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灯管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82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灯管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负载驱动系统,尤指一种应用于液晶电视显示器 背光源模块的多灯管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放电灯通常用作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由于灯管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 才可以点亮,所以在大尺寸的液晶电视显示面板中,不仅需要多个灯管提供 足够的亮度,而且在每个灯管两端同时加载交流高压输入信号提供足够的驱 动电压。然而在多灯管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各灯管阻抗的差异,会使流 经各并联灯管的电流分配不均匀。这不仅使某些灯管因电流过小而造成亮度 不足,影响整个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还会使得某些灯管因电流过大 而缩短灯管本身及整个液晶显示面板的寿命。
习知的驱动多个灯管的电路,通过控制加载在灯管两端的变压器使每个 灯管输出电流相等。
图1所示为典型的电感式多灯管均流平衡架构。多灯管驱动系统400包 括由多个平衡变压器102所构成的环平衡器,其有利于在多灯背光系统中进 行均流。平衡变压器102具各自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初级绕组与指定灯 管独立地串联连接,所有平衡变压器102的次级绕组彼此串接形成闭合回路。 由于次级绕组彼此串接,故其传导的电流相同,从而以感应的方式使各自的 初级绕组所传导的电流相同,进而平衡各灯管104之间的电流。此种多灯管 均流平衡架构, 一个灯管需使用一个变压器,随着灯管数量的增加,变压器 数量也相应增加,这样必然会增大产品的体积,增加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多灯管驱动系统,不但可以使流经系统中各灯管
4的电流达到平衡,又可以减少变压器的使用数量,缩小产品体积,从而降低 产品的成本。
一种多灯管驱动系统,用于驱动多个灯管组,包括换流器电路,用于驱
动所述灯管组;以及电流平衡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换流器电路与所述灯管 组之间,用于平衡各灯管之间的电流。其中,所述电流平衡电路包括多个变 压电路,每个变压电路由一个变压器构成,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初级绕组、 第一次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及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第一次 级绕组形成第一磁性回路,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形成第二^f兹性 回路。所述第一磁性回路的第一次级绕组相互串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 回路传导公共电流,以平衡所述灯管组之间的电流。所述第二》兹性回路分别 连接所述灯管组,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具有相同的线圈匪数, 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灯管组中的两个灯管,用于平衡所述灯管组中两个灯管
之间的电 流o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灯管驱动系统,通过在变压器中设置两个磁性回 路,两个灯管使用一个变压器来达到各灯管之间的电流平衡,减少了变压器 的使用数量,从而缩小产品体积,降低产品成本。


图1是习知电感式多灯管均流平衡架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灯管驱动系统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灯管驱动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灯管驱动系统200 —具体实施方式
的电 路结构示意图。多灯管驱动系统200包括驱动电路10、升压变压器20、电 流平衡电路30、灯管组40及反4赍控制电路50。驱动电^各10连接至升压变 压器20的初级侧,两者构成换流器电路,用于接受直流信号Vin的输入,并将所述直流信号Vin转换为可驱动灯管组40的交流信号。本实施方式中, 灯管组40包括多个灯管,分别通过电流平衡电路30连接至换流器电路。为 -说明方Y更,图2中所示为四个灯管4021、 4022、 4041、 4042,分别归于两个 灯管组402、 404。电流平衡电路30电性连4lr至灯管组402、 404的高压端, 为说明的简单起见,电流平衡电路30包括第一变压电路302和第二变压电 路304,分别连接至灯管组402、 404。
第一变压电路302包括第一磁性回路3022和第二i兹性回路3024。其中 第 一次/磁性回路3022包括初级绕组Pl 1及次级绕组Sl 1,第二》兹性回路3024 包括初级绕组P12及次级绕组S12。其中,初级绕组P12的输入端与次级绕 组S12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形成z^共端Kl。初级绕组Pll、 P12,次级绕组 Sll、 S12是巻绕于同一》兹心上,且初级绕组P12与次级绕组S12的线圏臣数 相等(请同时参阅图4)。
同样地,第二变压电路304包括第三f兹性回路3042和第四磁性回路 3044。其中第三磁性回路3042包括初级绕组P21及次级绕组S21,第四磁性 回路3044包括初级绕组P22及次级绕组S22。其中,初级绕组P22的输入端 与次级绕组S22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形成/>共端K2。初级绕组P21、 P22, 次级绕组S21、 S22是巻绕于同一-兹心上,且初级绕组P22与次级绕组S22 的线圈匝数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压电路302的第一i兹性回3各3022与第二变压电 路304的第三^兹性回^各3042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的线圈匝数比均相同。 特别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变压电路302与第二变压电路304均由一个变 压器构成,以减少变压器的数量、节省成本。
第一变压电路302的第一磁性回路3022电性连4妄于升压变压器20的次 级输出端与第二磁性回路3024的公共端Kl之间,第二磁性回路3024电性 连接至灯管组402的高压端。其中,初级绕组P12与次级绕组S12的输出端 分别电性连接至灯管组402中的第一灯管4021与第二灯管4022的高压端。 由于初级绕组P12与次级绕组S12的线圈匝数相等,利用线圈匝数比为1:1 的磁性组件必会使两个线圈的电压及流经的电流相等的特性,而达到平衡灯管4021 、 4022的电流的目的。
同样地,第二变压电路304的第三;兹性回路3042电性连接于升压变压 器20的次级输出端与第四磁性回路3 044的公共端K2之间,第四磁性回路 3044连接至灯管组404的高压端。其中,初级绕组P22与次级绕组S22的输 出端分别电性连接至灯管组404中的第一灯管4041与第二灯管4042的高压 端。由于初级绕组P22与次级绕组S22的线圈匝数相等。利用线圈臣数比为 1:1的磁性组件必会使两个线圈的电压及流经电流相等的特性,而达到平衡 灯管4041 , 4042的电流的目的。
第一变压电路302的第一f兹性回路3022的初级绕组Pll电性连接至升 压变压器20的次级输出端与第二磁性回路3024的公共端Kl,第二变压电路 304的第三磁性回路3042的初级绕组P21电性连接至升压变压器20的次级 输出端与第四磁性回路3044的公共端K2,其次级绕组Sll、 S21的输入端 与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传导公共电流Ix。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压电路302的第一》兹性回路3022与第二变压电 路304的第三石兹性回路3042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的线圈臣数比均相同, 且次级绕组Sll, S21串联所形成的闭合回路传导公共电流Ix,因此,在感 应效应下初级绕组Pll、 P21传导的电流亦相同,流经灯管组402、 404的公 共电流Il、 12相同。由于流经灯管组402中第一灯管4021与第二灯管4022 的电流在绕组P12与S12的作用下相同,流经灯管组404中第一灯管4041 与第二灯管4042的电流在绕组P22与S22的作用下相同,因此,流经各个 灯管4021、 4022、 4041、 4042的电流均相同,/人而达到电流平衡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中,灯管组的数量为两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灯管组的数 量可以多于两组,变压器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反馈控制电路50电性连接至第一磁性回路302的次级绕组Sll与第三 磁性回路的次级绕组S21形成的闭合回路与驱动电路10之间,以通过所述 闭合回路的反馈电流控制驱动电路10。反馈控制电路50为脉宽调变控制器。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多灯管驱动系统300的电 路结构示意图。图3的电路结构与电流平衡原理大致上与图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兹性回路3022的初级绕组Pll电性串4妄至第二》兹性回路3024 的次级绕组S12与灯管4022的高压端之间;第三i兹性回路3042的初级绕组 P21电性串接至第四i兹性回路3044的次级绕组S22与灯管4042的高压端之 间。由于第二i兹性回路3024的初级绕组P12与次级绕组S12的线圈压数相 等,在感应效应下流经灯管4021、 4022的电流相同。同样地,第四/f兹性回 路3044的初级绕组P22与次级绕组S22的线圈匪数相等,流经灯管4041、 4042的电流亦相同。又,第一变压电路302的第一》兹性回路3022与第二变 压电路304的第三磁性回路3042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的线圈匝数比相同, 且次级绕组Sll, S21串联所形成的闭合回^各传导^〉共电流Iy,因此,在感 应效应下初级绕组P11 、 P21传导的电流相同。灯管4022、 4042分别串接初 级绕组Pll、 P21,因此,流经灯管4022、 4042的电流亦相同,又流经灯管 4021、 4022的电流相同,流经灯管4041、 4042的电流相同,由此可以得知, 流经各个灯管4021、 4022、 4041、 4042的电流均相同,进而达到电流平衡 的目的。
请参阅图4,所示为图2中多灯管驱动系统200中变压电路的结构示意 图。前已述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压电路302与第二变压电路304均由一 个变压器构成,换言之,第一变压电路302即是第一变压器302,第二变压 电路304即是第二变压器304。以第一变压器302为例,变压器302包括磁 心602、绕线架604,初级绕组Pll、 P12及次级绕组S11、 S12。本实施方式 中,石兹心是由两个E型4失心对接形成,在其它实施方式中,f兹心也可为EI 型4失心。绕线架604包括四个线槽6041、 6042、 6043、 6044,分别缠绕次级 绕组Sll、初级绕组Pll、次级绕组S12、初级绕组P12。;兹心602穿过绕线 架604,初级绕组Pll与次级绕组Sll形成第一》兹性回路3022,初级绕组P12 及次级绕组S12形成第二i兹性回路3024。各绕组的连接方式请参阅图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灯管驱动系统,通过在一个变压器上设 置两个磁性回路,两个灯管使用一个变压器就可以达到各灯管之间的电流平 衡,有效的缩小产品体积,节省成本。
8
权利要求1.一种多灯管驱动系统,用于驱动多个灯管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灯管组的换流器电路以及电流平衡电路,所述电流平衡电路电性连接至所述换流器电路与所述灯管组之间,用于平衡各灯管之间的电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平衡电路包括多个变压电路,每个变压电路由一个变压器构成,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第一次级绕组形成第一磁性回路,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形成第二磁性回路;所述第一磁性回路的第一次级绕组相互串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传导公共电流,以平衡所述灯管组之间的电流;所述第二磁性回路分别连接所述灯管组,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具有相同的线圈匝数,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灯管组中的两个灯管,用于平衡所述两个灯管之间的电流。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磁性 回路的第一初级绕组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换流器电路与一个第二^f兹性回 路的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的公共节点之间。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磁性 回路的第 一 初级绕组分别串接于 一 个第二》兹性回i 各的 一 个绕组与 一 个灯 管之间,所述第二磁性回路的另一个绕组连接于换流器电路与一个灯管之 间。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 括绕线架,所述绕线架包括四个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绕上线圈后,分别形 成所述第 一》兹性回路和所述第二磁性回路。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 回路的第一初级绕组与第一次级绕组的线圈匝数比均相同,以使所述灯管 组之间传导基本相等的电流。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及升压变压器,所述驱动电路连接至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初 级,接受直流信号的输入,并将所述直流信号转换为可驱动所述灯管组的 交流信号。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控 制电路,电性连接至由所述第 一磁性回路的第 一次级绕组相互串联形成的 闭合回路与所述驱动电路之间,通过所述闭合回路的电流控制所述换流器 电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灯管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控制 电路为脉宽调变控制器。
专利摘要一种多灯管驱动系统,包括换流器电路及电流平衡电路。所述电流平衡电路包括多个变压电路,每一个变压电路由一个变压器构成,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第一次级绕组形成第一磁性回路,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形成第二磁性回路。所述第一磁性回路的第一次级绕组相互串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闭合回路传导公共电流。所述第二磁性回路分别连接一个灯管组,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具有相同的线圈匝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灯管驱动系统,通过在一个变压器上设置两个磁性回路达到各灯管之间的电流平衡,有效缩小产品体积,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G09G3/36GK201352878SQ20092012951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
发明者李启雄, 赵育孝, 陈鸿仪 申请人:国琏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