大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显示效果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光 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出光面的显示亮度的强弱,且上述显示亮度的强弱对应于控制上 述这些发光单元的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之一。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输出多个具有不同脉 冲宽度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并经由积分电路积分后产生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上 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这些开关元件的开启或关闭调整于特定工作电压下的电阻值大小以 产生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还包含表面处理层,上 述表面处理层形成于上述出光面或上述入光面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电子元件为储存单元或电源供 应单元。
25.—种显示方法,用以显示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其特征是,上述显示 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显示模块,上述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上述控制单元根据光学模拟结果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以及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入上述光导单元以呈现出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光学模拟结果由执行光学模拟 软件而得。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光学模拟结果包含上述电子元 件的上述使用状态、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与上述显示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使用状态对应于上述电子元件 的剩余量或已使用容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 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上述入光面进入上述光导单元并通过上述出光面而呈现 上述显示效果。
30.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显示效果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光 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出光面的显示面积的大小。
31.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显示效果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光 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出光面的显示亮度的强弱,且上述显示亮度的强弱对应于控制上 述这些发光单元的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之一。
32.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光导单元还包含表面处理层,上 述表面处理层形成于上述出光面或上述入光面上。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输出多个具有不同脉 冲宽度的脉冲宽度调变信号并经由积分电路积分后产生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控制单元包含多个开关元件,上 述控制单元控制上述这些开关元件的开启或关闭调整于特定工作电压下的电阻值大小以 产生上述这些电流量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模块、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其中,显示模块应用于电子装置以显示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元件的使用状态。上述显示模块包含光导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及控制单元。光导单元具有入光面及出光面。上述这些发光单元邻设于入光面。控制单元耦接至上述多个发光单元。控制单元耦接至上述这些发光单元,选择性地以多种电流量组合之一控制上述这些发光单元。上述这些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光导单元并通过出光面而呈现连续性的显示效果。
文档编号G09G3/14GK102034408SQ20091020498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何俊旻, 吴欣瞬, 林雨德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